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98章 慈善基金:成立助学公益项目
    深秋的晨雾还未散尽,沈星晚站在贫困县分厂的宿舍楼下,看着几个背着柴火的女孩从身边走过。最小的那个约莫十岁,枯黄的头发梳成乱糟糟的辫子,补丁摞补丁的衣角沾着泥土,却背着比书包还大的柴捆,瘦小的身子在晨风中微微摇晃。沈星晚穿着件深棕色的羊毛大衣,是用自家可降解面料混纺制成的,领口别着那枚熟悉的缝纫机胸针,此刻胸针的冰凉触感却抵不过心头泛起的酸楚。

    “星晚姐,这就是咱们扶贫分厂周边的情况。”分厂厂长老张搓着冻红的手,声音带着无奈,“这儿的女孩大多读到小学就辍学了,要么在家干农活,要么早早嫁人。上次招绣工学徒,明明说包吃包住还给工资,来报名的女孩也没几个——家里不让来,说‘女孩子读再多书也是要嫁人的’。”

    沈星晚的目光追随着那个背柴的小女孩,直到她消失在山路拐角。她想起自己创业初期的艰难,若不是当年村里唯一的女老师坚持让她读书,她或许也会重复上一辈的命运。“不能让她们就这么认命。”她低声说,指尖无意识地攥紧了大衣下摆,“知识和手艺才能真正改变命运,咱们得帮她们。”

    回到总厂的董事会上,沈星晚把一份“星晚助学基金”计划书推到桌上。封面印着几个烫金大字,下面是一行小字:“让每个女孩都有追梦的权利”。她环视着在座的董事,声音清晰而坚定:“我决定拿出1亿元成立助学基金,专门资助贫困地区的女学生,从小学到大学,覆盖学费、生活费,还会配套技能培训,让她们有一技之长。”

    “1亿?!”李总猛地从椅子上弹起来,他戴着的金表在日光灯下晃得刺眼,语气里满是不可思议,“沈厂长你是不是疯了?咱们刚打赢知识产权官司,正是扩大生产的好时候,把钱砸在这些不相干的孩子身上?这钱能建三个智能车间,能请十个国际设计师!”

    “她们不是不相干的人。”沈星晚的眼神冷了下来,“李总忘了咱们在贫困县建分厂时,是谁把自家的吊脚楼让出来当临时车间?是谁凌晨三点就来帮咱们挑水建厂?现在咱们日子好过了,不该忘了那些还在泥里挣扎的孩子。”她翻开计划书里的照片,上面是她在贫困县拍的女孩们:在灶台前看书的,在放牛时背课文的,眼神里的渴望像星星一样亮,“这些女孩里,可能就有未来的设计师、工程师,甚至下一个红星厂的骨干。咱们帮她们,就是帮未来。”

    张董推了推老花镜,手指在计划书上轻轻敲击:“星晚的心意我懂,但1亿不是小数目,会影响企业现金流。要不先拿一千万试试水?等有成效了再追加?”

    “要做就做彻底。”沈星晚摇头,语气却缓和了些,“我算过账,1亿元分十年发放,每年从利润里划拨,不会影响正常运营。而且我想好了,基金不只是给钱,还要和咱们的职业学院合作,给高中毕业生开纺织技能培训班,毕业直接安排工作,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一直沉默的陆战锋突然开口,他刚从物流园回来,军绿色的夹克上还沾着些许灰尘,却字字有力:“我支持星晚。钱赚来就是要花在该花的地方,咱们建厂时说过‘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现在就是兑现承诺的时候。”他走到沈星晚身边,粗糙的手掌轻轻覆在她的手背上,掌心的温度透过薄薄的纸张传过来,“需要人手、场地,分厂全力配合,我亲自去对接学校。”

    沈星晚抬头看他,眼眶微微发热。从创业到现在,无论她做什么决定,陆战锋永远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她的人。这种无需多言的默契,像冬日里的炭火,总能让她充满力量。

    董事会最终以多数票通过了决议。消息传到厂里,王师傅第一个送来自己攒的积蓄:“沈丫头,这是老婆子的一点心意,虽不多,但能帮一个是一个。当年我妈要是能让我多识几个字,也不至于现在看图纸都费劲。”绣娘们也自发组织捐款,小花把直播带货赚的第一笔奖金全捐了,红着脸说:“我小时候也差点辍学,知道没书读的苦。”

    成立仪式定在分厂的操场上。沈星晚特意穿了件月白色的旗袍,是用苗族绣娘送的老绸缎做的,领口绣着细小的栀子花,寓意“希望与新生”。陆战锋穿着熨帖的白衬衫,袖口挽着,正帮工作人员挂横幅,“星晚助学基金——让梦想有翅膀”几个红底黄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一百名受助女孩站成整齐的队列,穿着分厂统一做的新校服,蓝布上衣配黑布裙,虽然款式简单,却洗得干干净净。最小的那个女孩正是沈星晚那天看到的背柴女孩,此刻她攥着衣角,大眼睛里满是紧张和期待,辫梢还系着沈星晚送的红丝带。

    “孩子们,”沈星晚走上临时搭起的台子,声音温柔却有力量,“我知道你们中的很多人,曾因为是女孩,被说‘读书没用’;曾因为家里穷,把上学的机会让给了弟弟。但今天我要告诉你们,性别不是限制,贫困不是终点。”她指着身后的分厂车间,“那里的绣娘们,曾经也是像你们一样的农村女孩,现在她们靠自己的手艺赚钱养家,还能把苗族刺绣带到米兰时装周。知识和手艺,会给你们对抗命运的勇气。”

    

    喜欢重生八零:辣媳逆袭成首富请大家收藏:重生八零:辣媳逆袭成首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女孩们的眼睛越发明亮,最小的那个突然举手,细弱的声音带着颤音:“沈阿姨,我……我能读完初中就去学刺绣吗?我妈说,学会手艺就能帮家里还债了。”

    沈星晚走下台,蹲在她面前,轻轻帮她理了理歪掉的红领巾:“当然可以。基金不仅供你读书,等你初中毕业,还能去咱们的职业学院学刺绣、学设计,毕业后直接进红星厂工作,靠自己的双手赚钱,既能帮家里,还能实现梦想。”她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小的刺绣绷,上面是王师傅连夜绣的小蝴蝶,“这个送给你,以后想读书、想学手艺,就看看它,像蝴蝶一样,总有展翅高飞的一天。”

    女孩接过刺绣绷,眼泪啪嗒啪嗒掉在绷面上,却用力点头:“谢谢沈阿姨,我一定好好学!”

    捐赠仪式结束后,陆战锋看着沈星晚被孩子们围住问东问西,眼里满是温柔。他走到她身边,递过一杯温水:“累坏了吧?从早上忙到现在,一口水都没喝。”他的指尖不经意擦过她的唇角,带着熟悉的暖意,“刚才那个小女孩,眼睛像你年轻时,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

    沈星晚笑着接过水杯,靠在他肩上:“是啊,看到她们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那时候我想办服装厂,多少人说‘女人家瞎折腾’,要是没人支持,哪有今天的红星厂?”她转头看向孩子们雀跃的身影,“我不想让她们因为贫困和性别被埋没,每个女孩都该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

    陆战锋反手握住她的手,掌心的老茧摩挲着她的指腹:“你做的是积德的事。刚才张董还跟我说,他要以个人名义再捐一百万,说这比赚多少钱都有意义。”他低头在她耳边轻声说,“其实我最佩服你的,就是不管走多远,都没忘了来时的路。”

    助学基金成立后的日子里,沈星晚再忙也会抽时间看孩子们的来信。有女孩写自己第一次用上新文具的激动,有女孩说终于能在灯下写作业不用再借煤油灯,还有女孩画下自己想象中的服装厂,歪歪扭扭的线条里满是憧憬。沈星晚总会认真回信,在信里夹上小小的刺绣样品,鼓励她们坚持梦想。

    三年后,第一批受助女孩中有三十多个考上了高中,其中五个还拿到了县里的奖学金。沈星晚特意去参加她们的毕业典礼,看着女孩们穿着崭新的校服,自信地站在台上发言,眼眶忍不住发热。那个最小的背柴女孩已经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她在发言里说:“沈阿姨告诉我们,刺绣能绣出蝴蝶,读书能绣出未来。我以后要考纺织院校,学最好的设计,回来教更多像我一样的女孩。”

    又过了五年,沈星晚在办公室收到一封特别的信。信封上的字迹娟秀有力,寄信人是“李梅”——正是当年那个背柴女孩。信里说,她以优异的成绩从纺织院校毕业,通过了红星厂的招聘,即将成为设计部的助理。

    入职那天,李梅穿着一身合体的浅灰色西装,是用红星厂的再生面料做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脸上带着腼腆却自信的笑容。她走到沈星晚面前,深深鞠了一躬,手里捧着个小小的木盒:“沈厂长,谢谢您当年没放弃我。这是我用第一笔工资买的木料,自己雕的缝纫机模型,跟您的胸针很像。”

    沈星晚打开木盒,里面是个巴掌大的木雕缝纫机,针头、踏板都栩栩如生,连机身上的纹路都刻得格外用心。她抬头看着李梅,眼里的姑娘眼神明亮,眉宇间有当年那个背柴女孩的倔强,更有了知识和梦想赋予的光彩。“欢迎你回家,李梅。”沈星晚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传递着力量,“以后这里就是你的舞台,好好干,我等着看你设计的衣服走向世界。”

    李梅的眼泪瞬间涌了出来,用力点头:“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我已经联系了老家的学校,想把工资的一部分捐给基金,帮更多妹妹读书,就像您帮我一样。”

    站在一旁的陆战锋看着这一幕,悄悄递给沈星晚一张纸巾,眼底的笑意温柔得能化开深秋的寒意。这些年,他看着沈星晚为基金奔波,看着她在董事会据理力争,看着她深夜回信到凌晨,此刻终于明白,这份慈善不是简单的捐款,是在播撒希望的种子,而这些种子正在慢慢发芽、开花。

    傍晚的设计中心里,李梅正跟着设计师学习画稿,她的笔记本上贴满了各种刺绣纹样,旁边写着密密麻麻的注解。沈星晚和陆战锋站在门口看着,王师傅拄着拐杖走过,笑着说:“你看这孩子,跟你当年一样,一拿起画笔就舍不得放下。听说她还带了几个老家的妹妹来学手艺,这就是把爱心传下去了。”

    沈星晚靠在陆战锋怀里,看着李梅认真的侧脸,心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她想起成立基金时的争议,想起那些质疑她“作秀”的声音,此刻都化作了眼前温暖的画面。原来最好的慈善,不是冷冰冰的捐款数字,是让受助者有尊严地成长,是让善意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飘向更远的地方。

    “战锋,你看,”沈星晚轻声说,指尖划过玻璃上基金的标语,“这比赚多少钱都让人踏实。咱们的工厂生产衣服,温暖身体;这基金培养孩子,温暖心灵,都是在做有温度的事。”

    陆战锋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军绿色的夹克带着夕阳的暖意:“所以你才是沈星晚啊。永远记得为什么出发,永远对世界保有善意。”他握住她的手,十指紧扣,“以后基金的事,我陪你一直做下去,让更多女孩能像李梅一样,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夕阳透过窗户,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紧紧依偎在一起。设计中心里,李梅笔下的刺绣纹样渐渐成型,针脚细密,线条灵动,像极了当年沈星晚设计的苗族银饰图案。而在千里之外的贫困县,新一批受助女孩正背着书包走进教室,她们的课本里夹着小小的刺绣蝴蝶,那是梦想的翅膀,也是善意的延续。

    沈星晚知道,慈善基金的路还很长,但只要这份初心不变,只要有陆战锋的陪伴,有像李梅这样传递善意的人,这条路上就永远会有温暖的光。而红星服装厂的故事,也不再只是关于财富和成功,更关于责任、善意,以及那些被点亮的、闪闪发光的人生。

    喜欢重生八零:辣媳逆袭成首富请大家收藏:重生八零:辣媳逆袭成首富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