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章 寻找校长
又经过一个多月的辛苦付出,在高泽明和李梅的帮助下,杨俊凯书记协调下,终于在汉湖把学校的可行报告,发改委立项等全部手续办完了。
东湖湖县把土地腾空出来了,土管局测量后正式移交。
这天。高泽明李梅二人来到东湖县,三人在宾馆里讨论后期工作安排。刘玉秀说;“我想把工程管理,和后期教育两部人马同时落实到位。”
“好啊!你考虑过人员安排嘛?”
“对于教育这方面,我有一定的经验。但管理一个学校,那可不行。至于工程,那我可一窍不通。”
高泽明考虑了一下说;“工程方面,我回去和开发公司方面沟通一下。至于教育方面,倒有一个合适的人。但是,这个事情,李梅,最好还要你出面,和你爸爸沟通。毕竟东湖是个小县城,他能来不来还是个问题。”
李梅连忙问道;“谁啊?还要我爸爸出面。”
“省实验中学刚退下来的黄新华校长。”
“哦,是他,他确实是个合适的人,他当了多年校长,经验丰富。但是他脾气毕竟怪异。”
“他和你爸爸是多年的朋友,无话不谈。”
“行啊!这事我去办,想尽办法让他来,这样对我们的学校发展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刘玉秀犹豫再三说;“工程方面,你们看孙德海怎么样?”
高泽明一听,连忙说;“很好啊!他在工程里管理了那么多年,工作负责,经验丰富,管理很有一套。还有,大家都是熟悉的,沟通起来也方便。李梅,你的意见呢?”
“我没有意见,但是我就怕某些人,有时候会小心眼。”
高泽明一听,大声说;“李梅,你胡说八道什么。”
刘玉秀一听此言,也连忙说;“李梅,我早就说过了,我现在持心若水,再也不敢想感情的事。”
“玉秀,明,你们不要激动。我是开玩笑的。”然后悠然地叹口气说;“玉秀,我现在把你当成闺蜜,亲姐姐一样看待。说不定那天,两个孩子和明多需要你照顾。”
刘玉秀一听此言,焦急地说;“李梅,你到底怎么了,你身体哪里不舒服,一直说摸不着头脑的话。”
李梅摇摇头说;“没事,可能最近闲得没事,胡思乱想吧!”
“没事就好。”
三人又商量了一番,吃完中午饭,高泽明和李梅二人回省城了。刘玉秀给孙德海打电话,孙德海一听满口答应,说工地上的事情安排交接一下,尽快过来。
高泽明和李梅直接去了李仁鸿家,把来意说明了。李仁鸿考虑了一下,拿起电话拨通了黄新华;“老黄,在干嘛呢?”
“哦,李总,我在家,这两天孙子带着女朋友来了。明天就走了,在家没事干,找你去喝茶。”
“好啊!老黄,有个事情还想请你帮忙。”
“哎哟,李总,我们还要那么客气,有话直接说就是了。”
“老黄,那我就直说了,我女儿女婿,投资教育事业,在东湖新建一个学校。为了长远发展,想请你老将出山,打响第一炮。”
“李总啊!学校的事情太复杂,太琐碎了,我好不容易熬到退休,真的不想再跳入那苦海。,李总,不是我不帮你,我现在真的有点力不从心。要不我给你问问,有年轻的愿意去嘛?”
李梅一听,连忙从父亲手里抢过电话,带有撒娇的口气说;“黄叔叔,哎哟,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多老,你简直就是四十出头的小伙子。还力不从心。你不答应,我就天天呆在你家里。”
“哎哟,梅子啊!叔叔真的老了。”
“黄叔叔,我不管,反正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不然以后再来,我只给你喝水,再也不让你喝我爸爸藏得好酒。”
“梅子啊!不要这样说。”
“黄叔叔,其实学校里你只要指点,跑腿得事情安排其他人就是了。”
“嗨,梅子,我那就勉为其难,但说好了,等学校一切正常了,我就回来。”
“黄叔叔,行啊!只要你感觉学校一切正常,可以交付给其他人,我答应你回来。”
“哎,行啊,我是拿你爷俩没有办法。印证了那句话,‘拿人得手软,吃人得嘴短’。你爷俩不愧生意人。”
“黄叔叔,那就定了,你家里安排一下,这几天我就接你去东湖。”
“行啊!”
“黄叔叔,你放心,去得时候,我给你带一箱我爸爸藏了快二十年得茅台酒。”
“梅子,你就知道哄你叔叔。”
“黄叔叔,一言为定,好,再见。”
“一言为定,再见。”
李仁鸿等李梅挂了电话,嘱咐道;“黄新华答应去了,你们关照刘玉秀,一定要好好伺候,千万不要闹出什么矛盾来。否则,我老脸上也挂不住。”
“爸爸,你放心就是了,我们一定像财神爷一样供奉着。”
“你这孩子,说话怎么那么刺耳。你们两人晚上在家吃饭吧!一会把孩子也接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行啊!对啊,我妈妈又去跳广场舞了。”
“是啊,你妈快疯了。”
“你也可以去啊!”
“我才不去,还不如在家看看电视等。”
“明,你和爸爸在家聊聊天,我出去买点东西,顺便把两个孩子接回来。”说完,李梅走了。
李仁鸿一再嘱咐高泽明,任何事情不要着急,三思而行。三个人好好相处,千万不要闹出什么笑话来。高泽明连连点头。
过了几天,高泽明和李梅接着黄新华,一起去了东湖县。刘玉秀客客气气地把他们迎接到宾馆了。
李梅给二人做了介绍,坐下后,黄新华凑到李梅耳朵边说;“梅子,我真没有想到,你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你不害怕他们旧情复燃嘛?”
李梅哈哈笑道;“黄叔叔,真没有想到,你还那么小心眼。我老了,还巴不得有人给我管两个孩子,操心整个家。”
黄新华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刘玉秀满脸通红。高泽明脸露羞色。
李梅一看尴尬得场面,连忙说;“玉秀,黄叔叔开玩笑了。你不要介意。”
刘玉秀摇摇手说;“黄叔叔,是教育界得老前辈了,以后请多多关照,不足之处,请多多批评指教。”
黄新华谦虚地说;“以后大家互相学习。”
高泽明想了一下说;“秀,孙德海什么时候到?”
“应该也快到了。”
说曹操,曹操到,孙德海推门进来了。众人连忙站起来打招呼。
众人重新落座后,高泽明说;“玉秀,现在大将多到了,你和招商局田局长联系一下,让他帮忙租一栋办公楼。这几天,把其他相关人员落实到位。”
“好的。”
“孙德海你熟悉一下,地形和当地得要求,我联系设计院,尽快拿出设计方案,报县里审批。然后提前做好下一步工作。”
“好的。”
“黄叔叔,最近辛苦你了看看需要什么人员,我们公司原来没有这样的人才,是网上招聘还是去人才市场招聘?”
“泽明,这个你就不用管了,我和刘总商量。”
刘玉秀连忙说;“黄叔叔,你喊我小刘或者玉秀吧!”
“那好吧!以后我就如喊我女儿一样,直呼其名。”
“太好了,有什么事情你就安排我去做。”
高泽明笑着说;“那就让黄叔叔费心了。”扭头对孙德海说;“海哥,你看看,工程管理方面需要什么人,你考虑好了,告诉我。”
“好的。”
又对刘玉秀说;“明天我安排财务过来,你可一定要安排好黄叔叔和海哥的生活问题。“
“好的。”
高泽明看了一眼李梅说;“你还有什么说的嘛?”
李梅想了一下说;“刚才明已经说的很到位了,玉秀你们三个人一定要精诚团结。把鼎鸿学校建设成一流的学校,培养出一流的学生。”
“你放心吧!我们一定向那个目标努力。”
“好了,大家去吃饭吧!”
“梅子,你可不要忘了,多带你爸爸好酒来。”
“你放心,我忘不了。”
几天以后,人员基本全部到位。孙德海每天忙碌方案,以及校园规划,效果图和平面图很快出来了。经过一番修改定稿,县里也通过审核。
教育团队,在黄新华的努力下,也顺利组建完成。确定了校徽中心以一个草书变化的“文”字作为校徽的主题形象,正是为了敦促全校师生追寻“文人道德”的极致。变化了的“文”字,上面的一点如同红色的火焰,象征着光明和希望,整个“文”字像一个奋力奔跑、追逐希望、拥抱光明的“人”的形象,象征着一往无前,奋力拼搏的精神。下面的“dd”分别为“鼎鸿”和“东湖”拼音的首字母,寓意为“鼎鸿”和“东湖”教育的密切合作,广袤的大地,奔腾的河流,无垠的天空,为追寻道德极致的“人”提供广阔的活动天地,为文豪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体现了“求发展秉东江勤勉遗风铸就大辉煌,谋合作引各派教育理念浇灌新希望”的合作理念。
红、绿、蓝三种颜色分别代表着学校阳光、生态、科技的办学追求。蓝色的外环寓意我们共有一个地球,共有一个家园,生活在地球村的人们要珍爱生命,维护和平,和谐相处,以天下为己任,秉承了“谱写生命故事,承责家国梦想”的校训;中英两种文字则体现着学校“培育学贯中西、经世治国之才”发展愿景。
整个校徽简洁、明朗、动感,充满着向上的力量,充满着奋进的精神,充满着和谐的追求。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能够表达学校的办学方针和素质教育的精神内涵,体现独特的个性和时代感,易于识别和记忆。
确定了招生简章,明确了教育理念等。
刘玉秀经常和黄新华,孙德海二人沟通。对于工程方面需求,及时解决。虽然每天忙忙碌碌,但感觉每天过得很充实。
高泽明和李梅抽空也经常来东湖。大力支持刘玉秀。大家相敬如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