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政停下脚步,转身看向孟允道:“孟允,你看清了杜挚的嘴脸,看清了卫鞅的手段。”
“可你看清君上的心思了吗?”
孟允一怔,君上?这和君上有什么关系?
“呵。”赵政一声轻笑,“君上或许会生气,但比起杜挚那点贪墨,君上更在乎什么?”
“是杜挚贪的那点铁,还是他杜挚办事的能力,又或是此刻处理掉杜挚,但随即会打破变法派于守旧派之间的平衡?”
“显而易见,都有,但当下,君上更在乎眼前,也就是他杜挚的能力。”
他上前一步,声音低沉:“你记住了,我虽为鬼谷,但我手中的权柄,是君上所赐。”
“我的刀,永远对准君上要我劈的方向,我的盾,永远护在君上需要之处。”
“帮谁?除谁?何时该以雷霆之势?何时该点到即止?”
“这都取决于一件事,当下的局势,需要我赵政做什么,怎么才能最合乎君上心意且对君上最有利。”
孟允呼吸一窒,没想到……这里头的水,这么深?有这么多弯弯绕绕?
赵政也无语,谁叫他那晚喝大了,非得在嬴渠梁面前嘚瑟什么帝王权术,平衡之道。
要不然,如今的朝堂之上那来的这么多弯弯绕绕,嬴渠梁只会毫无保留的信任卫鞅。
下朝后,嬴渠梁昭告诸国喊话韩赵两国换回俘虏。
至于赵政,动用铁鹰锐士,在赵国境内大肆散播秦国要主动和赵国交换俘虏一事。
一时间,赵国上下百姓齐声高呼,要求赵国换回俘虏。
邯郸宫,赵成侯气得脸色铁青。
“秦国这是把孤的脸,赵国的脸狠狠摁在地上摩擦啊!”赵成侯愤怒无比。
以往各国战败被俘都藏着掖着,这牵扯到脸面的问题。
哪有像秦国这样,四处宣扬,往伤口撒盐的?
赵豹也脸色难看:“君上,我们的计划就完了啊!”
赵豹担心的却是用俘虏拖垮秦国的计划,如今此事弄的赵国上下人尽皆知,若是不给出个完美的交代,怕是后果不堪设想啊。
“该死,这秦国……完全不按套路出牌啊。”
赵成侯咬牙切齿,看向赵豹,“兄长,我们如今该怎么办?”
赵豹无奈:“怎么办?只能和秦人去谈妥,以最小的代价赎回被俘的赵国将士了啊!”
赵成侯不死心:“若是我们对百姓宣称,秦人不肯放回俘虏呢?”
赵豹苦笑摇头:“君上,您觉得……百姓会信吗?”
赵成侯不说话了,秦国那边就是表明了态度要跟赵国换俘虏,且赵国民间也是这么传的,赵国百姓都盼着自家的丈夫儿子归来,肯定不信赵国公室的话。
赵成侯长叹一声,无比憋闷:“罢了……在派信使,和秦国商议换回俘虏一事吧。”
韩国那边自然也知道了嬴渠梁昭告诸国这事,但他们却不急。
为啥?因为国内没人知道这事,压根没和赵国一样乱起来,管你秦国喊破天,韩国就是不理。
秦国那边,嬴渠梁等了几天,见赵政迟迟没动静去收拾韩国有些急了。
嬴渠梁亲自杀到赵政府邸,赵政赶紧收拾一番,匆匆迎驾。
“先生,韩国一事,何时出发?”嬴渠梁开门见山。
嬴渠梁亲自上门,赵政还以为有啥大事,一听是伐韩这事,他瞬间就不急了:“君上莫急,再等等。”
他悠悠道:“过些时日……攻韩的代价会更小。”
“为何?”嬴渠梁一脸不解。
赵政淡淡道:“因为,韩赵两国快狗咬狗打起来了。”
嬴渠梁眉头微皱,感觉赵政说的有些许不太可能吧?
韩赵两国怎么可能会打起来?
直到过了五天,嬴渠梁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赵政这小子是真损啊!
五天后的朝会,赵使亲自叩见嬴渠梁,说明要和秦国商量俘虏一事。
“好说!”赵政立刻接口,“韩侈嘛,你们觉得金贵,那就五百金。”
“剩下的一万赵国俘虏,一人换一石粮食没问题吧?”赵政看向使者。
赵使眉头一皱,而后呼吸猛地一窒,故作为难:“这……韩侈大人值五百金倒是没问题,但是一万石粮食换一万石俘虏……”
赵政脸色一沉:“怎么?不愿意?不愿意就算了,我先声明好,若想救回韩侈就必须连着俘虏一起换走。”
“不然,免谈。”
赵使闻言脸色一僵,这赵政怎么不按规矩出牌?连忙挤出笑容:“我们愿意,一万石就一万石。”
谁料赵政却道:“一万石有点少,这样吧,两万石。”
满堂皆惊,卫鞅都不由得抬头看向赵政,怎么涨到两万石了?一名战俘一石粮食已经很赚了啊?
嬴渠梁也不知道赵政这葫芦里买的什么药,但赵振说了就有他的意思。
赵使脸都绿了,血压飙升:“你,你们坐地起价??”
赵政一脸不屑:“咋?不同意?现在是你来找我们商量,不是我们求着你们,懂?”
“你们不怕这么多的战俘拖垮你们吗?”赵使沉声问道。
赵政一脸不屑:“反正是你们赵国不同意交换战俘,至于接下来我们怎么处理这批战俘,那就不是你们说了算了。”
他眼神玩味,盯着赵使:“贵国现在的处境一定很让赵候感到头大吧?”
众人了然,如今的主动权在我们秦国,而不在他赵国。
赵政这么做,自然是要把秦国的利益最大化。
赵使脸色惨白,转向嬴渠梁想求救:“秦君……如此……”
然,赵使话还没说完,便被嬴渠梁挥手打断:“俘虏之事,全凭先生做主。”
嬴渠梁将此事的最终决策权交给赵政。
赵使瞬间绝望,这不肯定要被赵政狠狠宰一笔了?
他看着赵政那脸似笑非笑。只能硬着头皮,咬牙切齿道:“两石就两石,我们何时交换俘虏?”
“换人?”赵政眼睛一眯,笑容更加灿烂,“我可没答应要和你们换啊。”
两万石粮食了还要坐地起价?赵使脸色一僵。
两万石粮食是赵国如今能调动的最大数额,若是继续加价,怕是赵国冬天要饿死人了啊!
杜挚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黑心这一块,还得是你赵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