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73章 能力:全面战场
    一、能力触发:战场锚定的绝对条件

    1 激活阈值:使用者必须处于“正式战争场景”(满足三个条件:存在明确敌对双方、至少一方投入≥100人/单位的武装力量、存在明确作战目标),和平时期或小规模冲突(如反恐行动)无法激活。

    2 触发形式:无需主动吟唱或手势,当使用者产生“掌控战场”的主观意愿时,能力自动激活——表现为使用者视野边缘浮现淡金色信息流(战场基础数据),同时友方单位脑海中响起“无声的战鼓”(士气buff的初始信号)。

    3 覆盖范围:以使用者为圆心,半径50公里(陆战)/100公里(海战/空战)的球形区域,超出范围的友方单位仅保留基础buff(命中率+5),无信息传递与深度增益。

    二、友方单位buff:量化的战场增益体系

    所有友方单位(含士兵、装甲、飞行器、舰船等)获得的buff均基于“单位类型”与“战场角色”差异化生效,且可叠加(无上限,随指挥值增长强化)。

    1 基础属性增益(全员生效)

    - 命中率提升:

    - 轻武器(步枪/机枪):基础命中率+30(如从50提升至80),移动中射击惩罚降低50(原惩罚40→20);

    - 重武器(坦克炮/导弹):基础命中率+50,远距离(>5公里)弹道修正速度提升2倍(原飞行时间10秒→5秒);

    - 飞行器(战机/直升机):航炮命中率+40,导弹锁定时间缩短30(原2秒→14秒)。

    - 伤害提升:

    - 动能武器(子弹/炮弹):弹头动能+20(如762子弹从3300j→3960j),穿甲深度增加15;

    - 爆炸武器(手雷/航弹):冲击波范围+25,破片数量+40(手榴弹破片从300片→420片);

    - 能量武器(激光/等离子):持续灼烧时间延长50(原2秒→3秒)。

    - 持续力强化:

    - 士兵体力消耗速度降低40(负重行军时尤为明显,原1小时疲劳→1小时40分钟),肌肉耐力提升(连续射击稳定性下降幅度减少60);

    - 机械单位(坦克/舰船):发动机过热阈值提升50(原连续高速行驶30分钟过热→45分钟),零件磨损速度降低30。

    - 休息速度加速:

    - 士兵:休息时体力恢复速度提升2倍(原10分钟恢复20→10分钟恢复40),伤口凝血速度加快(浅表伤口愈合时间从2小时→1小时);

    - 机械单位:临时维修效率提升50(更换履带原需30分钟→20分钟),弹药装填速度加快20(坦克主炮原10秒/发→8秒/发)。

    2 精神与协作增益(差异化生效)

    - 士气与信念(针对有意识生命体):

    - 基础效果:消除“恐惧”“犹豫”等负面情绪(士兵面对炮火时不会蜷缩规避,而是按指令推进),冲锋时移动速度+10(原5k/h→55k/h);

    - 高阶效果:产生“必胜幻象”——士兵视野中敌方单位会被标记为“残血”“虚弱”(即使敌方状态完好),友方伤亡时会自动解读为“战术牺牲”(减少崩溃概率)。

    - 无设备信息传递(全员协作核心):

    - 机制:使用者与友方单位间形成“战场意识网”(类似生物电波共享),信息传递延迟<01秒(远超无线电);

    - 传递内容:

    - 士兵:接收到“精准坐标指令”(如“10点钟方向300米,机枪手位置”),视野中自动浮现红色标记;

    - 装甲单位:接收到“弹道预警”(如“左前方5公里,反坦克导弹来袭”),火控系统自动计算规避路线;

    - 指挥层:接收到“敌方部署简图”(由使用者感知数据生成),包含敌方兵力密度、武器类型、薄弱点。

    三、使用者核心能力一:未来战场预言(敌方行动推演)

    使用者能获得“碎片化的未来战场片段”,核心是预判敌方的“进攻决策链”,而非全知全能,存在精度与时效限制。

    1 预言内容与精度:

    - 敌方进攻方向:未来5-30分钟的主攻/助攻方向,精度随时间递减(5分钟内偏差≤1公里,30分钟内偏差≤5公里),以“淡金色箭头”形式显现在使用者视野中;

    - 敌方重要目标:敌方计划摧毁的友方核心单位(如指挥车、弹药库、桥梁),以“闪烁的红色方框”标记,附带预计攻击时间(误差±2分钟);

    - 敌方重要人员/单位:敌方指挥官位置(团级以上)、精锐部队(如特种小队、王牌坦克)的实时轨迹,以“黄色高亮”显示,定位偏差≤50米(但会随敌方伪装/移动更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2 预言机制:基于“战场当前数据+敌方历史行为模式”的概率推演——使用者的感知系统会自动收集敌方无线电信号(即使加密,也能通过信号强度/频率变化分析)、单位移动轨迹、武器部署密度,代入“战争决策模型”生成最高概率的未来片段。若敌方突然改变计划(如临时换将),预言会实时刷新(表现为视野中箭头/方框闪烁后重组)。

    3 限制:

    - 无法预言“无逻辑行为”(如敌方士兵临阵倒戈、机械故障导致的行动变更);

    - 单次预言最多覆盖3个敌方核心决策(超过则信息模糊,仅显示“多处威胁”);

    - 每小时最多主动刷新1次预言(被动刷新无限制),过度使用会导致使用者头痛(信息过载)。

    四、使用者核心能力二:全面战场感知(实时战场数据网)

    使用者的感知系统被强化为“战场全维度扫描仪”,能捕捉肉眼/仪器无法察觉的细节,覆盖友方状态、敌方动态、环境变量。

    1 感知范围与细节:

    - 友方单位:实时掌握每个士兵的体力值(以百分比显示)、武器剩余弹药(步枪显示“30/120”)、伤势(红色区域标记伤口位置);装甲单位的装甲剩余厚度(正面/侧面/背面分别显示)、燃料量(百分比+续航里程);

    - 敌方单位:通过“多频谱感知”(红外/声波/电磁)定位隐蔽目标(如掩体后的狙击手——显示为“热源+枪械特征”)、伪装单位(如假坦克——显示为“无发动机热源”);

    - 环境变量:实时监测风速(影响子弹弹道)、地形硬度(影响装甲单位通行)、电磁干扰强度(影响友方通讯设备),以“数据条”形式悬浮在对应区域。

    2 感知穿透性:

    - 可穿透非金属障碍物(如树木、混凝土墙,厚度≤5米),金属障碍物(如坦克装甲、地下掩体)会导致感知模糊(仅显示“大致轮廓+热源强度”);

    - 水下单位(潜艇):可通过水流扰动、声呐反射感知,定位偏差≤100米(远海)/20米(近海)。

    3 信息呈现:使用者视野如同“战术显示屏”,但信息密度可调节(基础模式仅显示核心数据,高阶模式显示全量细节),避免信息过载。

    五、指挥值系统:战场资源的兑换核心

    指挥值是能力的“能量货币”,通过正确指挥与战场存续积累,用于兑换实战资源,形成“指挥-增益-积累-兑换”的正循环。

    1 指挥值获取方式

    - 正确指挥判定:

    - 定义:指挥决策导致“友方损失减少”或“敌方损失增加”(量化为“交换比提升≥30”,如原1:1→1:13);

    - 举例:

    - 规避伏击:根据预言指挥部队绕开敌方埋伏,避免10人以上伤亡,获得100指挥值;

    - 摧毁关键目标:指挥火力摧毁敌方弹药库,导致敌方30单位失去补给,获得500指挥值;

    - 战术包抄:指挥侧翼部队完成合围,歼灭敌方主力,获得2000指挥值;

    - 数值范围:单次正确指挥获得100-5000指挥值(随决策重要性递增)。

    - 时间存续积累:

    - 基础规则:只要未落败(友方核心阵地未失守、主力部队未被歼灭≥70),每小时自动获得“基础指挥值x时间倍率”;

    - 基础指挥值:初始为100/小时,随战场规模扩大(每增加100友方单位+50);

    - 时间倍率:持续1小时→1倍,2小时→15倍,4小时→2倍,8小时→3倍(如持续8小时,每小时获得100x3=300指挥值);

    - 临界奖励:持续24小时未落败,一次性获得“总积累值x2”的额外奖励(如24小时积累6000,则额外获得)。

    2 指挥值兑换清单(含消耗、效果、冷却)

    兑换类型 具体内容 指挥值消耗 效果细节 冷却时间

    弹药补给 步枪弹(1000发)/坦克炮弹(10发)/导弹(2枚) 50/200/500 由“空中投放舱”精准送达指定坐标(偏差≤10米),1分钟内抵达 5分钟

    医疗物品 急救包(20个)/止血凝胶(50支)/战地手术设备(1套) 100/300/1000 急救包使士兵伤口愈合速度临时+100,手术设备可现场救治重伤员(死亡率降50) 10分钟

    远程打击 制导导弹打击(单枚)/舰炮齐射(覆盖1平方公里)/战术轰炸(覆盖5平方公里) 1000/3000/5000 导弹精度≤10米(可摧毁装甲单位),舰炮齐射压制敌方步兵(杀伤率提升40) 30分钟

    友方强化 临时提升全员buff(命中率+10/伤害+10,持续10分钟) 2000 强化期间友方单位身上浮现金色光晕,士气达到顶峰(无视伤亡继续进攻) 1小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