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232章 东南之经营,鬼子大撤退
    清知会的人秘密商议之后,就开始迅速行动起来。

    他们将一部分鬼子移民扣下,借助关键位置上的人手,将他们转移到东南桠洲开拓定居。

    目标就是先在东南亚洲,背靠龙汉,建立一个新基地,对抗麦国和嘤国人。

    而东南桠洲原本是嘤国人和高卢人的殖民地。

    现在全部被鬼子管理。

    鬼子的管理太粗糙了。

    因为这里太过遥远,而且鬼子缺少耐心。

    以前鬼子开拓,是以五十年为治理周期。

    所以他们有耐心搞奴化,搞教育,搞卫生,搞交通,搞人心同化——那效果是很可怕的。

    懂得都懂,不能仔细描述。

    而现在的鬼子开拓,只是着眼于一年两年的掠夺。

    他们迫不及待地抢夺粮食、石油、矿产。

    然而他们低下的运输能力,还有反潜能力,导致这些掠夺来的物资,都被麦国人送进大海里。

    结果就是白抢了,还和当地的关系,大大降低。

    而现在,清知会换了一个做法。

    等于是拿高教育的鬼子移民,去深耕当地人,在当地搞工业,搞经济,直接在当地扎根。

    如此一来,麦国人想要平推他们就不容易了。

    当然齐辉很清楚,光靠这些本事,鬼子还远远不足以与麦国人的僵持。

    想要实现他的宏伟战略目标,必须要做到两点。

    一是在海上僵持,二是在空中僵持。

    麦国人迟早会研究出大蘑菇。

    但是世人其实是高看了蘑菇。

    蘑菇也是有办法对付的。

    对于残忍的鬼子来说,只要蘑菇不炸在大城市,他们是无所谓的。

    只要麦国人没有登陆的可能,威胁不到他们的上等人,他们根本不会投降。

    加强防空,加强岛屿防御,就能阻止麦国人的蘑菇。

    另外一个时空中,鬼子并不是因为蘑菇而投降,而是因为自己没有了退路。

    毛熊也落井下石,主动出击。

    再不投降,连天蝗都保不住。

    而事实上,两个蘑菇反而让鬼子因祸得福,迅速富裕起来。

    说是福报一点不过分。

    ……

    一处东南桠洲。

    南侯之地。

    某处港口内。

    清知会的派员,一位大本营的大佐,正在与当地鬼子驻军司令,一位少将联系。

    别看后者是少将,一样要对这位大本营大佐卑躬屈膝,讨好再三。

    “我们将要运输来20万移民,在这里开垦土地,建立农场,建立工厂。”

    “你们滴,要好好地配合。”

    “对待当地土着,要告诉他们,之前是高卢人,是嘤国人在祸害他们。”

    “我们是来帮助他们滴。”

    “大家要搞共容的。”

    鬼子驻军司令一个立正:“感谢大本营的指导,我一定下令下方进行配合。”

    “现在我们要搞一支整纪队,专门整顿军纪,严禁胡乱杀人,胡乱抢东西,胡乱征调。”

    “有些人目光短浅,总觉得抢来的东西不花钱,那是错了!”

    “只有良好的秩序,才能源源不断地产出财富,做到真正以战养战。”

    “你们看看汉斯人,他们在西部殴洲,还算克制,汉斯人与高卢人相处凑合,高卢人的反抗力度就不大。”

    “一个镇子只要4个汉斯人,那四个汉斯人有人是裁缝,有人是机械师,有人是医生,有人还是残废。”

    “他们就在高卢那里生活,和普通人一样,只是定时缴纳税负就行了。”

    “而高卢人也不会反抗,你滴明白?”

    “明白,大大滴明白。”鬼子少将连连点头。

    这不就是怀柔嘛。

    他以前也搞过,只是没有耐心。

    而且在没有约束,没有看管的情况,人是管不住自己手的。

    但是现在,很显然,清知会的人是来真的。

    少将司令听说过这个秘密组织,其实到了一定位置的人都听过。

    只不过因为他们没有妨碍到帝国的霸业,反而很有用,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很快,南候之地,清知会的人,首先召集鬼子驻军诸多将官、当地有能人士、内务人士,一起组织起一个工业分会,一个农业分会,一个交通分会,还有一个教育分会。

    这四个分会,就是直属于清知会。

    具体表现在会长都是清知会的核心骨干成员,也就是战魂勇士。

    他们以股份的形式,让这些人共同从后面的事情中得利,进而将这些人的力量,集中在一起。

    同时为了限制鬼子的凶残掠夺,还有无知暴虐,他们又出台了一个密报制度。

    任何人,包括本地土着,都可以通过向各个驻扎区信箱,投递密信的方式向他们告知底层事情。

    这种事是可以做到的。

    在另外一个时空,鬼子占领军司令大将岗村,就是在治安区里这样做的。

    在他的整理之下,鬼子军纪大大提高,犯错的鬼子甚至可以被龙汉人打耳光,只要给银元就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然这不是岗村仁慈,恰恰相反,他对非治安区,极尽凶残,动辄搞出无人区来。

    这种手段,就是为了充分利用安定占领区的资源。

    而事实证明,效果非常强,导致当地根本站不住了。

    当然现在的岗村没有那个机会在龙汉施展这种狡诈的手段了,但却有机会在东南桠洲实行。

    齐辉自然知道这个老鬼子的本事。

    于是他派人协调将对方调过来,专门充任东南桠洲的方面军治理官。

    他相信这个老鬼子,能够让鬼子多流血的。

    老鬼子干的越好,将来鬼子流血就会越多。

    这就是战术与战略的不同。

    战术玩的再好,战略错了,最后只会导致更加糟糕的后果。

    靠着这个老鬼子,齐辉相信,如果下层鬼子不干好事的话,很快就会被处置。

    这个老鬼子,可不会对违背军纪的鬼子手软。

    果然,在老鬼子岗村上任之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和清知会的人合作,结合密报制度,成立特别清理队。

    特别清理队专门针对违背军纪,违背四会命令的鬼子。

    鬼子虽然对外凶残,但是他们同样害怕内部清理。

    这些专门搞内部清理的队伍,一旦下来找到某个鬼子士官,这是他们所扛不住的。

    原因很简单。

    鬼子士官自己的家人,还是在本土居多。

    他们的确可以靠着手中掌握的兵力,进行一定的反抗。

    但清理队的人,可以一封电报发到本土,轻而易举地对付他们留在本土的家人。

    如此一来,鬼子再是凶残,大炮飞机坦克再多,他们也只能畏惧于这些内部清理队。

    那些底层鬼子就不会跟着自己的士官走了。

    就这样,在清知会的有效控制之下,东南桠洲的鬼子,展现出与别的地方,不同的风格。

    它们在大量掠夺的同时,也同时兼顾一定的分配责任。

    之前的鬼子,是那种凶残无底线的掠夺。

    它们将人抓起来,扔进矿山,几个月就凶残地逼死,进行无情地压榨。

    这是非常粗放,又非常凶残卑劣的掠夺。

    它注定只能获取低级工矿产品。

    而现在,在清知会的协调,在四个新分会的共同协作之下,再加上特殊清理队的威慑,整个对东南桠洲的掠夺,变得更加高效,更加有伪装性。

    它们将企业、农场、种植园,进行分门别类,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协作,与市场分配。

    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企业主、农场主、种植园主的人身安全、家产安全、地位与尊严。

    这样来维持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同时,进行经济上的合作与规模提升。

    比如将农场与工业之间联系起来,农场的产品能够更加便利地输入到食品厂里,变成各种容易运输存储的长期食品。

    这种长期食品,比如罐头、腌制品才是商品。

    以前的时候,当地土着,生产出一百份财富,鬼子要拿走90份。

    剩下10份,导致当地土着们,都快饿死了。

    在另外一个时空中,南部侯地,大量的粮食堆积都烂掉了。

    而与此同时,北部侯地,陷入了大量的饥荒,但鬼子对此视而不见,坐视交通不流通,也不去运输和管理。

    结果就是北部大量饿死人,大量人加入反抗鬼子的队伍。

    而现在经过整合之后,生产能力提升到500份,鬼子拿走400份,给他们留下100份。

    这样一来,剥削率更高,但他们表面上,获取的更多了。

    而清知会这么做,自然并不是让鬼子舒服的。

    而是更好地用这些物资,去消耗鬼子人命,为龙汉获取更好的外部条件。

    生产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肉眼可见的数个月之后,东南桠洲的生产面貌,将大为改观。

    不要小看鬼子的建造能力,它们是很强的。

    而这个时候,运输问题就凸显了。

    在将来,大量的物资,要运输出去,这将是一大难题。

    麦国人的潜艇只会越来越多。

    不过,清知会早就想到了解决办法。

    他们借助汉斯人的技术,去建造大型潜艇。

    这种大型潜艇,可以靠着海岸线前进,能够避开麦国人的飞机与潜艇攻击。

    ……

    此时此刻。

    当清知会在东南桠洲种田经营之时,鬼子面点方面军,向阿三的进攻,已经遭到了挫败。

    三个师团,联合发动进攻。

    一开始进展顺利,嘤国人还是节节败退,一路退到英帕城。

    但是进攻到这里,鬼子师团的后勤线已经被拉扯太长了。

    首先就是体现在炮弹供应不上了。

    三天的进攻之后,前线的92步兵炮都失去了炮弹供应。

    接着就是掷弹筒。

    这两种步兵支援兵器失效,让每次进攻,变得颓然无力。

    他们一次次进攻,都被嘤国人通过飞机、坦克、大炮、还有阿三人组成的炮灰壕沟,给轻松扛了下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