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561章 尽情享受后世生活
    明国民众对定军山的了解有限,但定军山常有怪事发生,这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大明皇帝与数万将士的长眠之地,定军山不容惊扰。

    因此,必须加强管控,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明白了先祖,我即刻下令,明国今后禁止任何关于定军山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同时禁止游客或网红靠近定军山拍照。”朱廷烨反应过来,连忙答应。

    若真被朱松撤换,他不仅失去皇位,更将成为笑柄和耻辱。

    “嗯,此事务必妥善处理,你先去忙吧!”

    朱松见那小子态度诚恳,方才满意颔首。

    待朱廷烨离去,朱元璋笑对朱松道:“那可是你的嫡亲后裔,你训斥起来竟丝毫不留情面啊!”

    朱松淡然回应:“儿臣只是就事论事。”

    他不会因私情而有偏袒。

    “老祖宗,定军山之事,陛下定会妥善处理,您静候佳音便是。”朱松又言。

    “那接下来有何打算?”朱让杜笑着问。

    “今日便在汉中府逛逛吧。”朱元璋道,未再提定军山之事,他们身为穿越者的秘密,还是少些人知晓为妙。

    朱让杜闻言,即刻吩咐人去安排。

    他要确保朱元璋一行今日不被围观,以免影响三位老祖宗的体验。

    朱让杜一路为朱元璋三人导游。

    他领着众人在汉中各处景点转悠,朱元璋却发现这些景点多是文物古迹,且多为大明时期留存。

    朱元璋本就是六百年前穿越而来,再看这些古迹有何趣味?

    朱让杜看出朱元璋对这些景点兴致不高,深知三人身份的他连忙改变策略,安排参观现代化产业园、高科技企业,还有汉中重点大学及皇卫学院分院。

    此番安排正合朱元璋心意。

    “父皇,儿臣说让朱让杜随行没错吧?”朱松笑道。

    “嗯,还是你小子有眼光,知晓这人会办事,懂得咱想瞧什么!”朱元璋夸赞道,“若换作其他藩王,说不定还带着咱在那些古迹处转悠呢!”

    朱元璋深表赞同地点头。

    先前,他对朱让杜颇有微词,但眼下却愈发觉得这位老者顺眼。

    经朱让杜一番解说,朱元璋对这个时代有了大致了解,发现它与大明朝截然不同。

    昔日皇权至高无上,而今却倡导人人平等。

    皇室虽仍尊贵,对百姓而言,更多是一种精神寄托。

    在这个社会,即便是皇子犯法,亦与民同罪。

    朱家之中,唯皇帝享有刑事豁免,但这并不意味着皇帝可以肆意妄为。

    例如朱廷烨,若他犯罪,如行为不端,虽可能因其皇帝身份获赦,但此举也会让皇卫道观认为他不适合再居皇位,进而启动弹劾程序,另选他人。

    而你,对此无能为力,因为有十九位先祖的帝魂在注视着。

    参观学校时,朱元璋发现了更多新奇之事。

    这个时代的教学方式与大明朝大相径庭。

    儒家思想虽仍有保留,但更多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重实用。

    不仅儒家,其他学派亦在此占有一席之地。

    而主流,则是科学。

    穿越前,朱元璋与朱标仅在朱松口中听过“科学”一词。

    直至穿越至此,他才真正明白其含义。

    “老九,科学不是反对无神论,凡事都以科学为准则吗?”朱标疑惑地问。

    这确实是个悖论。

    若凡事都能用科学解释,那他们身边的老神仙以及从六百年前穿越至此的经历又该如何解释?

    “这个时代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科学的尽头是神学。”

    “世间诸多事物,科学亦难以全然诠释!”朱松笑言。

    “如此说来,这科学似乎也不甚了了?”朱元璋撇嘴质疑。

    “此言差矣,工业与科技之进步,皆需科学为基!”朱松回应。

    “吾欲得飞机大炮,此皆科学之赐!”

    “航天器、宇宙舟之类,亦科学之成果!”

    朱松无奈笑道,朱元璋听后更显困惑:“那这科学,究竟有无实用?”

    “科学自然大有用处!”朱松坚定道。

    “譬如笔记本电脑,父皇与兄长皆已见识,其效用如何?”

    “此物甚妙,可览各类信息,亦可观视频!”朱元璋点头赞同。

    “此即科技之结晶!”朱松顺势引导。

    “一台电脑,便能存万卷知识,无需纸质书籍!”

    “常读书,手机电脑皆可,网络之上,应有尽有,此乃科技之力!”

    朱松再举笔记本电脑为例,朱元璋恍然。

    “如此说来,科学确是良物!”

    “你于汉中设立研究院,旨在培育此类科学之才吧?”

    “归朝后,务必为大明多育科学之士,使未来之物早日现于大明!”朱元璋眼中闪光。

    “自当如此,儿臣本就有此意!”朱松爽快答应。

    数日间,在朱让杜的精心安排下,朱元璋不仅遍游汉中,还赴西安一行,更首次体验了明国高铁。

    初时,朱元璋与朱标对高铁不以为然,仅觉高铁站较汉中府火车站更为宏大豪华,列车亦更显精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坐上高铁后,父子俩的观念迅速转变!

    这高铁的时速竟高达每小时几百公里!

    从汉中至西安,仅需不到一小时,着实令人惊叹!

    他们本以为汉中与西安的蒸汽火车已够迅速,却未料到后世的高铁速度更为惊人,至少是蒸汽火车的三四倍!

    两天的西安之行结束后,他们返回汉中。

    “不知定军山之事,朱廷烨处理得怎样了?”

    回到总统套房,朱元璋便想起了定军山。

    他从未忘记定军山,总想找机会前往探访。

    “这有何难?网络搜索一番,看看定军山的相关信息便知!”

    朱松一笑,随即用笔记本电脑查找。

    很快,他发现关于定军山的所有信息已从网络上消失,热门视频也无法再寻。

    朱廷烨动作迅速,未曾令人失望!

    “你们都退下吧,今日便到这里。”

    “朱让杜留下。”

    朱元璋对陪同的藩王淡淡吩咐。

    朱廷秋等人羡慕地望向朱让杜,不甘心地离去。

    能多陪伴老祖宗一分钟,亦是荣耀!

    为何老祖宗独留朱让杜?

    待人全部离开,套房内仅剩朱让杜。

    “你能否告诉朕,如今定军山情形如何?”

    “数百年过去,寂军墓现状又怎样?”

    朱元璋终于无所顾忌地向朱让杜询问。

    毕竟,朱让杜知晓他们穿越之事。

    “无需他言,儿臣即可告知。”

    “寂军墓内,藏有三万余千年级尸王!”

    朱松抢在朱让杜之前,缓缓说道。

    “天道老祖所言极是,后人不敢涉足寂军墓,正因那三万千年尸王!”

    朱让杜连连点头附和。

    朱元璋与朱标闻言,面露惊骇!

    六百年后,寂军墓中的八将尸王皆已开智!

    寂军墓的三万千年尸王,正是朱家皇室得以延续的依仗与底牌!

    加之那些镇国将军墓,常年受帝魂与国运的庇护与滋养。

    上万千年尸王坐镇,何人敢轻触寂军墓?

    简直是自寻死路!

    即便朱松未至寂军墓,亦能通过拘灵遣将感知其大致情形。

    将军墓中的尸王,近乎皆已开智!

    毕竟,墓中皆为千古名将,受后人敬仰与缅怀,加之无数武庙香火供奉,开智亦是必然。

    “这才六百年,怎会有如此多千年级尸王?”

    朱元璋震惊又疑惑地问道。

    “父皇,千年级尸王,仅为形容等级之词,非真要历经千年方能达成。”

    “定军山埋葬的将士,受朱家皇室香火供奉,较一般尸王,成长速度自然更快!”

    朱松苦笑解释。

    闻言,朱元璋与朱标恍然大悟。

    “朱让杜,你先去歇息吧!”

    朱松转而对朱让杜吩咐道。

    知晓自己在此无事,朱让杜便退下。

    但他并未真正离开酒店,而是在旁开了房间,随时待命伺候老祖宗们。

    “穿越至此已十日,尚余二十日矣!”

    朱元璋默算时光,无奈轻叹。

    目睹六百年后的尘世,朱元璋竟生留恋!

    皆因这繁华盛世,实在令人着迷!

    “父皇不是持有时空之门吗?若他日思之,再穿一次便是。”

    朱松洞悉其父心思,出言慰藉。

    “有理!不谈此事,余下二十日,岂能虚度?此番难得来访后世,定要尽情体验!”

    朱元璋颔首,然他本性非贪图享乐之人。

    正如朱松所言,有时空之门,国运值足,穿越易如反掌!

    但累积国运值,却需时日。

    万次穿越需万国运值,他尚可等待,朱标又如何?

    朱标陪他穿越的次数,或许有限!

    故而,朱元璋决意余下时光,尽情享受后世生活。

    于是,朱元璋与朱标彻底释放自我,以他们之尊,加之皇室庇护,在这六百年后的世界,亦是无人敢轻易招惹!

    次日,藩王朱让杜等再至总统套房,朱元璋即令其安排玩乐之处。

    “六百年后的明国,可有戏园?”

    朱元璋好奇问朱让杜。

    连日游历,未见汉中市有戏园,倒是影院之类颇多。

    “老祖宗想听戏?”

    “戏曲文化式微,年轻人少爱传统戏曲,戏园故而稀少。”

    “若老祖宗欲听戏,晚辈即刻安排!”

    朱让杜急忙回应。

    “戏曲何以衰败至此?”

    朱元璋闻言,满脸惊异。

    喜欢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请大家收藏:()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