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74章 咱们工人有力量!
    “龙门一号”母机项目,成了整个501厂乃至整个“596工程”的头号任务。

    原子弹和导弹的研发工作都暂时为它让了路。

    所有人都明白一个最朴素的道理:磨刀不误砍柴工。

    没有一口好锅,你就是有再好的米也做不出香喷喷的米饭。

    可这“锅”也不是那么好造的。

    第一道拦路虎,就卡在了最关键的“龙门”上。

    按照陆重的设计,这台母机的核心就在于一条长达五米,绝对平直的龙门导轨。

    刀头在这条导轨上来回滑动才能刨出同样平直的工件。

    说白了这条导轨就是所有精度的基准,是这台母机的“龙骨”。

    它的平直度误差必须控制在1丝以内,也就是百分之一毫米!

    五米长,百分之一毫米的误差!

    这个数据一出来,整个铸造车间和钳工车间都炸了锅。

    “我的天爷……”

    铸造车间的老主任,看着图纸上的数据,手里的烟袋锅子都快捏碎了。

    “五米长的大家伙,还是整体铸造,这……这得挖多大的沙坑啊?”

    “而且这么长的东西从铁水冷却到成型,中间肯定会因为内应力产生变形,别说1丝了,能控制在1毫米以内都得烧高香!”

    钳工班的孙师傅也是一脸的愁容,他带着徒弟们围着一台刚刚铸造出来的导轨粗坯,用拉线法和水平仪测了半天,结果最好的一个数据误差也超过了3毫米。

    “陆总师,不行啊。”

    孙师傅找到陆重,急得满头大汗。

    “这玩意儿太长了,又重,稍微有点温差它自己就变形了。”

    “我们用了您教的那个‘分段退火’的法子,效果还是不明显。”

    “这根‘龙骨’要是立不起来,后面的活儿就全都没法干了!”

    办公室里刚刚因为“母机”概念而燃起的万丈豪情,似乎又被这残酷的现实给压了下去。

    钱振华在一旁听着,也是眉头紧锁。

    他知道孙师傅说的都是实话,这不是靠手艺能解决的问题,是材料科学上的硬伤。

    钢铁的热胀冷缩就像人的生老病死一样,是物理规律,根本没法违抗。

    可陆重听完却只是平静的笑了笑。

    他走到那根歪歪扭扭的导轨粗坯前,从工具箱里拿出了一把看起来很奇怪的工具。

    那是一把用最好的轴承钢手工磨制出来的,又平又宽的刮刀。

    刀刃在灯光下,闪烁着一丝幽蓝色的寒光。

    “谁说变形了,就一定要把它硬掰回来了?”

    陆重看着众人,又一次抛出了他那标志性的反问。

    他蹲下身,用手在那根粗糙的导轨表面上轻轻的涂上了一层红色的颜料。

    然后他拿起一把同样经过精密研磨的铸铁平尺,在涂满颜料的导轨表面上,“唰”的一下刮了过去!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平尺刮过之后,导轨表面那些凸起来的地方都被染上了清晰的红色印记。

    而凹下去的地方,则还是保持着原来的铁灰色。

    “都看明白了吗?”

    陆重举起手里的刮刀,对着众人笑了笑。

    “咱们不跟它较劲。”

    “它哪里不平,咱们就把它刮平!”

    “一次刮不平,就刮十次!”

    “十次刮不平,就刮一百次!”

    “刮到什么时候这块平尺刮过去,整个导轨表面全都是均匀的红色印记了,那它不就平了吗?!”

    他一边说,一边手起刀落。

    “噌!”

    一声轻响。

    刮刀在他手里稳如磐石,角度和力度都恰到好处。

    一片薄如蝉翼的铁屑,从导轨表面一个凸起的红点上被精准的刮了下来。

    那手法与其说是在干活,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艺术创作!

    整个车间,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陆重这神乎其技的手艺,和那简单粗暴却又蕴含着无上智慧的“刮研”大法,给彻底镇住了!

    是啊!

    他们之前所有的思路,都局限在怎么防止变形,怎么把它掰直上。

    谁都没想到,还可以反其道而行之!

    你不平是吧?

    老子直接把你刮平!

    “我……我滴亲娘嘞……”

    孙师傅看着那个被刮掉的红点喃喃自语,几十年的钳工手艺今天算是学到家了。

    “这……这哪里是刮铁?”

    一个年轻的工人小声嘀咕道:“这是给机器刮痧啊!”

    给机器刮痧?!

    这话一出来,整个车间的人都乐了。

    别说,还真他娘的形象!

    “好!好一个刮痧!”

    李云虎兴奋的一拍大腿,他抢过一把刮刀,对着陈岩显摆道:“老陈,看到了吗?这就是咱们龙国工人的智慧!”

    “鹰酱那套是科学,咱们这个叫玄学!专治各种不服!”

    解决了最核心的“龙骨”难题,整个“龙门一号”母机的制造进度,瞬间被推上了快车道。

    一场轰轰烈烈的“给机器刮痧”运动,在整个501厂的车间里展开。

    老师傅们把压箱底的本事都拿了出来,没日没夜的趴在那根五米长的导轨上,一刀一刀的刮着。

    红色的颜料涂了又刮,刮了又涂。

    一开始还能刮下来大片的铁屑,到后来刮下来的都变成了细微的铁粉。

    半个月后。

    当巨大的铸铁平尺最后一次从导轨表面刮过。

    整个导轨表面呈现出了一片带着交叉网格纹路的完美红色!

    成功了!

    那条精度要求堪称变态的“龙骨”,就这么被老师傅们用最原始的办法,硬生生的给“刮”了出来!

    有了这条完美的“龙骨”,接下来的工作就变得水到渠成。

    车床的主轴箱、刀架、尾座,都被依次安装了上去。

    陆重又亲自操刀,用那台刚刚组装完成的“龙门一号”,为厂里其他的几台老旧车床都进行了一次脱胎换骨的“刮痧”手术。

    短短一个月时间,501厂的整体加工精度硬生生的被提升了一个数量级!

    这天晚上。

    陆重拖着疲惫的身体,刚回到宿舍。

    一推开门就闻到了一股饭菜的香味。

    只见王秀英正有些局促的站在屋里,桌上摆着两菜一汤。

    一盘是炒鸡蛋,一盘是醋溜白菜,还有一碗热气腾腾的疙瘩汤。

    “秀英同志?你怎么来了?”

    陆重有些意外。

    “我……我听王铁柱说您好几天没好好吃饭了,就……就给您做了点。”

    王秀英的脸颊微红,不敢看陆重的眼睛。

    “快坐下吃吧,都快凉了。”

    陆重心里一暖,也没客气,坐下就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王秀英就坐在对面也不吃饭,就这么单手托着下巴,安安静静的看着他吃,眼睛里像是有星星。

    “你怎么不吃?”

    陆重抬起头。

    “我看你吃就行了。”

    王秀英小声说道。

    吃完饭,王秀英麻利的收拾着碗筷。

    陆重看着她忙碌的背影,心里突然有了一种家的感觉。

    “秀英同志。”

    他鬼使神差的开口了。

    “嗯?”

    王秀英回过头。

    “这个周六晚上,厂里放映厅放电影《英雄儿女》,你有空吗?”

    王秀英的身体猛地一颤,手里的碗都差点掉在地上。

    她的脸瞬间就红到了脖子根,低着头,声音小的跟蚊子哼哼似的。

    “有……有空。”

    ……

    与此同时,在大洋彼岸。

    鹰酱,麻省理工学院,导弹实验室。

    一个头发花白,戴着金丝眼镜的龙国男人,正焦急的在一间密室里来回踱步。

    他就是钱学森。

    “怎么样了?联系上了吗?”

    他看着面前一个同样是黄皮肤黑眼睛的年轻人,急切的问道。

    那年轻人正是他最得意的学生,也是“归燕”计划在海外的核心联络人。

    “老师,联系上了。”

    年轻人压低了声音,脸上满是激动和难以置信。

    “国内回信了!”

    “他们说,您寄回去的那份图纸……他们……他们已经造出来了!”

    “什么?!”

    钱学森猛地停下脚步,一把抓住学生的肩膀,声音都在颤抖。

    “造出来了?!这么快?!”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那里面要求的加工精度,连我们这里的实验室都很难一次成功!”

    “我不知道……”

    年轻人苦笑着摇了摇头。

    “国内只回了七个字。”

    “哪七个字?”

    “咱们工人有力量!”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