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64章 文化藩篱:破局之始
    我盯着信纸上烫金的英文标识,那金色在灯光下闪耀着刺眼的光芒,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粗糙的纸面,能清晰感觉到纸张表面细小的颗粒。

    空调冷气吹得后颈发凉,丝丝凉意如小蛇般顺着脊背游走,落地窗外三十八层的城市灯火明明灭灭,像夜空中闪烁的繁星,倒映在唐悦骤然黯下去的瞳孔里,我仿佛能看到她眼中那一丝失落。

    “他们想看传统皮影戏?”唐悦凑过来时,柔顺的发梢轻轻扫过我的手腕,痒痒的,“可上次在展销会,那些老外明明更喜欢功夫熊猫联名款。”

    我正要开口,手机突然在实木办公桌上疯狂震动,嗡嗡的震动声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刺耳。

    陈投资人标志性的大嗓门穿透扬声器:“小卢啊,我帮你搭上了纽约那边的审查委员会,下周三视频会议!”

    会议室投影仪在凌晨两点还在工作,发出轻微的嗡嗡声,我盯着屏幕上约翰逊那张刻板的脸,他的脸在蓝光的映照下显得有些苍白,他身后挂着抽象派油画,那些扭曲的线条和斑斓的色彩让人看了有些眩晕。

    “卢先生,”这位审查官员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反光,晃得我眼睛生疼,“贵公司申报的舞狮表演,在我们看来有暴力暗示。”

    “这是祥瑞象征……”赵翻译刚开口就被玛丽打断,那个戴珍珠项链的女记者举起ipad,ipad屏幕发出的白光有些刺眼,“去年贵国某动画片里的龙形象,被我国观众投诉涉嫌宗教冒犯。”

    我后槽牙咬得发酸,太阳穴突突地跳着,能感觉到血液在血管里快速流动。

    视频里那群人背后,整面墙的玻璃柜摆满兵马俑仿制品和青花瓷盘——全是他们去年以“文化保护”名义扣押的货物,那些精美的文物仿制品在灯光下散发着神秘的气息。

    王文化专家突然闯进镜头,他中山装第三颗扣子总是扣错,那歪歪扭扭的扣子显得有些滑稽。

    “你们不懂,皮影戏的镂空技法始于西汉……”

    “王老!”我按住突突直跳的太阳穴,感觉脑袋都要炸开了,“他们在问为什么主角要穿黄色长衫。”

    争吵声混杂着中英文在会议室炸开,那嘈杂的声音像无数只蜜蜂在耳边嗡嗡叫,唐悦悄悄往我手里塞了颗薄荷糖。

    那一瞬间,一种久违的熟悉感涌上心头,糖纸剥开的脆响像是打开了记忆的阀门,让我突然想起二十岁那年,我们缩在城中村阁楼分吃一碗泡面,她也是这样在桌子底下碰我的手指。

    “够了!”我一掌拍在红木会议桌上,手掌传来一阵刺痛,震动让咖啡杯里的拉花扭曲成狰狞图案,咖啡溅出了一些,浓郁的咖啡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二十双眼睛齐刷刷刺过来,王专家山羊胡还在气得发抖,他的脸涨得通红,像熟透的苹果。

    我扯松领带走到白板前,黑色马克笔画出两个交叠的圆圈,笔尖划过白板发出沙沙的声音,“传统符号是根,但我们要嫁接新枝。”笔尖重重戳在交叠处,“比如把皮影戏和全息投影结合,让凤凰涅盘的特效破解‘暴力’指控。”

    王专家突然抓起保温杯又放下,枸杞在沸水里沉浮,开水翻滚的声音咕噜咕噜作响,“你这是糟蹋老祖宗的手艺!”

    “去年故宫文创营收九个亿。”我把手机拍在桌上,屏幕上是青花瓷蓝牙音箱的销售数据,手机与桌面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死在博物馆里的才是糟蹋。”

    散会时玻璃幕墙外已是暮色四合,天边的晚霞像一幅绚丽的画卷,色彩斑斓。

    唐悦帮我收拾满地的策划案,突然抽出一张涂鸦:歪歪扭扭的皮影小人抱着吉他,旁边用红笔标注“京剧摇滚现场表演”。

    我喉结动了动,这张是今早她在早餐桌上随手画的。

    “卢总,”秘书探头进来,“纽约那边回邮件了,说新方案可以进入初筛。”她手里还抱着半人高的《西方亚文化研究》,书页间密密麻麻插着我昨晚做的便签,纸张翻动的声音沙沙作响。

    地下车库的感应灯随着脚步声次第亮起,昏黄的灯光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我闻到西装上残留的咖啡渍味道,那淡淡的苦味让我有些清醒。

    手机显示晚上八点十七分,唐悦两小时前发来的消息还躺在未读列表:“给你留了蟹黄汤包在蒸箱。”

    推开家门瞬间,浓郁的食物香气混着当归鸡汤的雾气扑面而来,那香气醇厚浓郁,让我瞬间饥肠辘辘。

    暖黄灯光从厨房溢出来,在玄关地砖上淌成一道毛茸茸的金边,灯光洒在身上,暖暖的。

    抽油烟机的轰鸣声里,隐约传来瓷勺轻碰砂锅的脆响,那清脆的声响像是一首美妙的乐章。

    唐悦的围裙带子在后腰系成蝴蝶结,随着切菜动作轻轻颤动,那蝴蝶结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我贴着门框看了三秒钟,蹑手蹑脚上前环住她腰肢时,能感觉到她身体的柔软和温暖,刀尖悬在冬笋上方晃了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心手指。”我把下巴搁在她肩窝,砂锅里翻腾的鸡汤咕嘟声恰好盖住心跳,那咕嘟声有节奏地响着,像一首舒缓的摇篮曲,“不是说等我回来炒菜?”

    “蟹黄汤包要现蒸才好吃。”她耳垂染着灶火的红,用沾着葱末的手背推我,那葱末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别闹,当归鸡汤要……”

    我含住她后半句话,盐罐被碰倒时雪白的颗粒在黑色大理石台面炸开,像突然降了场细雪,盐粒落在台面上发出细微的声响。

    落地窗外的城市灯火变得毛茸茸的,抽油烟机的轰鸣里混进瓷勺掉进水池的脆响,那声音清脆而突兀。

    直到砂锅盖被蒸汽顶得咔嗒作响,唐悦才喘着气捶我胸口:“卢宇你属狗的吗?”她转身整理凌乱的鬓发时,我瞥见料理台内侧贴着的便签——用口红画的皮影小人举着“加油”的牌子。

    瓷勺搅动鸡汤的漩涡里,突然浮起个疯狂的念头。

    “如果不要明星代言……”我夹起块颤巍巍的蟹黄汤包,看着半透明面皮里晃动的金汤汁,那汤汁晶莹剔透,让人垂涎欲滴,“让纽约地铁站里等车的普通人来体验皮影戏全息贴膜,会怎样?”

    唐悦舀汤的手停在半空,油星在汤面聚成破碎的虹膜,那油星在灯光下闪烁着五彩的光芒。

    “就像当初我们在夜市摆摊,让路人免费试玩剪纸灯笼?”

    凌晨三点的会议室,咖啡机发出困倦的呻吟,那声音低沉而沙哑。

    我把策划案拍在桌上时,熬夜做方案的小美差点把脸栽进拿铁里。

    “让素人当体验官?”她顶着黑眼圈戳平板,那平板屏幕发出的蓝光映在她疲惫的脸上,“卢总,国外推广惯例都是找当地网红……”

    投影仪蓝光里,我调出三小时前让技术部赶制的概念图。

    全息皮影在黑人少年掌心化作嘻哈猴王,金发老太太的皱纹里游动着锦鲤,那光影变幻的场景让人眼花缭乱,“文化共鸣不该分三六九等。”

    随着新方案的逐步实施,第一支体验视频上传那天,服务器崩了两次。

    画面里布鲁克林街头涂鸦墙前,扎脏辫的街头艺人对着悬浮的皮影关羽行抱拳礼,背景音是他用蹩脚中文喊:“关二爷保佑我的饶舌专辑!”

    订单像滚雪球般撞进邮箱时,王专家送来个雕花木匣。

    红绸布里躺着对泛黄的皮影人偶,关节处缠着祖传的牛筋线,那牛筋线摸起来粗糙而坚韧。

    “明朝的老物件,”他山羊胡翘得能挂油瓶,“比不得你们那些花哨投影。”

    我在玻璃展柜前驻足良久,最终把木匣摆在青花瓷蓝牙音箱旁边。

    监控拍到凌晨四点,老爷子偷偷往展柜夹了张字条——“镂空技法改良建议”。

    “卢总,第五大道体验店预约排到三个月后了!”秘书撞开门时,我正在给抗议“文化异化”的邮件写回函。

    窗外暴雨倾盆,雨滴打在玻璃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霓虹灯在雨幕里晕染成梵高的星空,那五彩斑斓的灯光如梦如幻。

    唐悦突然伸手盖住我键盘,她指尖沾着展览馆的金粉,那金粉在灯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记得城中村那面涂鸦墙吗?所有颜色混在一起,才是活的。”

    次日晨会我推倒三个月做的方案,在全息皮影系统里新增了“文化调色盘”模式。

    意大利歌剧撞上川剧帮腔那刻,王专家保温杯盖弹起半米高,那清脆的弹起声在会议室里回荡。

    第一笔跨国订单来自堪萨斯城的家庭主妇,她买皮影贴膜是为自闭症儿子的感官训练。

    我看着物流信息跨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忽然想起二十岁生日那晚。

    在应对这些工作上的挑战时,我的思绪偶尔会飘回到过去,那些和唐悦一起为文化传播努力的最初时光,就像黑暗中的点点星光,不断在我脑海中闪烁。

    我和唐悦蹲在二手打印机前,盯着文化展志愿者证书像盯圣旨。

    此刻她正踮脚调整展柜射灯,侧脸融在皮影人偶流转的光晕里。

    变故来得比季度财报还急。

    那是个飘着槐花香的周五傍晚,我正给体验店最新爆款盖章——将《山海经》神兽与街头滑板文化融合的联名贴膜。

    法务总监连门都没敲就冲进来,平板电脑上是标红加粗的《文化产品准入审查通知》。

    看到这个通知,我心里“咯噔”一下,脑海中迅速思索应对之策。

    首先,我想到之前和审查委员会的交锋,他们总是以各种理由刁难我们的文化产品,这次主审官又是那个难缠的约翰逊。

    我知道,如果按照常规的方式去应对,很可能还是会陷入困境。

    而我们之前通过创新方案取得了一些成功,这让我意识到,或许还是要从创新和展示文化价值的角度去突破。

    “主审官是约翰逊。”她指甲几乎要戳裂钢化膜,“就是上次说舞狮是暴力暗示的那个……”

    我扯松领带走到落地窗前,暮色中的城市正在点亮千万盏灯,那璀璨的灯光仿佛在向我诉说着这座城市的繁华与挑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