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50章 河阳
    时刻处在戎人的威胁之下,管州自然与外界断开了联系。

    所以对方不知道朝廷册封薛云以及勤王的诏令实属正常。

    “话说回来,为何你家县令相信我是朝廷册封的镇北将军及北境招讨使?”

    明明之前城墙上的守将都不相信,偏偏县令却相信了他。

    这点倒是让薛云感到了好奇。

    “这个,小的也不清楚。”

    孙旺表情有些讪讪。

    他只是管州衙门里三班中的差役,又不是县令的贴身随从。

    哪里知道县令大人为何会相信薛云的身份并未作假。

    不过县令出身于名门望族,本身又颇具威望能力。

    基本上县令说什么他都下意识会选择相信。

    正如县里所有人知道派人前去追赶薛云禀明情况属于非常危险的事情。

    可孙旺还是义无反顾地带人追来了。

    只因县令大人告诉他薛云绝对不会危害他们的性命。

    “大人。”

    与此同时,前去探查的余贵也去而复返。

    他来到薛云身边,当即压低声音禀报道,“后方确实有支运粮队正朝我们驶来,而且周边都没有发现可疑的兵马。”

    “他们离我们还有多远?”薛云问。

    “十多里左右,要不了多久便能碰到了。”余贵连忙道。

    “看样子我们今晚要在野外过夜了。”

    薛云抬头望了眼天色,由于孙旺他们一来一回的耽搁,时间都已经来到了下午时分。

    等到运粮队抵达,估计太阳都要下山了。

    又是一个时辰后。

    远远地终于看到了运粮队的身影。

    十余辆马车装载着满满当当的粮食,包着铁皮的车轮都在地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车辙。

    为了避免吓到他们,薛云依旧只带来了十来骑迎了上去。

    “县令大人,您怎么也来了?”

    孙旺带人老老实实地跟在薛云他们身后,只是在看到运粮队中领头的人影后,顿时忍不住惊呼出声。

    “嗯?”

    薛云听后眉毛一挑,没想到管州县令竟然会冒险亲自运粮而来。

    他立即扫视了一眼运粮队。

    没费什么功夫便发现了孙旺口中的县令大人。

    因为对方在一众民夫队伍里实在有些显眼。

    这是个骑在白马上的年轻人,周围跟随着五六个身披甲胄手持斧钺的骑兵随从。

    反倒是他本人没有披甲持锐,仅仅穿着一身淡蓝色干净整洁的文士长袍,头上还戴着束发的紫金冠。

    “敢问来者可是薛云将军?”

    薛云在观察他们的时候,对方同样在观察着薛云。

    当彼此距离不足五十步的时候。

    为首的年轻人抬起手示意粮车停下,然后朝着不远处的薛云拱手行礼大声问候道。

    “是我,你便是管州县令?”

    薛云抱拳回礼。

    “回薛将军,在下确实是管州县令孟长舟是也。”

    年轻人顿时面露微笑回答道。

    “你认识我?”

    薛云见状鬼使神差地问了句。

    “与其说认识,不如说在下曾从友人处听说过薛将军的大名。”

    孟长舟闻言一怔,转而便一脸郑重说道。

    “友人?”

    “是的,他便是神捷军的卫超卫校尉,如今正庇护于薛将军旗下。”

    孟长舟直接道出了一个令人熟悉的名字。

    “原来如此,怪不得孟县令会派人追来,并对我的身份深信不疑。”

    薛云顿时恍然。

    在戎人南下之前,他便曾让吕望卫超乃至长明教动用中原的人脉关系来帮助周拔。

    没想到对方竟然是卫超的熟人,一早便听说过了自己的名字。

    “起初在下也有所怀疑,但在听守备对薛将军的具体描述后,我才再无疑虑。”

    因为卫超的缘故,彼此的关系都拉近了一些。

    孟长舟说话都变得轻松随意起来。

    “看来孟县令相当信任在下呢,不然也不会亲自前来。”

    薛云同样笑了笑。

    “那是当然,毕竟卫超的人可是在我面前说过了薛将军的种种事迹,以至于我都迫不及待想要亲自见见,他口中的薛将军是否真的如他形容得顶天立地气吞山河。”

    孟长舟语气都带着一丝夸张与敬意。

    “如今亲眼所见,不知孟县令可有失望?”

    薛云倒是没料到对方是个颇为风趣的家伙,人也没什么架子傲气。

    “我只能说名不虚传。”

    孟长舟笑着拱了拱手。

    唯有亲自近距离见到薛云,才能感受到对方令人心悸的压迫感。

    宛如一头煞气冲天的噬人猛兽,随时都可能朝自己扑过来。

    单单是人往那里一站便让人心生敬畏。

    这倒不是他在夸张,而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事实。

    “我想,孟县令亲自前来不单单只是想要见我一面吧?”

    薛云也不再兜兜绕绕直言道。

    “是的,听闻朝廷对薛将军的册封以及薛将军奉诏准备进京勤王,所以我想知道这段时间朝廷方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孟长舟瞬间收敛了脸上的笑容,神色凝重地表示。

    由于一直都坚守管州防备戎人袭击的关系,他们都被迫与外界隔绝。

    当听闻薛云率兵到来,表明身份来意。

    他便迫不及待派人追上对方。

    最重要的目的便是他需要知道近段时间外界发生的情况。

    “此事说来话长,不如我们找个地方慢慢说吧。”

    眼看太阳即将落山,薛云顿时提议道。

    “没问题。”

    说着,孟长舟直接翻身下马,主动朝着薛云他们走了过去。

    而薛云则一边带着对方前去细聊,一边安排人手接收粮草并且准备晚饭事宜。

    夜幕降临后。

    薛云与孟长舟等人围在一个火堆前。

    相较于大快朵颐的薛云,孟长舟倒是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

    该说的都已经说了,他难免需要时间来消化大量信息带来的冲击。

    “薛将军,晋王真的勾结了戎人准备攻打京城么?”

    良久,孟长舟忽然长叹了口气。

    “不出意外的话,毕竟我可是在北境击败俘虏了晋王派来援助戎人的兵马。”

    薛云可是有铁证能证明的。

    “薛将军觉得朝廷能否击败晋王与戎人的联军?”孟长舟心情沉重地继续问道。

    “很难。”薛云摇了摇头实话实说道,“朝廷的兵马在与福王凉王的对抗下早已身心俱疲,无论兵力还是战斗力,晋王与戎人的联军显然占据着极大的优势。

    而像我一样遵从诏令勤王的兵马恐怕不会有多少,说不定等我赶到京城的时候,战事都已经结束了。”

    “如果晋王与戎人击败朝廷取得最后的胜利,那么大魏都要落得四分五裂的地步了。”

    孟长舟心里清楚,一旦朝廷战败,势必会遭到毁灭性地打击。

    无论晋王最后有没有登基称帝,这天下的人心都已经烂完了。

    至少。

    其他藩王是坚决不会承认晋王皇位的正统性。

    尤其是南面最早谋反作乱且实力最强的楚王。

    一旦各地藩王纷纷割据自立,整个大魏都要陷入巨大的混战之中。

    “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自己应该尽快赶往京城勤王。”

    薛云对此不发表任何意见。

    他率军奉诏勤王,仅仅只是为了向世人证明一件事情。

    他对大魏忠心耿耿,是绝对的大魏忠臣。

    “……不知接下来薛将军准备前往何处?”

    孟长舟沉默片刻道。

    “当然是一路向东直扑京城。”薛云理所当然道,“不知孟县令有什么想法?”

    “如果薛将军真的想要帮助朝廷击败晋王与戎人的联军,不妨暂时南下前往河阳府。”

    孟长舟相当干脆地说道,“河阳府高城深池,粮草充足,郡守文武兼备胆识过人,且对于朝廷忠心无比,若是能与河阳府的兵马一道支援朝廷,至少胜算都会增加不少。”

    “河阳府么,如今河阳府有多少兵马?”薛云若有所思道。

    “据我所知,河阳府的常备兵马虽然只有八千,但河阳府府库内的甲胄武器堆积如山,若是要扩充兵马的话,至少可以拉起一支三五万的兵马。”

    河阳府乃是中原重镇,身为管州县令又出身名门望族的孟长舟怎么可能不了解河阳府的情况。

    “问题是河阳府真的会跟我一道出兵京城勤王么?”

    薛云半信半疑道。

    有时候一郡之守未必说话有用,能否调动兵马都是个问题。

    正如幽都府一样。

    幽都府的郡守即便想要调动兵马都需要征得吕望的同意。

    等到薛云成为幽都府之主后,幽都府的郡守都成为了一个纯文官,根本无法染指兵权。

    “总归要试试才能知道。”

    想到河阳府的复杂情况,孟长舟都有些头疼。

    既然是中原重镇,那么自然少不了大族世家扎堆。

    根据眼下的形势来看。

    当地大族世家未必会同意郡守调动兵马前去勤王。

    若是兵马损失惨重,将来河阳府的安危都是个问题。

    谁知道戎人大军会不会卷入重来。

    “你应该知道卫超当初联系你所为何事吧?”

    薛云干脆直接岔开了话题。

    “当然,无非是竭尽所能地协助一个叫周拔的校尉抵抗戎人的入侵。”

    孟长舟点点头道,“可惜我和周校尉相距太远,实在爱莫能助,尤其戎人南下后,光是抵御戎人便已经消耗了我所有精力,哪还有时间顾得上对方。”

    “那你知道周校尉现在何方么?”

    薛云一直都想要知道周拔现在的情况如何,奈何至今都没有收到有关他的消息。

    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

    “抱歉薛将军,我真不知道周校尉目前的行踪下落,但我猜测,他很大可能会前往河阳府,不然仅仅依靠他的力量根本不可能是戎人大军的对手。”

    孟长舟先是表示了歉意,然后冷静分析了一番。

    “因为周校尉的家族大概率是地方上的普通豪族,即便大肆招兵买马最多也只能征召五六千的兵马,再多的话周校尉可养不起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