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29章 善行天下,心火不熄
    清晨五点半,天还没亮,我就起床穿衣。

    穿上那件特意准备的西装时,手指微微发颤。

    这是我第一次正式参加大型公益论坛,也是我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讲出那个酝酿已久的计划——商业与公益,不该是割裂的存在。

    出租车驶过还未完全苏醒的城市,街边路灯像星星点点的光斑,照着这座城市沉默却真实的一面。

    我想起昨天晚上那条微博下的留言,想起赵叔那句“你要是愿意,可以每年捐建十所这样的图书馆”,也想起肖潇然在我评论下写的那句话:“林致远,你是认真的?”

    现在,我终于能说:我是认真的。

    市会展中心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媒体和参会嘉宾。

    我深吸一口气,迈步走进会场。

    主持人的开场过后,轮到我上台发言。

    聚光灯打下来,眼前一片明亮,我握紧话筒,声音坚定而清晰: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林致远,一个外卖员,也是一个自媒体创作者。”

    台下一阵低语,有人交头接耳,显然没想到今天的主角之一竟是这样一个“小人物”。

    我笑了笑,继续说道:“也许你们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一个送外卖的人会出现在这里。但正是因为我曾走在街头巷尾,见过太多需要帮助的人,才更清楚,单靠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

    “我一直相信,公益不应该只是捐款、捐物,也不该只是某个节日里的一次性活动。它应该成为一种常态,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也成为企业的一部分责任机制。”

    我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所以今天,我想提出一个想法:让商业与公益融合。通过企业的社会责任机制,反哺社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公益生态。”

    话音刚落,掌声响起。

    坐在前排的赵慈善家轻轻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随后上台致辞,特别提到了我的发言,并称之为“公益新范式”。

    他说:“林先生提出的这个方向,不是空谈理想,而是真正可行的路径。商业本就不该只追求利润,而应回馈社会,这才是真正的长远之道。”

    我站在台下听着,心里竟有些发热。

    上午十点,轮到学生代表孙受助上台发言。

    她穿着一件干净整洁的校服,声音不大,却字字有力:

    “林哥第一次来我们学校的时候,我以为他又是一个拍完照就走的人。可他没有,他带我们做视频、读书,还在多媒体教室装上了电子阅览器。他说,贫穷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她的声音哽咽了一下,眼眶泛红:“我以前觉得,自己一辈子都只能待在那个小地方。但林哥让我知道,只要肯努力,世界很大。”

    现场陷入短暂的沉默,接着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有几所高校当场宣布,将设立“公益助学专项奖学金”,优先支持来自低收入家庭且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的学生。

    中午十二点,周公益组织负责人发来消息,说“流动图书馆”项目已经覆盖全市80的低收入社区。

    看到这条信息,我立刻回复:“预算翻倍,启动‘百村千校’计划,目标推广至周边三线城市。同时引入ai语音导览系统,让阅读体验更加智能化。”

    饭后回到休息室,手机不断震动。

    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联系我,表示愿意参与公益合作。

    有的想赞助图书设备,有的想提供技术支援,还有的甚至愿意将一部分利润直接投入到助学基金中。

    这一刻,我才真正感受到:善意是可以被点燃的,而一旦燃起,便不会轻易熄灭。

    我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那些孩子们稚嫩却坚定的脸庞。

    他们读着书的样子,像一束光照进我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不知过了多久,手机再次响起。

    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短信:

    【林先生,下午三点,方便聊聊吗?李评论家。】

    我愣了一下,随即坐直身子。

    李评论家……那位以犀利笔锋闻名的时评人,曾经对我的自媒体有过不少质疑的声音。

    现在,他居然主动约我?

    我盯着那条信息看了很久,然后缓缓按下回信键:

    【好,三点见。】

    窗外阳光正好,城市的喧嚣逐渐苏醒。

    而属于我的故事,正进入新的章节。

    下午两点五十五分,我站在会客厅门口深吸一口气,调整好表情。

    李评论家已经坐在靠窗的位置,桌上摆着一杯红茶和一本翻开的笔记本。

    “林先生。”他抬头时眼神锐利却并不冷漠,“请坐。”

    我坐下,服务员递来一杯温水。

    没有多余的寒暄,李评论家直接开口:“你今天的演讲,很诚恳,也很有冲击力。”

    “谢谢。”我说。

    “但我还是有些问题。”他合上笔记本,目光直视过来,“你是如何确保‘共联体’不会变成下一个形式主义公益?你怎么看待那些利用慈善洗白形象的企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点点头,其实早就料到他会问这些。

    沉了口气,我缓缓回答:“我见过太多‘走过场’的公益。拍照、剪彩、走人。我不敢说自己能做到完美”

    “所以你选择了自媒体?”他挑眉。

    “是的,但也不仅如此。”我笑了笑,“我希望通过商业机制反哺公益,让每一份善意都能留下痕迹。就像我现在做的,不是一次性捐赠,而是搭建一个可追踪、可持续、可共享的公益平台。”

    他沉默了几秒,忽然笑了:“你知道吗,三年前我写过一篇关于你视频风格的文章,说你是‘伪善的表演者’。”

    我愣了一下,随即坦然点头:“我记得。”

    “那现在呢?你还觉得我只是在表演吗?”我看着他的眼睛,语气坚定。

    他没立刻回答,反而掏出手机,点开一篇文章页面递给我。

    标题赫然写着——《从质疑到认同:一个真实公益者的诞生》。

    “这是明天专栏的内容。”他说,“我想告诉你,有些人可以被改变,只要他们走在对的路上。”

    那一刻,我心底泛起一阵久违的柔软。

    原来,连最尖锐的笔锋,也会因真诚而折服。

    夜晚十点,我独自站在天台俯瞰城市夜景。

    风轻轻吹过,远处霓虹闪烁,像是无数个故事在悄然上演。

    手机震动不断,屏幕上是“每日微善”挑战的数据:参与人数突破三万,累计捐款金额超过八百万元,涉及教育、医疗、环保等多个领域。

    一条条评论像星星一样点亮屏幕:

    【今天帮邻居奶奶拎菜上楼,她说要给我红包,我没收,她笑着说了句谢谢你。】

    【我在地铁口放了一把伞,附上一张纸条:用完记得还回来,留给下一个需要的人。】

    【捐出一个月的早餐钱,给山区孩子买文具。】

    我轻轻一笑,转身走进屋内,在电脑前打开文档,开始撰写《共联体公益白皮书》第一章。

    但就在我敲下第一行字时,手机又震动了一下。

    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

    【林致远,你的基金账上有50万去了不该去的地方。】

    喜欢逆袭人生:外卖小哥的都市风云请大家收藏:()逆袭人生:外卖小哥的都市风云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