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章 周五
    【概念】

    “兵以诈立”原本是把欺诈限定在了行军打仗的范围里,言下之意是,除此之外的情况,欺诈都不应该。

    自律,名词,常用于指责他人和自我表扬;用于表扬他人和自我批评时,往往又和自律无关。

    自律不是自我约束和自我压抑,自律并不真实存在,自律只是一个人因为内心得到自由,对外显现出来的样子。

    默杀,名词,指一种针对他人恶意的最强进攻手段。

    恶意可以是言辞上的攻击,也可以是行为上的骚扰,还可以是营造恶意的氛围。

    默杀源自日文,意思是不予理会。

    传闻“默杀”在日文里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不予理会,一个是不予置评

    默杀分为几个层次,最低一个层次是语言上的断绝,就是不对他人的恶意做出任何言语上的回应。

    第二个层次是接触上的断绝,就是不单没有语言交流,甚至连目光的接触都不复存在。

    接触上的断绝是说当你看到对方的时候,如同你看到的是一片虚空,对方并不存在那样,缓缓扫过。

    第三个层次是思维上的断绝,也就是把关于这个人的所有念头都抹掉。

    回礼,是名词也是动词。做名词时,指的是回赠对方的礼物;做动词时,是一种许多人都头疼的复杂计算。

    李广,西汉着名的军事将领,善骑射,在与匈奴人的战争中以勇猛而闻名,匈奴人尊称为“飞将军”,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悲剧英雄。

    英雄的天命是展示勇气,逆境求生,变不可能为可能,不断创造奇迹和传奇,目的是为了争取荣誉;将军的司职是保全战力,争取胜利,为整体战略服务,利用整个军队的力量协同行动,扮演好自己所在那个位置上的角色。

    【日记】

    妹妹对我说:“给你一个小糖,你吃吧”

    我:全体成员新年快乐,祝大家遭遇恶意时,掌握更好的进攻手段。(想象一下:我们没有遭遇恶意,多么幸福啊!我们遭遇了恶意,并且我们知道如何解决它,也很幸福,是不是?)

    君子不器知行合一我之前也想试试看《传习录》,然后没看下去

    君子不器知行合一我认为有一部分原因是徐爱写的前言太多了。我现在是这样做的:正文中听不懂的概念就跳过。

    【日志】

    晚上,我的父亲对我说了一些话。总结起来,就是在《论语》中提到的“无违”(怎么样才可以称得上孝?)

    但是孔子在上下文中还提到过:父母有过错,要反复劝谏。不听,要把自己的伤心情绪表现出来。

    ps:是这样吧?

    【我或许知道智瑶为什么会相信他们了】因为我们对于接收的信息,会默认信息是正确的,只有当奇怪的地方的数目到达阀值,我们才会怀疑他们。

    第二天,也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智瑶过于自信了吧,竟然把絺疵的话直接讲给了韩康子和魏桓子。

    两位族长赶紧给自己辩解说:絺疵这些话分明是在为赵家游说,意在瓦解联军的同盟关系。如果真的遵循人之常情,韩、魏两家巴不得赶紧灭掉赵家,瓜分赵家的土地,这不但利益巨大,而且唾手可得。

    而叛变能带来什么呢?不但眼看着就能到手的好处得不到了,而且叛变成功的机会微乎其微。谁会做这种傻事呢?

    这套辩解听上去竟然也很言之成理,所以轻易就打消了智瑶的疑虑。

    喜欢岂独无故请大家收藏:()岂独无故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