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45章 十一的安排,水屿钓鱼
    一想起这个,骆羽又给樊荣光去了个电话,问他人什么时候到,却迎来了一个好消息。

    “我和英子下星期一过来,把人给你们送过来,再实地考察一下咱们的公司现在怎么样。”

    “那敢情好,你老人家来,我巴不得。房间今天就准备好,你和师娘要什么样的色调,我让人马上去买灯,给你们换上。”

    “去你个小兔崽子,连你师傅的玩笑都开。”樊荣光笑骂着挂了电话。

    骆羽算算时间,今天是星期天,下星期一,可不就是明天?

    啊哈,这生活真是有滋有味。

    借此机会,他又给自己父母打了电话,一来是报平安,二来是有邀请他们国庆节来潞城玩的意思。

    给爸妈打完电话,骆羽又怂恿着卢萌给自己的未来老丈人和丈母娘打电话,“要不咱们就把他们二老双方一起约到潞城来算了,出来散散心,游玩游玩,顺便把咱们的事情聊一聊,定下来。”

    卢萌想想,这也挺不错的,就也跑到一边打电话,骆羽想偷听吧,却被她跑到里面关上门,硬是不让听。

    等卢萌打完电话出来,骆羽问道,怎么样了?

    “哼,都怪你,想要在一旁偷听。”卢萌气鼓鼓地说,“本来他们不来的。现在一定要来了。”

    “哦。啊?这不是好事呢嘛。”骆反应过来,“差一点把我给带偏了。”

    卢萌嘿嘿一笑,跑去整理东西,“亏得我和惠媛一起,刚才去菜场买了东西回来,要不然今天出海就没东西可带了。”

    “番茄买了没?”骆羽问,“我就爱吃番茄。”

    “番茄没买,我买了西红柿,不知道合不合你口味。”

    “西红柿也阔以。”骆羽说着,走过去拿起一个番茄,去厨房冲洗一下。啃了起来。

    “嗯。今天的不错,好吃。”

    两人一边聊着天,一边整理东西。

    还有缺的,他先去村里的菜场里买了三十个鱼筐。

    原本打算买二十的,一不小心就多买了十个。

    回来又开始装冰,一筐筐的冰块被他们装上电三轮。

    亏得自己买了个三百公斤的制冰机,要不然光买冰块也要不少钱。

    这些片冰在筐子里整形之后,凝结成一个个长方形大冰块,一会儿就会被骆羽他们整齐地铺在爱甫号上的冰舱里。

    等整理完,他开车带卢萌去码头,赵伟则开着电三轮,送冰块。

    码头边,原来属于老朱家,现在已经归骆羽的那艘船,已经被从水里弄起来,架在了架子上。

    维保人员正在检查船底,同时把附着在外表的海洋生物给清理掉,主要是藤壶,也有海藻。

    清理完毕之后,就是除锈,喷漆等工序。

    趁此机会,骆羽三人过去转了一圈,观摩了一番维保人员的工作。

    维保人员认识赵伟,就跟他打招呼,通过他才了解到,这艘船的主人,正是站在他面前的两口子。

    其中一个维保人员开口道,“正好你们在,把你们的船起个名字,到时候我们喷漆,就给你们喷在两侧。”

    起名什么的,骆羽都是交给卢萌的,卢萌想了片刻,跟骆羽商量道,“要不就叫飞翔号吧,你觉得怎么样,哥?”

    骆羽觉得也挺不错,就道,“那就飞翔号吧。展翅飞翔,遨游九天。”

    “飞翔号好像更好听一点。”卢萌听了骆羽的话,忽然改主意了。

    “行,那就飞翔号了。”骆羽倒是觉得差不多。

    定下了船名,骆羽又提了个要求。

    “别忘了把海水制冰机和船用吊机机给我装上,还有顶流机,这些都是必备的。”

    赵伟跟他们一起把东西往船上一放,他继续在码头上待着。

    维保人员瞧着骆羽的身影,对赵伟道:“老板挺豪横啊,这是奔着金枪鱼去的。”

    骆羽则先给海钓船加油,花了半个小时左右加满油,付了四千五百块钱,驾驶着海钓船,带着卢萌出海。

    “今天咱们去哪里钓鱼呢,哥?总不可能猫耳岛那边还有野生大黄鱼吧?”

    “不去试试怎么知道呢?”骆羽道,“牛马岛附近,水下的礁盘上,之前还有那么大的银鲳鱼群,万一今天还在呢。”

    “可我今天想换地方了。”

    卢萌道,“要不,咱们去水屿那边的礁盘上面钓?”

    “也行,就听你的。那就朝着水屿出发吧。”

    水屿是潞城三星湾外的一处小岛屿,距离三星湾直线距离大概五海里左右,换算成公里的话,就是九公里多一点。

    不过那里距离莱芜河河口挺远的,骆羽以25节的经济航速开过去开了一个小时二十分钟。

    刚开到那里,卢萌就准备做饭了。

    无他,现在已经是中午的十一点二十分,此时不做饭,更待何时。

    午饭很简单,一个拍黄瓜(主角就爱吃这,作者君也很喜欢吃,一年365天,天天吃拍黄瓜也愿意。)

    一个西红柿炒鸡蛋,还有一个盐水海白虾。

    简简单单三个菜,配白米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卢萌做饭的时候,骆羽并没有停歇,他先是把锚下了,然后把昨天没用完的青占鱼块从冷冻舱里拿出来解冻。

    水屿这边,可以说是海钓者的天堂。

    整个水屿形状上细下粗,从空中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大大的水滴,这也是水屿名称的由来。

    整个岛地势平坦,有环岛的跑道,一圈接近三公里,是很多跑步爱好者的天堂。

    岛屿四周多出水礁,礁石大而平,许多海钓爱好者喜欢登礁垂钓。

    骆羽把船停靠的位置在水屿南部,水滴大肚子外侧。

    这地方海水深15-20米左右,多青衣,石斑还有鲷鱼。

    不过现在是秋天,相对于春夏两季,秋天的石斑鱼会逐渐减少,外海会更多一些。

    反倒是青衣,可能要多一点。

    今天天气良好,除了骆羽他们之外,还能看到有三艘海钓船,停在附近。

    至于在岛上的钓手,数量则更多。

    “果然不愧是海钓爱好者的天堂,钓鱼人可真多啊。”骆羽感叹道。

    “那我把这个地方作为今天的钓点,是不是选错了?”

    卢萌说,“人一多,我们钓太多,会不会被人怀疑啊?”

    “钓得多是我们的本事,凭本事钓的鱼,别人为什么要怀疑。”骆羽拨弄着青占鱼块,让它们表层的冰快点融化。

    卢萌一个拍黄瓜拌好,淋上一点热油就成了。

    等她西红柿炒蛋做完,骆羽已经开钓。

    盐水海白虾起锅,第一条鱼已经在收线了。

    “今天钓什么鱼啊,哥?”

    “青衣,还有鲷鱼,黄鳍鲷。”

    骆羽说着,把鱼从水里钓了起来。

    “啊哈,一条青衣。”

    骆羽把鱼钩摘下,抓起青衣炫耀一般朝卢萌展示了一遍,丢进活饵仓里。

    青衣活的更好卖一点,就把它养着。

    “等饭熟就可以吃饭了。”

    卢萌把海白虾盛起来,搁在一边。

    “还有几分钟,我也来玩一竿。”

    说着,挂上青占鱼块,就投出一竿。

    “哈哈,我也中鱼啦。”

    卢萌慢慢回着线,海底的鱼很快就给口,感觉不是很大,钓起来看,一条黄鳍鲷。

    “叮!时间到。”

    卢萌提醒着骆羽,她把这条半斤左右的黄鳍鲷摘下来,先放进活饵仓再说。

    “吃饭了,哥。”

    “好嘞。我把这条鱼钓起来。”

    骆羽摇动渔轮,很快就把鱼给钓了起来。

    “咦,这不是黄脚立啊,萌萌。”

    骆羽用抄网把鱼给抄了起来。

    “这鱼还真没见过,头一次。”卢萌也摇摇头,鲷鱼下属种类太多,一般钓到了才会去想着认识它。

    骆羽掏出手机,拍照片,发到网上搜索。

    “这是红友,学名:紫红笛鲷。”网上一搜,什么都出来了,方便得很。

    “原来这就是红友啊。”卢萌赞叹道,“身上都是红色的,难怪叫红友鱼。”

    这条红友,大概四斤左右,放在手里也稍微有点沉了。

    “网上说它鲜嫩美味,是维生素含量最高的鱼类之一。”骆羽拿着手机给卢萌进行科普。

    “明天师傅来了,正好用来款待他和未来的师娘。”

    “哦……嗯?不对啊,他们怎么来了?”卢萌奇道,“不过来了也好,反正有地方住,还能给我们帮忙。”

    “我不是问师傅要一个建筑方面的人啊,他们明天送人过来。”

    骆羽说着就把这条红友丢进了活饵仓。

    “吃饭吧。”

    卢萌把饭盛起,递给骆羽。

    “我先打个电话。”骆羽说,“咱们从七月份挖的那几口大鱼池,到现在一直都没用,我打算把它用起来了,不等什么观赏鱼了。”

    “怎么?养海鱼吗?”卢萌问道。

    “咱们每天钓的鱼,要是尽量都能活着回去,直接丢咱们的鱼池里不就行了,我也不用一有鱼就要送,费时间。”

    “反正现在什么都齐全,就是把里面的水清理一下,再换上海水就行了。”

    骆羽挖的那几口鱼池都挺大,一共四口鱼池,小的三口两米长,一米八宽,深两米五。

    大的那口不得了三米宽,四米长,可是两米五的深度。

    这三口鱼池,要是养鱼的话,量就很可观了。

    给赵伟去了电话,让他直接找马海明,简单又粗暴,想来一个下午就能搞定了。

    两人吃饭吃得挺快,毕竟今天出门晚了,到现在才钓了几条鱼,下午不能磨叽了,要磨叽的话,还怎么钓鱼啊!

    有了这样的想法,饭还能慢悠悠地吃吗?那不可能。

    所以,骆羽和卢萌三下五除二就把饭吃好,连碗筷干脆都不洗了,直接堆在甲板角落,开始钓鱼。

    附近不远处,另外的三艘海钓船上,似乎也在吃饭。

    不过他们吃的好像是干粮,钓手们一边啃着干粮,一边钓着鱼。

    那三艘海钓船上,每一个钓位都有人,可能是租船出海钓鱼的人吧。

    就是不知道,钓手的费用怎么样,钓一天鱼能不能回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