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56章 改造物理实验
    “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实验内容是——测定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江州三中那间散发着淡淡霉味和陈旧仪器气息的物理实验室里,头发花白,戴着一副厚框眼镜,人送外号“杨老头”的物理老师杨建国,正有气无力地用粉笔在吱吱作响的旧黑板上写下今天的实验课题。他的声音,和他身后的那台老掉牙的示波器一样,充满了年代感,还带着点接触不良的“沙沙”声。

    讲台下的学生们,则大多露出了生无可恋的表情。

    物理实验课,对于江州三中的大部分学生而言,约等于“大型翻车现场观摩暨动手能力集体处刑大会”。这里的仪器,平均年龄比在座各位的爷爷奶奶都要大,精度?那是什么?能动就不错了!

    “又是这破实验!”张浩压低声音,对着身旁的秦风小声哀嚎,“风哥,我跟你打赌,今天咱们组的数据,误差绝对能突破天际,直接飞升成仙!”他一边说,一边夸张地比划着,仿佛已经预见到了自己被那惨不忍睹的实验结果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悲惨未来。

    秦风闻言,只是淡淡一笑,目光却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实验台上那些“老古董”——一块表面坑坑洼洼、边角磨损严重的木板,一个看起来至少有十年没校准过的弹簧测力计,几块大小不一、奇形怪状的木块,还有一个锈迹斑斑的铁架台。

    “嗯,确实很有挑战性。”秦风摸了摸下巴,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察的玩味。

    自从上次在食堂里从那碗差点泼洒的红烧肉汤汁中获得了“液面测加速度”的灵感后,他就一直对今天的这堂物理实验课充满了期待。他很想知道,自己那个看似异想天开的想法,在现实中究竟能不能行得通。

    “好了,同学们,实验原理和步骤,课本上都有,我就不再赘述了。”杨老头显然也对这些“传家宝”级别的仪器不抱太大希望,他有气无力地挥了挥手,“大家自由分组,两人一组,自己去器材室领取实验器材。注意安全,别把桌子给拆了就行。一个半小时后,提交实验报告。”

    说完,杨老头便捧着他那掉了漆的搪瓷茶缸,慢悠悠地踱到窗边,开始了他雷打不动的“窗边养神”模式,对实验室里即将上演的“鸡飞狗跳”选择了战略性无视。

    “得嘞!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张浩一听自由分组,立刻欢呼一声,一把揽过秦风的肩膀,“风哥,咱俩一组,我负责貌美如花,你负责……呃,你负责啥来着?”

    “我负责看你出糗。”秦风毫不客气地回了一句,引来张浩一阵龇牙咧嘴的“抗议”。

    两人来到器材室,在一位同样睡眼惺忪的实验员大爷的“指引”下,好不容易才从一堆“废铜烂铁”中扒拉出一套勉强能用的实验器材。

    回到实验台,张浩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他的“表演”。

    他先是小心翼翼地将那块看起来饱经沧桑的木板放在桌上,然后拿起那个弹簧测力计,对着空气甩了甩,指针晃晃悠悠,半天停不下来。

    “我靠!风哥你看,这玩意儿自带帕金森啊!”张浩哭笑不得地将弹簧测力计递给秦风。

    秦风接过来看了看,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这弹簧测力计的弹簧明显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弹性,而且刻度盘上的刻度也有些模糊不清,用这种东西测力,误差不大才怪。

    “先不管它。”秦风将弹簧测力计放到一边,拿起那块准备用来做实验的木块。木块的表面也有些粗糙不平,甚至还有几道明显的划痕。

    “按照课本上的步骤,我们先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在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对吧?”张浩一边回忆着实验步骤,一边跃跃欲试。

    “理论上是这样。”秦风点了点头,“但问题是,你怎么保证它是‘匀速’直线运动?”

    “呃……”张浩被问住了,他挠了挠头,有些不确定地说道:“就……就凭感觉呗?尽量拉得稳一点?”

    “凭感觉?”秦风的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你的感觉,恐怕比这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还要不靠谱。”

    “喂!风哥,不带你这么人身攻击的啊!”张浩不满地抗议。

    就在这时,隔壁实验台传来一阵“乒乒乓乓”的响动,伴随着女生的尖叫和男生的哄笑。循声望去,原来是有一组同学在拉动木块时用力过猛,直接把木块从实验台上拉飞了出去,差点砸到对面同学的脚。

    “哈哈哈!李逵拉车,果然名不虚传!”

    “我说王二麻子,你这是测摩擦因数呢,还是练投石索呢?”

    实验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幸灾乐祸的笑声,连窗边的杨老头都被惊动了,睁开惺忪的睡眼,不满地咳嗽了两声,才让场面稍稍安静下来。

    张浩看着那边的“惨状”,心有余悸地拍了拍胸口:“看见没,风哥,这就是我们物理实验课的日常!不是仪器罢工,就是操作翻车!太难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秦风的目光,却没有停留在那些嬉闹的学生身上,而是若有所思地看着那块被拉飞的木块,以及实验台上那根因为用力不均而剧烈晃动的弹簧测力计。

    “匀速……匀速……”他口中喃喃自语,脑海中,食堂里那碗荡漾的红烧肉汤汁的画面,再次清晰地浮现出来。

    “如果,能有一个简单直观的方法,来判断木块是否处于匀速运动状态,甚至,能大致判断出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秦风的眼睛,越来越亮。

    他突然对张浩说道:“耗子,你等我一下。”

    说完,他也不等张浩反应,便径直走向了实验室角落里的一个废弃器材堆。那里堆放着一些破损的烧杯、试管、以及各种叫不上名字的零配件。

    “哎?风哥,你干嘛去?那里都是垃圾啊!”张浩不明所以地喊道。

    秦风没有回答,他弯下腰,在那堆“垃圾”里仔细地翻找着什么。

    周围一些正在手忙脚乱地进行实验的同学,也注意到了秦风这有些反常的举动,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那个不是数学竞赛的冠军秦风吗?他不去好好做实验,跑去垃圾堆里淘宝贝?”

    “估计是找不到合适的器材,想自己diy一个吧?呵呵,异想天开!”

    “我看他就是想哗众取宠!物理实验可不是靠小聪明就能搞定的!”

    一些酸溜溜的议论声,在实验室里悄然响起。毕竟,秦风在数学竞赛上的表现太过耀眼,难免会招来一些人的嫉妒和不服。

    秦风对这些议论充耳不闻,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眼前的这堆“宝藏”之中。

    很快,他的眼睛一亮,从一堆碎玻璃片中,小心翼翼地拿起了一个……呃,看起来像是一个用过的一次性塑料培养皿的盖子?那盖子是透明的,直径大约七八厘米,边缘略微向上翘起,形成一个浅浅的凹槽。

    “就是它了!”秦风的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笑容。

    他又在旁边找到了一个被人丢弃的,只剩下一点点红色墨水的空墨水瓶。

    拿着这两样“战利品”,秦风施施然地回到了自己的实验台。

    “风哥,你……你拿这些玩意儿干嘛?”张浩看着秦风手中的塑料盖子和空墨水瓶,一脸懵逼,“难道你想用这个盖子当木块?用墨水瓶当弹簧测力计?这也太……太行为艺术了吧?”

    “别废话,看着就行。”秦风神秘一笑,并没有过多解释。

    他先是走到实验室的水龙头旁,将那个塑料盖子仔细地清洗干净。然后,他回到实验台,从自己的文具盒里,拿出了一支钢笔,拧开笔帽,小心翼翼地从那个空墨水瓶里,蘸取了最后那么一丁点残存的红色墨水,滴了几滴到那个干净的塑料盖子里。

    接着,他又去接了少量的清水,倒入塑料盖子中,与那几滴红色墨水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颜色略浅,但依旧清晰可见的淡红色液体。

    液体的量控制得非常巧妙,刚好在盖子底部形成一个浅浅的、均匀的液面,既不会轻易溢出,又能清晰地反映出液面的变化。

    做完这一切,秦风将这个盛着淡红色液体的“特制小水盘”,小心翼翼地放在了那块准备用来测量摩擦因数的木块的正中央。

    “这……这是干什么?”张浩看得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他感觉自己的脑容量,已经完全跟不上这位“学神”同桌的清奇思路了。

    不仅是张浩,周围其他一些一直在暗中观察秦风的同学,此刻也都露出了满脸的困惑和不解。

    “他在木块上放个盛水的破盖子干嘛?难道是想给木块降温?”

    “我看他是魔怔了!物理实验课上玩水?杨老头看到了不扒了他的皮!”

    “哗众取宠!绝对是哗众取宠!等着看他怎么出糗吧!”

    就连一直在窗边“养神”的杨老头,此刻也被秦风这番奇特的举动吸引了注意力。他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眯着眼睛,远远地打量着秦风的实验台,眼神中充满了疑惑。

    这个秦风,在数学竞赛上确实是大放异彩,为学校争了光。但物理实验,可不是光靠脑子聪明就能搞定的,更需要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动手能力。他这番稀奇古怪的操作,到底是在搞什么名堂?

    秦风并没有理会周围那些或好奇、或质疑、或嘲讽的目光。他的神情专注而平静,仿佛正在进行一项极其精密而重要的科学研究。

    他仔细地调整着那个“小水盘”在木块上的位置,确保其放置平稳。然后,他又从文具盒里拿出了一把直尺和一支极细的油性记号笔,在“小水盘”的透明边缘,以及木块的对应位置,小心翼翼地画上了几道极其细微的参照刻线。

    这些刻线的位置,都经过了他精密的计算和考量,其作用,自然是为了更精确地观察和记录液面在木块运动过程中的细微变化。

    “好了。”当一切准备就绪,秦风满意地拍了拍手,对着一脸呆滞的张浩说道:“耗子,接下来,看你的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