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56章 抢占时代浪潮的先机!
    星月如灯,照亮前路。

    有的人为了爱情放弃理想,有的人为了理想放弃爱情。

    而她,在许多人的鼓励和支持下,打算全都要。

    炽热的生命总要为了一些事情燃烧。

    所以即便彻夜不眠,她也要用手中的笔,尽快描绘出通往未来的阳光大道。

    去年春,在外公的帮助下,蒲十三参加了国外的服装设计大赛,最终以黑马姿态杀出重围,获得了新人奖、优秀作品奖。

    消息传回来后,京市第三国营服装厂的负责人就通过学校找到她,希望她能作为服装厂的编外设计师,为服装厂设计并产出一系列成套的服装。

    得知对方给出的期限只有几个月,蒲十三想也不想地拒绝。

    如果接受,那意味着她寒暑假都走不了。

    然而,之后负责人和校方共同向她抛出了一个难以拒绝的条件。

    那就是,一旦她为服装厂设计的服装,达到一定数量的销售额,获得了成功,那么就能让她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提前毕业。

    正是这个条件,让蒲十三疯狂心动,最终接下挑战。

    只是,她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达到对方的要求。

    因此这个协议,蒲十三并未对家里透露。

    尤其是不敢和宋海建说。

    她可以在所有人面前失败,唯独不能在他面前失败……

    如今通过家里人的口中,蒲十三已了解到,自己离开短短一两年,她爱慕的少年已经成长为独当一面、威风凛凛的最年轻船长,他甚至拥有自己的船队!

    这样耀眼的宋海建,必须要一个同样很优秀的女同志,才配得上他!

    正因如此,尽管蒲十三心中时常会被儿女情长左右,可每到关键时刻,她就会意识到,不能光靠所谓的喜欢,妄想收获爱情。

    人和人之间,不是靠喜欢就能解决一切的。

    因而去年暑假到今年正月,蒲十三为了获得人生第一张“奖牌”,夜以继日地工作,期间不是没哭过,毕竟太累了。

    但她从来没想过放弃。

    就像那年,阿建为了那批金枪鱼殚精竭虑,几天几夜没合眼,却始终不言弃一样,她也终于成为了一个坚韧的人。

    成功是天赋和汗水外加运气的综合产物。

    蒲十三成功了,她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现在,只要她的毕业设计通过,那她就能提前一年毕业!

    终于,晨光熹微之际,蒲十三修改好了设计稿。

    从初版到终版,经历了半个月的修改、打磨。

    如今这版,是蒲十三最满意的成品。

    接下来,就是将设计稿变为实物了……

    设计稿是交给学校看的,实物则是给京市各大国营服装厂共同评判的。

    前者能帮助蒲十三拿到学校的毕业证书,后者能让蒲十三获得国家发放的“优秀服装设计师”证明,毕业后国内的服装厂随她挑选。

    设计稿的完成,让蒲十三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于是这两天好好地补了一觉。

    直到这天下午,她从床上爬起来伸了个懒腰。

    舍友忽然撩开她的蚊帐,笑眯眯地问:“静婉,明天就是端午了,我们宿舍的一起聚个餐怎么样?”

    蒲十三想了想,自己如果提前毕业,今后和她们就天南地北再难相见。

    于是欣然点头:“好。”

    次日,蒲十三和舍友们出去找了家饭店过节。

    同一时间,宋海建也和妹妹弟弟、马主任坐在县城的国营饭店。

    今天是端午,他早上带着粽子到县城,先去给马主任送了端午节礼,之后去学校给海兰海生送了粽子又请了假。

    中午他想请马主任吃饭,顺便带他们出来吃顿好的。

    这些年,宋海建从未疏忽过对人际关系的维护。

    即使他家不和雨伞厂的食堂合作了,也经常托蒲家伯娘,给马超元捎东西。

    这几年马超元家的海鲜,都被宋海建家承包了。

    马超英这边,也会时不时让蒲建国送点礼品。

    因此只要宋海建出面相邀,马超英总是会给这个面子的。

    坐在饭店里,马超英责怪他浪费钱。

    “海建,买这么多菜,就我们四个哪儿吃得完啊!”

    宋海建不仅点了足够多的菜,还特地带了乡下的番薯酒。

    这酒属于粮食酒,乡下人自己就能酿,不用票就能弄到。

    宋海建给他倒了一碗,给自己也倒了一碗。

    笑容满面地道:“英伯,我们也好久没一块儿吃过饭了,今天难得有这个机会,当然得吃得尽兴了!这酒不是什么好酒,英伯别嫌弃啊,主要是过节嘛,没酒总觉着少了点气氛,可您又在工作时间,喝多也不好,所以您就随便喝点,别耽误您正事了。”

    宋海建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显诚意十足,又让人心里受用不会为难。

    马超英心里都忍不住感慨,怪不得人家年纪轻轻,就能有这成就呢?

    两人一边喝酒一边吃菜,另外两个是高中生,自然只能老老实实吃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宋海建对妹妹弟弟道:“我和英伯慢慢吃着,你们吃完了赶紧回学校,别耽误下午上课。”

    两人都点点头。

    酒过三巡,宋海建也顺势开口了。

    “英伯,您是城里住着的,消息肯定比我灵通,我想托您帮我打听个事儿。”

    马超英夹起花生米送到嘴里,冲他颔了颔首,“你说来听听。”

    “我想在县城买房子,最好是一楼,挨着街上的。”

    “买房子,是干什么用的?”

    宋海建小声说:“您也知道,我那未婚妻的外公,是海外回来的,颇有身家,眼光和消息都不是我们能想象的。我听说,国家这一开放,以后私人做买卖也不管了。所以,我就想买个房子,等哪天真可以做买卖了,我就装修成店铺,专门卖海鲜。”

    “这不能吧,我们供销社还在,能有私人店铺的空间?”马超英第一反应是不相信。

    宋海建笑了笑:“那当然,私人店怎么能和供销社比呢?我这不是想着,若是在城里有个房子,甭管是用来干嘛的,以后我未婚妻那外公,看我也能顺眼一些吗?”

    这话马超英赞同,“倒是没错,如果蒲家那姑娘真有一个有钱的外公,又是个了不得的大学生,你只有乡下的房子,人家都不一定还能看上你。”

    宋海建苦涩一笑,“正是这个理儿。”

    “那行吧,我会替你打听打听的,这事儿应该不难,你也知道,有些人的孩子出息了,跑市里发展了,就想把老房子卖了去市里给孩子买房,一家人就成为了市里人了。”

    马超英爽朗说道。

    宋海建马上举起手中的酒碗,感激地道:“那就先谢过英伯了!”

    这个时期来县城买房,是宋海建早就规划好的。

    今年年底,国家就会对个体户发放营业执照,县城的房子也会从那之后,开始涨价。

    而目前,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已出一年多,处于一种半开放的状态,上面即便知道你要购房开店,暂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人民群众呢,又还在观望,没有同行入场跟他抢。

    等他买到房子,还要先装修。

    直到可以办理营业执照,就赶紧去工商所询问……

    一套流程下来,也是需要不少时间的。

    等他弄完,估计就能顺利开业了。

    马超英不知他这些心思,还以为他买房子,纯粹是为了能够顺利娶到大学生老婆。

    因而,马超英对这事儿还挺上心的。

    宋海建刚交代这事儿,不到十日,马超英便打电话回公社,通知他尽快到县城面谈购房一事。

    恰好这时宋海建出海去了。

    这日凌晨靠岸,母亲冯玉芬匆匆迎来。

    宋海建微微吃惊。

    “妈,你怎么在这里等着?”

    此时正下着毛毛细雨,冯玉芬穿着雨衣冒雨等候,就是为了第一时间将这么重要的讯息,传递给儿子。

    “海建,前天供销社的马主任来电话,说你之前托他打听房子的事有着落了,让你尽快去城里找他咧!”

    喜欢八岁小娃,开局渔村赶海把全家宠上天请大家收藏:()八岁小娃,开局渔村赶海把全家宠上天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