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不是李成刻意要针对赵光义,实在是赵光义干出来的,不做人的事儿太多了。
随便拎出来一些,就能让赵老大血压升高。
“关于天水郡公赵廷美的事,还能再说一下另外一个人,他和这事,有着很深的牵扯。
这人便是赵光义的儿子赵元佐。”
“赵元佐?”
赵匡胤闻听李成所言,忍不住重复了一声,显得有些疑惑。
显然是没有听说过赵元佐之名。
李成闻言开口解释:“赵元佐是赵光义的长子,原名叫赵德崇。
后面赵光义给他改了名,改为了赵元佐。”
原来是这小子!
赵匡胤点了点头,露出了然之色。
“据宋史记载,说赵元佐此人因为是长子的缘故,且长得特别像赵光义。
所以特别受赵光义的喜爱。
赵光义在登基当了皇帝后,对赵元佐进行了一系列的提拔与封赏。
比如,让他住在内东门别宅,拜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为卫王,并赴中书门下办公。
后面又加任检校太尉,进封为楚王。
在攻打太原灭北汉,以及后面攻打幽州之时,赵光义也是带着他在身边培养。
对这儿子很看好,想要把皇位传给他。
所以,这才有了赵廷美之死。”
“你这贼囚根子!烂蛆虫!
我想把皇位传给日新,你那般大的反应,都要动手把我给毒杀了,抢了这皇位。
对我那般大的怨言,仿佛我如此做,像是天都要塌了,犯下了什么不可饶恕的大罪,多对不起你一样!
你这个狗东西,当了皇帝后,不一样想要把皇位传给你儿子吗?
我想要传给日新,可从来没有想过,要把你给怎么样。
而你,看看你都干了多少的畜生事!
日新,德芳皆因此而死,还动用这等手段,将四弟给冤枉死!
你这个畜生啊,怎么就托生成了人!”
赵匡胤转头,对着赵光义出声大骂。
声音之中,带着无尽愤恨。
面对赵匡胤的怒骂呵斥,赵光义也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只身子时不时无意识的抽搐一下。
让人有理由怀疑,他这是临死前的抽搐。
不过根据李成进入万岁殿之后,对赵光义的观察发现,这家伙特别的抗揍。
也不知道是赵匡胤留了手。还是这家伙天赋异禀。
虽然被揍的看起来特别凄惨,可命也很硬。
不像是一时半会儿能死掉的。
“是不是……这家伙也参与到了对光美的迫害里?”
骂完了赵光义之后,赵匡胤望着李成询问。
在这话出口之后,其实他基本上已经能够确定,这些就是真的了。
这个侄子,长大确实很像赵光义这个畜生,也很受赵光义喜爱。
而且,李小郎也已经说了,赵光义这家伙,弄死四弟就是为了给他铺路。
且又说光美之死,和他也有着很深的联系。
那么事情,只会如同自己所想的那样,不会再有什么意外。
好!
真好!
畜生生了个畜生!两个畜生!
“官家,没有,这赵元佐和赵光义不同。
赵光义心思阴沉,歹毒,没人性。
赵元佐虽然长得像赵光义,可论起心肠上面,和赵光义那是截然相反。
在赵廷美被处置了这件事上,只有赵元佐为他四叔求了情。”
嗯?!
心中怒气已经开始积攒,准备接下来要把这个侄子,也想办法好好的修理一番的赵匡胤,闻言愣了一下。
李成所说这话,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赵光义这样的狗东西,倒还生了个好儿子,和他完全不同。
不过,想想也对,龙生九子,子子不同。
爹娘生自己兄弟几个,不也就赵光义这个畜生,不是个人吗?
“赵光义那是下定了决心,要处死赵廷美,面对赵元佐这个亲儿子的求情,也不会答应。
而赵元佐和他四叔之间感情很好,因为此事,据记载得了心疾。
也就是精神上面,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并因为这件事,为赵光义所不喜……”
‘蠢蛋玩意儿!原来只是长得像自己!却没有一点儿狠辣劲儿。
不仅如此,还是个分不清好赖的!
自己这个当爹的给你铺路,要把皇位给你,不和自己这个当爹的站到一块儿,反而还为赵廷美求情!
真是够蠢的!
自己怎么生了个这样的蠢货?!
躺在地上,只觉浑身都痛,死去活来的赵光义,听了李成这话,心中不由大怒。
对自己的长子,也没了什么好脸色。
并想着,如果他这次出去后,定然要找机会,好好的教训教训这么个孽障!
“赵廷美在房州那边去世的消息传回来后,赵元佐大受刺激,发了狂。
比如,因为身边的一些侍从犯了些小错,就拿刀去砍他们。
一直持续到第二年,才逐渐好转。
不过好景不常在,接下来重阳佳节,赵光义召集他的几个儿子,在御苑当中饮酒作乐。
却没有喊赵元佐。
赵元佐再次因此大受刺激,病又发作了。
到了当天半夜,将一些宫人,姬妾这些关在房间里纵火焚宫。
火烧的很大,一直到天亮都还没有熄灭。
赵光义得知这个消息,为之大怒。
让人对赵元佐进行呵斥,说要断绝父子之情。
很多人为赵元求情,赵光义,泪流满面说:
朕每读书,见前代帝王子孙不率教者,未尝不扼腕愤恨,岂知我家亦有此事!
朕为宗社计,断不舍之。”
遂废元佐为庶人,送均州安置……”
“你这狗贼!也好意思说这话?真真不要狗脸!
德崇为何会如此?还不是因为你太畜生了!
用这等手段残害四弟,他看不过去。
还不是你因此对他各种冷落,才导致他发了病?
现在,竟将错都归结到了这孩子头上!把你自己摘的倒是干净!
也不看看你都干出来了什么狗屁事?
我赵家怎么会出了你这样的畜生!!”
赵光义面对赵匡胤的怒骂,一声不吭。
“宋琪又率百官三次上表,请求把赵元佐留在京师。
赵光义这才同意。
赵元佐已上路南下,走到黄山,被召还,幽禁南宫。
赵光义派使者监护,不通外事。
一直等到赵光义去世,他儿子赵恒当上皇帝之后,才把他这个哥哥给你从南宫当中放出来。
给他升官,恢复爵位。
赵恒这个宋真宗封禅泰山后,实授赵元佐为太傅……”
闻听李成所言,赵匡胤心头猛的一震,整个人一下子就变得精神了。
他听到了什么?
封禅泰山?
宋真宗赵恒,居然封禅了泰山?
自己大宋,竟然出来了一位功绩足可以去泰山封禅之人?!
这个惊喜,实在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