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
听到黄应祖惊异中提高的嗓门,汪轶鸣一把捂住了其嘴巴,忙又朝着门外和四周查看了一番;
见四下并无人,这才松了口气的放开捂在黄应祖嘴上的手;
“老哥,你嚎个啥?就不怕被外人听了去?”
“咳咳…”
黄应祖搓了搓嘴巴,有些尴尬的讪笑了两声,道;
“嘿嘿…鸣子,咱刚才被你说的事给惊到了,一时没注意;罪过罪过,对不住了;嘿嘿嘿…”
汪轶鸣长舒一口气,摆了摆手道;
“虽在咱们自己的地盘里,可如今这里毕竟还有方正化他们五人在,有些事情万不可让他们知晓。”
“嗯,是咱疏忽了,一时没沉住气;兄弟勿怪啊!”
“无事,老哥日后多加注意小心即可。”
“是是是,咱以后注意。”
点燃一支烟,汪轶鸣又张望了片刻;
“咱们继续正题。”
“好,你说,咱听着。”
二人凑近,压低了声音,继续交谈了起来;
“这车和炮有了,我打算让祝方继续在派过去的力士中挑人;选中的,经初步训练,审查考核后,我会给他们授枪;而他们手中换装下来的燧发枪数量则是用于接下来招募新人装配所用。”
“嗯嗯…咱明白了。”
黄应祖对汪轶鸣还能再拿出那些新型的枪械来倒是一点儿也不吃惊,毕竟现在不光兄弟们人手一支,调换几轮下来,连那八十八名少年校尉们也都装配上了;更何况今日得知祝方他们已经配备了四门炮,还有四辆卡车。
二人就此又在细节上商量了一会儿,确定了下来如何进行的具体步骤及分工。
“大人,俺们回来了。”
李山、王斌和王强此时也吃好了午饭,回到了官厅当中。
“嗯,回来了?想好怎么说了没有?”
汪轶鸣瞥了三人一眼,语气淡淡的问道;
“是,俺们想好了。”
看三人齐齐抱拳一礼,又瞧了瞧身旁面色严肃的汪轶鸣,黄应祖摇头叹了口气;
“鸣子,事情咱都清楚了;明日和那曹化淳对接完事,咱就带着人去办。”
转头看了看下首的三人,黄应祖努了努嘴,道;
“要不咱先去准备,你们接着聊吧。”
说罢,起身便要离开;
却被汪轶鸣一把拉住;
“不用,不急,我与他们说事,怎还要老哥避讳?”
说着,又瞥向李山三人道;
“你们三个既然想好了,就赶紧痛快的说出来;我与黄千户还有诸多公务要忙。”
“是!”
三人互视一眼,应道。
站出来开口讲明原委的依然是李山,毕竟三人里面就他嘴皮子利索;
汪轶鸣和黄应祖也很快明白了这三个家伙为的是什么;
原来是李山这小子今日看到汪轶鸣给驻守城郊营盘里的兄弟们新发了不少东西,地图包、望远镜,最让他羡慕的便是手枪;
最早见到是看汪轶鸣长短交替杀鞑子之时,之后又是崇祯,还有其身旁的几个太监在用;接着,看汪轶鸣送给崇祯和其身旁的人这么多支,以为自己大人是为了保住他们这些兄弟们手中长枪的无奈之举;可今日见汪轶鸣直接拿出好几把手枪配备给了那几个兄弟后,他就有些不淡定了;
羡慕,心痒难耐,一时没忍住,就将此事告诉了王斌和王强二人;
二人听此,也瞧见了几人腰上别着的手枪,看起来那神气劲儿真是不得了;
于是二人也跟着上了头;
三人这一合计,由此才有了刚才那一幕。
“哦,你们仨就为的这事?”
“是…”
应了声后,三人又有些无措的低下了头去;
“呵呵…就为这事,你们还跟我磨磨唧唧的?”
汪轶鸣没好气的摇了摇头,抬手指了指三人;
“看看你们三个,叫我说你们什么好?就为了这么点儿破事儿在这儿跟我磨叽半天。”
三人依旧低着头,一副小孩子犯了错,被家长训斥时的样子。
见汪轶鸣对着李山三人训斥了片刻,黄应祖听着也觉难受,便出声打了个圆场;
“鸣子,你先消消火,事情既然不大,骂几句让他们长长记性便可;大不了罚他们三个去和那帮小子一起去加练体能就是。”
“是是是,大人,俺们知错了,您别动怒,俺们认罚!”
“是啊,大人,俺们知错了;俺们再也不会有下回了!”
“哼。”
冷哼瞥了三人一眼,汪轶鸣也不打算再和三人计较。
“鸣子,刚听他们三人讲,你给鹏子他们发了手枪,这是怎么一回事儿?”
黄应祖借机转移话题,好奇的问道;
“是这样,”叹了口气,汪轶鸣对其开始解释道;
“很早之前我便有给每个兄弟都配发一支随身手枪用于防身的想法;只是那时手枪太少,我一时也拿不出来这么多来发给兄弟们,再之后兴许是圣上见我杀敌之时长短枪交替使用极为犀利,便从我这里要去了许多;而事后我突然想到此事,却奈何数量不足,只得搁置至今;不想今日刚拿出了一些发给鹏子他们以示鼓励;呵呵…这不,就被他们三个给惦记上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无奈摇头苦笑两声,汪轶鸣叹出一口气来;
“哈哈…鸣子,咱倒是理解这三个小子;换是咱看到了,指定也是眼热;都是自家兄弟,说开了也无甚大碍;”
黄应祖又瞥了三人一眼,又转头笑着看向汪轶鸣继续说道;
“要咱说,鸣子,你若是那手枪宽裕了,不如就给兄弟们发下来吧;呵呵呵…”
听此,汪轶鸣抬眸眼神对向黄应祖,见其也有期待之意,不由扑哧也笑出了声来;
“好好好,老哥难得向兄弟我张回口,既然如此,那今日晚些时候我便将手枪什么的一并发下去吧。”
“哈哈哈…好好好,哈哈哈…”
“哈哈…谢谢大人谢谢大人!”
“太好了!多谢大人!哈哈哈…”
跟着四人笑了两声,汪轶鸣又忙做噤声手势,提醒他们切勿声张,免得此事被那五个还在卫所里学车的家伙们听了去。
最后将发手枪的事定在了晚饭之后;为了保密,此事只待方正化他们离开后再做通知。
商议好后,几人解散;汪轶鸣先去了后院丙字库房,现将今日曹化淳送来的那五大箱子铜钱充入了系统;
至于具体数字,汪轶鸣已经无心再去留意,反正就是一个大的起伏,然后又开始不断的下跌。
转头又去了靠前的几间库房,汪轶鸣把明日打算交付的七十门三磅炮放好,便回了自己的房间;
想着晚上既然要给兄弟们配发手枪,不如现在取出来,先盘算一番;
将二十四把手枪及每把配套的四个备用弹夹全部装了箱,汪轶鸣这才松了口气。
晚间饭后,将卫所中的众兄弟再次聚集了起来;
黄应祖、张枭、丁佳、黄峰楼、雷虎、常士容、郭海、程启八人,汪轶鸣给他们配备的是托卡列夫tt33手枪;
灵猴儿、宋焕、陆兴、史憧、杜猛、王吉、陈震、孙明、张晨、胡克配发的则是柯尔特1911点四五手枪;
最后是李山、王斌、王强、茅冲、赵翔和徐横,汪轶鸣给他们装配的手枪是德制沃尔特p38。
拿到手枪后,每个兄弟心中自是欢喜不提;
又留下黄应祖、灵猴儿、张枭、宋焕、郭海、常士容、陆兴、李山和茅冲几人;
待其他人离开,汪轶鸣则是给他们每人也配备了蔡司望远镜和35地图包;
虽然这些日后其他兄弟也免不了全部普及,可如今眼下只能暂且将这些配发给急需使用的这几人。
转天一早,安排好一切事务,汪轶鸣领着自己的警卫队早早便离开了卫所,驾马朝着城郊营盘而去;
一路上,自出了京城不远,众人便隐约听见不同方向传来断断续续的炮声;
轰隆隆,连绵不绝,似近似远;若不是晴空万里无云,说不定很多人会以为是打雷,将要有一场暴雨来袭呢;
汪轶鸣自是知晓,这些时日已经有百门三磅炮分发到各部,他们趁着还未发兵讨贼的空档,纷纷开始熟悉试用练习这三磅炮;
当然此事要不是顺天府衙提前四处派出人手告知百姓们安心,不然难免让人猜疑这京畿之地是否又有了什么战事发生;
人心惶惶之下,定会出不少乱子。
但这种四处炮声不断的现象,对于汪轶鸣而言可是恰到好处;
如此祝方他们实弹练习迫击炮就有了掩护;
即便有什么声音也不会引起他人太多的注意。
唯一让汪轶鸣有些担忧的就是现在本就不算多的炮弹要拿来用于训练,这实在是有些浪费;
可惜没有专门的训练弹,那真是打出一颗少一颗;
而系统加工厂目前依旧没有突破到达十九世纪工艺;
即便想打造这迫击炮训练弹,估计工艺也得到十九世纪末的水平才行;
而两千门三磅炮的完成,仅仅是将百件物品打造的进步速度恢复到半年的程度;加一起工艺进步都没到一年;
算起来,想要依靠这加工厂制造这迫击炮训练弹,至少工艺水平得提高一百年不止;
而想打造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这工艺水平更是不止要提高百年;
所以汪轶鸣即便在没得到崇祯同意的情况下,已经在系统中开始铸造一千门的六磅炮。
但即便将这一千门六磅炮全部打造好,工艺水平依然无法突破到十九世纪;除了将工艺增长速度恢复到了制造百件提升一年外的程度外,就是工艺水平也只又增加了九年;
那么面对这样的窘境,汪轶鸣无奈只能再选择一款十八世纪的火炮继续打造;
反正大明的军队基数够大,加上战损等等问题,十二磅炮加二十四磅重炮合起来再造个一千多门朝廷也吃的下。
等工艺水平达到十九世纪中期后,就可以制造火冒枪了;到那个时候,也不用多造,只需几千支便可将工艺达到二十世纪初期水平;
如此现在的子弹和炮弹便可由系统生产,来源将不再单纯的依赖任务的奖励。
盘算到此,汪轶鸣不由嘴角上扬,信心满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