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84章 禁止入内
    携带武器的虎卫不得入内,留在宫外;而高达未携武器,得以随行。

    穿过幽深的门洞,前行数十步,视野骤然开阔,展现出壮丽的景象。

    楼宇重重,殿宇万千,宫中建筑多为青黑之色,庄严肃穆中透露出古朴韵味。

    枚橙安微微一愣,笵贤也随之停下脚步,二人凝视远处巍峨的宫殿群,仿佛回到了初至上京之时,都有些恍惚。

    北齐皇宫与庆国风格不同,不以宏大取胜,却因错落有致而显得幽静雅致。

    每一根青黑色的梁柱似在诉说历史,每一条木廊都在提醒访客,这里曾有过多少杰出人物走过。

    不知转了几道弯,众人走过回廊,经过溪流旁的景色,一路攀高,最终抵达北齐皇宫正殿前。

    映入眼帘的是广阔的广场,沿广场前行至台阶前,抬头望去,台阶数量众多,至少是庆国祈年殿台阶的数倍。

    “这地方太壮观了!”

    王起年爬台阶爬得双腿发酸,喘息着低声感慨了一句。

    “的确如此!”

    高达也跟着喘息着说。

    枚橙安与笵贤相视一笑,彼此耸了耸肩,笵贤轻哼一声,两人都未再多言。

    这地方大得令人疲惫,不知北齐每日上朝的官员如何受得了,简直是对体力的挑战。

    尽管王起年和高达压低了声音说话,沈众和卫华还是听见了。

    他们离枚橙安和笵贤很近,自然听得清楚。

    卫华嘴角浮现一抹得意之色,转向枚橙安和笵贤。

    “枚大人,笵大人怎么看?”

    枚橙安瞥了他一眼,简短回应:

    “大!累!”

    笵贤随口接道:

    “很大!很累!”

    两人话语间透着敷衍,卫华笑而不语。

    沈众也笑了,看着二人后温和说道:

    “比起你们南庆皇宫,这里大得多。

    我大齐才是真正的正统……南庆不过后来者,连皇宫也是仿照我们的样式建造。”

    话音刚落,卫华笑得更开心了,而高达和王起年则立刻垂下脸,沉默不语。

    枚橙安微微一笑,毫不在意,笵贤则冷冷地回了一句:

    “后辈尚能胜国战,你们所谓的正统怕是只剩这点骄傲了。”

    此言一出,卫华的笑容顿住,笑声戛然而止,沈众脸上的笑意也凝固了。

    枚橙安忍不住笑了出来,王起年和高达也跟着笑了。

    沈众的笑意恢复后,看了眼笵贤,说道:“笵大人言辞锋利,不输武功。”

    笵贤笑着回应:“这是跟沈大人学的。”

    沈众嘴角抽动一下,笑了笑,随后移开目光。

    笵贤看向枚橙安,轻轻拍了下他的肩膀,等他注意到时,得意地挑挑眉。

    “我们赢了!是不是很棒?”

    枚橙安笑着竖起大拇指。

    众人终于爬上长长的台阶,都松了口气,就连沈众和卫华也不例外,虽有些得意,但这段路他们爬得并不轻松。

    稍作调整后,众人缓步走到殿前。

    殿前的大内侍卫手持长刀,神情严肃,气势沉稳,一看便是七品以上的高手。

    厚重的殿门外,一位太监首领半弯着腰等候众人。

    众人站定后,他眯着眼打量众人,然后甩动手中的拂尘搭在手臂上,用尖锐的声音喊道:

    “南庆使臣到!”

    随着太监首领的通报,背后的巨大殿门缓缓打开,北齐最核心的权力中心展现在枚橙安、笵贤等人眼前。

    北齐皇宫正殿雄伟壮丽,内部空间开阔无垠,屋顶的重檐全由昂贵的玻璃制成,阳光直接洒入殿内,驱散了宫殿常有的阴冷,留下一片清凉宜人之感。

    宫殿两侧矗立着巨大圆柱,不知何材质铸就,巍峨挺拔,似欲支撑整座建筑。

    柱顶漆黑,饰以金纹,蟠龙腾云图案雕刻精细,栩栩如生。

    纱幔从柱后垂下,半透明间人影摇曳,不知是宫女还是太监。

    踏入大殿,最引人注目的是青玉铺设的长直道,覆以华丽地毯,踏感柔软,却仿若置身珍宝堆砌之地。

    直道两旁有潺潺流水的小池,池水清澈,金鱼畅游,悠然自得。

    仔细看去,有黑白巨鱼慵懒地卧于白沙,尾鳍轻摆。

    奢华无比!

    枚橙安感叹,北齐承袭北魏遗财,财力雄厚可见一斑。

    或许因皇室挥霍,奢靡之风盛行,国力渐弱。

    如此国度,如何对抗庆国?

    北齐群臣分列两旁,对庆国使团微微鞠躬,随后恢复直立。

    前方高台上的龙椅庄严肃穆,小皇帝端坐,饶有兴致地打量着来者。

    沈众止步,枚橙安与笵贤随之停下,卫华归队。

    笵贤上前一步,朗声道:“外臣笵贤。”枚橙安亦高声回:“外臣枚橙安。”二人齐呼:“拜见北齐皇帝陛下!”随即俯身行礼,身后王起年与高达效仿。

    作为战胜国代表,他们不必行跪拜礼,北齐众臣虽略有不满,却无人置喙。

    此前边境急报传来,南方诸军已抵前线,距边仅三十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平身。”小皇帝笑意温和,未显怒意,似有喜色。

    笵贤松懈下来,缓缓起身。

    他不愿屈膝并非示强,实则出于本心。

    连自家皇帝都不愿跪拜,何谈对他者?原以为需一番交涉,未料进展顺利。

    北齐群臣表情复杂,却无人开口。

    枚橙安起身之后默默退至一侧,视线专注地落在脚下的金砖纹路上。

    按照程序,接下来是笵贤宣读国书的环节,与他无关。

    起初,笵贤欲将此任务交付于他,却被他果断拒绝。

    笵贤未行跪礼虽不符外交惯例,但身为副领队的他并未表示异议。

    一方面,他本就不愿行此大礼;另一方面,即便出错也非己责,自然无需担忧。

    王起年自托盘中取出国书,双手递予笵贤。

    笵贤接过后,二人一同返回,立于枚橙安身旁。

    笵贤整理好国书正准备高声宣读,忽感有一道炽热目光投射于脸庞。

    他本能抬头寻找目光源头,却发现龙椅上的北齐小皇帝正以几分暧昧的眼神注视着他。

    北齐小皇帝登基两年,约莫十七岁,较笵贤年长一岁,与同乡同龄。

    其文导师乃庄墨韩次子,武师为苦荷国师首徒。

    尽管师承显赫,但这位少年天子在文采与武技上并无显着建树。

    他不近女色,性情洒脱,与庆国皇帝颇有几分相似。

    对太后既敬且怨,待群臣多加赏赐却鲜少责罚。

    值得注意的是,从他坚持召回司里里一事来看,这位年轻帝王似乎依旧相信爱的存在。

    笵贤瞥见北齐小皇帝尚显青涩的面庞时,脑海里迅速掠过监察院及他自己汇总的关于该北齐君主的各项情报。

    然而很快,他意识到自己失态了。

    身为臣子,在皇帝注目下不应与之对视,这不但违背礼节,还显得轻佻无礼。

    于是他赶忙垂眸,压下心中疑虑,将注意力转向国书,以清晰而笃定的语调开始诵读。

    笵贤的朗读声在殿堂间回荡,枚橙安在一旁随意聆听。

    国书中那些由庆皇亲自设计的溢美之词不过是形式而已,“两国友谊永固”之类的套话,连说者都不信服,何况写者。

    可即便如此,双方依然要一本正经地重复一遍,北齐方面也会装作兴高采烈的样子参与其中。

    瞧,那位北齐小皇帝还在频频微笑点头,仿佛对南朝使者所言深表赞同,仿佛陶醉其中,实则让人啼笑皆非。

    虽然心里这么想,但枚橙安脸上仍带着谦卑的笑意,好似完全融入这种虚假的友好氛围之中。

    周围的大臣们好奇地打量着他,虽令枚橙安略有不适,但幸好笵贤正在专注诵读国书,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使他的窘迫得以缓解。

    笵贤读得愈发觉得别扭,因为他发觉越来越多的目光聚集在自己身上。

    不管他如何保持冷静,也开始纳闷起来:这些人为何这般大胆直勾勾地看着他?

    北齐群臣并非不懂礼仪,而是对南朝双子星早已仰慕已久。

    他们对这二人的事迹耳熟能详,甚至是从他人之口知晓其名号。

    自得知二人将作为南朝使节来访,他们便满怀期待。

    如今得见真容,怎会按捺住好奇?

    他们既想了解那位少年得志、才智过人的神童有何变化,也对那位令本国才子庄墨韩败兴而归、震惊文坛的年轻人抱有极大兴趣。

    目睹这一切,他们对两位青年才俊的好奇更甚,同时隐约感到一丝遗憾。

    这两人才华出众,仪表堂堂,无论相貌还是气质都无可挑剔,仿若天之骄子。

    国书虽不长,但笵贤读了很久才勉强完成。

    他小心翼翼地卷起国书,双手捧着低头,一位太监随即上前接过,快步走向北齐小皇帝呈递。

    小皇帝似乎意犹未尽,再次展开国书仔细阅读。

    随后,北齐礼部官员依照惯例吟诵了一段华美的辞章回应,事情初见端倪。

    皇帝仍在审阅国书,未发一语,大殿一时静谧,众人皆在等待他的旨意。

    笵贤微微低头,用余光快速扫视周围,略微抬起目光望向前方。

    由于位置关系,他只能看到少数几位北齐大臣,其余应在视线之外。

    相比之下,他更关注龙椅后随风摇曳的珠帘。

    珠帘映照着水池的清辉,闪烁粼粼波光,别有一番韵味。

    他知道,此刻掌握北齐实权的皇太后正位于珠帘之后。

    片刻后,北齐小皇帝读完国书,慢慢将其卷好置于案上的专用架中,抬头环视群臣。

    趁皇帝处理国书之际,枚橙安、王起年和高达返回笵贤身旁。

    北齐小皇帝的讲话简明扼要。

    “今日至此,诸位请退。”

    话音刚落,他随意摆了摆手。

    笵贤松了一口气,笑着与随后几步的枚橙安一同向龙椅行礼。

    礼毕,正欲转身随沈众离去,却发生意外。

    “笵公子,枚公子?”

    北齐小皇帝笑意盈盈,招手示意二人靠近,温声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