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章 讲仁义的霸王们
    1宋襄公:仁德公子莫打仗

    公元前637年,宋襄公死了。

    春秋时代最后的理想主义,也随之关进了坟墓。

    为了仁义而活着的男人,至今仍因那场战争而被世人嘲笑。

    那场战争,发生在公元前638年,史称泓水之战。

    宋襄公讨伐郑国,与前来营救郑国的楚兵在泓水边交战。

    当时,宋军已摆好了阵势,楚军还在渡河。

    宋国的司马子鱼说,趁着楚军还没渡过泓水发动进攻。

    宋襄公摇摇头,没有同意。

    稍后,楚军渡河完毕,但还没有摆好阵势。

    子鱼又对宋襄公说,现在进攻还不迟。

    宋襄公继续摇摇头,还是没同意。

    等楚军摆好了阵势,宋军才发动进攻,结果大败。

    宋襄公也在战斗中大腿受伤,次年伤重而死。

    宋国的王室,都是昔日商朝的遗老遗少。

    周天子灭了殷商,并没对纣王的后人斩尽杀绝。

    而是把他们放在一圈姬姓国的中间,接受严密的监视。

    随着周朝的没落,诸侯国相继雄起,就没人把宋国当回事了。

    等宋国到了宋襄公手里,他凭借“仁义”赢得了贤君的美誉。

    更让齐桓公安心托孤,一夜之间成为超级政治明星。

    可惜,春秋乱战,各自阴谋,早已经没有什么仁义可言。

    宋襄公的贵族精神,沦为最后的一点光亮。(完)

    2楚庄王:三年不飞是好鸟

    有天,楚国大夫伍举,觐见楚庄王。

    恰巧,楚庄王那天正喝酒吃肉,欣赏武道。

    一看见伍举,便问他此番前来何意。

    伍举东唠唠,西嗑嗑,就是不说人话。

    楚庄王不耐烦了,正准备下逐客令。

    伍举这才理了理衣冠,给楚庄王分享一个谜题。

    楚国京城有只鸟,栖息在朝廷大梁之上。

    整整三年的时间,它既不鸣叫也不飞翔。

    这事令人感到费解,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楚庄王明白,这是伍举的讽喻。

    于是,他就给伍举讲了另外一个故事。

    我们的楚国啊,有一片好大的林子。

    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儿都有。

    有一种鸟,三年来,天天飞,天天飞。

    不是东边去拈花,就是西边去惹草。

    久而久之,花名留下了一大串。

    高飞的本领,却没学到多少。

    另一种鸟啊,三年来,也不飞,也不叫。

    天天待在窝里,偷偷的练习高飞的姿势。

    要么不高飞,要高飞就要冲上九重天。

    要么不鸣叫,要鸣叫就要歌声振林樾。(完)

    3晋文公:东风寒食清明柳

    每当东风起,晋文公都会想到一个人。

    那个人,在他早年逃亡卫国的时候,不离不弃的跟着他。

    那个人的名字,叫介子推。

    那次,他饥饿难耐,低声下气地向田夫乞讨。

    田夫不仅不给他饭吃,还用土块戏弄他。

    他气急攻心,就那样昏厥了过去。

    等他醒来的时候,介子推正端着一碗肉菜汤。

    后来他才知道,那块肉是介子推从自己大腿上割下来的。

    须臾之间,十九年的逃亡生涯结束。

    他从一名无家可归的逃犯,变成了高高在上的国君。

    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都一一过来领了赏。

    唯独介子推,却迟迟没有过来。

    于是,他开始遣人寻找介子推。

    想要兑现,当日在月光中许下的诺言。

    偏偏介子推,带着老母亲,逃到绵山隐居了。

    他求人心切,命人火烧锦山,想要把介子推逼出来。

    然而他肤浅了,低估了介子推的牛脾气。

    介子推宁可背靠柳树变烧烤,也不为五斗米而恋功名。

    他错了,但那个错注定无法挽回。

    今日,又是一年寒食,东风轻拂窗外的细柳。

    他轻声地问:介子推,你在异世界还好么?(完)

    4齐桓公:公子曾经叫小白

    以前,我叫姜小白。

    命运多舛,人生苍白。

    后来,我改名了,改成了齐桓公。

    从此,顺风顺水,衣食无忧。

    我非常感谢,帮助我逆天改命的那两个人。

    一个叫鲍叔牙,他总是称呼我为公子。

    先前,我们俩一起流亡到莒国。

    他在矿场做苦工,换回食物接济我。

    让我度过了那段困厄、饥寒、迷惘的日子。

    之后,他听闻齐国无主,坚持驾着马车送我回齐国登基。

    持续赶了三天三夜,一路上没有合过眼。

    只为了助我躲过,那支来自暗处的箭。

    就当我要封他为齐相的时候,他却婉言谢绝了。

    他说,有一个人比他更加适合。

    我要感谢的另一个人,他叫管仲。

    当初,那个曾经想一箭送我去见释迦摩尼的人。

    如今,那个鲍叔牙口中更适合做相国的人。

    我知道,我应该感谢他,我的敌人。

    是他让我学会了坚强,激发了我的潜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是他让我明白,经历了风雨才能看见彩虹。

    于是,我毫不犹豫地重用了他。(完)

    5秦穆公:羊皮五张换贤人

    天道以九制,九是数字中最大的。

    所谓数字越大,责任就越大。

    作为秦国的第九位国君,秦穆公通过抓阄走马上任。

    一切符合法定程序,且结果真实有效。

    对于秦穆公而言,梦在前方,路在脚下。

    振兴国家,是历史的车轮前进的必然。

    励精图治,是命运的号角深情的召唤。

    秦穆公深知,天降大任于斯人,任重而道远。

    彷徨从来不是理由,无奈终究不是借口。

    哪怕赶鸭子上架,他也只能拼命努力工作以谢天下。

    一国之君,是没有有权力选择随便摆烂的。

    秦穆公明白,治大国如烹小鲜,繁琐而复杂。

    公元前600年,国家最需要的是人才。

    他听闻,虞国的大夫百里奚是个刚正不阿的君子。

    楚成王不把他当作上宾,却把他当作奴隶。

    于是,连夜赶到楚国,用五张羊皮换回了百里奚。

    当百里奚向他推荐蹇叔,他便毫不犹豫的任用。

    只有经历过死亡的人,才会更加珍惜生命。

    眼前的百里奚,就是那个涅盘重生的人。

    谁赋予他新生,谁就将掌控了历史的走向。

    与其说秦穆公选择了百里奚,不如说是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6赵武灵王赵雍:马背上的神射手

    从天而降的赵雍,安坐在马背上,南征北战。

    胡服骑射的嚣张,让赵国成为战国中后期的强国。

    赵国的巅峰时刻,完全可以和秦国分庭抗礼。

    赵雍最大的功绩,是火力全开灭了中山国。

    赵国的心腹大患,终于在赵雍的手中彻底终结。

    随后,赵雍大败林胡、楼烦二族,夺得了他们的大片牧场。

    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以便监管北方草原。

    同时,为了阻止林胡和楼烦军队南下。

    赵雍派人修筑了两条赵长城,构筑强大的人工屏障。

    但让赵雍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的死不在外患,而在内忧。

    那年,赵雍游巡大陵,梦见少女鼓琴而歌。

    梦中情人吴孟姚,为他生下赵何,没几年就死了。

    赵雍觉得对不起心爱的女人,于是废了公子章,改立赵何。

    更在壮年之期,将王位禅让给赵何,全心专注对外军事扩张。

    但他忽略了,废长立幼这事儿存在的风险。

    简单的认为,只要对两个娃不偏不倚,就会其乐融融。

    要知道,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

    君王的无上威严,必须建立在血的烙印之上。

    赵雍想要公子章做代王,但赵何却不答应。

    赵雍于是以去沙丘看墓地为名,令公子章与赵何互殴。

    怎料赵何棋高一招,将公子章和赵雍双双围困,活活饿死。(完)

    喜欢众生芸:王者浴血请大家收藏:()众生芸:王者浴血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