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璃上仙打开了《新神名册》对尹珏说道:
“没事,师傅,九州上京还剩下很多个,您还是有很多机会挑战的。
金钱之神金龙瑜,诗神诗雪剑,时光之神花辞树,医神唐三甲……”
残阳如血,孤雁南飞
暮色四合,残阳将天际烧成一片瑰丽而凄厉的绛紫色,宛如一块被神明遗弃的破碎锦缎,铺陈在天穹之上。晚风穿过檐角悬挂的青铜风铃,发出清冷而悠远的叮咚声,带着秋日特有的萧瑟与寂寥,卷起大殿内散落的几页竹简,旋舞着,最终不甘地委顿在地。
昆仑山,玉虚峰巅。
这里是“上清观”所在,亦是天下道门执牛耳之地。然此刻,观内气氛却并非香火缭绕、仙气氤氲,反而弥漫着一种沉郁得化不开的静谧。这种静谧,并非源于修行者的定力,而是……一种近乎凝滞的沉重,仿佛连时间在此刻也屏住了呼吸,不忍惊扰了什么。
大殿深处,靠近那面几乎与山壁融为一体的巨大紫檀木书架旁,光线本就不足,此刻更显得昏暗。唯有几颗镶嵌在穹顶、不知是何年何月留下的夜明珠散发着幽冷而恒定的清辉,勉强驱散了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却也让空气中漂浮的细微尘埃纤毫毕现,如同无数迷途的金色魂灵。
尹珏。
他便是这座道统传承了数千载的上清观观主,人称“玄霄真人”。此刻,他正独自一人坐在一张厚重古拙、不知由何种神木制成的太师椅上。椅面宽大,足以容纳他略显单薄却依旧挺拔的身躯。他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青色道袍,袍角边缘处已有些许磨损,甚至打着不易察觉的细小补丁,与他“玄霄真人”这响彻九天十地的名号,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的朴素。
他没有点灯,也没有燃香。
他就那样静静地坐着,背影孤绝而落寞,仿佛与身后那面承载了无尽岁月痕迹的书架融为了一体。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不是皱纹,不是白发——他的面容依然清俊,线条勾勒出一种近乎禁欲的完美,只是那份完美之下,沉淀了太多的沧桑与疲惫,像是亘古冰川覆盖下的火山,沉默,却蕴藏着随时可能喷薄而出的灼热痛苦。
他的目光,正落在身前那张宽大的紫檀木书案上。
书案由一整块千年紫檀精心雕琢而成,纹理缜密如云霞,触手温润如凝脂,乃是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品。然而此刻,这张价值连城的书案上,却只摊开放着一卷竹简。
说是竹简,其实有些勉强。
这并非寻常的竹片串制而成,而是以一种更为古老、更为神秘的方式制成。每一“简”都薄如蝉翼,色泽非金非玉,呈现出一种温润的象牙白色,表面流转着淡淡的荧光,触手冰凉滑腻,仿佛蕴含着某种奇异的生命力。其上以一种非墨非笔的技法记载着密密麻麻的文字,字形古奥,笔画间似有流光闪烁,宛如活物。
这便是传说中,自上古神魔大战后便失落的《新神名册》。
并非凡间史书记载的那种名册,而是……一份记录着诸天神只名讳、神职、神力,甚至……神之轨迹与命运的神秘典籍。据说,得此名册者,便如同掌握了打开神国大门的钥匙,能窥探诸神黄昏的秘密,预见未来神只的轮换与陨落。
它曾是上清观创派祖师云游太虚时,偶然从一处崩塌的天界遗迹中所得。千百年来,它一直被奉为上清观最高的禁忌与秘密,唯有历代观主才有资格在特定的时机,于特定的地点,以无上心境去感应、去窥视其中一二。
从未有人真正将其完全“打开”。
直到今日。
尹珏伸出略显苍白的手指,指尖轻轻拂过那冰凉滑腻的竹简表面。他的动作很轻柔,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敬畏,又夹杂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痛苦。
随着他指尖的划过,那片薄薄的“简”片上,原本黯淡的荧光陡然亮了起来,一道道细微的光丝如同水波般荡漾开来,瞬间充斥了整片空间。昏暗的大殿内,仿佛有无形的星辰在诞生、湮灭,散发出古老而浩瀚的气息。
竹简上的古奥文字开始缓缓流动、重组,幻化出一幕又一幕瑰丽而苍茫的幻象。
不再是简单的文字,而是……真实。
是记忆?是预言?还是……另一种形式的现实?
尹珏的眼神变得异常复杂,有追忆,有怅惘,有痛楚,也有一丝……燃烧的疯狂。他看到了金戈铁马、神魔嘶吼的远古战场;看到了星辰陨落、天地崩塌的末日景象;看到了顶天立地的巨人咆哮,看到了振翅翱翔的神禽盘旋;也看到了……无数熟悉而又陌生的神只之名,在璀璨的光华中闪耀,又在无尽的岁月中黯淡、沉沦、乃至……彻底消亡。
他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胸口微微起伏,仿佛在与那卷古老的竹简一同呼吸,一同承受着那来自亘古洪荒的巨大压力。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顺着清癯的脸颊滑落,滴落在冰冷的地面上,瞬间便消失不见,仿佛被这片刻显化的神国幻影瞬间蒸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良久,良久。
他才缓缓收回手,那双深邃的眼眸之中,光芒黯淡了许多,像是耗尽了所有的神采。他轻轻喘息着,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旷日持久的鏖战。
书案上的《新神名册》也渐渐恢复了平静,光芒内敛,再次变回了那副古朴无华的样子,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尹珏的幻觉。
但空气中残留的那一丝若有若无的、源自太古洪荒的苍凉气息,却证明着刚才的一切并非虚妄。
尹珏抬起头,望向大殿那高耸的穹顶,目光似乎穿透了厚重的岩石与无尽的黑暗,望向了遥不可及的星空。
“又少了一个……”
他的声音很轻,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疲惫和沙哑,如同两块粗糙的砂石在无声地摩擦。这声音不大,却在这寂静的大殿中回荡,显得格外清晰,也格外……沉重。
像是一声悠长的叹息,又像是一道无声的诅咒。
他缓缓站起身,道袍在无风的殿中轻轻飘动,猎猎作响。他走到大殿中央,负手而立,目光再次投向那面巨大的紫檀木书架。书架上,除了这部禁忌的《新神名册》,还陈列着无数珍贵的道藏典籍、上古神器碎片、以及历代观主留下的手札玉简。
每一件,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无数的传说。
但此刻,在尹珏眼中,这些东西仿佛都失去了光彩。他的目光最终定格在书架最高一层,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那里,放着一个同样材质古朴的木匣,与其他典籍相比,并不起眼。但尹珏知道,里面存放的,是数十年来,他呕心沥血,耗费无数天材地宝,才勉强记录下来的……关于那卷《新神名册》的零星感悟和部分残缺记载。
每一次翻阅《新神名册》,对他而言,都是一场残酷的考验,一次对心神和灵魂的残酷掠夺。他能从中看到的,不仅仅是诸神的轨迹,更是……一种无可挽回的宿命感。一种……万物凋零,诸神黄昏,不可避免的终局。
他看到了太多熟悉的名字,那些曾经照耀万古,威震九天的伟大存在,一个个在名册上黯淡下去,化为历史的尘埃。而他,作为上清观的观主,作为这片天地间最后的几位能够窥视这份名册的生灵之一,却无力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这种无力感,比死亡本身更让人绝望。
他曾试图反抗,试图寻找那一线生机,试图逆转那既定的轨迹。为此,他不惜逆天而行,耗费了无数的心血和寿元,甚至……牺牲了某些他本不该牺牲的东西。
但结果呢?
看看那名册上,那些被他用尽心力去守护、去改变的名字吧。有的,确实暂时延缓了陨落的命运,光芒黯淡了许多,却依旧在缓缓流逝。有的,甚至……加速了他们的灭亡。
他的努力,就像是在汹涌澎湃的洪流中,试图用手中的枯枝,去阻挡那不可抗拒的洪流。徒劳,且悲壮。
“呵……”
一声几不可闻的苦笑,从尹珏的唇边溢出。那笑容中,充满了自嘲,也充满了无尽的疲惫。
他缓缓转过身,目光落在了大殿入口的方向。
那里,不知何时,悄无声息地站了一个人。
一个年轻的身影。
他穿着一身与他师尊尹珏同样质料的青色道袍,却颜色鲜明得多,宛如雨后初晴的碧空,充满了勃勃生机。他的身姿挺拔,面容俊朗,眉宇间带着一股少年人的英气和……一丝与这座沉寂大殿格格不入的、难以言喻的从容与……淡漠。
他的眼神清澈,如同最纯净的山泉,映照着大殿内昏暗的光线,却没有丝毫的闪躲或不安。他就那样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早已来了许久,又仿佛是刚刚才凝聚成形的光影。
他便是青璃。
尹珏唯一的亲传弟子,也是上清观……唯一的希望。
青璃的修为境界,早已超越了寻常意义上的金丹、元婴,甚至连化神都已是过去。他如今所达到的层次,被世人称为“地仙”,距离传说中真正的“天仙”、“真仙”只有一步之遥。但尹珏知道,青璃的境界,远不止于此。
他的道,与众不同。
他的心,也……异于常人。
或许,正是因为这份“异”,才让他能够在尹珏数次冲击《新神名册》带来的心魔劫与灵魂反噬时,稳稳地守护在旁,成为那道不可或缺的屏障。
“师傅。”青璃开口,声音清朗温和,如同春风拂过冰封的湖面,带着一丝暖意,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
他缓步上前,来到尹珏的身后,微微躬身行礼。他的动作标准而优雅,带着道门弟子的虔诚,却又似乎缺少了某种更深层次的情感。
尹珏没有回头,他依旧背对着青璃,目光投向远方,仿佛在看穿这昆仑山的层峦叠嶂,看向那更为遥远、更为缥缈的天际。
“何事?”他的声音依旧低沉,带着刚才的疲惫。
青璃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斟酌言辞。然后,他再次开口,声音平稳,听不出丝毫波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