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顺着破庙残缺的屋檐滴落,在李辰浩脚边汇成一个小水洼。他已经在这座荒废的山神庙里躲了三天,自从被高进通缉后,开封城方圆五十里内到处都贴满了他的海捕文书。
"贾世仁高进"李辰浩用树枝在地上划着这两个名字,又在旁边加了一个"张"字。这三个名字背后,是十万条人命的冤屈。可如今他官职被革,证据被夺,连行动都受到限制,该如何为那些枉死的百姓讨回公道?
咕噜——
肚子发出抗议的声音。李辰浩苦笑着摸了摸干瘪的褡裢,里面只剩下半块硬如石头的炊饼。他必须想办法弄些吃的,否则别说查案,连活下去都成问题。
雨势稍缓,李辰浩戴上斗笠,悄悄离开山神庙。远处山脚下有几户农家,或许能讨些食物。他小心地避开官道,沿着泥泞的山间小路前行。
转过一道山梁,眼前突然出现一座奇怪的窑炉,正冒着滚滚白烟。窑炉旁是个简陋的草棚,一个须发花白的老者正在棚下忙碌地搅拌着什么。
李辰浩警觉地停下脚步。这荒山野岭,怎会有人在此建窑?莫不是官府设下的陷阱?他悄悄靠近,躲在一棵大树后观察。
老者约莫六旬年纪,身材矮壮,双手布满老茧,正将一桶灰白色的粉末倒入木槽中,又加入适量的水快速搅拌。很快,那混合物变成了粘稠的浆体。老者将其倒入事先准备好的木模中,用木板刮平表面。
"成了!"老者自言自语,声音洪亮,"这次配比应该没问题。"
李辰浩看得入神,不小心踩断了一根树枝。
"谁?"老者猛地回头,抄起手边的铁锹。
李辰浩只得走出来,拱手道:"老丈莫惊,在下是过路的,被雨所困"
老者上下打量他,目光如炬:"过路的?"他冷笑一声,"看你这身打扮,可不像是寻常百姓。手上还有练武留下的茧子,腰间虽然没佩刀,但走路姿势分明是行伍出身。"
李辰浩心中一惊,这老者眼力如此毒辣,绝非普通工匠。
"老丈好眼力。"李辰浩索性坦白,"在下确实曾为朝廷效力,如今遇到些麻烦。"
老者眯起眼睛:"什么麻烦?"
"黄河决堤的麻烦。"
老者神色一变,沉默片刻,突然放下铁锹:"进来吧,外面雨大。"
草棚内堆满了各种矿石和工具,角落里有个小火炉,上面炖着一锅野菜粥,香气扑鼻。李辰浩的肚子又不争气地叫了起来。
老者盛了一碗粥递给他:"吃吧,看你也饿坏了。"
李辰浩道谢接过,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粥虽然清淡,但对饥肠辘辘的他来说无异于珍馐美味。
"我叫鲁大山,以前是工部的匠作。"老者突然说道,"专门研究建筑材料。"
李辰浩放下碗:"工部?那老丈为何隐居在此?"
鲁大山眼中闪过一丝愤恨:"二十年前,我提出用煅烧黏土和石膏混合,可以制成一种速凝材料,用于加固河堤。可工部那些老爷们说我异想天开,还克扣我的研究银两。"他指了指外面的窑炉,"我一气之下辞了官,自己跑到这山里研究。"
李辰浩心中一动:"老丈研究的材料,可能防水堵漏?"
"岂止是防水!"鲁大山来了精神,拉着李辰浩来到一排木模前,"你看,这是我昨天做的样品,现在已经坚硬如石了。"
李辰浩敲了敲那块灰白色的方块,果然发出清脆的响声,质地致密坚硬。他又拿起一块碎片,发现断面均匀,没有气孔。
"这这比糯米灰浆凝固还快?"李辰浩惊讶地问。
鲁大山得意地捋着胡须:"糯米灰浆要十天半月才能完全硬化,我这个只需两个时辰就能初步凝固,一日之内坚不可摧。而且不怕水泡,越泡越结实。"
李辰浩心跳加速。如果这种材料能用于堵决口,黄河水患岂不可以大大缓解?他急切地问:"老丈,这材料叫什么?配方如何?"
鲁大山警惕地看着他:"你问这个做什么?"
李辰浩深吸一口气,决定坦诚相告:"实不相瞒,在下李辰浩,原任刑部侍郎。"他指向黄河方向,"十天前那场决堤,并非天灾,而是人为!十万百姓流离失所,罪魁祸首却逍遥法外。老丈若有良方治水,便是救了无数生灵!"
鲁大山听完,沉默良久,突然转身从床下拖出一个铁箱,取出一本发黄的册子:"这是我二十年心血,配方、工艺都在里面。"他郑重地交给李辰浩,"我老了,走不动了。你若真有心为民请命,就拿去用吧。"
李辰浩双手接过,只见册子扉页上写着《水火既济——新型胶凝材料研究手札》。他快速翻阅,里面详细记录了各种原料配比和烧制工艺,核心是用特定比例的黏土和石灰石煅烧后,加入适量石膏粉磨制成。
"老丈大义!"李辰浩深深一揖,"此物若能推广,功在千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鲁大山摇摇头:"别高兴太早。这材料虽好,但需要大量原料和专业窑炉烧制。如今你被通缉,我这儿又地处偏远,如何能大规模生产?"
李辰浩沉思片刻:"开封城外有官窑数座,若能借用"
"痴人说梦!"鲁大山打断他,"那些官窑都在河道总督府控制下,贾世仁会帮你?"
李辰浩眼中闪过一丝锋芒:"那就抢!"
正说话间,远处传来马蹄声。李辰浩警觉地探头望去,只见一队官兵正朝这边搜山而来。
"不好!"李辰浩一把拉起鲁大山,"定是有人看见我往这边来,报官领赏了。老丈快跟我走!"
鲁大山却挣开他的手:"我老了,跑不动了。你带着册子走,我来拖住他们!"
"不行!"李辰浩坚决道,"他们不会放过你的!"
鲁大山突然从墙上取下一把猎弓:"老夫当年也是边军出身,几个衙役还奈何不了我。你快走,到后山的石灰洞躲着,入夜后我来寻你!"
马蹄声越来越近,李辰浩知道不能再耽搁。他将册子贴身藏好,深深看了鲁大山一眼:"老丈保重!"
李辰浩刚钻进后山的灌木丛,官兵就到了草棚前。
"老头!可见过一个穿蓝布衫的男子?"为首的差役厉声喝问。
鲁大山慢悠悠地整理着工具:"什么男子?老汉我一天到晚就看见些兔子山鸡。"
差役冷笑:"有人看见他往这边来了。搜!"
官兵们冲进草棚,翻箱倒柜。一个眼尖的发现了火炉旁的材料样品:"头儿,你看这个!"
差役拿起那块灰白色方块,惊讶道:"这是何物?"
鲁大山淡淡道:"老汉我做着玩的。"
"做来何用?"
"补墙堵漏,比糯米灰浆强十倍。"
差役眼中闪过一丝贪婪:"配方交出来!"
鲁大山哈哈大笑:"想要配方?叫贾世仁亲自来求我!"
差役大怒:"老东西找死!"他拔出腰刀,"给我拿下!"
鲁大山动作极快,猎弓早已搭箭在手,嗖的一声,箭矢正中差役肩膀。其他官兵大惊,纷纷拔刀围上。鲁大山且战且退,竟以一把猎弓和铁锹与七八个官兵周旋,丝毫不落下风。
李辰浩躲在不远处的山石后,看得心急如焚。鲁大山虽勇,但毕竟年迈,时间一长必定力竭。他必须想办法相助。
就在这时,一个官兵绕到鲁大山背后,举刀欲砍。李辰浩不假思索,捡起一块石头全力掷出,正中那官兵手腕,钢刀当啷落地。
"还有人!"官兵们惊呼。
鲁大山趁机又射倒一人,大喊道:"李大人快走!别管我!"
李辰浩怎肯独自逃生?他拔出随身匕首,从藏身处一跃而出,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官兵。匕首寒光闪过,两个官兵应声倒地。李辰浩虽无长剑在手,但短兵相接的功夫丝毫不弱,转眼间又放倒一人。
"是李辰浩!"一个官兵认出了他,"快发信号!"
一支响箭冲天而起,在阴沉的天空中炸开一朵红色的烟花。李辰浩知道这是召唤援兵的信号,必须速战速决。
"老丈,走!"他一把拉住鲁大山,向山林深处撤退。
官兵们忌惮两人的勇武,不敢紧追,只是远远跟着,等待援兵。李辰浩和鲁大山借着熟悉地形,很快甩开了追兵,来到后山的一个隐蔽石灰岩洞。
"老丈受伤了?"李辰浩注意到鲁大山手臂上一道血痕。
鲁大山摆摆手:"皮肉伤,不碍事。"他喘着粗气坐下,"看来贾世仁是盯上这里了。"
李辰浩点头:"他们必是得知老丈研究出了新材料,想要抢夺。"
"哼,二十年前说我异想天开,现在倒知道来抢了。"鲁大山冷笑,"李大人,你打算如何处置这配方?"
李辰浩沉思道:"当务之急是找地方大量烧制,用于堵住决口。但官窑不能用,私窑又不够规模"
鲁大山眼睛一亮:"我倒有个主意。开封城南三十里有座废弃的砖窑,是前朝所建,规模不小。只是年久失修,需要整理。"
"太好了!"李辰浩振奋道,"只要有窑,原料可以从附近山中开采。"
"问题是人手。"鲁大山皱眉,"烧制这种材料需要熟练工匠,普通民夫干不了。"
李辰浩眼中闪过一丝决然:"灾民!决堤后十万灾民无家可归,若我们以工代赈,必有壮丁愿意出力。"
鲁大山拍腿叫好:"妙计!但如何避开官府耳目?"
"夜间作业。"李辰浩胸有成竹,"白天让工人们分散休息,入夜后集中生产。至于成品运输"他想起黄河上的渔夫和筏工,"可以借助那些痛恨贾世仁的河工。"
两人商议已定,待到夜幕降临,便悄悄摸下山,向废弃砖窑进发。
一路上,李辰浩注意到各村庄都张贴着他的通缉令,但奇怪的是,许多通缉令都被人撕去了一半,或是画上了丑陋的涂鸦。看来百姓对这位敢于调查决堤真相的官员,并非全然敌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