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5章 艺术系的天才们
    1伯牙:高山流水少知音

    暮光下,平无心虔诚的跪在门外。

    粗布麻衣的背影,在暮光中越拉越长。

    三天三夜,平无心已经跪了三天三夜了。

    屋内,是那位被世人称为琴仙的男人,伯牙。

    他已经三天,没有跨出房门半步了。

    连日的饭菜,放在门口,一点也没有动过的痕迹。

    几天前,他的好朋友钟子期去南山砍柴。

    不慎在云沟涧失足,直到三天前才被上山的另一位樵夫发现。

    伯牙闻讯,整个人仿佛山崩于前,瑟瑟发抖。

    拿起案上的伏羲琴,重重地掷向太湖石假山。

    那陪伴他半辈子的七弦琴,从中间碎成了好几段。

    随着沉闷的爆裂声,他的双脚失去支撑力,软软地瘫在地上。

    婆娑的泪光泛起,迷离中他想起了那场灵魂的相遇。

    那日,伯牙在泰山北面游玩,忽然遭遇暴雨。

    他被困在岩石下面,想了许多办法都不能涉水而出。

    为了平复心中的惶惶之意,他选择了弹琴。

    刚开始,他弹的是表现大雨连绵的曲子。

    之后,他弹的是大山崩裂的曲子。

    他的美妙琴音,吸引了一位砍柴的樵夫闻声而来。

    更惊奇的是,他能清楚的说出伯牙琴音中蕴藏的真意。

    你好,我是钟子期,是个樵夫。(完)

    2宋玉:翩翩公子爱辞赋

    宋玉宋公子,本是宋国人。

    因为和父亲闹掰了,驴脾气一上来,骑着毛驴来到了楚国。

    一路上,绰约风姿的他,吸引了无数女子的目光。

    很显然,宋公子“阳春白雪”的花名,不是浪得虚名的。

    宋玉选择到楚国,并不是因为楚国美女多。

    而是楚国有屈原,而且此人在辞赋方面的名头非常大。

    他要来挑战屈原,向世人证明他才是楚辞第一人。

    细腻工致的物象描写,是他挑战屈原作品的杀手锏。

    然后,他却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命数。

    当时的屈原心中只有家国,早已经淡漠了辞赋。

    所有的辞赋皆有感而发,只为家国情怀。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屈原的悲天悯人成了一种病。

    那是危险的,与这花花世界格格不入的病。

    宋玉知道,想要赢过屈原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这世上,最怕的是和一个懒得和自己比懒的人比懒。

    那不是输了,就是在输的路上了。

    之后没过多久,屈原的尸体就在汨罗江边被人发现了。

    宋玉明白,在楚辞这条道路上,今后只有他一个人玩了。

    怎么玩,就是不搭政治的边,风花雪月的玩。

    玩谋篇布局的定位,玩遣词造句的推敲。

    宁做登徒子好色戏女神,不做屈大夫自尽汨罗江。(完)

    3言偃:虞山城的文化人

    钱塘自古繁华,那也是柳永的断代取意。

    毕竟,诗词的韵味,早已超过了历史本身。

    考证历史文化的走向,也不是诗人的专业范畴。

    真实的古代南方,是一片蛮荒之地。

    人类断发纹身,茹毛茹血,和原始社会没什么不同。

    后来,泰伯奔吴,加快了江南农耕的进步。

    人类才开始制作陶罐,用箭簇打猎,用石犁耕耘。

    再后来,言偃回家乡传道,播下了第一颗文化的种子。

    言偃,字子游,是孔子唯一的南方弟子。

    他年轻的时候在鲁国做官,用礼乐教化士民。

    孔子听闻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民生安泰。

    虽然言偃的做法与他的言论背道而驰,也夸奖了他的才能。

    六十多岁的言偃回到常熟,在虞山附近隐居。

    当时的江南,民风彪悍,文化是一片未开垦的荒地。

    言偃的到来,尚礼崇文,开学教育。

    如同布施了一场甘霖,润泽了人们的心田。

    人们争相前来,听言偃开堂讲儒学。

    众人还集资,建了一座言子学堂。

    让乡里的孩子,拜言偃为师,学习儒家知识。

    渐渐地,言偃成了虞山城的文化标杆。

    许多人慕名而来,一睹国学大师的风采。(完)

    4师旷:德艺双馨名更高

    弹琴,是师旷拿手的。

    练武,也是师旷拿手的。

    春秋德艺双馨的招牌,可是真材实料。

    师旷弹琴,讲求气定神闲。

    为了提高专注力,师旷特意弄瞎了自己的眼睛。

    比起处女宫的沙加,师旷的定力或许不足。

    但师旷的牺牲精神,也不输给那位近乎于神的男人。

    视觉的残缺,令师旷的听觉能力加倍。

    不仅可以听见天庭的声音,还能听懂鸟兽的语言。

    他在梧桐树下弹琴,甚至吸引凤凰的到来。

    琴艺的高超,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尽管如此,师旷依然坚持做好训练训练。

    为了提高手指的灵活度,以及勾弦的爆发力。

    师旷还研究出了一套指法,叫太极八卦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后来,这套掌法成为师氏族人的基本功。

    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够保家卫国。

    据说大理段家的六脉神剑,就是从太极八卦指中演化而来。

    大理世子段誉,是唯一一个练成秘技之人。

    至于乱世之中,配合天魔琴的天魔琴法。

    那更是魔宗第一大杀器,俗称人命收割机。

    轻轻一挥指,身体灰飞烟灭,堪称暗黑版六脉神剑。(完)

    5师文:弹琴弹的是感情

    百家争鸣,文艺复兴。

    没有谁比师文,更具有苏格拉底的情怀。

    当他的老师师襄,对他三年都不能弹一曲,心生抱怨的时候。

    他心里想的,却是弹琴的至高境界。

    那就是用琴声,来表达或者宣泄内心的真实感情。

    弹琴,关注的不仅仅是调弦。

    弹琴,向往的也不只是音调节律。

    那些表面的东西,着实是太肤浅了。

    师襄听完师文的话,不由的对他刮目相看。

    这看似木讷刚毅的傻小子,居然还有思想家的禀赋。

    师襄想起三年前,师文从郑国到鲁国学艺的情景。

    那天,师文为了拜在师襄门下,足足在门口跪了一天一夜。

    最终,师襄被他的韧劲所感动,答应收他做弟子。

    果然,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师文又去拜见师襄。

    摆好桌,调好弦,坐姿端正,气定神闲的弹奏起来。

    他先是勾起金音的商弦,发出南吕的乐律。

    接着,他拨动木音的角弦,发出夹钟的乐律。

    然后,他低拂水音的羽弦,发出黄钟的乐律。

    紧接着,他叩响火音的徵弦,发出蕤宾的乐律。

    最后,他凝神于五音之首的宫弦,使四弦产生和鸣。

    师襄听完,高兴的手舞足蹈,连连称赞。(完)

    6屈原:又叫屈来又喊冤

    人生在禽,不兽何获?

    这种哲学家的命题,往往害死人。

    偏偏屈原,就是这种杞人忧天的心性。

    就算对着汨罗江,也能说上个三天三夜。

    从《天问》到《九歌》,从《九歌》到《离骚》。

    一次比一次疯狂,一次比一次绝望。

    就像自诩为太阳的威廉·尼采,身体里总有两个人格在碰撞。

    最终把尼采的脑子搞成了浆糊,成功转型为精神病人。

    而屈原,最终选择了投向汨罗江。

    带着无限的才情和无尽的困厄,彻底冰凉。

    屈原投湖自尽的噩耗,究竟来自于谁的传言。

    让史上最憋屈的男人,一下子站到了道德的制高点。

    想来那个人,才是当时最杰出的炒作高手。

    在此后的两千年里,往生的人会在这天换上浓艳的妆。

    百舸争流里,忘记了历史早就翻开了新的篇章。

    哪片黄土之下,不曾埋过死人的枯骨和姑娘的衣裳。

    我吹过你吹过的晚风,捧一杯酒,道一句无处话凄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句高尚的话,成就了多少国家的栋梁。

    谁又曾想,屈原说的和做的不太一样。

    那些来自生活的苦,终究还是压弯了桀骜的脊梁。(完)

    喜欢众生芸:王者浴血请大家收藏:()众生芸:王者浴血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