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7章 江湖异侠谷(贰)
    第十七章:江湖异侠谷(贰)

    1江希舜:天花病毒需小心

    医生,是很崇高的职业。

    尤其是,那些致力于病毒防治的医生。

    更是舍生忘死,冲锋在医疗事业的第一线。

    需要,被全人类所记住。

    江希舜,就是明朝伟大的医学家。

    甚至,成为第一也不为过。

    在明朝,天花是一种很普遍的传染病。

    一旦感染,就必须要进行火化才能防止传染。

    江希舜研究发现,得过天花的人如果康复了,就不会得天花。

    天花病人康复后,创口处会出现痂皮。

    江希舜认为,天花病人体内一定产生了天花病毒抗体。

    于是,他便率先提出,以毒攻毒的治疗方式。

    他将痊愈后的天花患者身上的痂皮,研成粉末。

    吹进健康儿童的鼻子里,用来简单预防天花。

    确实有一部分因吸入了痂皮粉,就不再感染天花。

    但防止天花,还是要不扎堆、不聚集。

    江希舜的研究,被一位英国医生真纳所采纳。

    真纳通过西医的提取技术,用针筒将抑制天花病毒注入人体内。

    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天花病毒在人类身体的传播。

    没有江希舜,天花病毒可能还要肆虐好多年。

    我们应该感谢,每一位病毒的吹哨人。(完)

    2李时珍:草药生意很大,不如合伙搞搞

    最近,采蘑菇的小女孩出名了。

    关于她的故事,是这样的。

    在东山里,住着一直凶恶的大灰狼。

    有一天,小女孩去东山采蘑菇。

    在小溪边,遇到了那只凶恶的大灰狼。

    大灰狼恶狠狠地扑向小女孩,展开嘴巴要吃了她。

    小女孩很害怕,慌乱间将毒蘑菇塞进了大灰狼的嘴巴里。

    大灰狼将蘑菇咽下去后,不一会儿就死了。

    正巧,对面上山的猎户看到了这一幕。

    便将这个故事,以三文钱的价格卖给了凉茶铺里的说书人。

    凉茶铺的说书人,打算将五文钱的价格把故事卖给过客的李时珍。

    李时珍没有钱,但他可以用包袱中的药材跟说书人交换。

    说书人不肯,背起竹箧就准备走人。

    李时珍拦住说书人,说愿意卖个三文钱的故事给说书人。

    说书人听闻有故事买,立马来了兴趣。

    立马喊店小二上了一壶茶,取出笔墨开始记录。

    “在黄州府,出了一位了不起的神医。”

    “神医能够通过草药合成,制作不同功效的丹药。”

    “神医将把丹药合成法,写进了一本书里。”

    李时珍一边说,一边拿出《本草纲目》。

    “草药生意很大,不如我们合伙搞搞?”(完)

    3李自成:走走人心散了,队伍不太好带

    闯王,是李自成的外号。

    打着起义的旗号,为兄弟们谋幸福。

    一直以来,那都是他引以为傲的资本。

    直到有一天,他在大醉之后,蓦然回首。

    背后,只剩下一只吗喽正在捡烟头。

    其他的兄弟,不知在什么时候,都已经走光了。

    梦想,大家曾经都有过。

    可惜,梦想扛不住现实的大逼斗。

    就算是李自成,也没办法扭转兵败的困局。

    顺利时,大家欢歌雀跃,俨然新时代的主人。

    失落时,大家人走茶凉,好像个没事人一样。

    那些所谓的梦想,都是利益堆出来的。

    一旦,利益变成了一场镜花水月的泡影。

    该跑的跑,该遛的遛,谁都不愿意留。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

    李自成,早就应该看清楚了。

    只是,骄傲的他不愿意承认。

    不愿意承认自己多年的努力,到头来就是屁。

    然而,历史就是这样的冷酷无情。

    不承认,并没有关系。

    反正,大家都是一群蝼蚁。(完)

    4孟云浦:有学问不做官,没关系不做官

    做学问的人,往往注重内在世界。

    欲望,通常是他们想要抛弃的外物。

    孤傲的活着,才能让独立的精神一尘不染。

    孟云浦,一位曾经以“匡扶社稷”为己任的热血青年。

    为什么最终贬为庶民,他的故事令人警醒。

    孟云浦少年聪颖,熟读《论语》等儒学经典。

    进士及第,未肯攀附宰相等权贵。

    选择在户部工作,喜欢给学生们讲课。

    当时的内阁权力很大,孟云浦时常看不惯。

    有事没事,就发表些抨击的言论。

    皇帝知道了,自然拿官阶“弱鸡”的孟云浦开刀。

    孟云浦的人生从此中了“诅咒”,持续低走。

    先去吏部做个文选司郎中,表面上有些文官调任的权力。

    但几次下来,就是个参加会议举下手的“假人”。

    于是又开始叽歪,被内阁又参了一本。

    这下子,不仅贬了官,削减了俸禄,还被派去干杂活。

    年底考核,他又拿到个不及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于是,被派到京城外面去做官。

    哪知道没做多久,就有人举报他诽谤朝廷命官。

    不仅乌纱没保住,还被贬为平民。

    说穿了这官啊,傲气文人做不得,不拉关系也做不得。(完)

    5欧阳贞:六十五岁进士,只是学历而已

    对于欧阳贞来说,进士只是学历。

    六十五岁的年纪,显然是没有机会当官了。

    怪只怪,自己身在风雨飘摇的时代。

    年轻时,凭借才学在元朝做个小官。

    哪知道,没几年,元朝就嗝屁了。

    好不容易,躲过了战乱。

    自己的大好青春,也就蹉跎掉了。

    朱元璋建大明朝,欧阳贞又出来科考。

    在江西乡试中,得了第一名。

    在考城等地方,做了一名主簿。

    没过几年,因为年逾花甲,就回家了。

    回到家乡的欧阳贞,爱上了干农活。

    他谦虚谨慎地向老农求教,把一亩三分地种得光鲜靓丽。

    同时,他爱上了家乡的山山水水。

    经常约同乡、旧友,一起赏花赏月赏秋香。

    此外,读书、着书依旧是他最大的爱好。

    还给自己取了个外号,叫贫乐。

    物质贫乏,但内心很快乐。

    所以,才会在六十五岁去考个进士玩玩。

    不知道,那个被他抢了名额的无名氏。

    在九泉之下,当作何感想?(完)

    喜欢众生芸:王者浴血请大家收藏:()众生芸:王者浴血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