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9章 文坛璀璨星辰(上)
    第九章:文坛璀璨星辰(上)

    1岑参:家乡梨花开了

    小时候,岑参总想知道沙漠那边是什么。

    等他走过去,才知道沙漠那边还是沙漠。

    也许,每个有梦想的人,都那样。

    见过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

    见过一座沙漠,就想知道沙漠有没有绿洲。

    也许,岑参只是在坚持自己的信念。

    即便在别人看来,那是在浪费时间,但他不在乎。

    今夜饮酒,窗外忽然下起雪来。

    纷纷扬扬,瞬间将灰色的世界披上一袭白衣。

    酒是越喝越少,人是越来越清醒。

    岑参开始吟诗,在纸上笔走龙蛇。

    他说,他想家乡的梨花。

    此刻,家乡的梨花,正是开得最好看的时候。

    他也说起,他心爱着的那个女子。

    此刻,她正在家乡的梨花树下,等着他回去。

    他握着手中的信,开心的又喝了一杯。

    多年以后,我在京城遇见了他。

    问起他和她,是否已经有了娃娃。

    他苦笑着说,那年的家乡,梨花没有开。

    说完,他一口喝完盏中的酒。

    失神地望着窗外的梨花,一片片的凋落。(完)

    2陈子昂:幽州台的痴汉

    立秋之日,陈子昂被押上幽州台。

    此刻的天空,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

    陈子昂抬头看了看天,然后俯瞰苍茫大地。

    心中的悲怆,比诗中写的更加哀伤。

    也许,这是一个比悲伤还要悲伤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就是眼前这个就要砍头的桀骜男人。

    少年的他,曾经因为博学,获得进士学位。

    后来凭借一手好文章,得到了武则天的青睐。

    可惜,看不惯牝鸡司晨的陈子昂,总是酒后狂言。

    好事者将那些话,添油加醋地告诉了武三思。

    作为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是京城里最骄傲的仔。

    任何胆敢妄议武则天的人,都是武三思惩戒的对象。

    陈子昂好巧不巧,落在了武三思的手里。

    那自然是羊入了虎口,唯一的出路就是死。

    当然,武三思也曾给陈子昂一个机会。

    就是写一篇文章,讴歌武则天智慧与美貌并存。

    陈子昂是什么样的人,是个眼里看不见来者的人。

    自然是王八吃了秤砣,要和武三思硬杠。

    王八杠不过铁锅,陈子昂也没能杠过武三思。

    这一年,幽州台的第一场秋雨,送走了陈子昂。

    千年以后他的诗歌依然在传唱,而武三思早已经被人遗忘。(完)

    3杜牧:今夜明月小桥

    今夜,小桥明月。

    调皮的小乔姑娘,又偷偷溜出来学箫。

    桥畔对面的醉仙楼上,杜牧眯着眼睛往下瞧。

    心里默默地数着,昨日小乔姑娘何时来到。

    今夜,又会在什么时候,独自离开。

    杜牧依然记得,早春三月里的那场雨。

    长安城的杏花,在风的裹挟下撒落了一地。

    循着落花看去,一个窈窕女子的身影,快速地登上渡船。

    没过多久,渡船上,传来忽高忽低的笛声。

    一听,就知道是初学者的箫声。

    杜牧很好奇,这渡船上学箫的女子,究竟是何人。

    之后的数天,渡船没有来,女子也没有来。

    杜牧有些失望,于是去宣州做了一段时间的官。

    心中的谜团,不但没有消弭,反而越来越大。

    半年后的深秋,杜牧再次回到长安。

    嗅着芬芳的桂香,他独自登上醉仙楼想去喝一杯。

    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就发现渡口的小船似曾相识。

    杜牧跟店家打了个招呼,快步走下楼,向渡船奔去。

    一番寒暄之后,杜牧被主人家请上了渡船。

    朗月初上,小篆香茗,门外传来几下清澈的敲门声。

    “小乔姑娘,你来啦!这位是大名鼎鼎的杜牧先生。”(完)

    4韩愈:老师该说什么

    失去什么不重要,找回什么才重要。

    站在三尺讲台上的韩愈老师,总是和学生们说这句话。

    他送走了一批一批的老学生,又迎来了一批一批的新学生。

    虽然,很多学生,开始对这句话并不理解。

    但是,那些毕业十年的学生,再次回来找韩愈老师的时候。

    总是抱着韩愈老师失声痛哭,仿佛一夜之间明白那句话的道理。

    老师该说什么?老师应该说出真实的话。

    韩愈就是那位关上了门,给学生打开天窗的人。

    那些从天窗里爬出来的学生,成功的都变成了会飞的天使。

    失败的,也都变成了天上掉下来的林黛玉。

    哪怕脸着地,那也是曾经努力,不过方向反了而已。

    凡人的世界,就应该有些凡人死不足惜。

    而那些不敢爬出来的人,至少也在象牙塔里,自乐自娱。

    享受着单纯的梦,以及远离世俗的甜蜜。

    韩愈老师,不是灵魂的舵手,而是灵魂的屠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将人性的懒惰和丑陋,曝光在春天里。

    让那些迷途的羔羊学生,明白狼性才是生存的外衣。

    软弱和自欺欺人,就像“阿弥陀佛”那样不能保佑自己。

    “道外狂徒”的名号,不是张三、李四就能的匹敌。

    道理讲到哪里,韩愈老师就在哪里。

    放眼大唐,没有人可以将韩愈老师的地位代替。(完)

    5贺知章:流浪远方的人

    孤帆一叶遣浮萍,百曲阑珊落冷亭。

    莫问乾元凉暮色,千秋道观念心经。

    春秋笔法的贺知章,是个有故事的浙江人。

    他的故事,源于史料的记载。

    那时候的江苏和浙江,是连为一体的。

    作为吴中四士的贺知章,并没有太多的故里概念。

    只是后来,作为浙江历史上第一位状元郎。

    贺知章的社会知名度,赶超了前人。

    所以,即便是浪迹天涯的游子。

    流浪的脚步走遍天涯,还有一个家。

    那个家,是梦的牵引,魂的归宿。

    千秋观里,一柱檀香幽径,寻重楼曲径。

    皇上御赐的最大,谁能够哗众取宠而成文章。

    都不过是文人,归隐而去的选择。

    至于江湖,那是遥远的传说。

    何必一叶轻舟,非要渡宦海浮沉。

    斤两可以称,奈何年岁不以皱纹多寡。

    反而憔悴了芭蕉,以及春江里的那一片浮华。

    每次饮酒作乐,将岁月赋与诗酒茶。

    贺知章的眼泪,总是最多的。

    因为他知道,什么是拥有,什么是放下。(完)

    6贾岛:诗人的碎碎念

    在“推”和“敲”这件事情上,贾岛很认真。

    毕竟,这是一次出人头地的机会。

    态度不显得诚恳点,那怎么能让观众觉得值“回票价”。

    在长安混,外宣工作一定要做好。

    外宣做好了,点击率一上去,人不红也难。

    大唐的经济好,生活安定,自然是饱暖思诗词歌赋。

    所以啊,吟诗作赋的人,比隋朝多百千倍。

    这么多过江之鲫,浩浩荡荡,向着大江东边进发。

    自然把大唐文化圈的竞争,搞得风起云涌。

    想要出名,光有真本事,没有大机缘,那也是白搭。

    最近,贾岛听说诗坛的常青树韩愈在长安调研。

    若是自己的作品,能够得到韩愈的点评,出名是迟早的事。

    怎么样才能和韩愈相见,相见后又该说些什么。

    贾岛思虑了很久,直到三更半夜,寺僧在门外敲门。

    半个月后,韩愈的车驾行驶在长安大街上。

    一位素衣白面的年轻人走在路正中央,嘴里碎碎念着不停。

    就连韩愈的车驾来到面前,也充耳不闻。

    驾车的仆人下马叱骂,要将年轻人缉拿问罪。

    但年轻人依然碎碎念,尽管被仆人按倒在地上摩擦。

    仆人将事情的原委向韩愈,引起了韩愈好奇心。

    当韩愈拉开帘子的那一瞬间,年轻人便知道自己要出名了。(完)

    喜欢众生芸:王者浴血请大家收藏:()众生芸:王者浴血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