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舒宜被突然的动静吓了一跳。
这才看清草丛里的姑娘,还顶着树叶,双目灼灼,热切的盯着自己。
潇潇仔细一看,不禁扶额。
这不是自己前生的好闺闺,翰林院的掌院林学士,林拾云嘛?
她父亲是文官,但林拾云从小就喜欢舞刀弄枪,跟林家诗书传家的氛围格格不入。
不过林拾云的武力值确实出众,几乎可跟同龄的武将打个不分胜负。
潇潇认识她时,她正被闺秀圈子排挤,独来独往,跟自己这个落魄公主,倒是很搭。
于是两人一拍即合,一人出智一人出力,双剑合璧,相得益彰。
不过现在,林拾云垂涎三尺,热切盯着娘,恨不得抢过来当自己的。
韩舒宜被小姑娘吓了一跳,恢复过后不禁双目一亮。
这姑娘,年纪小小,但衣服遮掩之下的胳膊,大腿,都有鼓鼓的肌肉,简直就是先天的运动员圣体啊!
这种体质,就是随便练一练,都能赶上别人半月努力。
天赋,真是不讲道理。
林拾云感觉到对面夫人欣赏的目光,更高兴了。
这实打实的欣赏,而不是厌弃,让她觉得自个也是有得意之处的。
林拾云还在继续等着夫人的回复。
俗话说,该出手时就出手,好丈夫难找,好婆婆更难找,碰上合心意的,得赶紧抢回去啊。
韩舒宜扶额,“林姑娘,你看到我的孩子后,未必乐意啊......”
小六心思深,小十太莽撞,都未必合人家姑娘心意呢。
“没关系,他要是不乐意,就打.....劝到他乐意为止。”林拾云把胸口拍的啪啪响。
韩舒宜打听姑娘的姓名来历,倒是觉得,可以给潇潇做个伴读。
潇潇刚才眼前一亮,可瞒不过她的眼睛。
潇潇其实也有心再续前缘,她跟林拾云做事可默契的很,黄金搭档啊。
只是做伴读还要查一查,她说的了不算。
但是黄金搭档的第一次碰见,印象都不错。
林拾云跟人聊天,难得这么投契,聊到后面依依不舍,想要记下人家姑娘的姓名时,远远传来呼唤,“母妃!”
小六找来了,没在赏花宴看着人,左瞧右看,在凉亭里看着人,就奔了过来。
林拾云听到这声响亮的母妃,结巴了,“母,母妃?”
潇潇一瞧就知道,林拾云被吓着了,故意说,“是呀,我母妃是嘉贤贵妃,没想到吧?”
一想到自己刚才的口嗨,林拾云恨不得钻进地缝里。
救,救命啊!她刚才都在胡言乱语什么啊!
韩舒宜见她羞囧难当,轻声安慰她,“林姑娘赤子之心,实在难得,我还盼着你多跟潇潇玩乐,互相学习呢。”
说罢,又取了白玉簪赠她,安她的心。
林拾云立刻忘了刚才的茬,“好,娘娘,我以后一定会多进宫来找公主玩的!”
而且,她喜欢好喜欢贵妃娘娘喔,嘿嘿嘿!
*
孟庭祯见娘正跟女眷说话,慢了几步,等人离去了才上前,“娘,那是谁啊?”
“你妹妹未来的伴读。”韩舒宜答,“怎么了,不去赏赏花?内务府可是安排了许多珍稀品种呢。”
“我还是避远点吧,今天的主角可是二哥啊!”孟庭祯顺嘴答,他若出现,能被皇后娘娘钉穿了。
韩舒宜轻笑,果然这点上,母子有默契。
皇后选儿媳,她们避的远远最好。
赏花宴上,二皇子坐立不安,硬着头皮按照母后的嘱咐,跟各家闺秀说客套话。
看的多了,各个都好像差不多。
他其实没心仪的女子,但对于这样生硬的相看,很反感。
但所有人都这样过来的,不是吗?
赏花宴散后,皇后左思右想,再三衡量,终于列出一个名单。
妃子正妃名单候选人,有皇后娘家的侄女,周首辅的孙女,还有大将军的幼女。
侧妃人选就多了,礼部尚书的妹妹,右都御史的女儿,还有钱首辅的侄女,一共十个人。
二皇子看着密密麻麻的名单,心底都觉得一紧。
皇后还在继续说,“儿啊,这些人呢,你随便挑谁都可以,都是好姑娘,哪个都堪当大任。”
有权或有势,都能助二皇子一臂之力。
二皇子心知,母后虽这么说,但心里最盼望的,还是自己选娘家侄女做正妃。
可他对着程家表妹,更似兄妹,实在升不起绮思。
表妹十四,他就记得表妹喝汤被烫着,哇哇大哭的样子。
所以二皇子婉转的说,“要不,还是问问父皇吧,问问他的安排。”
皇后不甘心,“你自己选个合心意的。”
“再合心意,也大不过父皇的安排,我听父皇的。”二皇子委婉拒绝。
皇后不甘心的追问三次,二皇子没松口,坚持到底。
皇后只得把名单转交给皇帝,让他来决断。
皇帝对二皇子自然疼爱,接过名单,私下问二皇子,想要个什么样的。
“儿臣想着,皇家媳妇不好当,儿臣还是兄长,还是找个端庄持重,柔婉和顺的女子更好。”
皇帝对着名单沉吟,要这么选的话,最符合标准的,自然是周首辅的孙女。
是周首辅亲自抚养长大的,家学渊源,饱读诗书,是个才华横溢的姑娘,而且脾气性格都不错,堪当大任。
至于侧妃.....给皇后一个面子也好,就娶程家的姑娘。不过人姑娘还小,晚几年成亲,刚好。
于是,二皇子的正侧二妃,就算定下了。
不过皇帝也有心让自家孩子过的平顺些,没有马上下旨,反而预留了一年半载的空闲,想让二皇子跟周家姑娘相处相处,增进感情。
二皇子感激接下。
面对这个结果,皇后自然不满意,但也无可奈何。程家主支就这么一个身份够争正妃的姑娘,偏偏岁数小了点,能争到侧妃位置,已经很好。
可她还是横竖看周家姑娘不顺眼,觉得她夺了侄女的正妃之位。
不过二皇子倒是很欣赏周家姑娘,两人开头淡淡的,但周家有许多典籍和古书,二皇子偶尔提起,周姑娘都看过,取了手抄本送来清赏,就逐渐跟二皇子热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