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99章 物理国赛(实验)!挑战想象力的极限!
    午后的阳光透过实验大楼厚重的玻璃窗,洒下一片斑驳的光影,却丝毫驱散不了空气中那股凝重到几乎能拧出水来的紧张气氛。

    刚刚经历了理论考试“地狱级”洗礼的考生们,此刻正襟危坐(或者说,瑟瑟发抖地瘫坐)在各自的实验台前。这些实验台,每一个都像是一个小型的战场,摆满了各种闪烁着冰冷金属光泽的仪器、颜色各异的导线、以及一些用途不明的玻璃器皿。

    与上午理论考场那“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氛围不同,实验考场内,虽然同样寂静,但这种寂静更像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每一个人的神经都紧绷到了极致。

    “同学们,请再次检查你们的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如有缺损,立刻向监考老师报告!”

    主考台上,那位白发苍苍,眼神却锐利如鹰的李振华教授,声音洪亮地打破了宁静。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或者说是“看好戏”的玩味。

    毕竟,今年的实验题目,可是他和几位老伙计“闭关”数月,绞尽脑汁才设计出来的“得意之作”,其难度系数,足以让往届所有的物理国赛实验题都黯然失色,堪称“骨灰级pro ax ps ultra典藏版”!

    考生们闻言,纷纷低下头,手忙脚乱地检查着自己面前的“家当”。

    “我的游标卡尺怎么感觉有点松?”

    “这……这示波器的旋钮是不是有点不灵敏?”

    “完了完了,我这组的电源好像电压不太稳……”

    各种压低了声音的惊呼和抱怨在各个角落此起彼伏。

    坐在秦风不远处的“小法拉第”周凯,此刻正对着一堆散乱的电阻和电容发呆,他的脸比上午考完理论时还要白上三个色号,额头上的冷汗跟不要钱似的往下淌。

    “秦……秦风大神……”周凯用蚊子般的声音,颤抖着对旁边的秦风说道,“我……我怎么有种不祥的预感?我感觉下午这实验,可能比上午的理论还要……还要命啊!”

    秦风闻言,只是淡淡一笑,目光平静地扫过自己实验台上的仪器,心中却早已波澜不惊。对于拥有【学神黑科技系统】的他而言,这些常规的实验仪器,就像是他身体的延伸,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秦风轻声回了一句,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莫名的安定人心的力量。

    周凯:“……” 大神就是大神,这种时候还能这么淡定!我等凡人,只能瑟瑟发抖啊!

    就在这时,实验大楼内的广播系统突然响起,李振华教授那清晰而威严的声音传遍了每一个角落:

    “各位同学,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实验操作考试,现在正式开始!请注意,本次实验考试时间为三个小时。实验题目已经下发到各位的实验台上,请仔细阅读题目要求和注意事项。祝各位……好运!”

    最后那句“好运”,李教授特意加重了语气,听在考生们的耳朵里,却不亚于晴天霹雳。

    当考生们颤抖着手,拿起那份打印得密密麻麻的实验题目说明书时,整个实验大厅,瞬间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寂静。

    紧接着,便是此起彼伏、连绵不绝的倒吸凉气的声音!

    “嘶——!!!”

    “我滴个亲娘姥姥啊!”

    “这……这特么是人做的实验?!”

    如果说上午的理论试卷是“骨灰级”,那么下午这份实验题目,简直就是“骨灰扬了级”!

    实验题目:高精度引力常数g的动态测量与空间微扰动分析

    实验目的:

    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并搭建一套能够动态测量引力常数g的实验装置。

    在实验过程中,对可能存在的空间微扰动(如实验室环境地面震动、空气流动、微弱电磁场干扰等)进行理论建模与实验修正。

    完成至少五组有效数据测量,计算出引力常数g的平均值,并进行完整的不确定度分析。

    提交一份详细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原理、装置设计图、操作步骤、数据记录与处理、误差分析、以及对提高测量精度的创新性实验方案的探讨。

    提供器材:

    扭摆装置主体一套(核心扭丝材料为普通高碳钢丝,非恒弹性合金,扭转常数k值需自行标定)

    标准质量块若干(1=5kg,2=1kg,材质普通铸铁,密度均匀性一般)

    基础光学组件一套(包括氦氖激光器(功率稳定性欠佳)、平面反射镜(镀膜均匀性一般)、透镜组、光阑、半透半反镜等)

    激光干涉模块(简化版,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原理,条纹稳定性易受环境影响)

    d图像传感器及简易数据采集卡(帧率较低,噪声较大)

    通用支架、杜瓦瓶(无液氮)、秒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多用电表、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纹波较大)、计算机(预装基础数据处理软件,无专业仿真软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特别注意:实验室内无精密恒温恒湿控制,无电磁屏蔽,无主动隔震平台。

    当考生们逐字逐句地看完这份堪称“丧心病狂”的实验题目和器材清单后,绝大多数人的表情,已经从最初的震惊,变成了呆滞,再从呆滞,变成了绝望。

    “动态测量引力常数g?卡文迪许老爷子当年搞这个,都花了好几年吧?我们三个小时?”一个戴着厚底眼镜,看起来颇为老成的男生,声音都有些发飘。

    “还……还要对空间微扰动进行建模和修正?这……这不就是让我们用手去抓空气中的灰尘,还要给每一粒灰尘编号称重吗?”另一个女生已经快哭了,手中的笔“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

    “你们看那器材清单!扭丝用的是普通高碳钢丝!质量块是普通铸铁!激光器功率还不稳!d噪声还大!这……这根本就是地狱难度的‘丐版’卡文迪许实验啊!”

    “最要命的是最后那句‘特别注意’!无恒温恒湿!无电磁屏蔽!无隔震平台!这还测个毛线的g啊!我们怕不是在测量实验室大楼今天晃了几下,隔壁马路过了几辆洒水车吧!”

    哀嚎声,抱怨声,以及各种意义不明的“卧槽”声,在实验室内此起彼伏,形成了一曲悲壮的“物理学劝退交响曲”。

    来自京城附中的王昊,此刻脸色铁青。他原本还指望着在实验操作上扳回一城,毕竟他的动手能力在京城代表队里也是数一数二的。但看到这个题目,他感觉自己的心都凉了半截。这已经不是单纯考验动手能力了,这简直是在考验“无中生有”和“点石成金”的仙术!

    他偷偷瞥了一眼秦风。

    只见秦风正低着头,仔细地阅读着实验说明,眉头微蹙,似乎在认真思考着什么。他的表情虽然也带着一丝凝重,但与周围那些如同世界末日降临般的考生相比,却显得异常平静。

    “装模作样!”王昊心中冷哼一声,暗道:“这种难度的实验,我就不信他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等会儿看他怎么出糗!”

    而此刻,在实验大楼的中央监控室内,李振华教授、王教授以及几位物理竞赛组委会的核心成员,正通过大屏幕,实时监控着各个考场的情况。

    “哈哈哈,老李,你这题目一出来,我看那些小家伙们都快集体崩溃了!”王教授指着屏幕上一片“愁云惨雾”的景象,乐不可支地说道。

    “哼,现在的年轻人,就是缺乏磨砺!”李振华教授呷了一口茶,慢悠悠地说道,“想当年我们做实验,条件比这艰苦多了,不也照样出成果?这个实验,看似刁钻,实则考察的是他们最核心的物理素养——在有限条件下,如何运用物理学原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话是这么说,”另一位负责实验器材的张教授苦笑道,“但您给的这套‘丐版’器材,也太丐了吧?那扭丝的非线性形变,那激光器的模式漂移,那d的热噪声……哪个拎出来都是能让测量精度直接上天的因素啊!让他们在三个小时内,用这些东西测出g值,还要分析微扰动……这简直是让他们用一把生锈的菜刀去雕刻米其林三星的分子料理啊!”

    “就是要这种效果!”李振华教授眼睛一瞪,“物理学的魅力,不就在于从看似混乱和不完美的现象中,洞察其背后的规律吗?如果什么都给他们准备得妥妥当当,那还叫什么竞赛?直接叫‘照本宣科’得了!”

    “我倒要看看,”李振华教授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了秦风所在的那个实验台的监控画面上,“这一届,有没有哪个小家伙,能给老头子我带来一点惊喜。”

    实验室内。

    “小法拉第”周凯已经彻底放弃了思考,他双手抱着头,嘴里念念有词:“我是谁……我在哪儿……我为什么要学物理……我现在转行去说相声还来得及吗……至少能给观众带来快乐,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给自己的心灵带来无尽的折磨……”

    他旁边的考生,一个来自齐鲁省的壮实小伙,此刻正拿着游标卡尺,对着空气比划着,嘴里嘟囔着:“引力……引力是什么?能吃吗?好吃吗?甜不甜?”显然已经开始神志不清。

    更有甚者,一个看起来文文静静的女生,突然拿起桌上的秒表,对着自己的额头“咚咚咚”地敲了起来,一边敲一边唱:“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那场面,看得旁边的监考老师眼皮直跳,差点以为她要当场表演一个“物理超度”。

    “肃静!肃静!”一位年轻的监考老师不得不提高声音,试图维持秩序,“请同学们保持冷静!仔细阅读题目,认真思考实验方案!时间宝贵,不要浪费在无意义的焦虑上!”

    然而,这种安慰在绝对的难度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大部分考生,此刻都处于一种“我是块石头,我不会动,也别想让我动”的贤者状态。

    而秦风,在仔仔细细地将实验说明和器材清单阅读了三遍之后,缓缓抬起了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