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82集:《高原追踪之神秘身影》
    第一章 紧急指令

    海拔四千米的高原,风像刀子一样刮过稀疏的草甸,卷起细碎的沙砾。天空蓝得近乎诡异,阳光炽烈,却驱不散空气中的寒意。杜志远站在临时搭建的营地边缘,深深吸了一口稀薄的空气,肺部传来熟悉的刺痛感——这是高原对初来者的“下马威”。

    “队长,总部电报。”通讯兵小李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脸颊因缺氧和寒冷而泛起不正常的红晕。

    杜志远接过加密电报,快速浏览。内容很简短,但信息量巨大:“据卫星监测及线报,藏北高原尼玛县附近区域,出现不明身份人员活动迹象,行踪诡秘,疑似进行秘密测绘及信号发射。要求你部即刻前往,查明身份,阻止其活动,确保区域安全。”

    “神秘身影……”杜志远低声重复,眉头紧锁。高原地区地广人稀,环境恶劣,若非有特殊目的,很少有人会深入到这种荒无人烟的地带。秘密测绘?信号发射?这背后可能牵扯到复杂的问题。

    “通知全队,十分钟后集合,布置任务。”杜志远当机立断,“重点强调高原反应的防护,检查所有装备,尤其是耐寒和通讯设备。我们要去的地方,条件只会更艰苦。”

    十分钟后,一支十人的精锐小队集合完毕。队员们脸色各异,有人已经出现了轻微的头痛、恶心症状,但眼神中都透着一股坚毅。他们是杜志远精心挑选的队员,经历过各种严苛环境的考验。

    “同志们,”杜志远站在队伍前,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我们接到任务,要在这片高原上,找到一群‘幽灵’。他们可能很危险,可能隐藏得很深。我们面临的不仅是敌人,还有这恶劣的自然环境。高原反应、严寒、缺氧、复杂的地形……都是我们的敌人。但我们是杜志远团队,没有我们完不成的任务!”

    “是!”回答声略显微弱,但充满了力量。

    第二章 初入险境

    车队沿着崎岖的土路向尼玛县深处进发。所谓的路,不过是过往牧民和勘探队压出的模糊车辙,坑洼不平,车子颠簸得像一片在波涛中起伏的树叶。

    “队长,前面的路好像被泥石流冲断了。”司机老王指着前方一片狼藉的山坡。

    杜志远下车查看,只见一段路基被山洪和泥石流彻底摧毁,滚落的巨石和泥浆堆积在山谷中,阻断了去路。“看来只能弃车徒步了。”他当机立断,“整理装备,轻装上阵。把重要物资和通讯设备带上,其他非必要物品暂时存放。”

    队员们开始忙碌起来,将必要的食物、水、药品、帐篷、睡袋以及专业的追踪和侦查设备打包。高原上负重行走,每一步都异常艰难。才走出几公里,就有队员开始大口喘气,脸色苍白。

    “注意调整呼吸,不要急,保持节奏。”杜志远一边走,一边提醒,“小李,给大家分发抗高原反应的药物,再检查一下血氧饱和度。”

    小李背着沉重的通讯设备,依旧有条不紊地执行着命令。“队长,张峰的血氧有点低,只有82。”

    杜志远走到张峰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感觉怎么样?能不能坚持?”

    张峰抹了把额头上的冷汗,强打精神:“没事队长,老毛病了,缓一会儿就好。”

    “不行,你先停下休息十分钟,吸点氧。”杜志远不容置疑地说,“高原反应不能硬扛,我们是一个团队,不能有人掉队。”

    队伍暂时停下来休整。杜志远拿出卫星定位仪和地图,仔细比对。“根据情报,神秘身影最后出现的区域,大概在前方那片连绵的山坳里,距离我们现在的位置,直线距离还有二十公里左右。但这地形……”他看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等高线,“我们至少需要两天才能到达。”

    “两天?”队员小陈有些惊讶,“在这种地方,两天时间,他们可能早就转移了。”

    “所以我们必须抓紧时间,但更要保证安全。”杜志远说,“大家记住,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查明情况,不是贸然出击。在没有摸清对方底细之前,保持隐蔽和警惕是最重要的。”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连绵的雪山之巅,景色壮丽得令人窒息。但队员们无心欣赏,他们在一处背风的山坳里扎下营地,简单吃过晚餐后,便轮流休息,留下两人警戒。

    夜晚的高原格外寒冷,气温骤降到零下十几度。寒风呼啸着穿过山谷,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鬼魅的低语。杜志远裹紧了身上的防寒服,坐在篝火旁,望着远处漆黑的山峦,心中思绪万千。那些神秘身影到底是谁?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在这荒无人烟的高原上,他们究竟在寻找什么,或者在隐藏什么?

    第三章 蛛丝马迹

    第二天一早,队伍继续出发。经过一夜的休息,队员们的状态好了一些,但高原的疲惫感是累积的,每前进一步都更加艰难。

    中午时分,他们翻过一道山梁,眼前出现了一片相对平坦的谷地。谷地里散布着一些低矮的灌木丛和稀疏的牧草,一条小溪蜿蜒流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家注意,仔细搜索周围,看看有没有人类活动的痕迹。”杜志远下令。

    队员们分散开来,小心翼翼地在谷地中搜索。突然,小李低呼一声:“队长,这边有发现!”

    杜志远快步走过去,只见小李指着地面上一些模糊的脚印。脚印已经被风吹得有些模糊,但依稀可以辨认出是一种专业登山靴留下的,尺码较大,而且不止一个人的脚印。

    “看来我们找对方向了。”杜志远蹲下身,仔细观察,“这些脚印很新鲜,应该是在十二小时内留下的。他们往山谷深处去了。”

    队伍沿着脚印追踪而去。山谷越来越狭窄,两侧的山峰也越来越陡峭。在一处背阴的岩石下,他们又发现了一个临时休息的痕迹——几个被压瘪的能量棒包装纸,还有一个丢弃的、印有外文标识的氧气瓶。

    “外文标识?”小陈拿起氧气瓶,仔细看了看,“队长,这不是我们国内常用的品牌。”

    杜志远接过氧气瓶,眉头皱得更紧了。“看来这些人不是普通的探险者或者牧民。”他环顾四周,“提高警惕,他们可能带有武器,而且对我们有敌意。”

    继续深入,脚印开始变得断断续续,似乎对方也在刻意隐藏行踪。傍晚时分,他们来到一个巨大的冰川融水形成的湖泊旁。湖泊周围是陡峭的山壁,只有一条狭窄的小路通往湖的另一侧。

    “队长,脚印到湖边就消失了。”负责追踪的队员报告。

    杜志远站在湖边,望着冰冷的湖水和对岸的山壁,陷入沉思。“消失了?不可能平白无故消失。”他仔细观察着湖边的地形,突然,他的目光被湖对岸山壁上一个不起眼的凹陷吸引了。

    “小李,把望远镜给我。”

    杜志远举起望远镜,对准那个凹陷。看了一会儿,他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果然有问题。看到了吗?那个凹陷不是自然形成的,像是一个人工开凿的入口,而且门口有简易的伪装网。”

    队员们轮流用望远镜观察,都确认了杜志远的判断。

    “他们进去了?”张峰问。

    “很有可能。”杜志远放下望远镜,“今晚我们就在这里扎营,距离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保持在安全监视范围内。明天一早,我们想办法接近那个入口。”

    夜色再次笼罩高原。杜志远安排了更严密的警戒,并且下令熄灭了所有明火。队员们在黑暗中休息,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和期待的气氛。他们知道,离真相越来越近了,但前方也可能隐藏着更大的危险。

    第四章 深入虎穴

    天刚蒙蒙亮,杜志远就叫醒了队员们。简单吃过早餐,他们收拾好装备,小心翼翼地向湖边靠近。为了避免被发现,他们选择了从湖边另一侧的山脊迂回过去,利用岩石和植被作为掩护。

    接近那个山壁入口时,杜志远示意大家停下。他和小李趴在岩石后面,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入口处的伪装网似乎有被移动过的痕迹,而且,他们隐约听到从里面传来一些低沉的机器运转声。

    “里面有人,而且有设备在工作。”杜志远低声说,“小李,尝试用信号探测器扫描一下,看看有没有异常的电磁信号。”

    小李拿出便携式信号探测器,调整好频率,开始扫描。过了一会儿,他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队长,有很强的电磁信号,频率很复杂,不像是普通的通讯设备,倒像是……像是某种大功率的发射装置或者测绘仪器。”

    “果然不出所料。”杜志远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他们在这里进行秘密活动,目标很可能是这片区域的地质构造或者其他敏感信息。”

    “队长,我们怎么办?强攻吗?”小陈握紧了手中的枪。

    “不行,”杜志远摇摇头,“我们不知道里面有多少人,装备如何,地形也不熟悉。强攻太冒险。我们先派两个人进去侦察,摸清情况。”

    他看了看张峰和小陈:“你们两个,跟我来。其他人在这里待命,保持通讯畅通,随时准备支援。”

    三人利用岩石的掩护,慢慢接近入口。入口处没有明显的警戒,但杜志远知道,越是这样,越可能暗藏玄机。他打了个手势,张峰和小陈会意,一个在前,一个在后,杜志远居中,三人呈战术队形,小心翼翼地钻进了伪装网覆盖的入口。

    入口里面是一条狭窄的通道,向下延伸,像是一个简陋的矿洞。通道内壁粗糙,有明显的人工开凿痕迹。越往下走,机器的轰鸣声越清晰,还夹杂着一些人说话的声音,是外语,杜志远能听出是俄语,但说得很轻。

    通道尽头是一个宽敞的地下空间,顶部和四周用简易的钢架支撑着。空间里摆放着几台大型的电子设备,屏幕上闪烁着各种数据和波形。几个穿着厚厚防寒服、戴着帽子和口罩的人正在操作设备,他们的腰间都挂着枪。在空间的一角,堆放着一些包装严密的箱子和更多的氧气瓶。

    “队长,你看那个!”小陈指着一台设备旁边的一张图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