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35章 倒反
    “报!大人,我们在二十里外遇到了一小队戎人游骑,只是未来得及动手,对方便直接逃了,我等担心有诈才没有穷追上去。”

    距离幽都府不到三百里的时候。

    余贵率领的斥候终于发现了戎人的踪迹。

    要知道这一路下来,曾经遍布北境的戎人游骑都仿佛销声匿迹了一样。

    直至现在他们才终于发现了戎人的踪迹。

    “估计他们是赶着回去通风报信了。”

    未等薛云开口,一旁的卫超便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再探再报,注意头顶上是否有侦查的猎鹰,若是再碰到戎人的游骑,最好能抓几个舌头回来。”

    薛云知道镇守幽都府的戎人首领采取了相当保守的战略。

    可没想到会保守到这个程度。

    战场之上。

    斥候间往往会爆发最激烈的交锋。

    毕竟斥候相当于一方的耳目。

    谁能占据优势,谁便能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

    偏偏幽都府方面的戎人宁愿将战场主动权拱手相让,也不愿意轻易与薛云发生冲突。

    又或者说。

    自以为拥有侦查猎鹰的戎人随时都能掌握薛云的动向。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所以才会让麾下戎人尽可能以警戒侦查为主。

    “属下遵命。”

    余贵风尘仆仆地赶来,又风尘仆仆地离去。

    “既然戎人发现了我们,意味着我们也彻底暴露了,接下来便要看幽都府的戎人大军打算如何对付我们了。”

    卫超表现得相当镇定。

    他知道被发现是迟早的事情,无非早或晚罢了。

    真正值得他们重视的是戎人方面会作何反应。

    是主动出击呢?还是继续按兵不动?

    不同的选择也会让薛云他们做出不同的应对措施。

    “其他的我都不担心,就怕戎人最后会选择龟缩不出,如此一来我们拿他们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设身处地的思考。

    如果薛云自己站在戎人首领的位置会作何选择?

    毫无疑问。

    龟缩死守幽都府是最保险的办法。

    戎人方面迟早会发现薛云他们携带的粮食有限。

    只要一直拖着,薛云他们迟早都会无功而返。

    一旦选择贸然出击,哪怕兵力占据绝对优势。

    问题在于如果他们不慎败了呢?

    要知道薛云可是在战场上屡屡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

    战绩完全可查。

    换了谁都心里都没个准。

    更何况从幽都府戎人首领选择最保守的策略便能看出。

    对方打仗显然倾向于最稳健的打法。

    宁愿什么都不做也不愿犯错。

    或许这便是对方为何会成为镇守幽都府的人选。

    只要能稳住后方,前线戎人大军便能高枕无忧。

    “这确实是个问题。”

    卫超神色凝重地点点头。

    随着薛云他们离幽都府愈来愈近,余贵他们在路上碰到的戎人游骑都愈来愈多。

    偏偏这些戎人都异常警觉,一旦发现风吹草动便会转身逃到视野开阔的地方。

    即便余贵想要设伏抓个舌头都难。

    尤其是头顶上空开始时不时都出现盘旋的猎鹰。

    他便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已经在对方的监视之下。

    不过在距离幽都府仅有七八十里的时候。

    余贵还是趁夜冒险深入敌后,终于抓到了薛云想要的舌头,而且一抓便抓了三个。

    “大人,为了抓住这三个舌头可真是不容易,这些戎人真是见了鬼了,一个比一个精。”

    当余贵把舌头全部带到薛云面前都忍不住大吐苦水。

    “辛苦你们了,这些天还有其他的发现吗?”

    薛云看也没看五花大绑的几个戎人,而是直接上前宽慰余贵道。

    “有的,属下昨夜回来的时候,发现一个村庄附近的农田种满了庄稼,当时属下还以为看错了,结果同行的弟兄都说他们也看见了。”

    余贵深吸口气沉声道。

    “那个村庄在什么地方?”

    薛云愣了下才追问道。

    他们之前又不是没有来过幽都府,而幽都府周边的村镇县城早都让戎人给屠戮一空。

    谁知余贵他们却告诉自己发现有村子的田里种满了庄稼。

    听上去便让人感到荒谬无比。

    “往那边走二十里左右便是了。”

    余贵连忙指出了一个方向。

    “把人先收押起码,我们去那里看看。”

    相较于从戎人舌头里获取情报,薛云显然对余贵口中的村庄更感兴趣。

    “大人,属下这便为你们探路去。”

    余贵同样想知道昨夜看到的村庄农田是否自己和弟兄们的幻觉。

    很快。

    他便带着手下一马当先地赶往了那个村庄。

    途中不忘到处侦查那些神出鬼没的戎人游骑。

    约莫大半个时辰后。

    薛云他们一路无惊无险地来到了余贵口中的村庄。

    事实证明。

    余贵没有说谎。

    在即将抵达村庄前,他们都已经远远看到了绿油油一片的庄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走近后才发现,这些庄稼显然都是人为耕种的。

    尤其是来到村庄后,原本疑似烧毁的村子都已经重建完成,放眼望去都是建造简陋的茅草屋棚。

    茅草屋棚内虽然空空荡荡,但从火塘里遗留的灰烬能知道最近有人在此生活的痕迹。

    “大人,都查过了,屋里都没人,但屋里显然有人生活过一段时间。”

    由于人太多的关系。

    薛云只带了两百余亲卫骑兵进入了村子,其他的都暂时在村外保持警戒。

    没过多久,奉命调查村庄内情况的崔建德都带人返回来禀报道。

    “此地离幽都府有多远?”

    薛云站在田垄边处若有所思地问了句。

    “大概三十里左右吧。”

    身为斥候统领的余贵最清楚不过。

    “三十里,不算远,不出意外,这里应该是幽都府方面专门组织人手前来耕种的。”

    薛云俯下身,伸手捏了一把田里有些湿润的泥土。

    他记得这些天并没有下过雨,而北境的土地普遍比较干燥。

    所以这片农田显然是人为浇灌过的。

    “戎人疯了吗?”

    余贵闻言下意识脱口而出。

    众所周知。

    戎人以游牧为生,并不懂得种田。

    何况戎人向来只会破坏不会建设,更别说组织人手耕种了。

    乍一听都有太阳从西边升起的荒诞感。

    最最重要的是戎人明知薛云会前来袭扰幽都府,可戎人却没有坚壁清野,还大张旗鼓地在外种植庄稼,这不等于资敌么?

    “戎人没疯,别忘了戎人同样缺乏足够的粮食,而北境他们能抢的粮食早都抢过光了,想要弥补粮食方面的不足,要么南下中原继续劫掠更多的粮食,要么从草原老家带过来。

    但戎人从来不会把吃进肚子里的吐出来,那么派人种地都不失为一种选择。”

    一同来到村庄的还有卫超。

    他知道戎人派人种地看似不可能,实际上戎人又不是完全死板不知变通的蠢货。

    “卫校尉说得没错,戎人派人种田并不奇怪,别忘了幽都府陷落的时候有大量大魏官员投降了戎人,指不定这便是这群官员建议的。”

    薛云顺着卫超的话继续补充道。

    “可是戎人方面不担心我们会破坏掉他们派人好不容易种出来的粮食吗?”余贵依然有些无法理解。

    “说是这样说没错,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破坏?”

    卫超摇摇头反问了一句。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结果也会不一样。

    而余贵显然想得太简单了。

    “为什么?当然是不让戎人好过啊,而且还能拿来喂马节省粮食。”

    余贵一副理所当然的语气道。

    “我来解释吧。”

    薛云倒是不介意花点时间提点一下余贵。

    “这些田里的庄稼至少要半年后才能成熟收获,换而言之,只要我们能在半年里击垮戎人,那么我们都能笑纳田里的庄稼,如果不能,我们到时候再一把火烧掉也不吃。”

    “是这样么?”余贵似懂非懂道。

    “粮食是宝贵的,无论对于我们还是戎人都是如此,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你会浪费掉这些好不容易种出来的粮食吗?”

    卫超轻叹口气,认知高低的不同交流起来确实困难。

    “原来如此,属下大概明白了。”

    这回余贵倒是真的懂了。

    砍掉这些庄稼拿来喂马固然不错,但薛云他们更想要成熟收获后的庄稼。

    因为前者只能给马吃,后者却能给人吃。

    人和马哪个更重要?

    答案都不言而喻。

    “我们走吧,到时候记得吩咐下面的人,路上看到有种了庄稼的田地尽量避免踩踏。”

    了解到村庄与田地的情况后,薛云都不打算继续逗留下去。

    “大人,看,是戎人的猎鹰。”

    突然。

    感知敏锐的余贵抬起头,伸手指向盘旋在他们上空的一个黑点。

    “看到这扁毛畜生是从哪里飞来的吗?”

    薛云顺着余贵手指的方向望去,眼睛都微微眯了起来。

    “应该是从幽都府方向飞来的。”

    余贵不假思索道。

    “传令,全体向幽都府进发!”

    薛云目光死死盯着天上的猎鹰,要不是对方飞得太高的缘故,他绝对会一箭把它给射下来。

    “薛都尉,会不会太冒险了?”

    卫超一听不由皱了皱眉。

    “这不还有余贵他们这些斥候么,一旦发现危险,我们也能在第一时间做好准备。”

    薛云神色平静道。

    “行吧。”

    卫超当即不再多言。

    伴随着一声令下。

    薛云他们便朝着幽都府不紧不慢地进发。

    结果这一路下来,连个戎人游骑都没有遇到。

    眼看太阳即将下山的时候。

    薛云终于来到了夕阳笼罩下的幽都府。

    而幽都府的戎人早已通过猎鹰提前知晓他们的到来,城墙上都看到了一排密密麻麻的戎人严阵以待。

    “全军保持戒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