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87章 道德之争
    神龟为床,金楼玉堂,白银为阶,五色明光,太清圣境,道祖骑青牛,拾阶而上。

    少顷,又有一只蒲团出现在其前方,老君拍了拍青牛,只是静静坐着,掌心出现了一朵缓缓旋转的青莲,这青莲飞出两片花瓣,一片消失不见,一片印入了那蒲团。

    蒲团被一缕缕道韵包裹,显化出另一道身影,此间两位大能,一为道祖,二为太清,二者关系向来在天宫众说纷纭,让仙傻傻分不清楚。

    二者没有多余的客套,甚至暗中藏着一点较量和比较,以及少许的争强好胜。

    哞~

    那尊下青牛传来叫声,顿觉一道道气韵徘徊,歪歪扭扭差点瘫倒在地,哼哧一声,还好老君出手迅速,伸手按了按牛背,抬头笑道:"道友,你我争了数千年了,如今有些事,也是到了掰扯掰扯的时候了。"

    正含笑看着老君的太清,此刻怔了下,随后便禁不住露出几分微笑:"老者处长之称,君者君宗之号,你能来,看来贫道的使命也算完成了。"

    "当初八十一化,你我争的无非天道该由谁来执掌,另二位向来不问世事也便罢了,可你为何要让王恶镇压道教气运?"老君低声说着,目中略带无奈:"天上天下,历化无穷,先亿劫而生,后亿劫而长,道友不知镇压的是气运,还是只为维系道统?"

    "有何区别?你求的是无为之道,而我只为太清一境,元气之清,不过天由清而轻之气,当行之以礼仪,建之以太清,暗合天道之理,若他日道统崩塌,岂不世态浑浊?"太清圣人如此说着,目中带着几分思索,脸上的冷峻,倒越发像是在压抑着心底想要释放出的怒火。

    老君叹了声:"世间万物自有相生之理,哪有万古不衰之路,保留道统纯粹固然是好,可唯独人性不可捉摸,道友可敢笃定,后世之人,就能按你教化行事?"

    "那佛门未来之途就能按道友所想不成?那你又如何保证任由顺其自然,人性之恶不会越发明显?"太清圣人冷哼一声:"道友,平衡之道不是一家独大,越是金碧辉煌,反而越加丑态毕露,佛道一家,不过是你自欺欺人罢了。"

    "况且你既然当初考虑化胡为佛,那后世教徒自然不乏险恶之辈,通过教化将烦恼、愚痴转化为菩提,可人皆可改变,天地万法皆在变化之中,不管是你还是我,终归争的无非还是教义罢了。"

    老君摇了摇头:"道友错了,我与你争的实则是本心,人族自该向阳而生,若道友只是单纯灭恶存善,那利益集合体下诞生出的无非是比恶更恶的伪善,这样的世道,岂非更加防不胜防?"

    "去本存真,才是教化根本,要让人族懂得此理,才能源远流长,若是恶者便要去浊留清,那道友自问,这条路何时才是个头?"

    这个概念很模糊,也很抽象。

    首先太清秉承清浊,更偏向于去浊存清,而老君却坚持以教理传世,让人族发现问题,再去解决问题,所以道门在前,佛门在后,可谓双管齐下,不管人族将来信奉哪家,目的终归是达到的。

    可现在最大的问题便是不管结果如何,都很难保证时过境迁,有一方不会彻底落幕,所以太清争道统传承,而老君要的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佛道体系。

    "所以,道友才不惜推出个孙悟空吗?"

    "道友本可多次出手干预,可最终也只是亲眼看着事态走到今天这一步,这与你当初与王恶所说,是否背道而驰了?"老君淡然道:"不过,我可以答应道友,王恶依然可以成为道门第一护法神,可他镇的不该是气运,而是人间正道。"

    太清圣人轻轻呼了口气,想站起身,但脚下一晃,有些无力地盘坐了下来。

    "有时候想想,我都不知道你是我的分身,还是我本该是你的分身,道与德相辅相成,合称为道德,莫非只有遵循道的原则行事,才能称得上有德?那二者共同构成的伦理基础,岂非从一开始便成了你我二圣?"

    老君点了点头:"自是同理,你我亦不分彼此。"

    “哈、哈哈哈!"

    "痛快。"

    太清忽而仰头大笑,不断抚掌,看向老君:"我告诉王恶他非他之理,却不知自己也是深陷其中,道友,这一局终归是你赢了,如今八十一化功德圆满,我也是时候该离开了。"

    太清圣人背后,道躯在不断崩碎,一股股精纯之极的灵气,回归天地。

    老君身体微微轻颤,双目之中划过少许疲倦,今日当还自由于众生,天道接棒,玉帝便是天道化身,这一切该是结束了。

    此刻,天道道则并没有任何改动,天地自是无比稳固,天地和生灵本身毫无变化,老君抬起手,握了握,这种功成大道饱满的感觉,他已是好久没体会过了。

    太者,大也,上者,尊也。高真莫先,众圣共尊,众圣之祖,真神之宗,太清为一境,道德为总攻,大道而轮化,为天地而立根,布气于十方,抱道德之至纯,浩浩荡荡,不可名也。

    

    喜欢我在天庭做灵官请大家收藏:我在天庭做灵官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老君一掌虚拍,面前凭空出现一张金色书帛,凌空挥洒,写下一行行大字。

    嗡——

    早已满目疮痍的天宫仙光乱闪,一道道虚影凭空所现,各自站在蒲团之上,均不相同,在那金光绽放的一瞬,玉帝佛祖便同时站起了身。

    早被紧急遣散到瑶池仙境,分布各界的仙神齐齐躬身作礼,王母领着七仙女相迎。

    此刻,各种飘渺的嗓音在天宫各地回荡:"太清归位,道德为尊,今以清微天玉清境,禹余天上清境,大赤天太清境,玄、元、始三气而治三宝,皆三气之尊神,重构天道,至玄穹高上玉皇大帝天地之原始,万化之根本,帝宰诸天,永不毁沦。"

    众神被震惊到内心失衡,只觉得热血沸腾,却不知该如何评说,圣人这时候将运行天道之责,完全交给玉帝,那是不是说,天庭将迎来新的复兴之路。

    一想到此处,很多老仙不自觉老泪纵横,更是发誓要给陛下干到寿元尽绝,可他们不知道,天道重构,代表着天庭真正步入了新的阶段,职位以及仙员或许会彻底固定,到时不是他们想,而是必需了。

    凌霄殿内,玉帝眼里无喜无悲,道道流光闪烁,点点头,沉吟几声:"道祖之言,昊天自当铭记于心。"

    漫天虚影消散,佛祖含笑恭贺,玉帝摆了摆手,示意对方落座后,才有感而发道:"伏羲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无化子,一名郁华子,教示伏羲,推旧法,演阴阳,正八方,定八卦,作《元阳经》,以教伏羲……神农之时,老君下为师,号曰大成子,作《太微经》……燧人时,老君下为师……黄帝时,老君下为师……”。老君化身众多,教化世人,则世人与大道之教便无隔阂,以至于到了今日,朕才明白,他为何不崇圣,原来圣人一直在和朕同行。"

    "朕与勾陈,紫薇,后土,一直想建立新的秩序,所以才不得不去争,可到头来,却是以这种方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这又何尝不是对朕的讽刺。"

    "或许正是大天尊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道祖才会始终坚持与你站成一线,老衲实属敬佩。"

    玉帝笑了笑,看向佛祖,沉声道:"朕希望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天庭与佛门都将永远不会生出嫌隙。"

    佛祖目中划过几分感慨:"自古位高者从心,却很难束缚底下仙的行为准则,大天尊有此烦恼,老衲自然也有。"

    "所以那弥勒佛算是朕给你的一道保障,三佛同世,你有更多的时间摸透他们,提前作好准备。"

    佛祖双手合十,满目含笑,自是一切尽在不言中。

    喜欢我在天庭做灵官请大家收藏:我在天庭做灵官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