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戒尺的瞬间,顾大通忽然听见一阵细微的嗡鸣,似有无数古老的声音在戒尺中苏醒。他低头细看,那枣红色的木面上竟浮现出细密的纹路,凑近了才发现,竟是《周礼》中“六艺”的图谱——礼、乐、射、御、书、数,每一笔都如活物般流转,仿佛要从木中挣脱出来。
“这戒尺……”顾大通指尖微颤,“竟藏着这般玄机?”
长春子凑近端详,眼中闪过惊异:“孔夫子竟将毕生修为凝在这尺中了。你看这纹路,每道都是以‘仁’为骨、以‘礼’为魂,寻常妖邪碰着,怕是要当场化为飞灰。”
子路闻言,忍不住伸手想碰,却被颜回轻轻按住:“此乃夫子托孤之物,不可轻慢。”他转向顾大通,神色愈发郑重,“当年夫子删述六经时,曾说过‘道在器中’,这戒尺便是他老人家对天下的期许——既要有匡扶正义的锋芒,也要有容纳百川的仁厚。”
顾大通握紧戒尺,只觉那股暖流顺着手臂蔓延至全身,先前与冰皇交手时受损的经脉竟隐隐作痛,随即又被一股温和的力量抚平。他望着湖面倒映的自己,白衣上还沾着未褪的血痕,却在这一刻忽然明白:所谓创世天尊,从不是天生的强者,而是在一次次抉择中,选择扛起责任的凡人。
“老伯,”他忽然转身,“您说这鱼人国度,可有通往西昆仑的路?我得去找师傅他们。”
长春子捋着胡须沉吟:“西昆仑被冰皇设下九重冰障,寻常路径早已断绝。不过……”他指向湖心,“这湖底连通着归墟秘境,若能穿过那里,或可避开冰障。只是那秘境中有上古凶兽镇守,凶险得很。”
话音未落,湖面忽然泛起涟漪,水底传来沉闷的鼓浪声。子路猛地拔剑出鞘,剑光映着水面,竟照出无数青灰色的鳞片在水下翻动。“什么东西?”
颜回盯着水面变化,忽然低呼:“是鱼人!”
只见湖水如沸腾般涌腾,一个个上身似人、下身覆鳞的身影破水而出,手持珊瑚长矛,鱼头人身的首领盯着顾大通等人,声音带着水泡破裂的嘶响:“外来者,擅闯圣地,当斩!”
长春子将顾大通护在身后,拂尘一甩化作银丝:“鱼人王,多年不见,还是这般暴躁。”
那鱼头首领见到长春子,眼中凶光稍敛:“长春子?你怎会带凡人闯入归墟入口?”
“这位可不是凡人。”长春子侧身露出顾大通,“这乃是创世天尊,要去西昆仑解救众生。你若识相,便打开秘境通道,否则……”
“创世天尊?”鱼人王冷笑一声,鱼尾拍打水面溅起冰碴,“冰皇威名早已传遍三界,说创世天尊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连他一招都接不住。今日我便替冰皇除了你这伪天尊!”
说罢,无数鱼人举起长矛刺来,矛尖泛着剧毒的幽蓝。子路纵身跃起,长剑挽出银弧,将长矛尽数挡开:“放肆!”
颜回则取出竹简抛向空中,竹片化作藤蔓缠住鱼人退路,口中朗声道:“夫子曰‘礼不下庶人’,但你们恃强凌弱,已失天道,休怪我等无礼!”
顾大通见状,握紧戒尺向前一步,戒尺上的六艺纹路忽然亮起金光。他虽未修习过术法,却在金光中隐约悟到了“射”道的真意——非为杀戮,而为止戈。心念一动,金光化作无形之力,竟将鱼人手中的长矛尽数震落。
“这……”鱼人王大惊失色,他从未见过有人能仅凭心念操控力量。
顾大通望着水中瑟瑟发抖的鱼人,声音沉稳:“冰皇冰封四海,你们鱼人一族难道就能独善其身?归墟虽险,终究困不住天下寒。若肯借路,他日我平定冰患,必还你们一片清明水域。”
鱼人王沉默片刻,忽然摆尾退开:“你若能通过归墟试炼,我便信你是真天尊。那秘境中不仅有凶兽,还有上古留下的‘问道台’,能映出人心最深处的恐惧。多少年来,从未有人能活着走出来。”
“试炼便试炼。”顾大通毫不犹豫,“带路吧。”
鱼人王深深看了他一眼,转身跃入湖中,掀起一道漩涡:“跟我来。”
四人跟着漩涡沉入湖底,眼前景象陡然一变。幽暗的水底竟有无数发光的珊瑚,照亮了一条通往深处的石道。石道两侧刻着古老的壁画,画中是鱼人先民与上古神人的战争,最后以神人留下“归墟为界,互不侵犯”的誓言收尾。
“这些壁画,怕是有上万年了。”颜回轻抚壁画,“看来鱼人与上古神族早有渊源。”
行至石道尽头,一座青铜巨门挡住去路,门上刻着“非至勇者不得入”七个古字。鱼人王指着巨门:“门后便是归墟秘境,祝你们好运。”说罢便沉入水中不见。
长春子推开巨门,一股腥风扑面而来,门后竟是无边荒漠,黄沙中隐约有巨兽的嘶吼。更诡异的是,荒漠上空悬着一轮血月,月光照在人身上,竟勾起心底最不愿面对的记忆。
子路忽然面色发白,握紧剑柄的手微微颤抖——他仿佛看到了当年在卫国战死的惨状,断壁残垣中,自己的鲜血染红了脚下的土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颜回则望着荒漠深处,那里浮现出陈蔡之困时的画面,弟子们饥寒交迫,夫子却仍在讲学,而他自己,竟在画面中偷偷藏起了半块干粮。“不……”他痛苦地闭上眼。
长春子也晃了晃身子,眼前闪过无数生灵在冰灾中冻毙的景象,他却无力施救。“贫道……贫道没用……”
顾大通见状,连忙举起戒尺,金光再次亮起,将三人笼罩其中。血月的影响顿时消散,三人这才回过神,冷汗已浸透衣衫。
“这秘境能引动心魔。”长春子心有余悸,“多亏天尊及时相助。”
顾大通却望着血月皱眉:“你们的恐惧,都与过往有关。可我……”他什么都没看到,心底一片空明。
就在这时,黄沙中传来沉重的脚步声,一头身形如小山的巨兽破土而出,牛首狮身,背生双翼,正是传说中的穷奇。它张开巨口,喷出的黑气中竟凝结出冰皇的虚影:“顾大通,连自己的恐惧都不敢面对,还想救世?”
冰皇虚影挥手便打来一道冰棱,顾大通举尺相迎,金光与冰棱碰撞的瞬间,他忽然明白了——自己的恐惧,不是战败,而是从未真正相信过自己。那些对冰皇的畏惧,对责任的退缩,都藏在“创世天尊”的虚名之下。
“我明白了!”顾大通眼中金光爆射,戒尺上的“礼”字纹路大放异彩,“所谓礼,不仅是对他人的约束,更是对己心的坦诚!”
他不再躲闪,迎着穷奇冲去,戒尺化作一道流光,竟直接穿透了冰皇虚影。穷奇发出一声哀鸣,在金光中渐渐消散。
荒漠与血月随之褪去,眼前出现一座白玉高台,台上刻着“问道台”三字。台后有一道光门,显然是通往大海的出口。
“我们……我们通过了?”子路不敢置信。
长春子望着顾大通,忽然笑道:“贫道现在信了,你确实是创世天尊——不是因为你有通天法力,而是因为你敢直面自己的心。”
四人眨眼之间就到了海面之上,海底上冒出阵阵寒气,脸面被冻的有些生疼。海风裹挟着刺骨的寒意扑面而来,顾大通下意识地拢了拢衣襟,却见子路与颜回的鼻尖已冻得通红。方才在凉亭中的慷慨陈词犹在耳畔,此刻立于茫茫海面之上,才真正体会到冰皇势力的可怖——连亘千里的海水竟泛着青黑色的冰纹,每一次浪涌都带着能冻裂骨髓的寒气,仿佛整个天地都被装进了琉璃冰窖。
“天尊,需不需要以灵力护持?”长春子从袖中摸出三枚暖玉,玉质温润的光泽在寒风中微微颤抖,“这是早年在火山深处采得的暖魂玉,虽不及法器玄妙,却能抵得住这海底寒气。”
顾大通接过暖玉分与众人,指尖触到玉料时竟感到一丝灼烫,不由暗叹老者藏货之丰。他抬眼望向天际,太阳正悬在东南方的云层边缘,光芒被冻得有些黯淡,像块蒙尘的铜镜。“按方位看,西昆仑应在西北方向,只是这海面寒气逼人,恐怕冰皇早已在此设下结界。”
话音未落,颜回忽然指向斜前方:“诸位请看,那海水的颜色不对劲!”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百丈之外的海面竟泛起墨色漩涡,漩涡中心不断涌出灰白色的冰碴,像是有头巨兽在海底吞吐寒冰。子路握紧腰间佩剑,剑鞘上的夔龙纹在寒气中泛起青光:“是冰皇的冰魄阵!我在人间界见过类似的阵法,一旦触动便会冻结方圆十里的生灵。”
顾大通正欲运转灵力探查,却见漩涡突然炸裂,千万道冰棱如箭矢般射来。他急忙祭出戒尺,金光乍起,将冰棱尽数挡在三尺之外,碎裂的冰晶落海时竟发出金石相击之声。“好霸道的寒气,竟能让水汽凝结成这般坚硬的冰棱。”他望着戒尺上残留的白霜,眉头不由得紧锁——这才刚离凉亭不过片刻,便遭遇如此凶险的阵法,看来冰皇早已布下天罗地网。
就在此时,长春子忽然低喝一声:“小心上方!”
众人仰头,只见天际骤然浮现出七色霞光,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流转间,竟将漫天寒气都逼退了三分。霞光之中,一道身影踏云而来,青牛踏在云气上的蹄声隐约可闻,牛角上挂着的铜铃叮当作响,清脆的铃声穿透寒风,竟让人心头的焦躁平复了不少。
“那是……”子路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他拽着颜回的衣袖,指尖因用力而泛白,“是青牛!还有那风火扇——是老子!”
颜回也已看清来人模样,忙俯身对顾大通低语:“天尊,这位便是道家始祖老子,当年夫子曾与他论道三日,归来后连连赞叹‘其犹龙邪’。”
顾大通这才注意到,那跨坐青牛的老者虽白发垂肩,面色却红润如婴孩,手中风火扇的扇骨泛着玉石般的光泽,扇面上绘制的八卦图案正随着老者的呼吸缓缓流转。牵牛童子停下脚步,青牛温顺地打了个响鼻,童子脆生生的声音在海面上荡开:“来者可是创世天尊顾大通?”
“正是小可。”顾大通快步上前,拱手行礼时才发现自己的指尖仍在微微发颤。他曾在古籍中见过老子的画像,却未想真人竟有如此气度——明明立于寒风之中,周身却仿佛萦绕着春日暖阳,连青牛的皮毛都泛着一层暖融融的光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