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2章 落幕!
    天启七年十月下旬。

    魏忠贤这个大字不识一个的流氓阉人最近总感觉有大事儿要发生。

    的确!

    年仅18岁的崇祯皇帝经过几个月的布局,对他下手了。

    前几天,魏忠贤的干儿子崔呈秀被崇祯赶回老家。

    魏忠贤跟着身边的人说道:“这下终于保住命了!”

    本来想拽两句的,但是自己就认识仨字。

    随后几天

    兵部主事钱元悫,刑部员外郎史躬盛都上书举报魏忠贤。

    此时在北京二环内的东厂胡同豪宅里,魏忠贤让人写好辞呈。

    魏忠贤对着奴才甲说道:“写好听点!”

    为啥不自己写呢?他不认识字!

    就是这个不识字的流氓霍霍明朝几十年。

    辞呈刚递上去,崇祯就批准了。

    崇祯回自己寝宫后开心的不得了!

    对身边太监道:“哈哈,他终于上当了!”

    “恭喜皇上!”众人一起跪地恭维。

    毕竟阉党势力庞大,魏忠贤自己辞职的话省不少事儿。

    “可惜我一辈子的积蓄啊!”魏忠贤看着自己的房子,票子。

    突然想起了个典故:王翦、萧何这些人大肆要钱要女人来向皇帝证明自己只爱金钱美女,不会造反!

    魏忠贤道:“虽说咱家没读过书,但是这计谋也是会的!”

    家仆:“老爷说的对!”

    上百号仆人收拾家当,整整几十大车。

    换成现金的话得用坏好几十个验钞机才能算清。

    可惜他还是吃了没读书的亏。

    人家用这个计谋是因为人家手里有军队,有造反的实力,他魏忠贤有什么?毛都没有!

    崇祯很穷,所有人都知道,他一个皇帝身上的内衬居然打了补丁!

    所以魏忠贤拉了几十车东西离京,让他很不爽。

    朝廷上,崇祯看着官员们上书,

    “兵部尚书,逮捕魏忠贤!”

    你想活可以,拿我的钱就是你的不对了!

    十一月六日。

    魏忠贤走到河间府阜城县。

    听说皇帝派人来追的时候,

    他对身边的亲信说道:“完啦呀,我的内线说咱家的亲信都被抓了!”

    “连能给皇帝说上话的王体乾都不干了!”

    然后就晕了过去。

    魏忠贤窝在这个小县城里,寒夜里,月黑风高。

    想当初,他强迫母亲改嫁,卖掉女儿,出卖恩人才换来荣华。

    大权在握,迫害东林党,权倾朝野。

    如今失势,

    就算不死,东林党也会让他生不如死!

    还不如自己选个死法。

    第二日,亲信李朝钦发现魏忠贤自缢房梁之上。

    这仇家报不了仇可是要找他的,他李朝钦可没少干亏心事。

    正主死了,他可是要承受东林党的怒火的。

    李朝钦:“完了,这是冲我来的!”

    也自缢在魏忠贤旁边。

    亲信们知道魏忠贤已死,都瓜分魏公公财产,跑路了。

    魏忠贤的时代落幕了,但没完全落幕。

    老朱家的优良传统是连坐加抄家!

    特别是胆战心惊好几个月的崇祯皇帝,干起抄家连坐的事情更是一个字:“绝!”

    并且更加偏执,往后几年里,巡抚换了一茬又一茬。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京城的抄家风波会持续好几个月,远在陕西的李冰就算知道,也不会受什么影响。

    李冰最近很是头疼,这边工业刚步入正轨,刘梓欣导员让他回家参加他爷爷的寿宴,就在魏忠贤死的那一天。

    不过毕竟是之前就承诺好的,并且需要在宴会上找些能造违禁品的商人来充沛武力!

    李冰算了下时间,心想:安排下县衙的事务,如今有粮有枪,也不会出什么乱子。

    只要百姓有一点活路,就不会找事,除非当官的逼的没活路。

    而在白水县则没这些个问题。

    算了下仓库的存粮,然后将未来几天的规划写好放到显眼处。

    “嗯,这下可以放心的离开这儿了!”李冰自言自语的说道。

    一道准备进入屋子的小小身影一顿。

    “李大人要走了?”

    初一正准备来找李冰玩,结果就听到李冰在说要离开。

    初一一直都知道,李冰这么博学又有财的人,一定是来拯救苍生的。

    【李冰的李姓可能是大唐李氏,听苏姐姐说过,有很多隐世大族,在百姓危难的时候会救济天下。】

    “不对不对,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李冰大人要离开啊!”

    门外的初一小心的退出去,一路跑到师爷府。

    双眼通红的对着看书的苏诗雨道:

    “苏姐姐,不好了,李大人要离开了!”

    “离开就离开吧,应该是筹集粮食去了。”

    苏诗雨不以为意,李冰每过几天都会出去一天半天的。

    然后县衙仓库就存满了粮食。

    “不是啊,苏姐姐!”

    “这次不一样,县衙粮仓昨天才装满的粮食啊!”

    “这次李大人是自言自语的说要离开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后初一学着李冰的声音:“这下可以放心的离开这儿了!”

    “这明明就是交代后事嘛。”

    苏诗雨给了初一一个爆栗道:“什么叫交代后事?”

    “我们去问问不就行了,你内心戏真多。”

    苏诗雨看着含泪的初一,最终还是不忍心责怪。

    李冰来到这里就属和初一待在一起的时间最长,李冰也没什么架子。

    去县衙的路上遇到了刘一刀。

    “刘大哥,李大人要离开了!”

    初一眼睛红红的。

    “初一,你说什么?没事的,李大人去筹集粮食了!”

    “你若不放心,我们一起去看看。”

    刘一刀刚好要向李冰汇报最近县衙招募工作,于是结伴而行。

    ……

    李冰并没有直接离开,去到一家瓷器店铺。

    “哎呀,李大人啊,快请进!”

    瓷器店老板原来撑不下去了,灾年里除了粮食,其他的物件都没人买。

    本是要将祖传造官窑的店铺抵押给白员外的,结果儿子争气,在李冰那里报名谋取了一个修路的活计。

    保障了温饱,

    这才让店铺活了过来。

    “刘掌柜的,我订的那一套紫砂壶,包好给我就行。”

    因为李冰提前就给刘掌柜打好了招呼,刘掌柜将装着紫砂壶装在盒子交给了李冰。

    “多少钱?”李冰问道。

    “大人,您这不是折煞我吗?我这家店铺全靠您才存活下来!”

    “要是给您个壶还要钱,你这不是让别人戳我脊梁骨吗?”

    “……”

    大家看好,这可不是李冰要白嫖的,实在是店铺老板盛情难却。

    李冰只能收好盒子,走出店铺。

    刘掌柜长出了一口气,一回头,柜台上一锭银子静静地摆在上面。

    “李大人真是好人啊!”刘掌柜冲着李冰走的方向作了个揖。

    掌柜没给李冰说的是,那套紫砂壶是自己祖辈留下来的。

    李冰接着跑到布店买了一匹织锦,明朝的锦缎素有天下第一之称,其中葡萄花锦和寿字锦这两种类型最为出名。

    现在怎么说也是个知县了,都买了!

    这些东西都是刘一刀说的好东西啊,确实贵!

    左右不过回去两三天,况且自己还留了‘锦囊妙计’。

    李冰趁着无人发现,钻入了县衙粮仓。

    喜欢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请大家收藏:()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