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5章 天灾路人甲5
    极寒持续了整整半年。

    当人们磕磕碰碰终于开始适应零下60℃的生存方式,当庇护所的恒温系统稳定运行,当第一批极地小麦迎来丰收——

    **灾难突然转向。**

    甲叮叮站在窗前,看着温度计上的数字疯狂跳动:

    **-60℃ → -40℃ → -20℃ → 0℃ → 30℃ → 55℃**

    整个过程,不到三小时。

    窗外,积雪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融化,冰凌噼里啪啦地砸落。庇护所的警报声响彻全城:

    "极端高温预警!所有市民立即停止户外活动!重复,这不是演习!"

    周瑾的额头上渗出豆大的汗珠,他迅速调出气象数据:"大气层结构突变,全球热浪来袭。"

    甲叮叮眯起眼:"冰火两重天……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高温带来的灾难比极寒更恐怖——

    融雪洪水,城市低洼地带瞬间被淹,地下庇护所排水系统超负荷运转。

    电路熔毁,极寒改造的供暖设备在高温下短路,火花四溅。

    物资变质,冷冻仓库里的食物以惊人的速度腐败。

    电视里,李教授的声音透着疲惫: "请市民保持冷静,政府已启动'高温应急方案',所有庇护所开启制冷模式……"

    但甲叮叮知道,制冷系统根本来不及改造。

    "他们撑不住的。"她低声道。

    周瑾已经打开全息投影,调出地下种植舱的设计图:"得加快进度了。"

    两人连夜修改方案——

    恒温种植舱,利用星际技术,打造完全封闭的生态循环系统。

    应急制冷服,纳米材料升级,内嵌微型散热装置。

    地下水利网,融雪洪水导流至深层蓄水池,避免内涝。

    次日清晨,甲叮叮通过加密频道联系李教授:"我们有个新方案。"

    全息投影中,李教授看着他们提交的数据,眼睛逐渐睁大:"这……真的可行?"

    周瑾点头:"第一批试验舱,三天内能建成。"

    甲叮叮补充:"但需要军方配合疏散高危区域居民。"

    李教授深吸一口气:"我立刻上报。"

    55℃的高温下,城市如同蒸笼。

    退伍兵顶着热浪,协助老弱病残转移至地下深层区域。

    科学家们争分夺秒,在甲叮叮和周瑾的远程指导下组装种植舱。

    医护人员穿着应急制冷服,在临时医疗点抢救中暑患者。

    菜市场的张婶瘫坐在庇护所角落,喃喃道:"刚熬过极寒,又来高温……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她的小孙女却指着墙上的屏幕:"奶奶看!新粮食长出来了!"

    画面中,第一批地下种植舱里,翠绿的蔬菜在人工光照下舒展叶片。

    六个月后,城市逐渐适应了极端气候的交替——

    极寒时:居民转入地下,依靠恒温系统和储备粮生存。

    高温时:地面活动受限,但地下种植舱持续产出食物。

    55℃的高温炙烤着大地,柏油马路融化变形,空气中弥漫着焦灼的热浪。

    甲叮叮站在窗前,看着温度计上的数字仍在攀升。窗外,退伍兵们穿着应急制冷服,正紧急疏散最后一批滞留居民。

    "再这样下去,庇护所的制冷系统撑不过三天。"周瑾的光头上全是汗珠,他快速调出能源数据,"电网已经超负荷了。"

    甲叮叮从空间取出一块巴掌大的银色圆盘:"试试这个?"

    周瑾接过圆盘,眼睛一亮:"超级太阳能转换器?"

    "星际科技,效率是普通光伏板的1000倍,"甲叮叮轻点圆盘边缘,一道淡蓝色的能量场瞬间展开,"一块就能供整个庇护所用电。"

    三天后,城市上空升起数百个银色圆盘。

    它们悬浮在高温空气中,疯狂吸收着灼热的阳光,将原本致命的烈日转化为清洁能源。

    新闻播报:

    "国家能源局宣布,'烈日计划'正式启动!高温不再是威胁,而是新能源!"

    画面中:

    工厂恢复生产,工人们在恒温车间里忙碌

    学校开启线上课程,孩子们通过虚拟课堂继续学习

    医院的手术室不再担心停电风险

    李教授在镜头前难掩激动:"这项技术将彻底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

    甲叮叮和周瑾站在控制中心,面前是全息投影的城市模型。

    "现在,我们有两套系统,"周瑾指着投影,"极寒时,地下庇护所启动;高温时,地面太阳能阵列供电,居民可以返回地表生活。"

    甲叮叮补充:"只要准备好冬夏两套物资,瞬间切换也不怕。"

    投影中,城市像精密的机械般运转:

    冬季服装厂24小时生产纳米防寒服

    夏季制冷服车间全力运作

    地下种植舱持续产出粮食

    "这算是真正的平衡。"甲叮叮轻声道。

    电视新闻里,记者站在融化的沥青路上,汗水浸透制服: "高温导致今日又有37辆汽车自燃,交管局紧急叫停所有燃油车出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快穿女配的路走宽了请大家收藏:快穿女配的路走宽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画面切换至极寒时期的档案影像

    汽车电瓶在-60℃下瞬间冻裂

    柴油凝结成蜡状

    橡胶轮胎在低温中脆如玻璃

    甲叮叮关掉电视,叹了口气:"没有车,物资调配效率至少降低70%。"

    周瑾控制台,他正在浏览军方发来的求助文件:

    "恳请两位顾问协助研发全天候载具,解决极端气候下的运输难题。"

    甲叮叮摇头:"我空间里没有现成的,星际文明早就不用轮式载具了。"

    周瑾却突然笑了:"谁说一定要用外星科技?不过只适合夏天,冬天发动的能源我就不知道了"

    他调出一张草图——

    一辆造型古怪的六轮车,车身覆盖着鳞片状的装甲。

    "基于现有技术改造,"他眼中闪着光,"适合你的超级太阳能,但外壳和机械结构……得靠地球自己的工业。"

    第一周:概念验证

    -周瑾制成巴掌大的"永恒引擎",输出功率堪比v8发动机

    甲叮叮提供纳米相变材料,使外壳能在-100℃到100℃间自由调节硬度

    第二周:原型机组装

    退伍兵工程师们24小时轮班,在高温车间里挥汗如雨

    李教授协调来军用级传动系统和耐极温玻璃

    第三周:极限测试

    高温熔炉:65℃曝晒下,相变装甲变成银白色,将热量反射出去,车内温度仅30℃

    电视直播测试现场时,全国观众目睹了震撼一幕——

    战车同时穿过液氮喷雾,车身闪烁着蓝光稳稳前行,宛如穿越地狱的诺亚方舟。

    战车测试成功的当晚,甲叮叮和周瑾站在别墅的露台上,望着远处城市的灯火。

    "他们学得很快。"甲叮叮轻声道。

    周瑾点头:"人类本来就不弱,只是需要一点方向。"

    电视里,新闻正在播报战车的量产计划:

    "首批'极地-炎阳'全气候运输车将于下月下线,优先用于医疗物资运输和粮食配送……"

    甲叮叮关掉电视,伸了个懒腰:"人类基本生存更加好了,我们的任务完成了。"

    第二天,甲叮叮和周瑾将一份加密文件发送至国家科学院。

    文件里包含:

    星际文明的能源基础理论(简化版)

    极端气候下的生态循环模型

    百年气候变迁预测

    附言只有一句话:

    "知识给你们,未来靠你们自己。"

    李教授收到文件后,沉默良久,最终只回复了两个字: "谢谢。"

    甲叮叮和周瑾搬离了别墅,隐居到北方的一座深山观测站。

    他们不再直接干预文明进程,但偶尔会通过加密频道回答一些关键问题。

    周瑾的手指在全息键盘上飞速敲击,屏幕上的代码如瀑布般滚动。

    "最后一步,"他低声自语,"清除所有数字痕迹。"

    三年来,他们上传的技术资料、远程指导的通讯记录、甚至监控里身影——全部被替换成虚假数据。

    甲叮叮靠在椅背上,看着屏幕上的"伪造程序"运行完毕。

    "现在,就算最顶尖的黑客追踪,也只会找到两个虚构的科研顾问——‘林工’和‘陈博士’。"周瑾合上电脑,"我们的真实样貌、声音、指纹……从官方数据库彻底消失了。"

    甲叮叮轻笑:"连李教授手里的视频,也变成模糊影像了吧?"

    "嗯,"周瑾点头,"她只会记得有两个神秘顾问帮过他们,但具体是谁……记忆会自然模糊。"

    窗外,夕阳将雪地染成金色。

    第二天清晨,北方某小城的民政局。

    工作人员核对完证件,笑着递来两张崭新的身份证:"周先生,甲女士,这是你们的新证件。"

    照片上,周瑾戴着黑框眼镜,发际线后移;甲叮叮则是一头棕色短发,眼角多了颗痣。

    "谢谢。"甲叮叮微笑接过,挽住周瑾的手臂离开。

    街角的咖啡店里,周瑾翻开刚办的户口本:"从现在起,我们是‘从南方迁来的能源工程师’,普通技术员,月薪八千。"

    甲叮叮搅动着咖啡:"邻居资料记熟了吗?"

    "302住着退休教师王阿姨,403是一对程序员夫妇,"周瑾压低声音,"物业主任的儿子在庇护所当医生——正好解释我们为什么偶尔消失‘去值班’。"

    地下庇护所b-217号房间,一室一厅的标配公寓。

    甲叮叮将最后一盆绿萝放在窗台——其实是全息投影的"虚拟窗户",显示着森林景观。

    "比想象中舒服,"她环顾四周,"至少比星际战舰的休眠舱宽敞。"

    周瑾正在调试温控系统:"地下恒温18℃,水电全免,还有公共图书室和健身房……"

    他顿了顿,轻笑:"简直像退休老干部社区。"

    门外传来脚步声,接着是轻轻的敲门声。

    "新邻居?"甲叮叮挑眉。

    开门后,一位白发老太太端着盘子站在门口:"我是隔壁216的王老师,烤了点饼干,想着给你们新人尝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快穿女配的路走宽了请大家收藏:快穿女配的路走宽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甲叮叮接过盘子,笑容真诚了几分:"谢谢您,王阿姨。"

    老人笑眯眯地打量他们:"年轻人住这儿好啊,安全。我那儿子在能源局,总说这庇护所的系统可厉害了……"

    周瑾适时插话:"我们是搞暖通设备的,刚调来北方分公司。"

    "哎哟,那可巧了!"王阿姨眼睛一亮,"我孙子就在技术学校,说以后想学这个……"

    十分钟后,送走热情的老人,甲叮叮关上门,咬了口饼干:"唔,真甜。"

    周瑾看着监控里王阿姨回到自己房间,轻声道:"普通人的生活……还不赖。"

    每月总有几天,两人会"去庇护所值班"。

    实际上,他们潜入深山的老观测站,通过加密频道处理一些紧急咨询。

    这天,屏幕上的李教授眉头紧锁:"南极站传回数据,冰川融化速度超出预期……"

    甲叮叮快速浏览文件:"把第三区的减压阀增大15%,能延缓冰架崩解。"

    周瑾补充:"用我们上次给的分子膜覆盖裂缝,至少撑过这个季度。"

    李教授欲言又止:"两位真的不考虑来总部?待遇可以再……"

    "我们现在这样挺好。"周瑾打断她,"有问题随时联系。"

    断开通讯后,甲叮叮伸了个懒腰:"走吧,赶在超市关门前回去,王阿姨说要教我做扣肉。"

    甲叮叮站在改造后的地下实验室里,面前悬浮着一支泛着淡蓝色荧光的药剂。

    "第七十二次试验,"她轻声说,"这次应该成了。"

    周瑾从监测仪前抬起头:"神经适配度提升到95%了?"

    "嗯,副作用只剩轻微头晕,24小时内自行消退。"她将药剂注入培养舱中的小白鼠体内。

    三小时后,小白鼠在-60℃的低温舱中活蹦乱跳,毛发表面凝结出一层晶莹的冰晶,却丝毫不影响它的活动。

    "成了!"周瑾拍桌而起,"这才是真正的全民进化!"

    "比星际文明的基础款弱化70%,"甲叮叮咬着笔帽,"但正好在地球医疗体系的承受范围内。"

    周瑾已经开始设计生产流程:"用现有疫苗工厂就能量产,一支成本不到200块,叮叮你还是适合研究药。"

    喜欢快穿女配的路走宽了请大家收藏:快穿女配的路走宽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