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章 皇帝大佬争霸营(下)
    第三章:皇帝大佬争霸营(下)

    1王处直:夹缝中生存的狗尾巴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

    王处直觉得,自己像一棵无根的狗尾巴草。

    即便贵为北平王,依然是朱温、李存勖眼中的小瘪三。

    王处直心有不甘,但又无可奈何。

    论军事实力,他敌不过朱温。

    论行军打仗,他弄不过张存敬。

    论关系家底,他拼不过李存勖。

    所以,他一辈子都在熬。

    首先,他熬死了朱温。

    顺理成章地举起反旗,离梁国而去。

    当年被欺负的事,随着朱温的离世再无人提起。

    接下来,他依附于李存勖。

    本想像熬死朱温那般,熬死李存勖。

    不曾料镇州兵乱,赵王王镕死于养子张文礼之手。

    李存勖欲夺镇州,而王处直唯恐唇亡齿寒。

    便与在晋国的儿子王郁谋划,引契丹军牵制李存勖。

    原本进展的挺顺利,半路王处直的儿子王都不乐意了。

    估摸着王处直的位置,马上要不稳当了。

    于是便发动兵变,索性将王处直囚禁了起来。

    王处直身陷囹圄,百思不得其解。

    为什么自己的人生目标,会断送在亲儿子手里。(完)

    2王建:流氓皇帝的祥瑞之说

    大权在握的王建,一心只想做皇帝。

    做皇帝,就必须要在管理的地方弄出点祥瑞之事。

    偷鸡摸狗的事情,本就是王建的长项。

    年轻的时候,这种事情没少做过。

    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他故技重施。

    到处搞舆论氛围,为自己的登基造势。

    比如说,青城山出现了巨人。

    据目击者称,巨人比芒城还要高出七尺。

    巨人掰走了芒城的一块城砖,躲进青城山里去了。

    也有人说,那是泰坦巨猿,并不是人。

    传说巨猿的祖先,来自遥远的星斗大森林。

    又比如说,万岁县出现了凤凰。

    据相关人士透露,凤凰停在梧桐树上。

    巧的是,那棵梧桐树是王建亲手栽种的,如今亭亭如盖。

    也有人说,那不是凤凰,而是永联农耕园里跑出来的孔雀。

    不过,说这些话的人,很快就消失了。

    还比如说,嘉阳江出现了黄龙。

    据撑篙的船夫交代,当时风云突变,江水翻涌。

    幸亏船上货物吃水深,才没有被风浪直接掀翻掉。

    黄龙保佑,国泰民富的舆论不胫而走。

    所有的一切,尽在王建的掌握中。(完)

    3王审知:福建同胞们的老祖宗

    文化,历经岁月洗礼而依然存在。

    便会生根发芽,成为源源不断的生产力。

    福建临海,在唐代以前,是未开化的蛮夷之地。

    唐末纷争,中原大乱,军兵向四周转移。

    一方面,中原连年兵难,千里良田化作灰烬。

    入住蛮荒,千里腾挪,可以休养生息。

    同时又可以据山海资源,补充战略物资。

    另一方面,中央力孤,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中央为了维持地方稳定,默许留后之风。

    子承父业、弟承兄业,可以实现为自己打工的抱负。

    王审知,第一批从中原入主福建的统帅。

    从离开中央到福建那刻起,他就准备自起炉灶。

    老东家的话要听,新朋友也要交好。

    交朋友,不能光靠嘴巴,还要倚靠政治联姻。

    枕边风吹起来,有时候比台风还管用。

    再说了,多个筹码,多个胜算。

    建万世不拔之基业,就要有一万个紧急预案。

    毕竟,稳定才能保障一切。

    至于安民与教化,那才是后续要做的事情。

    只是,千年功过用什么来权衡。

    到最后,还是落在具有教化作用的文化上面。(完)

    4耶律阿保机:契丹国的人们站起来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这是辽国都城门口,最醒目的宣传口号。

    发明这句口号的,正是辽国的开创者耶律阿保机。

    说起耶律阿保机,朱温可是有发言权的。

    当年,耶律阿保机带领部族,到处打家劫舍。

    四处开花的游击战,虽然取得了某个阶段性胜利。

    但豕突狼奔的杂牌军团,始终得不到中原势力的认可。

    在那个需要加大品牌推荐的关键时刻,朱温勇敢地站了出来。

    不仅派人翻山越海,资助兵书、钱币、衣带和珍宝。

    还让宫廷的礼乐文化,淳化了耶律阿保机的心灵。

    他就是初读《诗经》的杜丽娘,陷入人生意义的深度拷问。

    也让他明确了心中的目标,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城邦。

    不仅如此,还要让他和他的族人千秋万世。

    从那一天开始,耶律阿保机开启了他的花样人生。

    首先是整顿军队拉番号,定都建国开先河。

    其次,是统一文字,明确了契丹语为母语。

    同时,为了增进与汉人的交流,在高年级开设汉语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再次,是协调解决族内的纠纷。

    按照“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原则,面向基层招贤纳士。

    将一部分想建功立业的普通人,提拔到重要岗位。

    真正实现了,一切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治国理政策略。(完)

    5朱温:因蹲茅坑引发的血案

    朱温贪吃,奈何肠胃不给力。

    连续一个月,出恭直接替代了上朝。

    一时间,朝堂官员议论纷纷。

    流言蜚语传到朱友珪的耳朵里,朱友珪大为光火。

    于是趁着朱温再次出恭,朱友珪来到茅房外隔墙劝诫。

    朱友珪那张嘴,一点都不比茅坑里的苍蝇差。

    一顿操作猛如虎,反面教材直接撸。

    弄得朱温下泻不但没止住,上面也开始吐了。

    吐着吐着,一口老血没刹住车,直接喷了出来。

    朱温大急,立马提起裤子大声喊救命。

    这一声大喊,却是把门外的朱友珪给搞惶恐了。

    原本自己赤子忠心,就是来普及健康知识的。

    现在倒好,弄得像是埋伏在茅房外谋朝篡位的。

    朱友珪怕引起更大的误会,一把推开茅房的门。

    此刻的朱温,裤子提了半截。

    惊觉有人进来,不自觉地往后退。

    哪知连日窜稀,人早已到了弱不禁风的地步。

    一时没拿捏好尺度,倒栽进了茅坑里。

    朱温着急着又要喊救命,结果被粪水给呛着,发不出声。

    朱友珪心想,眼前这个窟窿算是捅破天了。

    二一添作五,过两天,直接开席吧。(完)

    6朱友珪:营妓的孩子名声不好

    后梁的人,向来看重身份。

    即便是见过世面的皇族,也不例外。

    朱友珪虽贵为王子,但毕竟是朱温与营伎一晌贪欢所生。

    打出生之后,朱友珪就不受其他兄弟的待见。

    幼年自卑、孤僻的阴影,一直伴随着朱友珪成长。

    越来越严重的抑郁症,让朱友珪变得神经质。

    殊不知,这也催生了他体内的特殊潜能。

    朱友珪对食物的营养成分,有着超高的辨识能力。

    他的黄金营养配比,有效地解决了大量新生儿的营养不良问题。

    也让他成为大梁历史上,最年轻、最杰出的营养师。

    如今,他更是洛阳健康营养协会会长。

    他研发的独家营养配方,可谓一方难求。

    来自九国的求方之人,都在府邸外排成了长龙。

    联合国营养协会,更是发来请帖。

    邀请他参加世界健康营养论坛,共同解决人类健康问题。

    可惜,当时的大梁缺少语言学家。

    这才阻止了朱友珪,走向世界的步伐。

    不过,朱友珪并没有因此气馁,反而更加名声显赫。

    最近,朱友珪听闻父皇朱温因偏食患上了痢疾。

    精心准备了一份营养食谱,准备交给朱温。

    拳拳孝义,上天可鉴。(完)

    喜欢众生芸:王者浴血请大家收藏:()众生芸:王者浴血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