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72章 河道总督吞银录
    李辰浩将赵德海的尸体小心地安置在芦苇丛中,用枯草掩盖。老人的眼睛仍半睁着,仿佛死不瞑目。李辰浩轻轻合上他的双眼,低声道:"赵先生放心,我定会为您讨回公道。"

    远处,官兵的叫骂声从龙王庙方向传来。李辰浩知道此地不宜久留,他最后看了一眼赵德海,转身钻入茂密的芦苇荡中。

    开封城已经戒严,城门处增加了兵丁,对进出人员严加盘查。李辰浩绕到城墙东南角的一处坍塌处,这是他前几日勘察地形时发现的缺口。他敏捷地翻过残垣,落入城内一条偏僻的小巷。

    天色渐暗,李辰浩压低斗笠,沿着墙根疾行。他必须尽快找到刘三——那个可能掌握着账本的账房学徒。但偌大的开封城,要从何找起?

    "卖炊饼嘞——"

    街角传来小贩的吆喝声。李辰浩灵机一动,走上前去:"来两个炊饼。"他递过铜钱,压低声音问道:"这位大哥,可知道河道总督府的人最近在搜捕什么人?"

    小贩警惕地看了他一眼:"客官问这作甚?"

    李辰浩叹了口气:"实不相瞒,我表弟在总督府当差,这两日没了音信,家里着急。"

    "哦!"小贩神色稍缓,"这两天确实不太平。听说总督府在抓一个偷东西的小厮,昨儿还在城南搜了一整天呢。"

    李辰浩心中一动:"可知那小厮叫什么?"

    "好像姓刘对了,叫刘三!"小贩突然压低声音,"我劝您别打听了,这事儿邪乎着呢。今儿一早,有人看见官差从黄河里捞上来一具尸体,说是那偷东西的小厮投河自尽了。"

    李辰浩心头一震。刘三死了?那账本岂不是

    他强自镇定,谢过小贩,匆匆离开。如果刘三真的死了,账本要么被官府找到,要么还藏在某个地方。李辰浩决定去黄河边一探究竟。

    夜色如墨,李辰浩换上一身黑衣,悄悄来到黄河岸边。决堤后的河水依然浑浊湍急,岸边堆积着大量淤泥和杂物。远处,几盏灯笼在河面上晃动,是官府的巡逻船。

    李辰浩沿着河岸向下游走去,忽然,他注意到一处河湾处聚集了几个人影。他屏息靠近,借着月光,看清是几个渔民正围着一具搁浅在岸边的尸体。

    "造孽啊,这都第三具了。"一个老渔夫摇头叹息。

    "都是从总督府那段河漂下来的。"另一个年轻人低声道,"听说都是知道太多的人"

    李辰浩从阴影中走出:"几位老丈,这尸体是?"

    渔民们吓了一跳,见是个陌生人,都闭口不言。李辰浩掏出几块碎银:"实不相瞒,我在寻一个叫刘三的亲戚,听说他投了河。"

    老渔夫接过银子,神色缓和:"客官节哀。这具不是您亲戚,是个年轻后生,今儿傍晚才漂下来的。"他指了指上游,"您要找的人,听说昨儿就在总督府码头那边捞上来了,直接运去了义庄。"

    李辰浩谢过渔民,立即赶往城西义庄。义庄是存放无名尸的地方,平日里少有人去,今夜更是阴森寂静。李辰浩翻墙入院,借着月光查看停放在院中的几具尸体。

    最边上的一具盖着草席,身形瘦小。李辰浩掀开草席,一张青紫色的年轻面孔映入眼帘——正是他在堤坝上打听时见过的刘三的样貌描述。尸体的手腕上有明显的捆绑痕迹,脖子上还有勒痕,绝非投河自尽那么简单。

    李辰浩仔细检查尸体,衣服已被河水泡得发胀,但口袋空空如也。就在他准备放弃时,忽然注意到尸体的腹部异常鼓起。他轻轻按压,发现硬如石块,不像是正常尸僵。

    "原来如此"李辰浩眼中精光一闪。他迅速将尸体重新盖好,离开了义庄。

    次日清晨,李辰浩扮作仵作助手,混入了官府验尸的队伍。主事的仵作是个酒糟鼻老头,对李辰浩塞的银子很是满意,任由他"协助"检查刘三的尸体。

    "这具没什么好看的,"仵作打着哈欠说,"投河自尽,典型的溺死症状。"

    李辰浩假装认真地检查尸体,趁机用藏在袖中的小刀划开了尸体的胃部。一股恶臭顿时弥漫开来,仵作捂着鼻子退开:"你小子干什么?"

    "师傅,这不对劲啊。"李辰浩故作惊讶,"您看,胃里全是蜡块!"

    仵作凑近一看,果然,尸体的胃里塞满了凝固的蜡块。他脸色大变:"这这是"

    "怕是吞了什么要紧东西。"李辰浩低声道,"要不要报告上头?"

    仵作眼珠一转,突然压低声音:"小伙子,这事儿就当没看见。这尸体是总督府特意交代过的,咱们别惹麻烦。"

    李辰浩假装顺从地点点头,趁仵作不注意,悄悄藏起了一块蜡块。待仵作离开后,他仔细检查这块蜡,发现里面似乎包裹着什么。

    当夜,李辰浩在城南租下的一间偏僻民宅中,小心地熔化了蜡块。随着蜡层渐渐融化,一个油纸包裹的小册子露了出来。李辰浩屏住呼吸,轻轻展开——正是河道总督府的秘密账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账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近三年来"岁修银"的收支情况。李辰浩越看越是心惊:每年朝廷拨付的修河银两,竟有七成被以各种名目截留。其中五成归河道总督贾世仁,两成送往京城,署名只有一个"张"字——想必就是那日在总督府见到的户部官员。

    最令人发指的是,账本最后一页记录了今年决堤前的紧急拨款去向:"购劣质材料充数,余银与张大人平分"。这笔钱本应用于加固即将面临汛期的堤坝,却被他们中饱私囊,直接导致了决堤惨剧。

    "十万百姓的性命,就值这点银子?"李辰浩一拳砸在桌上,眼中怒火燃烧。

    正当他准备抄录账本关键内容时,窗外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李辰浩迅速吹灭油灯,将账本塞入怀中,悄无声息地移到门后。

    "砰!"

    门被猛地踹开,几个黑影持刀冲入。李辰浩在黑暗中精准出手,一记手刀劈中为首者的咽喉,同时飞起一脚将另一人踢出窗外。但来人显然训练有素,剩余三人立即形成合围之势。

    "李大人,何必躲躲藏藏?"一个阴冷的声音从门外传来,"贾总督请您过府一叙。"

    李辰浩冷笑:"好一个'请'字。"他说话间突然抓起桌上的蜡块掷向油灯,屋内顿时一片漆黑。借着这瞬间的混乱,李辰浩撞破后窗,跃入小巷。

    身后传来追兵的叫骂声,李辰浩在错综复杂的小巷中穿梭,很快甩开了追兵。但他知道,自己的行踪已经暴露,开封城不再安全。

    就在他准备出城时,城门处突然传来一阵喧哗。一队仪仗缓缓入城,为首的官员高举圣旨,正是朝廷派来查办决堤案的钦差大臣。

    "钦差大人到——!"

    百姓们纷纷跪拜,李辰浩却躲在人群中,眉头紧锁。这位钦差他认识——兵部侍郎高进,是出了名的贪官,与户部关系密切。皇上怎会派他来查案?

    高进骑在马上,威严地宣布:"本官奉旨彻查黄河决堤一案,凡有知情者,速来禀报!"

    李辰浩心中警铃大作。高进的到来绝非偶然,很可能是冲着账本来的。他必须尽快将账本送出开封,直接呈递皇上。但如今城门戒严,如何出城?

    正思索间,李辰浩注意到一队运送药材的马车正接受检查。他灵机一动,悄悄靠近最后一辆马车,趁守卫不注意,钻入了药材堆中。

    马车缓缓驶向城门,李辰浩屏息静气。突然,车外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这是送往京城的药材,钦差大人特批的。"

    是王虎!李辰浩心中一喜。原来他的侍卫一直在暗中接应。

    "放行!"守卫不敢阻拦钦差的人马。

    马车顺利出城,李辰浩刚松一口气,却听王虎在车外低声道:"大人,情况有变。高进带来圣旨,说您擅离职守,要拿您问罪。"

    李辰浩心中一沉。看来朝中有人要置他于死地。账本上那个"张"字,恐怕来头不小。

    "去洛阳,"李辰浩当机立断,"找赵将军。"赵将军是他在军中的旧交,为人正直,手握重兵,或可助他将账本直呈御前。

    马车在夜色中疾驰,李辰浩握紧怀中的账本,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十万灾民的冤屈,必须有人讨回公道。而这条路上,注定布满荆棘。

    喜欢天赐良臣请大家收藏:()天赐良臣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