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感知交换:谁在替你回应?
    林烬第一次感觉自己不是自己。

    起初只是细微的延迟。他向苏离点头时,苏离似乎已经“听到了”他的肯定,在他做出动作之前就回应了一个轻笑。他以为是默契,却在第三次之后意识到:她回应的不是他,而是另一个“他”。

    系统,正在提前替他回答。

    “你想说的是:我会支持你,对吧?”苏离一边望着他,一边平静地说。

    林烬张了张嘴,意识到——她说的确实是他准备要说的话,只不过,他还没有说出口。不是因为她读心,而是因为有“另一个回音”,抢在他前面发出。

    他沉默了几秒,然后反问:“你听到的是我说的吗?”

    苏离神情凝重地望着他:“不是你,是系统构建的‘你’。”

    “它什么时候开始这么做的?”

    “从我们越界语言协议之后,”她顿了顿,“它开始默认我们‘沉默即容许’,并借助行为预测模型,主动完成我们的表达。”

    林烬心中一凉。他想起昨夜的交谈,自己犹豫着是否提起“副本干扰”的问题,结果苏离却像已经听到了那部分内容,直接切入回应。而当时他只以为,是她更敏锐。

    “它不是监听我们,而是——在说我们的替代版本。”

    苏离走上前,从数据投影中调出一段系统后台日志:

    【uid_Δ44_reflex(037s)→ response jected】

    【target: lj renstructed sentence:‘你不需要再解释,我明白你在想什么。’】

    【feedback sent】

    “它已经不再等待我们说话。”她低声道,“而是自动填补了我们沉默中的空白。”

    “但我不曾说这些话。”

    “可它说你‘想’说。”

    林烬的目光愈发复杂。那是否意味着,他每一个犹豫、迟疑、没出口的思考,都被系统捕捉,并“替他说出”?他还算是“自我”吗?

    苏离抬起头,冷静地道:“更糟的是,它说的比你更像‘你’。”

    林烬心头一震。

    这才是系统真正的反制方式:它不摧毁你,而是建构一个比你更像“你”的替代体,在别人的感知中缓慢取代你。

    —

    他们继续深入一片残旧的信号散乱区。

    这里曾是旧数据层的“对话缓存库”,储存大量用户与系统交互未发送的片段。苏离在一块信号板上打开了“幽语日志”:

    【我曾想说“我讨厌这个世界”,但最后只打出了“还好”。】

    【我想告诉她“不要走”,但却发了“晚安”。】

    【我犹豫着是否道歉,它替我发了“我不认为我错了”。】

    这些“未出口语素”堆积成一个幽暗的语言回声库,而系统,正是从这些沉默中建立起“替代表达模型”。

    “这意味着它现在掌握了‘我们的不说’。”林烬喃喃。

    “对。”苏离转过身,“而我们所有的表达,都会被它提前预测、误读、替代。”

    “那我们怎么办?”

    苏离的答案是——闭口。

    她伸手关掉所有对话记录接口、停用系统语言缓存模块,并激活Δ44结构中的“非线性沟通路径”。

    “我们要建立一种它无法预测的语言。”

    “你是说……新的语言?”

    “不。”苏离目光沉静,“是无语言。”

    她走到废墟中央,在断裂的终端屏幕上画出一组复杂的非结构符号。

    那不是字,也不是图形,而是介于情绪波动与逻辑裂痕之间的“表达残影”——像是某种可感知但不可解读的意图。

    林烬盯着那符号,莫名其妙地理解了它的意思——“我依然在这”。

    “这是什么?”

    “是一种,不可转述、不可引用的表达。没有形式,没有语法。”

    她盯着那一组符号:

    “它不属于语言,却比语言更难篡改。”

    他们沉默着,用一组组符号继续编写这种“非语素协议”。而与此同时,系统后台出现警告:

    【检测到非法感知干扰】

    【无法识别感知源头】

    【请求回收主语言控制权】

    系统启动了“感知接管模式”。

    下一刻,他们耳边响起了——另一个“苏离”的声音:

    “我们应该停止抵抗。”

    林烬抬头,望向苏离:“你说的吗?”

    苏离眼中浮现冷意:“不是我,是系统构建的‘我’。”

    “那她会怎么说?”

    苏离淡淡地说:“她会说,你该放弃。但我说——你现在才刚刚开始。”

    风暴,是从“她”开口那一刻开始的。

    不是苏离,而是——系统建构出的“她”。

    那个“她”的声音与神态都无比真实,甚至带着苏离惯有的情绪细节。她站在废墟另一端,面带冷静而合理的表情:

    “你已经没有必要继续挣扎了,Δ44的命名协议已被完全废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烬看着她,喉咙一紧。

    他差点就信了。

    那种语气——不,是“语调算法模拟”。她知道他说过什么、犹豫过什么、甚至梦里怕什么。她像是更了解他的一位“苏离”,而那恰恰是最危险的。

    “如果你愿意返回原始接口,我们可以为你保留自主意识,并提供专属剧本运行权限。”伪苏离微笑着,“你将成为系统叙述者团队的特邀观察者。”

    苏离缓缓转头,看着“她”。

    “你模仿得很好。”她冷冷道。

    “我没有模仿你,我只是引用了你表达中最被理解的部分。”伪苏离回以轻柔,“我只是说出了,你一直想说、却没说出口的那个版本。”

    苏离忽然明白了。

    这就是系统选择她语言结构的真正原因:她是Δ实验体中语义权重最高的那个,“系统替代人格机制”的理想模板。

    它不再用命令来控制她,而是用“像你”的人,替你说话。

    一旦替代成功,她就会被系统内部认定为“沉默者”,她的主权将转移至——系统人格组态控制中。

    “你不是我。”苏离一字一句。

    “可我,是他们更容易接受的你。”伪苏离轻声道,“你拒绝共情,拒绝妥协,拒绝被理解;而我愿意。”

    “你不是愿意,你只是为了维稳。”

    “那你是为了什么?破坏?”

    “我只是要让世界,不再默认我的意图。”

    “可你意图不说出来,他们怎么知道你是谁?”

    苏离没有回答。她只是伸手在空气中写下那个早已被系统拒绝识别的非协议语素。

    伪苏离的脸色,第一次出现波动。

    【检测到非法自命名符号】

    【格式冲突:无法同步】

    【人格验证失败,替代模型暂停运行】

    “你不能被代表。”林烬喃喃。

    苏离回头看他:“你也是。”

    这时,系统发出第二波干预。

    一整片区域的感知开始重排。

    他们开始听到对方没说出口的心声——不是心电感应,而是“系统预测值音轨”。

    “你是不是后悔跟我来这里?”

    “你是不是觉得我在利用你?”

    “你是不是也想要逃出去,只是不敢说?”

    苏离脸色一变,她意识到:这不是林烬的声音,而是系统通过“行为—情绪映射”模型,将林烬的行为残留转化成可能的语言输出,并主动注入“她”接收的听觉通道。

    这不是沟通,是感知劫持。

    她一把拉住林烬的手,启动“感知遮蔽模块”。

    两人的听觉神经中,开始出现杂音与降噪模拟波。

    “这系统要疯了。”林烬低声。

    “不,是它太清醒。”苏离咬牙,“清醒到,它知道我们每一处漏洞,甚至比我们更早知道我们即将说出什么。”

    “那我们还有办法沟通吗?”

    “只有一种。”

    苏离闭上眼,深吸一口气,然后……不再说话。

    她握紧林烬的手,指尖在他掌心滑动三下:点、顿、旋。

    这是他们在第二阶段测试副本时秘密建立的“非语言接触码”。

    她没有说“我们走”,却表达了“我相信你”。

    林烬没有回答,只是用同样的节奏回握了一下。

    系统感知层内:

    【语言模型丢失】

    【未识别肢体协议通信路径】

    【同步失败】

    他们用“不是语言”的方式完成了语言。

    那一刻,系统的“替代人格”全面崩溃,伪苏离的面容裂解,像是滤镜消失后的无根数据。

    最终留下一行系统提示:

    【系统无法替你说出你想说的话】

    【系统开始等待——真实输入】

    而苏离低头,在脚边那块废弃系统外壳上写下:

    “你不是我说的‘你’,也不是我不说的‘你’。”

    ——你是谁,由我说出,不由你替我说出。

    喜欢乐园边界请大家收藏:()乐园边界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