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08章 募款
    田村长听说水车模型做出来了。

    正准备过去看看。

    就见江思月和李木匠给他送银子来了。

    “高县令得知我们这边挖水渠资金不够,特意给我们批了三百两银子的经费。

    咱们村和上河村一起。

    算是个试点。”

    江思月说。

    田村长拿着那三百两的银票。

    只觉得有点烫手。

    以前只知道官府征徭役收赋税。

    还是第一次听说会给百姓拨款修水渠的。

    虽然三百两对两个村的水渠来说不太多。

    但也足够田村长感动了。

    “高县令可真是个好官啊!

    老夫当了这么多年的村长,还是第一次见官府给村子里拨款的。”

    江思月笑呵呵的。

    “田老伯你去跟上河村的村长商量一下。

    看看这水渠应该怎么挖。

    召集村民的时候就说是有工钱的,还管饭。

    要是三百两不够的话。

    我找咱们两个村子的富户,募捐一下。”

    反正都是为村里子里做好事。

    江思月带头多出点。

    应该不难。

    田村长赶紧点头:

    “哎,我这就去!”

    说着也顾不上回去换衣服,就往上河村跑。

    江思月又叫住了他。

    “既然要动工,就要考虑的全面一点。

    请一个懂水利的师傅给看一下。

    不光要保证春种灌溉。

    如果遇到暴雨洪水,也得有利于泄洪。”

    江思月自从穿来就一直在旱。

    但她从原主的记忆里得知,正常的年份。

    榕树镇夏天还是洪涝居多。

    因为上头有清水河。

    突发大水的话,河岸容易决堤,河水蔓延出来。会淹没农田。

    田村长捏了捏手里的三百两银票,觉得有点吃力。

    江思月却说:

    “钱的事田大伯不用担心,我会帮着解决。

    但好不容易动工一次。

    总是要做长远打算。”

    这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只要一次整明白了。

    后期只要定时保养维修,可以用好多年。

    但要是只顾着眼前的春种随便挖一挖。

    回头若是雨季来临,很容易又冲毁了。

    白做了无用功。

    田村长也想明白这个道理。

    赶紧点了点头:

    “哎!

    我有数了。”

    江思月叫铁牛帮李木匠把那台水车模型搬回家去。

    然后就告辞。

    “李大哥你的技术我信得过。

    但是两个村子的话,恐怕得两台水车才能够用。

    你考试之前能做完吗?”

    李木匠信心满满。

    “这没问题的。

    模型已经做出来了。

    只是照着尺寸放大而已。”

    江思月点了点头,就要告辞。

    李木匠又说:

    “我一会儿叫杰子和二虎过来帮忙,差不多七八天就能把零件准备好。

    等安装的那天我给你去个信。

    你回来看看啊?”

    毕竟是第一次试水,还是挺有纪念意义的。

    江思月想了想,却说:

    “对。

    你不光要给我送信。

    还要给高县令送个信。

    这毕竟是他资助的项目,肯定要让他看看进展。

    而且也让他看看李大哥的能力。

    到百工考试的时候也能对你的事更上心一点。”

    再说他新官上任。

    在百姓们面前露露脸,也能体现他体察民情不是?

    李木匠面色动容:

    “多谢你总惦记着我的事……”

    正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江思月拍了拍他的胳膊:

    “李大哥别说这见外话。

    咱们认识这么长时间,也算是同甘共苦过了。

    自己人不用这么客气。”

    说着就带铁牛走了。

    李木匠摸着刚才被拍过的地方。

    心里止不住的小鹿乱撞。

    “是自己人了吗?”

    他满眼兴奋的喃喃自语着。

    ……

    原本还以为终于找到了文清这个替班大夫。

    江思月能好好休息两天。

    可现在又有的忙了。

    江思月找了上河村下河村两个村子里的富户。

    做生意的、小地主等人。

    在留客居吃了一顿饭。

    告诉大家在家乡修水渠的好处。

    “虽然我知道你们不一定种地。

    但一定有家人亲戚在村子住。

    这次修水渠不光是保证今年的春种。

    还同时兼顾雨期泄洪等功能。

    大家都在这儿生活了好多年了。

    知道若是清水河发起水来什么样。

    有了这个水渠,就能保证雨期来临的时候庄稼不会被淹。

    也能保证旱时灌溉。

    可是个利国利民的好事。”

    见他们满脸犹豫。

    江思月又道:

    “这件事不光是我推动的。

    咱们新上任的县令高大人,已经拨了三百两银子做修水渠用。

    后期水车安装的时候还会请他来见证。

    各位拿了钱。

    我会把名单和金额都写成账册,呈交高大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并申请在水渠旁边立一块碑。

    把咱们出过钱的人都写上去。

    后期如果能将水车和水渠推广开来。

    有可能还会被写入县志。

    这可是个青史留名的好机会啊!”

    众人于是才有了动作。

    交头接耳一阵。

    有的已经决定要捐钱了,可是不知道该捐多少合适。

    江思月于是拿出一本账册来。

    让旁边带着的阿荣做记录。

    “前面高县令已经出资三百两。

    虽然不太多。

    但是毕竟是府衙的钱,高大人又新官上任。

    我们是给自己家乡办事,自然要尽心尽力。

    我在这儿给大家带个头。

    以思月茶饮铺的名头捐款一千两。

    各位看着给。

    有多大力出多大力。

    回头碑文上的顺序会按照大家出钱多少安排。”

    “我出五百两!”

    有人举起手来说。

    他家是个小地主。

    修这水渠对家里种地也有好处。

    而且他儿子还在县学读书。

    如果能在县令面前露一脸的话。

    回头在书院也能被夫子和同窗们高看一眼。

    有了带头的。

    后头陆陆续续有人出钱。

    但毕竟都没有生意做的像江思月这么大的。

    一般出手都是一二百两算多。

    有的也有五十两二十两的。

    让江思月觉得意外的是。

    席间孙二虎来了一趟,送了两个包裹。

    “这一兜是二百两。

    杰子出了一百两,剩下的是咱们工友们凑的。

    这二百两是李木匠给的。”

    募集了一圈钱。

    江思月让阿荣统计了一下。

    加上她出的一千两,总共是两千三百两多一点。

    江思月点点头:

    “都是家底不怎么丰厚的。

    能凑起这些来也不错了。”

    正准备招呼大家吃饭。

    留客居的桑掌柜突然进来了。

    “江娘子。

    冒昧打扰一下。

    刚才听说你们正在募钱修水渠,还能立碑上县志?

    你看我能不能凑一份子?”

    桑掌柜和江思月也算是老相识了。

    知道江思月参与的事都是很靠谱的。

    江思月有点惊讶:

    “桑掌柜,我们募钱是为了给上河村下河村两个村子修水渠。

    您……”

    桑掌柜赶紧点头:

    “这个我知道。

    我虽然不在你们那边村子住。

    但觉得这是个好事。

    而且我也是想感谢江娘子,之前在县衙那次,多亏了你。

    才免了我八千两的损失。

    江娘子这次有事,还能立碑刻传,说不定还能上县志。

    桑某觉得,不亏!”

    桑掌柜呵呵笑着,从袖子里抽出一摞银票。

    “我跟江娘子一样,也出一千两。

    只望能跟江娘子齐名呢!”

    最后。

    江思月共募了三千五百两银子。

    在坐的两河村民看桑掌柜一个不相干的人都舍得出一百两。

    不甘示弱。

    又凑了二百两出来。

    喜欢穿成秀才下堂妻,娘家顿顿有肉吃请大家收藏:()穿成秀才下堂妻,娘家顿顿有肉吃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