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24章 棋落无悔处
    清晨的杭州,下着毛毛细雨,我站在会议室门口,看着一张张来自全国各地的物流负责人面孔陆续走进会场。

    他们的眼神中带着期待、怀疑,也有一丝试探。

    会议开始,王哥站上讲台,身后大屏幕亮起,“城市共联体”四个字映入眼帘。

    “各位老板,我们不是在组建一个新的平台。”王哥声音沉稳,语速不快,“而是在打造一种全新的协作模式。”

    他开始介绍方案:共享调度系统,可以打通各地物流网络,实现跨区域订单无缝对接;统一服务标准,确保配送质量稳定;数据加密保护机制,则是防止信息泄露,保障用户和企业隐私。

    “这不是联盟,而是共生。”他说完这句话时,现场响起了掌声。

    我也松了口气。

    这个项目,从最开始只是我的一个念头,到现在,终于有了模样。

    接下来的自由交流环节,气氛明显比之前热络许多。

    有人主动找我和宋姐沟通合作细节,也有人拉着王哥问技术问题。

    我能感觉到,大家的态度正在悄然改变。

    十点整,宋姐发来了宣传片链接。

    我点开视频,画面出现在一位重庆女骑手身上,她每天凌晨四点出门送餐,为了供弟弟上学。

    镜头切换到她在共联体培训中心学习路线优化的画面。

    接着是沈阳的一位退伍军人,曾经一度因为找不到工作陷入低谷,加入共联体后,他带起了一支小团队,现在负责片区管理。

    还有广州的双胞胎兄弟、深圳的单亲妈妈、成都的老骑手……每一个人都有故事,每一段经历都真实得让人动容。

    我在配音中说:“我们不是为了打败谁,而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走得更远。”

    视频最后定格在我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城市街头的画面。

    那一刻,我突然有些恍惚。

    我想到那个独居老人,想到那句“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被人操控却浑然不知”。

    我想告诉他,我记住了,而且没有停下脚步。

    中午十二点,戴老师发来一份报告,标题是《外资资本对“城市共联体”的渗透路径分析》。

    我快速浏览,内容指出已有两家成员企业接到了外资企业的接触邀请,对方开出优厚条件,试图分化联盟结构。

    看完后,我拿起手机,拨通了王哥的电话。

    “马上通知所有成员签署《公平合作公约》,任何外部资本不得干预运营,否则将自动退出共联体。”

    王哥那边沉默了几秒,随即道:“明白,我这就安排。”

    挂断电话,我靠在椅背上,闭上眼,脑海中闪过一个个画面:那个深夜打电话给我的神秘人、老人的笑容、宋姐剪辑视频时专注的表情、王哥在台上自信的模样……

    真正的风暴,还在后面。

    窗外的雨已经停了,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房间,在桌面留下一道温暖的光痕。

    我起身整理了一下衣领,准备去参加下午的第一场战略合作讨论会。

    但就在这个时候,手机震动了一下。

    一条新闻推送跳出来:

    【财经前线】两竞争对手高管接受专访,公开质疑“城市共联体”模式为“松散联盟”,称其缺乏统一管理,未来极有可能分裂瓦解。

    我没有点进去看详细内容,也没有回应。

    我只是把手机收进兜里,深吸一口气,推开门,走进走廊。

    风很大,但阳光很好。

    我走进战略会议室的时候,外面的风已经停了。

    会议桌上的笔记本电脑屏幕还亮着,梁竞争对手的专访视频正在循环播放。

    “……林致远所谓的‘城市共联体’,不过是一个松散的联盟组织。没有统一的管理体系,缺乏核心竞争力,本质上不具备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他端坐在镜头前,西装笔挺,语气冷静而自信,“我们欢迎良性竞争,但也要警惕这种打着‘去中心化’旗号的伪创新。”

    宋姐在我身边皱眉:“要不要回应?”

    我摇了摇头,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几下,脑海中迅速梳理出当前局势。

    梁不是随便放话的人,他的每一句话背后都有布局和意图。

    这番言论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是想动摇部分合作方的信心,甚至可能已经在暗中接触某些意志不坚定的成员。

    “不回应。”我说,“我们要做点更狠的。”

    宋姐愣了一下:“更狠的?”

    我拿起手机,拨通王哥的电话:“启动b计划,开放api接口。”

    “你确定?”王哥声音里带着惊讶。

    “对,现在就发布通知。任何第三方开发者都可以接入我们的系统,进行定制化开发与优化。只要符合标准,数据共享权限全开。”

    挂断电话后,我转头看向宋姐:“技术壁垒是活的,不是死的。越开放,越安全。”

    她眼睛一亮:“你是要让他们看到真正的技术潜力,而不是停留在口号上。”

    下午三点整,我们在官微发布了《关于“城市共联体”平台开放策略的公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短短十分钟内,转发量突破五千,评论区瞬间炸开。

    “这是要打造下一个开源生态啊!”

    “外资垄断最怕什么?就是开放、共享、协作。”

    “林致远真的不是一个人战斗。”

    我在后台看着数据飙升,心情平静却又激动。

    我知道,这一手棋落下去,梁那边的舆论攻势就会被彻底瓦解。

    傍晚七点,我和肖潇然一起走进社区图书馆,为“青年创业扶持项目”的第二批入选者颁发证书。

    灯光温暖,掌声如潮。

    年轻人的眼神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像极了曾经的我。

    一位穿着朴素的小伙子走上前来,双手接过证书时微微颤抖。

    “谢谢你。”他说,“我一直关注你的故事,从你身上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我笑着点头:“那是我们共同的可能。”

    那一刻,我心里涌起一种从未有过的踏实感。

    或许这就是坚持的意义——不止为自己争一口气,也为别人点亮一盏灯。

    夜晚九点,我回到总部,召开了当天最后一场协调会议。

    屏幕上,全国范围内的订单分布图不断跳动,红色的光点代表骑手,蓝色的光点代表客户,绿色的光点则象征即将完成的配送任务。

    “分布式调度系统,准备上线。”王哥的声音沉稳有力。

    我点了点头:“开始吧。”

    随着鼠标点击的一声“确认”,整个系统的架构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生命。

    不到一分钟,全国各地的反馈开始涌入:

    【北京站点:响应速度提升18】

    【上海站点:用户满意度达963】

    【成都站点:跨区域订单处理效率提升22】

    大屏幕上,实时数据显示出一个清晰的趋势线:天平,已经开始倾斜。

    我靠在椅背上,长舒了一口气。

    这场战役,我们赢了一局。

    但这只是开始。

    真正的大战,还在后面。

    清晨六点,我起床后打开手机,朋友圈弹出一条新闻推送:

    【财经要闻】市场监管局正式对梁竞争对手涉嫌违规行为立案调查。

    内容未展开,只有一句官方通报:“根据举报线索,已依法受理并启动初步调查程序。”

    我只是把手机收进兜里,深吸一口气,站在窗边看着晨曦洒落在城市的地平线上。

    阳光很好,风也刚刚合适。

    我心中默念一句:“正义或许迟到,但从不缺席。”

    喜欢逆袭人生:外卖小哥的都市风云请大家收藏:()逆袭人生:外卖小哥的都市风云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