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535章 战场上最要紧的是,够用的家伙能管够
    李国助指向图纸上燃烧室的顶部,

    “最关键的是这‘二踢脚’式引信,推进剂燃尽后,余火经竹管传火通道点燃战斗部装药,”

    “不像火炮上的开花弹,发射前还要提前点燃炮弹引信,步骤繁琐,还不安全。”

    “既简化了发射步骤,又提高了安全性。”

    “硝糖?”沈有容追问,“莫非是用硝石与蔗糖制成?”

    “正是。”

    李国助点头,像是预料到袁可立和沈有容会追问硝糖的来历似的,继续道,

    “说来也是偶然,我做炼丹实验时,无意间将两者混合熬煮,竟发现爆燃胜过火药。”

    袁可立与沈有容对视一眼,黑火药本就是道士炼丹所创,硝糖这般来历倒也合情合理。

    “你刚才说,这火箭弹又叫飞车火箭弹。”袁可立又问,“这名字有何来历?”

    李国助看向徐正明,笑道:

    “德全兄一直梦想造飞车,便叫它‘飞车火箭弹’,也算圆他一半心愿。”

    徐正明脸一红,挠头道:“梦想能寄托在这火箭弹上,也是我的荣幸。”

    袁可立收敛笑容:“此等利器,技术万不可外泄,尤其不能让建奴学去。”

    “先生放心。”

    李国助胸有成竹地道,

    “核心技术目前只有我们四人知晓。”

    “日后我会将制弹工坊和工匠一并迁到海岛之上,建奴不习水战,绝难染指。”

    他顿了顿,取出另一张图纸,

    “我们已定下改进方案,准备改用铁皮卷制弹体替代黄铜铸造弹体,成本能降八成。”

    “硝糖药柱由空心改为实心,简化工艺,射程估计还能再增一里。”

    “尾翼加工也改了法子,用蒸汽铣床将硬木制成标准尾翼模板,工匠按模板切割铁皮,制作尾翼。”

    “这‘木模定位法’能把四片尾翼的对称性误差控制在一分半内,”

    “虽不及蒸汽铣床加工的精细,却能大幅缩短加工时间,提高产量。”

    “我们还特意让尾翼后掠15度,可以减少尾翼加工精度降低产生的偏航。”

    “按这个方案,若能专设工坊进行生产的话,日产量可达400枚!”

    “日产400枚!”沈有容失声惊呼,“这等产能,足以覆盖辽东战场了!”

    “改用实心药柱?”

    袁可立却注意到另一点,

    “莫非今天用的飞车火箭弹里面装的还是空心药柱不成?”

    “正是。”

    李国助点头,反问道,

    “先生还记得去年冬天永明镇烧来取暖的蜂窝煤吧?中间七八个孔,烧起来又旺又透。”

    “记得呢……”

    袁可立想了想,嗯了一声,

    “这理儿我懂,蜂窝煤确是比实心煤块烧的旺。”

    “我原想着学蜂窝煤的道理,中间留个孔,让硝糖药柱里外一块儿烧,使火箭劲儿更匀,飞得更远。”

    “可难处就在这‘孔’上,蜂窝煤的模子精度要求低,木头上钻几个眼,压出来的煤块孔位差不离。”

    “火箭药柱的孔却得用内芯定位,那内芯得跟外模严丝合缝才行,比铸炮的内芯定位精度要求只高不低。”

    “咱们现在的机器,做这内芯总差着点准头,就像蜂窝煤的模子歪了,孔打偏了、打浅了,有的地方薄得能透光,有的地方又厚得烧不透。”

    “药柱本该是外圆内圆,严丝合缝,可实际做出来,里面的孔总偏,薄的地方烧的快,厚的地方燃得慢,火箭飞着飞着就歪了。”

    “今天上午攻城,有三枚火箭就是这么出事的,还有两枚偏得离谱,原该落城头,竟飞到壕沟里去了。”

    袁可立想起蜂窝煤的孔,顿时明白:“所以实心药柱反倒稳当?”

    “没错。”

    李国助点头,

    “实心的就像没孔的煤块,虽烧得慢些,可从头到尾都是一层一层燃,稳当。”

    “不用那娇气的内芯,直接把硝糖膏填进弹体压实就行,哪怕有点杂质、有点气泡,也烧得顺顺当当。”

    “今天有几枚用实心药柱的火箭,看着不起眼,反倒都稳稳落在该去的地方,烧得也旺。”

    “那尾翼改木模做,又是为何?”沈有容问道,“先前蒸汽铣床加工的不是更精吗?”

    “蒸汽铣床铣出来的尾翼,误差不过半分,精得很。”

    李国助话锋一转,

    “可问题是,咱们眼下就一两台铣床,每台一次只能做一片,调刀具、校尺寸,半个时辰也就出二三十片。”

    “要供上每日400枚火箭弹,这点产能远远不够。”

    沈有容皱眉:“添几台铣床不行?”

    “难。”

    李国助摇头,

    “铣床得专人伺候,调机器、看尺寸,不是寻常工匠能上手的,培养一个熟手得两三个月。”

    “再说,那刀具磨坏了要重打,机器天天转着,锅炉、齿轮也得常修,动不动就停工,实在供不上量。”

    “那木模又好在哪里?”袁可立追问。

    “木模是取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国助笑了笑,

    “先用铣床做一两套最精的尾翼当母版,照着刻成硬木模子。”

    “之后就简单了,找几十个寻常工匠,不用学什么调机器,就照着模子削铁皮,”

    “一天下来,一个人能做二三十片,十个人就是两三百片,比一台铣床多十倍还不止。”

    他顿了顿,补充道,

    “这些工匠学一两天就会,哪怕手笨点,照着模子做,误差最多一分半。”

    “咱们火箭飞三四里地,这点偏差也就偏三四十步,对付城头、帐篷足够了。”

    “真要打精细仗,再留着铣床做些精制的尾翼,寻常的用木模批量造,又快又省。”

    袁可立捻须点头:“这么说,铣床定规矩,木模抄作业?”

    “正是这个理。”

    李国助道,

    “铣床精是精,可架不住慢;木模看着糙,却能一下子铺开做。”

    “眼下咱们要的是成百上千枚火箭弹往前送,木模这法子,刚好能让尾翼供得上趟,不耽误事。”

    沈有容豁然开朗:“说白了,就是宁肯差一分半,也要多造十倍出来?”

    “是这个意思。”

    李国助道,

    “战场上门道多,可最要紧的是‘够用的家伙能管够’。”

    “木模做的尾翼,精度够使,产量又能堆起来,这就比死守着铣床做那几片精的强。”

    袁可立颔首:“既不耽误用,又能多造,这法子妥帖。

    喜欢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请大家收藏:()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