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2章 健锐营初创阵型
    香山深处,一片被密林环绕的谷地中,马蹄声与喊杀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李辰浩站在一处高坡上,望着下方正在操练的骑兵队伍,眉头微蹙。已经半个月过去了,这些从各军抽调来的精锐虽然个人武艺出众,但协同作战时仍然混乱不堪。

    "大人,王爷到了。"亲兵快步跑来禀报。

    李辰浩整了整衣冠,快步走向谷口。只见胤禛一身便装,只带了两个贴身侍卫,正翻身下马。他连忙上前行礼:"王爷亲临,末将有失远迎。"

    胤禛摆摆手:"免礼。听说你这里进展不顺,本王特来看看。"他的目光越过李辰浩,望向训练场,"这就是你从各军挑选的精锐?"

    顺着胤禛的目光看去,场上的骑兵们正在演练传统的"八门金锁阵",但队伍散乱,几次变换阵型时都有人马相撞,引来教官的怒骂。

    李辰浩脸上闪过一丝尴尬:"回王爷,传统阵法在平原会战中或许有效,但在山地地形和快速反应作战中显得过于笨重。末将正在尝试新的训练方法"

    "哦?"胤禛挑眉,"什么新方法?"

    李辰浩犹豫片刻,终于下定决心:"请王爷移步后山,末将有些新想法想请王爷指点。"

    后山一处隐蔽的平台上,三十余名骑兵已列队等候。与前面那些身着统一号衣的士兵不同,这些人装束各异,有的甚至穿着兽皮,但个个目光锐利,站姿挺拔。

    "这些是"胤禛疑惑地问。

    "回王爷,这是末将特别招募的山民猎户。"李辰浩介绍道,"他们熟悉山地地形,擅长隐蔽行进和精准射击。末将将他们编为山地作战小队,由赵黑虎统领。"

    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壮汉出列抱拳:"草民赵黑虎,参见王爷!"

    胤禛打量这个浑身散发着野性气息的汉子,微微点头:"免礼。李卿,你招募这些山民,兵部知道吗?"

    李辰浩苦笑:"尚未上报。若按兵部规矩,这些没有军籍的'野人'根本不能入伍。但末将认为,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人。"

    胤禛不置可否,只是道:"让本王看看你的'新方法'。"

    李辰浩向赵黑虎使了个眼色。后者一声呼哨,三十余名猎户迅速分成十组,每组三人,呈扇形散开。随着第二声呼哨,他们如同灵狐般窜入山林,眨眼间便消失不见。

    "这是"胤禛惊讶地环顾四周,竟然听不到一点声响。

    "王爷请看对面山坡。"李辰浩指向两百步外的一处小树林。

    胤禛眯眼望去,起初什么也没发现。突然,一面红色小旗从灌木丛中伸出,晃了三下。紧接着,周围陆续有旗帜出现,正好十面,将那片树林团团围住。

    "好一个神出鬼没!"胤禛不禁赞叹,"这是何阵法?"

    "末将称之为'三三制'。"李辰浩解释道,"三人为一组,三组为一队,三队为一营。作战时化整为零,遇敌时迅速集结。尤其适合山地、林区等复杂地形。"

    正说着,赵黑虎已带着他的人马返回,每人都扛着一捆柴薪——这是李辰浩事先让人藏在对面树林中的"战利品"。

    "从出发到返回,不到一炷香时间。"李辰浩向胤禛展示一个沙漏,"若是传统部队,至少需要三倍时间,而且动静太大。"

    胤禛眼中闪过赞许之色,但随即皱眉:"这种战术虽妙,但若遇敌军大队骑兵冲锋,如何抵挡?"

    "王爷问到了关键。"李辰浩早有准备,"请移步箭场。"

    箭场上,另一队士兵已经列队等候。这些人身着轻甲,背负短弓,腰挎马刀,显得极为精干。

    "这是健锐营的弓骑兵。"李辰浩介绍道,"每人配双马,可日行三百里。作战时采用'打带跑'战术——遇敌先以弓箭远程杀伤,敌军追击则分散撤退,诱敌深入后由埋伏的山地小队截击。"

    为演示这一战术,李辰浩命人在场中立了数十个草人靶子。随着令旗挥动,五十名弓骑兵分成五队,轮番冲向靶场,在三十步外急停放箭,然后迅速撤离。转眼间,所有草人都被射成了刺猬。

    "准头不错。"胤禛点头,"但实战中敌军不会站着挨打。"

    "正是如此。"李辰浩笑道,"所以末将设计了第二段演练。"

    他命人牵来十几匹受惊的战马,模拟敌军冲锋。弓骑兵们再次出击,但这次他们分成更小的组,每组三骑,呈锯齿形交错前进射击。当"敌军"接近时,他们并不恋战,而是分成不同方向撤退,同时不断回身放箭。

    最令人叫绝的是,当几组弓骑兵将"敌军"诱至一处狭窄山谷时,早已埋伏在两侧的猎户们突然现身,滚木礌石齐下,箭如飞蝗,瞬间将"敌军"全歼。

    "妙哉!"胤禛忍不住击掌赞叹,"这种战术确与传统大不相同。不过"他转向李辰浩,"你确定这些山民猎户能听从号令?万一临阵脱逃"

    话音未落,一个洪亮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王爷明鉴!这些粗鄙山民岂能担当大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众人回头,只见一位身着戎装的将领大步走来,正是健锐营副统领鄂尔泰——兵部尚书刘统勋的亲信,被安插来"协助"李辰浩的。

    鄂尔泰向胤禛行礼后,不屑地瞥了一眼赵黑虎等人:"王爷,按《大清会典》,兵员需从八旗、绿营中选拔,且需三代清白。这些山野之人,不知礼数,不通军令,如何能编入行伍?万一有奸细混入"

    赵黑虎闻言大怒,额头青筋暴起:"大人此言差矣!我等虽是山野之人,但保家卫国之心不输任何人!"

    "放肆!"鄂尔泰厉喝,"区区草民也敢顶撞上官?来人,拖下去重打二十军棍!"

    几名兵丁上前就要拿人,李辰浩一声断喝:"住手!"他转向胤禛,"王爷,赵黑虎虽言语冲撞,但情有可原。这些猎户是末将亲自招募,个个身怀绝技,正是健锐营急需的人才。若因出身低微就拒之门外,岂非自断臂膀?"

    鄂尔泰冷笑:"李大人,军有军规。若人人都像你这样随意招兵买马,朝廷威严何在?"

    眼看两人争执不下,胤禛突然开口:"鄂尔泰。"

    "末将在!"

    "你说这些山民不堪大用,那你手下的'正规军'比他们强在何处?"

    鄂尔泰挺起胸膛:"回王爷,八旗子弟自幼习武,精通阵法,纪律严明"

    "好。"胤禛打断他,"那就比试一场。你选二十名精兵,与李卿的二十名猎户,在山上进行夺旗演练。若你胜,本王就按你的意思办;若李卿胜,今后健锐营招募训练,你不得干涉。"

    鄂尔泰自信满满:"末将遵命!"

    一个时辰后,香山北坡。

    鄂尔泰亲自挑选的二十名八旗精锐全副武装,排成整齐的方阵。对面,赵黑虎带领的二十名猎户却只穿着轻便皮甲,携带短弓和砍刀,看起来颇为寒酸。

    "规则很简单。"胤禛指着远处山顶的一面红旗,"哪支队伍能在一个时辰内将旗夺回,就算胜出。可以互相拦截,但不得伤人性命。"

    随着号角响起,鄂尔泰立即下令部队以"锋矢阵"向山顶推进。八旗兵们步伐整齐,长矛如林,气势非凡。

    反观猎户这边,赵黑虎只是简单地将人分成四组,每组五人,然后低声交代了几句。四组人随即像灵猴般窜入山林,转眼消失不见。

    "哼,乌合之众。"鄂尔泰不屑地撇嘴,继续指挥部队稳步前进。

    然而,当八旗兵们爬到半山腰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前方的斥候突然发出警报,紧接着几支无头箭从树丛中射出,虽不伤人,但按照规则,中箭者必须原地"阵亡"一刻钟。

    "有埋伏!"鄂尔泰大喊,"变圆阵防御!"

    八旗兵们训练有素,迅速围成圆圈,长矛向外。但箭矢似乎从四面八方射来,不断有人"中箭"退出战斗。更糟的是,当他们终于爬到埋伏地点时,袭击者早已不见踪影。

    与此同时,山顶传来欢呼声——赵黑虎的猎户们不知何时已经绕到山后,轻松夺下了红旗。

    "不可能!"鄂尔泰脸色铁青,"他们一定是作弊了!"

    李辰浩微笑:"鄂大人,兵不厌诈。你的部队阵型严密,但在山地丛林中行动迟缓,如同铁锤打跳蚤,有力使不出。而这些猎户熟悉地形,行动敏捷,知道如何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胤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李卿,你这'三三制'确实有过人之处。不过"他话锋一转,"若遇敌军火器营,这种分散的阵型岂不更易被各个击破?"

    李辰浩胸有成竹:"王爷所虑极是。因此末将还设计了一种'蜂群战术'。"他指向训练场另一端,"请王爷移步观看。"

    场地上,士兵们正在演练一种奇特的阵型。当模拟敌军火器齐射时,他们不是密集冲锋,而是呈不规则散兵线快速推进,每组三人相互掩护,不断变换位置,如同蜂群般令人捉摸不透。

    "火器装填缓慢,每次齐射后都有间隙。"李辰浩解释道,"这种散兵战术能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同时利用装填间隙快速接近敌军。"

    胤禛看了一会儿,突然问道:"这些战术都是你想出来的?"

    李辰浩摇头:"末将参考了西南土司的狩猎战术,以及当年戚继光抗倭时创立的'鸳鸯阵'。因地制宜,取长补短而已。"

    天色渐晚,胤禛准备返程。临行前,他将李辰浩叫到一旁:"李卿,今日所见令本王大开眼界。不过你要小心,鄂尔泰必会向刘统勋报告。兵部不会轻易接受这种打破常规的做法。"

    李辰浩肃然:"末将明白。但为了打造一支真正能战的健锐营,有些规矩必须打破。"

    胤禛意味深长地看着他:"三个月后,皇阿玛要检阅京畿驻军。届时,我要看到健锐营的成果。"顿了顿,又低声道,"若一切顺利,这将是你我大业的重要一步。"

    李辰浩心头一震,明白胤禛话中深意。他深深一揖:"末将定不负王爷所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