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50章 情感间隙,物理疏导
    晚上十一点,坐在小马扎上,喝一口可乐、撸一口羊肉串,高盐高糖能够快速促使身体分泌多巴胺,小鱼终于懂了马爸爸凡尔赛的那句话。

    可是她推掉除了比赛外的所有工作,受影响的不只她一人,还有指着她吃饭的工作人员,和他们背后的家庭。

    人总要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何况自己的工作量远比社畜少,而收入远比社畜多。

    有什么可抱怨的。

    “欣姐,吃完夜宵你也休息吧,我和俱乐部报备完了,明天去趟杭城。

    我也给你申请了一天带薪休假。”

    小鱼现在是kpl顶流,ag核心选手,训练外又经常在外跑商务,自然和一诺一样有着自己的助理。

    “那就谢谢老板啦!”张欣心中雀跃。

    本科学新闻的她大学毕业后她就入职了ag做运营,ag的管理层看她年纪和小鱼相差不大又办事细心善于交际,建议她调岗。

    张欣本来是不愿意的,自己堂堂大学毕业,怎么会做这种照顾人的小助理工作。

    得知工资翻一点五倍,工作时间灵活,还有出差补助后,原本的那些骄傲瞬间被击碎。

    自己脱掉的哪是孔乙己的长衫,那是真自我的枷锁!

    不就是伺候人吗

    给小鱼当助理后,张欣原本脑补的那种奴才式的工作内容全被推翻。

    这和手机里看得不一样啊。

    手机里的助理是要给明星主子穿袜子穿鞋的。

    而小鱼出门连包都不用自己替她拿。

    唯一不好的就是小鱼总拉着自己加餐,都吃胖了。

    她怎么吃不胖?

    张欣只看到了小鱼吃得多,却没看到自己还在睡觉时,小鱼已经在健身房运动了。

    【睡了吗】

    打出又删掉。

    今天一整天一诺都没发消息过来。

    你不发我也不发。

    结账后和张欣告别,小鱼扫了辆共享单车前往高铁站。

    如果觉得沉闷,跑起来就有风了。

    骑车更快。

    今天比赛实在看得恼火。

    这都打得啥啊,尤其是钟意,有一点作用吗?

    王朝会在内部崩塌。

    今天就不更新了。

    生气。

    缓一缓。

    明天补吧。

    后面为无关内容,明天会修改掉。

    本故事发生在平行世界,时间为2022年,也就是本年,科技水平与现实世界相当。其中,刘玄德形象以《三国演义》为准。再次强调,本书世界为本人架空,如有学术错误,请见谅。

    一?

    要成功了,我紧盯着屏幕上的进度条,随着那数字的增长,我的心跳频率也愈发难以控制。耗时十二年,这项伟大的、拥有着划时代意义的实验终于要成功了。而我,虽然只是这个庞大的项目之中的一个小小的技术员,可是这种创造历史的自豪感还是险些将我冲击至晕厥。

    “98

    ······

    99”

    我知道大家都在心里默念着,实验室中充斥着咚咚的心跳声。

    100!

    进度条拉满的一瞬间,尖叫声、笑声、哭声、跺脚声甚至还有亲吻的声音都一齐在这个不大的实验室中响起。

    所有人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激动之情和自豪之情。

    整整十二年啊,技术组长从一个不到四十岁的青年科学家活生生地熬成了一个年过半百的干瘦老学究。而像我一样硕士毕业后直接参与项目的技术员几乎占了所有工作人员的百分之八十,我们都将自己最美好的十二年都投入到了这项伟大的事业中。

    所以,我们怎能不激动?

    被我抱在怀里的女同事红着脸将我推开,她没有责怪我的过激举动,而是拉着我一齐加入到向技术组长要红包的队伍之中。

    组长虽然大笑着,但脸上的皱纹怎么看都舒展开了,一边发着红包,他一边说道,“同志们,今天大家努努力,再加最后一个班!”

    摸着鼓鼓的红包,我没有长吁短叹,也没有丝毫不满。虽然“它”是被我们创造出来的,但我们是没有权力使用“它”的,“它”的启动需要领导人的应允。

    ······

    忘了自我介绍了,我叫刘悫,今年三十五岁,是“唤灵计划”的核心研究员之一。

    刚刚给我发红包的技术组长,正是我的硕士导师、博士生导师,华夏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张强先生。

    不出意料的话,他要获得第二个诺贝尔奖了,如果有可能的话,可能会由诺贝尔亲自为他颁奖。

    十五年前,张强老师证实了灵魂的存在,不过他的发现并没有证明“唯心主义”的正确性,而是更加稳固了“唯物主义”的地位。他在证明了灵魂的存在的同时,也证明了灵魂的物质性,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说,灵魂以一种粒子形式存在于高维空间。

    至于高维空间的发现与证实,是上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德国的赫尔洛泰(赫尔巴特(德)和拉夏洛泰(法),我喜欢的两位教育家)的研究成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唤灵计划,顾名思义,将高维空间以粒子形态存在的灵魂拉入我们的世界,以达到将已逝者复活的效果。

    这项工作并不简单,首先,我们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粒子(也就是正确的灵魂);其次,需要打破空间维度进行一系列复杂的操作,这其中还涉及到量子理论;最后还要为到来的灵魂找一个合适的躯体。(制造躯体的技术的两大基石是3d打印技术和基因技术,我们将这份工作外包了出去,据说其中涉及到了一些克隆和人体实验,我们不想惹上舆论纷争,米国却不怕。)

    当然,除了科研难度高之外,唤灵计划还面对着极其巨大的舆论压力。毕竟复活古人这件事情说到底是违背人类伦理的。

    事实上,复活古人只是唤灵计划的第一步,唤灵计划的终极目标,是厘清更高纬度的运行方式,由此建立一个“灵魂栖息地”,以达到人类的另类永生。

    正因此,在十二年前唤灵计划立案时,反复的声音居多,而在我们团队将整个宏伟的长期计划公示后,支持率像便火箭一样上涨,大批经费也被投入我们的实验之中。

    而我,也在工作的第五个年头时,实现了财富自由。

    由于唤灵计划由华夏提、承办并完成,所以第一个复活的古人,自然也是我们华夏圈选择。

    受限于技术水平,我们在一千零六十多亿的灵魂中,做到最精细的程度,也只能够将复活的人物限定在一百名。

    唤灵计划的受关注程度非常之高,十二年时间中从未下过某博的热搜榜,而在去年,在实验获得重大突破,项目组宣布实验成功在即后,有好事者在网上做了一个投票。

    “你最想复活的人是谁?”

    网友们的投票超乎我的想象,前三名分别是臭名昭着的战犯、爱好慈善的伟大美国巨星和因意外逝世的篮球运动员。

    我能理解,网友们将臭名昭着的战犯投到第一名可能是想要再次审判他,将另外两位投到第二第三是因为崇拜。可在我心中,更应复活的是我国的首批领导人以及那些真正在历史中撑起我们中华脊梁的人。

    领导人们果然没有采纳网友们的评价,而是给了我们一个名单,名单上是一百个光辉的名字:孔丘、荀况、嬴政、刘彻、关羽、李清照、岳飞、大批领导人······

    ······

    2022年5月5日,领导人们走进了实验大楼地下室。

    “张强同志,辛苦你了,辛苦大家了!”

    领导人亲切地问候着我们。当我握到他的手时,我的心脏跳到了嗓子眼,全国十四亿人口,有几人能和我一样和领袖有这样亲密的接触?

    “不辛苦!为人民服务!”

    所有研究员齐声说道,这是我们早就练好的词。

    在领导人的指示下,张强老师掀开了盖在“它”上的那块红布。

    “这就是唤灵器。”张强老师眼睛亮着,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右手在唤灵器上轻轻地抚摸着。

    唤灵器的体积并不小,有四个初代计算机那样庞大,形状和初代计算机一样朴实无华,是一个规则的长方体。在唤灵器运作时,它会沉浸在一个大水箱中,它工作时的能量波动不亚于可控核裂变。

    “领导们,要开始了,大家请到安全间等候。”张强老师指了指远离唤灵器的一个小房间。

    我们将从米国进口的,使用某些技术制造的仿真躯体放入唤灵器之中,唤灵器的舱门关闭,整体被投入水箱之中。

    张强老师谨慎地在平板电脑上点来点去,进行着他已经练习了不知道多少次的动作。

    第一个复活者,即将到来。

    不知道他(她)会是谁,我盯着实验舱中的光芒,脑中甚至编好了许多故事,比如初代领导人复活了,我们的国家……

    轰鸣渐弱,光芒消散,我们走出安全间,走进实验仓,屏幕上显示着这个灵魂的名字,而那唤灵器中的躯体,也逐渐变化。

    【汉昭烈帝·刘备·刘玄德】

    我从不少人眼中看到了失望,他们更期待的可能是孔子或者伟大的领导人们。

    唤灵器从水箱中升了上来,舱门打开,唤灵器中的躯体还没有醒来,灵魂的苏醒需要一段时间。

    过了大概三分钟,唤灵器中的一声叫喊打破了实验舱中的安静。

    “丞相!”

    他冲了出来,无有片缕。

    我们在场的几十人向刘备看去,他的样貌和史书中描写的无二。

    “此人身长七尺五寸,双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如涂脂。”

    我们团队给这副躯体设置的年龄是二十岁,也就是古人成年的弱冠之年,此时的刘备,英气十足、俊美异常,却有着深邃的眼神和非凡的君主气势。

    我们知道,实验成功了,完全地、彻底地成功了。

    “陛下莫要惊慌!”张强先生吸引住从唤灵器中冲出来的刘备的注意力,接着朝我使了一个眼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