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04章 圣僧脱胎凌云渡,佛祖传经藏机谋
    唐僧重新站回船上,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肉身顺着河流渐渐飘远。

    一旁的猪八戒和沙僧见状,瞬间摆出攻击姿势,还好被白墨和孙悟空及时拦了下来。

    唐僧心有余悸,深知刚刚若不是宝幢光王佛出手拉自己一把,恐怕神魂都会被河水消融,哪还能像现在这样只是丢了一副皮囊。

    唐僧赶忙朝着宝幢光王佛鞠躬感谢。

    宝幢光王佛微笑着将手搭在唐僧肩头,唐僧顿时感觉一股力量顺着手臂传入体内,同时也说不出话来。

    宝幢光王佛轻轻摇头,说道:

    “举手之劳,圣僧坐稳了。”

    唐僧心里明白,有些事心里清楚就好,无需多言。

    他牵引着体内那股温暖的力量,逐渐构建出一具崭新的身躯,修为直逼伪圣之境。

    而一旁的宝幢光王佛担心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便出手将唐僧的修为压制住。

    不多时,小船稳稳抵达岸边。

    宝幢光王佛身为圣人化身,感知敏锐,自然察觉到唐僧神魂中隐隐有后土的力量波动,当下心中稍安,只是轻声叮嘱道:

    “圣僧,真经其实就在心中,不妨多回头看看。”

    说罢,他看了一眼白墨,便撑着船缓缓消失在河面上。

    白墨只觉对方那一眼仿佛将自己浑身上下都看透了一般,不过庆幸这具身躯的神魂是从本尊神魂中分离出来的,否则自己的来历恐怕真要被对方看穿。

    孙悟空则施展神通,帮唐僧将身上的水蒸干,随后一行人继续朝着大雷音寺进发。

    宝幢光王佛站在凌云渡的船上,望着白墨远去的背影,喃喃自语道:

    “遁去的一,怪不得老君会选他。”

    唐僧一行人沿着山路向上,穿过一片郁郁葱葱的青松林,只见优婆塞、优婆夷、比丘僧、比丘尼正围坐在一起谈论佛法。

    白墨微微挑眉,心中暗自思忖:

    这就是那群念经还不忘讨要黄金的和尚?

    那伙人瞧见唐僧等人,慌忙起身,恭敬地鞠躬行礼。

    唐僧礼貌地回敬了一下,便带着众人继续向上走去。

    不久,他们来到大雷音寺的山门口。

    唐僧深吸一口气,倒不是因为紧张。

    毕竟他曾在这灵山中修行过百年之久,只是时隔百年,眼前的灵山比他离开时愈发豪华,规模更胜往昔。

    想来多半是那些妖魔、坐骑,以及僧人、罗汉、菩萨在讲经说法时,向信徒大肆传教勒索的“功劳”。

    只见山门口站着两个罗汉,原本此处该是四大金刚把守,可惜四大金刚已被白墨和孙悟空打死。

    如今这两位,是十八罗汉中的成员。

    那两位罗汉见唐僧到来,开口问道:

    “圣僧来了?”

    唐僧赶忙鞠躬回应:

    “是弟子陈玄奘到了。”

    说着,便要举步跨门进入,却被两个罗汉伸手拦住。

    那两个罗汉原本冰冷的脸上,堆起虚假的笑意,说道:

    “圣僧稍等片刻,容我等禀报之后,您再进去不迟。”

    唐僧眼睛一眯,心中已经了然,若不是自己自称“弟子玄奘”,恐怕这两个罗汉根本不会让自己进门。

    随着罗汉层层向上汇报,最终,唐僧前来的消息传到了如来佛祖耳中:

    “唐朝圣僧,已至宝山,前来取经。”

    如来佛祖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容,随后召集八菩萨、四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十一大曜、十八伽蓝,令他们两行排列整齐,接着传下金旨,宣唐僧进见。

    八大菩萨中的观音和地藏并未到场。

    地藏因常驻地府,没来倒也情有可原,但观音的缺席,让如来不禁微微皱眉。

    “观音大士为何没有前来?”

    文殊和普贤在下方摇了摇头,上前一步说道:

    “禀报我佛弟子前往普陀山寻观音大士却已人去楼空,如今却不知观音大士在何处。”

    如来听后,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也没多说什么。

    如今的四大金刚,皆是重新挑选出来的。

    他们的修为是硬生生被推到大罗金仙之境,与之前的四大金刚相比,实力不知弱了多少倍。

    而且,灵山的众多仙佛,在之前的战斗中死伤惨重,几乎被大换血。

    至于其他佛祖,除了孔雀大明王,竟无一人到场。

    唐僧牵着马,一步一步沉稳地走上大雄宝殿。

    唐僧对着如来拜了一拜,随后面上恭敬地递出通关文牒。

    而猪八戒、沙僧、孙悟空和白墨,却丝毫没有下跪行礼的打算,他们神色坦然地站在原地。

    如来见状,脸上闪过一丝不悦,但终究没有多说什么,毕竟,取经一事的关键人物便是唐僧。

    而一旁的孔雀大明王却死死的盯着孙悟空和白墨。

    如来接过通关文牒,随意翻看了几页,随后又归还给唐僧。

    唐僧再次上前行礼,启道:

    “弟子玄奘,奉东土大唐皇帝旨意,历经千辛万苦,遥诣宝山,拜求真经,只为普济众生。”

    “还望我佛祖慈悲垂恩,早日赐下真经,让弟子能顺利回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如来脸色瞬间一冷,心中暗道:

    好一个大唐来的玄奘!

    金蝉子,你转世轮回了几遭,竟连自己的师门都不认了,如此忘恩负义、背师叛祖,看来还得敲打你一番才行。

    紧接着,如来佛祖张口施展梵音神通,一边严厉责骂,一边将虚假的记忆强行植入唐僧脑海。

    “陈玄奘,你那东土所在乃是南赡部洲。”

    “只因这片土地天高地厚,物产丰富、人口稠密,致使你大唐百姓大多贪婪嗜杀,荒淫无度且谎话连篇,欺诈成性。”

    “他们既不尊崇佛教,也不亲近善缘,又无视日月星辰,更不重视五谷农事。”

    “你大唐百姓这般不忠不孝、不义不仁,昧心为已行事,大斗小秤坑人,肆意害命杀牲,造下无边罪孽,恶事做尽,已然罪大恶极,终致地狱之灾。”

    “那些死后的大唐百姓,将永远堕入幽冥,世世代代劳累受苦,只能投胎为猪牛羊等牲畜,以自身偿还罪孽,用血肉供人食用。”

    “其余百姓更是永堕阿鼻地狱,永世不得超生,只能终日在痛苦中煎熬。”

    “你那大唐虽有孔氏留下的仁义礼智之教,帝王更替,设有绞斩罪犯的刑罚,但行事做法愚昧无知,不得要领。”

    “我今日手中有三藏真经,可助人超脱苦海,解除灾祸。”

    “这三藏真经,其中《法》藏谈天,《论》藏说地,《经》藏度鬼,共计三十五部,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

    “此真经乃真正的修真之途,正善之门也。”

    “天下四大部洲的天文、地理、人物、鸟兽、花木、器用、人事等,无所不载。”

    “你们不远万里而来,我本欲将真经全部赐予你带走。”

    “然而,你那大唐之人,愚昧无知且冥顽不灵,时常毁谤真言,根本不识我沙门之奥义。”

    言罢,如来转头吩咐道:

    “托塔罗汉、笑狮罗汉,你二人引领他们师徒四人,前往珍楼之下,先用斋食招待他们。”

    “待斋饭过后,打开宝阁,从我的三藏经三十五部之内,各挑选几卷给他们,让他们带回东土传扬,使大唐永沐我佛门洪恩。”

    白墨和孙悟空听到如来这番话,不禁在一旁冷冷地哼笑起来。

    好一个如来佛祖,合着安排传经的是佛门,如今唐僧历经十万八千里辛苦来到此地,竟只让随便捡两本经书带回去,还是你们佛门。

    还想想让李世民永记佛门的“洪恩”,要是真让李世民知道了,高低还得再来大唐灭一次佛。

    另一边,唐僧虽被如来灌输了一段虚假记忆,但凭借体内的功德以及记忆中后土的力量,很快便将其抹除。

    不过,唐僧仍旧装作记忆被成功洗脑的模样,没有多言,只是恭恭敬敬地朝着如来佛祖再次拜了拜,随后领着众人下楼去吃饭。

    猪八戒刚要开口说些什么,却被孙悟空一个眼神制止,便也不再吭声。

    吃饭时,孙悟空几人都吃着自己携带的食物,唯有唐僧大口吃着餐桌上的饭菜。

    然而,那些食物并未真正进入唐僧胃中,而是一接触到他的身体,便被体内的功德之力碾碎。

    吃饱喝足后,两位罗汉领着一行人进入宝阁挑选经文。

    但见宝阁之中,上方霞光瑞气蒸腾,彩雾祥云缭绕。

    经柜上、宝箧外,都贴着红签,上面清晰地写着经卷名目。

    托塔罗汉和笑狮罗汉带着唐僧浏览了一遍卷名,而后两人相视一眼,伸出手搓了搓两根手指,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圣僧从东土远道而来,可准备了些什么人事送我们呀?快拿出来,好传经给你们带走。”

    唐僧先是一愣,强压着怒火说道:

    “弟子玄奘,一路长途跋涉,实在不曾备得。”

    两位罗汉脸上顿时露出鄙夷之色,嘲笑道:

    “好,好,好!这般白手传经,后人恐怕都得饿死咯!”

    师徒五人皆强压着怒火,毕竟取经已接近尾声,且身处对方地盘,一旦闹起来对己方极为不利。

    托塔罗汉和笑狮罗汉见一行人都不说话,眼中却隐隐带着凶光,心中不禁一寒。

    他俩暗自叫苦,在凡间收贿赂收习惯了,竟糊涂到向这几位爷索要贿赂,那孙悟空和白墨岂是好惹的主儿。

    托塔罗汉和笑狮罗汉咽了咽口水,悻悻地转过身,打算多挑几本经书,以此平息这二位的怒火。

    就在这时,他们耳边传来如来的传音,让他们挑几本无字书交给唐僧一行人。

    两位罗汉对视一眼,不敢多言,又转到另外一个柜子前,拿出几本空白的书卷,放进包裹置于白龙马身上,随后又挑了两担,让猪八戒和沙僧挑着。

    之后,孙悟空和白墨带头径直走出大雄宝殿,看都没看如来一眼,直接下了大雷音寺,猪八戒和沙僧赶忙紧紧跟上,唯有走在最后的唐僧朝着如来跪拜了两下。

    等一行人离开后,下方那群菩萨罗汉顿时吵闹起来,纷纷指责孙悟空和白墨不懂礼数,猪八戒和沙僧粗俗不堪,还埋怨唐三藏教导无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