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39集:《太空探索中的伦理考量》
    星海伦理守则

    舷窗外,地球像一颗被深蓝绸缎包裹的玻璃珠,悬浮在寂静的宇宙里。林夏博士盯着那抹熟悉的蔚蓝,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操控台边缘。全息屏幕上滚动着最新的月球氦-3开采计划,红色的伦理风险评估指数像跳动的警告灯,始终停留在"高风险"区间。

    "林博士,联合航天署的加密通讯请求。"ai助手的电子音打破了驾驶舱的宁静。

    全息投影里浮现出联合航天署总干事埃文斯的脸,他花白的眉毛拧成了疙瘩:"月神矿业刚提交了紧急申请,他们想提前启动克莱门汀环形山的开采作业,比原计划早三个月。"

    林夏皱眉:"他们的生态评估报告还没通过终审,那里的永久阴影区可能存在原始水冰结构。"

    "但董事会认为氦-3的供应缺口已经迫在眉睫。"埃文斯的语气透着无奈,"上周的全球能源峰会你也参加了, fion反应堆的燃料储备只够维持十四个月。"

    驾驶舱的舷窗缓缓切换视角,月球表面斑驳的环形山在阳光下泛着冷寂的银光。林夏想起三年前第一次踏上月球时,靴底碾过月尘的触感,像踩碎了亿万年前的星光。那时她绝不会想到,人类的足迹会如此迅速地变成挖掘机的履带印。

    "我需要七十二小时。"她最终开口,"让月神矿业暂停设备部署,我们的伦理评估团队会亲自去现场勘查。"

    冰与火的抉择

    "所以你们是来给资本家当道德警察的?"月神矿业现场总监马克把安全帽扔在金属桌面上,发出刺耳的碰撞声。临时搭建的月球基地里,循环系统的嗡鸣让对话都带上了震颤的尾音。

    林夏的团队成员陈默正调试着便携式光谱仪,闻言抬头:"我们是来确保开采活动不会破坏月球的原始地质结构。那些水冰可能记录着太阳系形成初期的信息。"

    "科学家的浪漫不能当饭吃。"马克调出全息投影,展示着密密麻麻的钻井平台设计图,"每推迟一天开采,地球上就有三千人因为能源短缺无法获得稳定供电。"

    林夏走向观察窗,克莱门汀环形山的轮廓在地球反射光下若隐若现。她想起出发前看过的卫星图像,那些永久阴影区像月球眨动的睫毛,自数十亿年前形成后就未曾被阳光触碰。

    "明天我们要下到阴影区实地采样。"她转身看向马克,"如果水冰层的完整性超过90,按照《太空资源开发伦理公约》第17条,你们需要重新规划开采路线。"

    马克嗤笑一声:"祝你们好运,零下二百四十度的环境,连机器人都会冻僵。"

    第二天清晨,改装过的月球车碾过细碎的月岩,留下两道平行的辙痕。陈默裹紧保温服,看着温度计指针指向-238c,呼出的气体在面罩内侧凝结成霜花:"检测到冰尘颗粒,浓度正在升高。"

    林夏打开车载分析仪,屏幕上立刻显示出复杂的分子结构图谱:"是水冰,而且含有氨和甲烷的痕迹——这是形成生命的关键化合物。"

    月球车在一道裂隙前停下,深不见底的黑暗仿佛能吞噬一切光线。林夏操控机械臂伸进去取样,当样本管被收回时,管壁上凝结着晶莹的冰晶,在探照灯下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泽。

    "这些冰的年龄可能和月球一样古老。"陈默的声音带着惊叹,"如果被钻井破坏,就再也无法复原了。"

    突然,车载通讯器传来马克焦急的声音:"你们得立刻离开那里!总部刚发来警报,太阳风暴正朝月球袭来,预计两小时后抵达!"

    林夏看了眼样本管,又看了眼裂隙深处:"我们需要再取一组深层样本。"

    "疯了吗?"陈默的面罩上结满了白霜,"暴露在太阳风暴下,我们的辐射剂量会超标十倍!"

    "但这是说服他们改变计划的唯一办法。"林夏启动机械臂的延伸模式,"你回月球车启动防护程序,我来操作取样。"

    当林夏抱着密封样本箱爬回月球车时,太阳风中的高能粒子已经开始撞击车体外层,发出噼啪的静电声。陈默把辐射检测仪塞给她,屏幕上的数字疯狂跳动,最终定格在危险阈值的边缘。

    "样本分析显示,水冰层存在连续的有机分子链。"林夏看着初步报告,疲惫地靠在椅背上,"这可能是太阳系最古老的生命种子库。"

    月球车颠簸着驶回基地时,马克已经等在气闸舱外。林夏将样本箱扔给他:"看看吧,你们要钻透的不仅是冰层,可能是人类理解生命起源的最后线索。"

    三天后,联合航天署的决议传到了月球基地。开采计划被推迟六个月,月神矿业需要与科研团队合作,设计绕开水冰层的开采方案。林夏站在观察窗前,看着远处缓缓驶离的钻井设备,突然觉得防护服里的心跳声,和数十亿年前那颗孕育了生命的星球如此相似。

    寂静的信号

    "收到重复信号源,坐标赤经18h36,赤纬-28°。"天文学家张野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频谱分析显示是非自然形成的规律脉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夏的团队刚返回地球轨道空间站,就被紧急调往深空监测中心。全息投影里,那些闪烁的脉冲信号像一串神秘的摩尔斯电码,在漆黑的宇宙背景中规律地跳动。

    "距离地球约四十光年,位于天鹰座旋臂边缘。"张野调出星图,指尖划过一条璀璨的星河,"信号源稳定存在了三个月,排除了中子星或其他自然天体的可能。"

    陈默推了推眼镜:"所以这可能是第一个确认的外星文明信号?"

    "这就是请你们来的原因。"埃文斯的影像出现在会议室中央,"根据《外星智慧接触伦理准则》,任何回应都需要通过全球伦理委员会的审核。但昨天夜里,中国的深空探测器已经向信号源方向发送了应答信号。"

    林夏猛地站起来:"谁授权的?准则里明确规定,首次接触必须经过至少三十天的全球公示期!"

    "是私营航天公司'星桥'干的。"埃文斯的脸色凝重,"他们声称这是商业探索行为,不受国际公约限制。"

    全息屏幕突然切换画面,星桥公司的创始人李昂出现在记者发布会上,身后是巨大的火箭发射架:"人类不能在宇宙的敲门声面前犹豫。我们的'信使'探测器将在十二年零七个月后抵达目标星系,带去地球文明的问候。"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陈默调出探测器的飞行轨迹:"他们用了引力弹弓加速,完全没有预留召回的可能。"

    林夏揉了揉眉心:"立刻启动'星际对话伦理评估',我们需要模拟所有可能的接触场景。"

    接下来的两周,团队成员几乎睡在了监测中心。他们构建了五十种接触模型,从友好交流到资源掠夺,每种可能性都附带了详细的伦理风险评估。张野在分析信号频谱时突然惊呼:"这些脉冲的间隔周期,刚好对应着碳-12的原子核自旋频率!"

    "这说明对方很可能了解我们的化学构成。"林夏盯着频谱图,"或者说,他们在发送专门针对碳基生命的信号。"

    就在这时,监测中心的警报突然响起。全息屏幕上,那颗位于天鹰座的恒星周围,出现了异常的能量爆发。张野的手指飞快地在控制台上操作:"信号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高强度伽马射线暴!"

    所有人都愣住了。陈默突然开口:"会不会是我们的应答信号触发了某种防御机制?"

    林夏摇摇头:"四十光年的距离,我们的信号还没到达那里。这更像是一次自然爆发,或者——"她顿了顿,"他们早就知道会发生什么,提前发送了预警信号。"

    三个月后,天鹰座的伽马射线暴抵达了太阳系外围。多亏了那次提前预警,地球轨道的空间站及时调整了防护姿态,避免了灾难性的辐射损伤。林夏站在观测甲板上,看着舷窗外那道微弱的紫色光带,突然明白有些伦理准则,或许早在人类诞生前,就已被宇宙中的智慧生命写进了星辰的轨迹里。

    漂浮的墓碑

    "轨道碎片碰撞预警,iss空间站需要紧急规避。"地面控制中心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时,林夏正在检查舱外实验设备。她抬头看见远处一道闪亮的碎片划过,像一颗流星坠向地球的方向。

    "又是星链卫星解体产生的垃圾。"陈默操控机械臂回收实验样本,"上周已经是第三次规避机动了。"

    全息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光点标注着近地轨道的太空垃圾,从废弃火箭到破裂的太阳能板,像一群幽灵在地球周围游荡。林夏调出最新统计数据:"目前直径超过十厘米的太空垃圾有两万三千个,每年还在以12的速度增加。"

    "更麻烦的是月球轨道。"张野的影像突然接入通讯,"月神矿业的开采活动产生了大量碎石,已经形成了新的环月碎片带。"

    团队紧急赶往月球轨道清理站。站长王丽指着舷窗外的景象:"上个月有块直径五米的火箭残骸差点撞上月面望远镜,我们的激光清除系统根本来不及锁定。"

    林夏穿上舱外活动服,漂浮到清理站外部。那些旋转的碎片在阳光下闪烁,像一把把锋利的刀片。她伸手触碰一块扭曲的金属片,上面还残留着烧灼的痕迹。

    "这是十年前'开拓者'号探测器的残骸。"王丽的声音在通讯器里响起,"当时为了节省成本,没有设计受控坠毁程序。"

    陈默正在调试新型捕获网:"我们的方案是用电磁网捕获碎片,再用离子推进器将其送入大气层烧毁。但问题是,很多碎片属于不同国家和公司,产权界定非常复杂。"

    林夏突然指向远处一团闪烁的光点:"那是什么?"

    王丽放大图像,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是中国的'天眼'太空望远镜,它的太阳能板被碎片撞坏了,正在失控旋转。"

    团队立刻驾驶救援飞船靠近。望远镜的主镜面已经出现裂纹,太阳能帆板像受伤的翅膀般歪斜着。林夏操控机械臂小心翼翼地靠近,突然发现一块尖锐的金属片正朝着望远镜的馈源舱飞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