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31章 拜我为干爹?
    当年金城县要办《金城日报》,县委为找个靠谱的总编辑,头发都快薅秃了也没合适人选,活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就在这节骨眼,县文教局给宣传部递了个话:有个叫党然的小伙子,二十七岁,水城师范学院新闻专科毕业,现在太平乡小学当老师。这伙计脑瓜灵光得很,一年功夫就在省内报刊发表了不少诗歌散文,连新闻报道都写得有模有样,数量多质量还好,在当地文学圈已经小有名气,算是个不大不小的 "笔杆子"。

    巧了不是,原太平乡党委书记许广安刚调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他跟党然熟得不能再熟,知道这小子有真本事,业务能力扎实得像块老腊肉。于是许广安顺水推舟,在宣传部长面前把党然夸得天花乱坠,说他专业素养高、文字功底硬,当《金城日报》总编辑绝对没问题,那语气恳切得像是在推荐自家亲戚。

    就这么着,在太平乡任教还不到两年的党然,靠着自己的硬实力加上这波好运气,顺利调到金城县,摇身一变成了《金城日报》总编,这升职速度比坐火箭还快。

    党然离开太平镇那天,特意请了一众好友喝酒告别。柳青青、吴诗文、竹节,还有活泼直爽的竹青都来了。酒桌上,大家纷纷举杯祝贺,话里话外全是羡慕,不过也有人在心里为柳青青打抱不平。

    其中数竹青最直接,等党然上车走了,她立马撅着嘴,一脸委屈地对柳青青说:"青青哥,我真为你不值!你看你,又一次给别人做了嫁衣。"

    柳青青听了,只是温和一笑,轻声问:"这话从何说起啊?"

    竹青一下子打开话匣子,像竹筒倒豆子似的:"你别以为我啥都不知道。党然发表的好多文章,其实有不少是你写的。你还说只是给他修改,可有些文章,除了最后的标点符号,其他内容几乎全被你重写了,这跟你自己写有啥区别?"

    "可不能这么乱说," 柳青青神色瞬间严肃起来,认真叮嘱道,"党然现在正在去县委的路上,前途一片光明。这话要是传出去,对他的仕途影响可就大了,千万别乱说。"

    竹青听了,不服气地瞪了柳青青一眼,接着说:"你呀,就是太为别人着想。这些年,你本来可以自己写文章投稿,凭你的本事,机会肯定不少。可你呢,总是把机会让给党然。你要是能多为自己争取,说不定这个《金城日报》的主编位置,早就轮到你了。"

    柳青青无奈地笑了笑,慢慢说:"我能行吗?你看我的简历,柳青青,就是个农民,小学文化。要是我去当《金城日报》主编,别人听了,不得笑掉大牙?而党然就不一样了,他是大专新闻系毕业,还端着 ' 铁饭碗 ',是公办老师,论学历论身份,当这个主编都顺理成章,我可没法跟他比。"

    竹青听了这话,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反驳。毕竟,柳青青的身份和学历确实是难以逾越的硬伤,这是摆在眼前没法改变的事实。

    时光过得飞快,转眼到了第二年正月初十,这天阳光明媚,春和景明,到处都洋溢着新春的喜庆气氛。

    党然带着妻儿,特意从县城回太平镇。他手里提着一大包精心准备的礼品,径直来到柳青青家,专门拜年,以表感激之情。

    党然的妻子叫花正艳,身材娇小玲珑,模样清丽脱俗,就像一株清新淡雅的茉莉,浑身散发着迷人的气质。花正艳和党然是大学同学,学的数学系,毕业后被分到金城县一中当老师,工作认真负责,学生们都很喜欢她。

    他们的儿子党欣,才一岁半,那明亮的眸子里,已经透着父亲的刚毅和母亲的水灵,特别惹人喜欢。

    《金城日报》总编辑党然一来,柳青青那略显简陋的土坯屋顿时蓬荜生辉。党然一家的热情,更给这个春节增添了不少欢乐和温馨。

    党然满脸笑容,郑重地把妻子花正艳介绍给柳青青。柳青青看着笑盈盈的花正艳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说:"我们早就认识了。"

    花正艳微微点头,笑着说:"没错,柳哥还认识我姐花正芳呢!"

    党然敏锐地察觉到,柳青青听到这个名字的瞬间,原本拿着烟的手,微微颤抖了一下。

    柳青青慢慢闭上眼睛,深吸一口烟,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吐出一缕长长的烟雾,语气里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感慨,幽幽地说:"算起来,都过去十多年了。当年我四处漂泊的时候,和她相处了很长一段时间。她待我特别好,就像亲弟弟一样,那些日子,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

    "我姐常跟我说那些美好的日子呢!" 花正艳幽幽地说。

    "哪有什么美好可言," 柳青青感慨道,"那时候处在乱世,枪林弹雨的,我们满怀激情,一心以为是在保卫统领,可现在回想起来,实在是太愚昧了,说不定还给老人家添了不少麻烦。"

    党然却有不同看法,他认真地说:"虽然我们当时的方式可能不太恰当,但我们对统领的那份赤子之心,可是天地都能作证,日月都能明鉴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好了好了,咱别再谈这些大道理了。" 花正艳见状,赶紧察言观色,意识到在柳青青面前提到花正芳,可能会勾起他一些不愉快的回忆,于是巧妙地转移话题,笑着说:"柳哥,我们今天特意从城里回太平镇,一来是给祖宗烧纸,缅怀先人;二来呢,就是专门给您拜年,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关照。除此之外,还有件事,我们打算让党欣拜您为干爹。"

    "拜我为干爹?" 柳青青一听,连忙摆手,一脸惊讶地对党然说:"这可万万不行。兄弟你现在是总编,在金城县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要给党欣找干爹,怎么也得在你们那个圈子里找个德高望重、身份相当的人,怎么会想到我呢?这实在不合适,传出去,别人还以为我柳青青攀龙附凤呢。"

    党然听了,嘿嘿一笑,打趣道:"青青哥,您就别埋汰我了。我心里清楚,自己是怎么考上大学,又是怎么当上总编的。在金城县,您柳青青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啊。您别忘了,您曾跟诸多大作家一起畅饮二十多天茅台,这事儿在咱们这儿,谁不知道啊?"

    原来,太平乡的文学创作小组在柳青青的带领下,搞得有声有色,成绩突出,多次受到县文化馆的表彰。去年,柳青青还作为金城县农民作家的代表,参加了全省在武池县举办的笔会。在笔会期间,他有幸得到多位大家的悉心指导,跟他们交流切磋,收获特别大。这二十多天里,不仅文学素养提升了不少,好酒也着实喝了不少。虽说在笔会上,柳青青认识了众多文学界的大咖,但他心里明白,人家未必真能记住他这个没啥名气的小人物。

    花正艳也在一旁帮腔,接着说:"柳哥,我们家党然这孩子,从小身体就不太好,老是生病。他外婆不放心,偷偷找了个八字先生给他算卦。那先生说,党然得拜个干爹,这个干爹必须摸过枪,名字或者出生地得跟 ' 太平 ' 二字有关,而且还得是党然的好朋友。您瞧瞧,这不就像是专门为您量身定做的嘛。"

    柳青青听了,不禁笑出声来,说:"还真是巧了,这八字先生算得可真准。既然是请了先生算的,那咱就得信。行,那我就厚着脸皮,不怕别人说我攀高枝了。"

    党然略带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青哥,您这话说的。我党然可不是什么达官显贵,花正艳也不是什么名门闺秀。您要是心里还有顾虑,这干爹不拜也行。党然这孩子,不管拜不拜您为干爹,我们兄弟之间的感情都不会变。等他长大了,该孝敬您的,一样都不会少。"

    "哈哈……" 柳青青爽朗大笑,笑完之后,指着党然说:"兄弟,你这是在将我的军啊!你都这么说了,那咱就拜。说起来,好多人想攀还攀不上你这大总编的关系呢。"

    "既然柳哥同意了,不过,嫂子那边……" 花正艳话说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环顾四周,才发现好久没见到其他人。

    "弟妹放心!" 柳青青连忙说,"她肯定会高兴的。她带着孩子去我二姐家吃早饭了。正月里就是这样,大家都忙着吃转转饭,东家请了西家请。我要不是昨天喝醉了,这会儿也在二姐家呢。二姐家离这儿不远,你们稍等片刻,我这就去把她叫回来!" 说完,柳青青就匆匆出门,朝着二姐家的方向走去。

    喜欢显微镜下的太平镇请大家收藏:()显微镜下的太平镇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