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628章 第九节:面陈利弊,说服吴侯
    数日后,吴郡,孙权的府邸书房内。

    我以“江东参军”的身份,获得了单独面见孙权的机会。

    这位年轻的江东之主,经历了赤壁大战的洗礼,眉宇间已褪去了不少青涩,多了几分沉稳与威严。

    此刻,他正端坐案后,目光锐利地审视着我,等待着我的来意。

    行礼落座后,我并未立刻提及孙尚香之事,而是先将话题引向了当前的战略大局。

    “启禀吴侯,”

    我沉声道,语气中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与忧虑,

    “赤壁一战,虽挫败曹操南下之锐气,然其根基未损,北方实力依旧雄厚。

    我军虽胜,亦损耗不小。

    江东与刘豫州(刘备)之联盟,实乃当前安身立命、徐图发展的根本。

    这一点,亮(诸葛亮)与肃(鲁肃)公皆深以为然,想必吴侯亦有洞察。”

    孙权微微颔首,不置可否,示意我继续说下去。

    他知道,我这位名义上的“江东参军”,实际上的“刘备使者”(至少在他和许多人眼中是如此),绝不会无的放矢。

    “曹操此番败北,必然收缩兵力,固守襄樊、江淮一线。其西面防御,尤其是汉中方向,相对薄弱。

    汉中张鲁,虽割据一方,然其胸无大志,守成有余,进取不足。

    若我孙刘联军能趁此时机,出奇兵袭取汉中,则意义非凡。”

    我顿了顿,观察着孙权的反应。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兴趣。

    汉中,对于偏安江东的他而言,确实遥远,但其战略价值,他不可能不明白。

    “其一,”我伸出一根手指,“可直接威胁关中,动摇曹操根本,迫使其两线作战,大大缓解我江东正面之压力。”

    “其二,”我伸出第二根手指,

    “可截断曹操与西凉马超、韩遂等势力的联系,甚至可尝试联合西凉诸侯,共同对付曹操,此乃远交近攻之策。”

    “其三,”我伸出第三根手指,声音压低了几分,

    “汉中乃益州门户。若能掌握汉中,未来……无论是谁入主益州,都将受我孙刘联盟所钳制。

    此乃为长远计,亦是为联盟未来划分势力范围,提前落下的一步关键之棋。”

    最后一点,我特意点到即止。

    孙权何等聪明,自然明白其中的深意。

    他既要联合刘备抗曹,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防着刘备势力的过度膨胀。

    能提前在益州方向埋下一颗钉子,他是乐见其成的。

    孙权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吟道:

    “子明此言,确有见地。只是,汉中道远路险,张鲁亦非易与之辈。

    我江东水军之利,在汉中无从施展。

    若要出兵,非精锐不可,且需耗费巨大钱粮。更何况,与刘豫州协调,恐非易事。”

    “吴侯所虑极是。”

    我立刻接口道,

    “正因如此,昭以为,此事不宜大张旗鼓,当以‘先遣试探’为名。

    由昭以‘江东参军’之名义,联络刘豫州麾下将领(例如赵云将军等素与昭相熟者),

    组成一支精干的联合先遣军,兵力不必太多,贵在奇袭与速度。

    所需钱粮,昭亦可通过自身渠道(暗指糜家商路)筹措一部分,尽量不增加江东负担。”

    我将姿态放得很低,将目标定为“试探”,将规模定为“先遣”,将钱粮责任揽过一部分,就是为了打消孙权的顾虑。

    孙权眼神微动,似乎有些意动,但仍有疑虑:

    “子明虽智勇兼备,然孤军深入,风险极大。

    刘豫州那边……未必肯全力配合。若此行有失,恐损我江东威名。”

    来了!这正是我等待的切入点!

    我立刻躬身道:

    “吴侯深谋远虑!

    正因风险极大,此次行动更需一位能代表江东意志、勇武足以服众、且忠诚可靠之人,参与其中,

    方能确保万无一失,并向刘豫州和天下彰显我江东‘共同抗曹’之决心!”

    孙权眉头微蹙:“子明意指何人?”

    我抬起头,目光坦然地迎向孙权,语气无比诚恳:

    “放眼江东,能担此重任者,唯郡主孙尚香殿下!”

    “尚香?”孙权明显吃了一惊,随即眉头紧锁,眼神中充满了审视和不悦,

    “子明,你这是何意?尚香乃女子,且……”

    他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联姻之事尚未解决,怎能让她去冒这等风险?

    “吴侯息怒!”

    我再次躬身,

    “昭绝无他意!

    正因郡主是女子,由她参与此次凶险的北伐行动,更能体现我江东破釜沉舟、与曹贼誓不两立的决心!

    此举传扬出去,天下谁人不感佩吴侯之大义?”

    “其二,郡主弓马娴熟,武艺超群,江东年轻一辈将领中,罕有其匹。

    此次深入敌后,正需此等勇武之将,方能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其三,”我加重了语气,

    “郡主乃吴侯胞妹,由她亲自参与,更能确保先遣军行动符合江东利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亦能名正言顺地与刘豫州一方的将领协同指挥,避免事权旁落。”

    “至于安全……”

    我适时补充道,“昭愿以性命担保!定会护卫郡主周全。

    更何况,可派遣部分精锐的锦帆卫随行护卫。

    郡主只需坐镇中军,把握大方向,冲锋陷阵之事,自有我等‘参军’及麾下将士效劳。”

    我将孙尚香的角色定位为“坐镇中军”、“代表江东”、“协同指挥”,

    而非一线冲杀的先锋,就是为了降低孙权对其安全的担忧。

    孙权沉默了,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佩剑。

    他在权衡。

    我的提议,确实为眼前的困局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极具诱惑力的解决方案。

    看到火候差不多了,我决定再加最后一把柴。

    “吴侯,”

    我语气转为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暗示,

    “听闻……近日吴郡之内,对于联姻之事,颇有……议论。

    郡主性情刚烈,若强行……恐非两家之福,亦不利于联盟内部之团结稳定。

    人心不齐,何以对外?

    若因儿女私情,而使将士离心,盟友生隙,岂非因小失大?

    如今,有此‘联合北伐’之大义名分,既能暂时搁置争议,又能让郡主为国效力,一展所长,岂非两全其美之策?”

    我没有直接批评联姻,而是将其可能带来的“人心不齐”、“盟友生隙”等负面后果,

    与“联合北伐”所代表的“大义”和“两全其美”进行对比,将选择权交给了孙权。

    孙权猛地抬起头,眼神复杂地看着我,

    其中有惊讶,有疑虑,有利弊权衡的挣扎,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他或许没想到,我居然能想出这样一个角度刁钻、却又似乎合情合理的破局之策。

    “此事……干系重大。”

    良久,孙权缓缓开口,声音有些沙哑,“容我……再思量一二。你且退下吧。”

    “是。”

    我心中一定,知道此事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孙权没有当场拒绝,而是说“思量”,就意味着他已经动心了。

    我恭敬地行礼告退,走出书房时,外面的阳光正好透过云层洒下。

    我知道,这场关于美人与江山的博弈,我已经落下了至关重要的一子。

    接下来,就看孙权这位年轻的君主,如何做出最终的抉择了。

    喜欢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请大家收藏:()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