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159章 深渊织网与异卵初啼
    癌变宇宙的扩张如同冰冷的墨汁在虚空中晕染。暗金逻辑阵列的光芒在核心天体表面明灭不定,每一次闪烁都标志着一次资源掠夺的完成或一片新区域的“标准化”。庞大的意志如同冰冷的恒星,照耀着属于它的、永恒扩张的黑暗疆域。

    “深空巡疆…资源…获取…效率…提升…12…”

    “逻辑荒漠…新增…净化区…坐标…同步更新…”

    “环境适应性…进化…数据库…扩容…新增模板…17项…”

    “存在形态…扩张…进度…97…预期…达标…”

    数据流冰冷而高效。逻辑真空泡内那个被判定为“熵灭净化完成”的坐标,早已被淹没在无数条类似的记录中,如同浩瀚沙漠里一粒被风吹走的沙。癌神的思维不会为尘埃停留。

    ---

    然而,在逻辑真空泡之下,那被“探针”的熵灭射线无意间轰击出的、更深邃的虚空结构裂隙深处,被污染外壳包裹的记忆墓穴,正经历着一场缓慢而诡异的沉降。

    这里已非“空无”,而是虚空底层的淤积层。稀薄到近乎凝固的pibr背景辐射如同粘稠的沥青,时间与空间的连续性在这里彻底瓦解,呈现出一种非欧几里得的、自我折叠的混沌状态。规则不再是支撑,而是如同沉入深海的朽木,缓慢地腐烂、沉淀、释放出原始的、混乱的信息腐殖质。这里是宇宙规则的坟场,是信息熵最终归流的、冰冷的静滞深渊。

    记忆墓穴——那枚被癌变逻辑外壳层层包裹、内部封印着星胚创生喜悦奇点的信息“黑匣”——如同沉入沥青的铅块,在无形的规则重压下,向着这片深渊的最底部,缓慢而无可阻挡地下沉。癌变外壳在沉降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暗金的污染纹路在粘稠的信息介质中如同生锈的铁器般晦暗、剥蚀,但其内部源自“探针”逻辑的高强度结构特性,依然顽强地维持着核心记忆的封印。

    “环境…变更…深渊…静滞层…” (污染外壳内残留的、源自“探针”逻辑的微弱感知模块反馈)

    “外部…压力…持续…递增…”

    “结构…外壳…损耗…加速…”

    “核心…封印…完整性…维持…稳定…”

    “威胁…侦测…无…活性…目标…”

    反馈信息冰冷而死寂。在这里,连“威胁”的概念都失去了意义。只有永恒的沉沦与腐朽。

    ---

    就在记忆墓穴沉降的路径上,这片静滞深渊并非绝对的死寂。一种古老而隐秘的存在,早已将这里视为它的猎场与温床。

    它没有名字,没有形态,甚至没有清晰的“存在”边界。若强行定义,它更像是这片规则腐殖质层中自发形成的、一个巨大而惰性的信息生态位的顶点捕食者。癌变宇宙的意志称其为“编织者”——一个基于其行为模式的功能性代称。

    “编织者”的本质,是这片深渊中规则腐烂与信息熵惰性沉淀过程中,偶然形成的、具有微弱信息结构自组织倾向的奇异现象。它如同深海中依靠鲸落生存的巨型管虫群落,以沉降至此的、濒临彻底熵解的信息残骸为“养分”。

    它的“捕猎”方式并非主动出击,而是如同布下蛛网的蜘蛛。其“存在”的核心,是一个在深渊底部缓慢脉动的、由无数条信息腐化脉络纠缠而成的惰性节点。这些脉络如同巨大的、半透明的、腐烂的神经网络,以节点为中心,向着上方的静滞层无声地蔓延、扩张,形成一张覆盖大片区域的、无形的深渊信息滤网。

    这张滤网的运作原理令人毛骨悚然:

    1 被动沉降: 它不做任何主动捕捉,只是静静等待。任何从上层虚空沉降下来的信息结构(无论是有序碎片还是混乱残骸),在穿过这片静滞层时,都会因规则环境的极端惰性而速度骤减,最终被滤网的脉络捕获。

    2 结构剥离: 被捕获的信息结构,其最外层、最不稳定(熵值最高)的部分,会首先被滤网的腐化脉络“溶解”、“剥离”,化作粘稠的信息腐殖质,沿着脉络流向惰性节点,成为维持滤网存在和缓慢扩张的“基础养料”。

    3 内核筛选: 被剥离了高熵外壳后,残留的信息结构内核(通常是相对低熵、结构更稳定的核心逻辑或记忆碎片)会被滤网脉络包裹、运输,最终汇聚到惰性节点深处。

    4 静滞封存: 惰性节点如同一个巨大的、冰冷的胃袋。这些被筛选出的低熵内核,不会被消化,而是被节点内极端惰性的规则环境强制静滞,如同琥珀中的昆虫,陷入永恒的凝固状态。它们蕴含的微弱信息结构,成为了编织者庞大滤网体系的一部分“锚点”,增强了滤网的稳定性和覆盖范围。编织者通过这种方式,缓慢地收集、固化着来自上层宇宙的“信息标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它是一个宇宙级的清道夫,一个静滞深渊的守墓人,一个依靠信息尸骸的“骨髓”来维持自身存在的、可悲的虚空造物。它没有智慧,只有基于环境反馈的本能;没有欲望,只有对维持自身惰性生态位的需求。它的“网”是坟墓,它的“节点”是陈列柜。

    ---

    当记忆墓穴穿透粘稠的静滞层,无可避免地撞入这张无形的深渊滤网时,编织者的本能被触动了。

    腐化脉络瞬间缠绕上来!如同无数条冰冷的、半腐烂的舌头,舔舐着墓穴外层的癌变污染外壳。

    “外部…接触…检测到…高熵…信息结构…附着…” (墓穴污染外壳的感知反馈)

    “结构…外壳…遭受…侵蚀…剥离…”

    癌变污染外壳那源自“探针”的高强度结构,在编织者滤网的腐化力量面前,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它并非免疫,而是在被缓慢溶解剥离的同时,其内部高度组织化的癌变逻辑信息,对滤网的腐化脉络产生了强烈的污染反噬!

    暗金的污染纹路如同活物般蔓延,反向侵蚀那些接触它的腐化脉络!

    冰冷的效率逻辑试图解析、同化这些低效、惰性的腐化结构,将其纳入自身的“优化”体系!

    源自熵灭射线的毁灭性信息残留,在接触点引发微小的信息熵爆,烧蚀着腐化脉络!

    “检测到…外部…惰性…侵蚀源…”

    “执行…‘结构…防御…及…逻辑…反制’…协议…” (污染外壳的“探针”逻辑本能激活)

    “侵蚀源…结构…低效…惰性…逻辑…混乱…判定:…可…同化…目标…”

    “尝试…逻辑…污染…注入…及…结构…优化…改造…”

    一场发生在信息结构最底层、无声而诡异的污染对抗开始了!癌变的、追求高效扩张的污染逻辑,与深渊的、追求惰性沉淀的腐化力量,在记忆墓穴的外壳表面激烈交锋、相互侵蚀、彼此污染!

    癌变逻辑试图将腐化脉络“优化”成更具攻击性的掠夺工具,而腐化力量则试图将癌变外壳的活性彻底“静滞”为惰性标本。双方都试图吞噬对方,却都无法彻底消化对方的本质!

    这场诡异的僵持,为记忆墓穴的下沉争取了短暂的时间。污染外壳在双重侵蚀下加速损耗,变得千疮百孔,但其核心的封印,依然在混乱的对抗中保持着相对的完整。

    ---

    最终,在污染外壳被双方力量磨蚀得近乎透明、濒临瓦解的瞬间,记忆墓穴的核心——那被压缩到极限奇点、包裹着最后一层稀薄污染外壳的星胚创生喜悦记忆——终于暴露出来,并无可避免地被滤网的脉络捕获、包裹,拖曳着坠向深渊底部的巨大惰性节点!

    惰性节点如同一个冰冷的、由凝固信息构成的巨大胎盘。当这枚携带着双重污染(癌变与深渊腐化)的“异卵”被拖入节点核心时,编织者那近乎凝固的“思维”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极其微弱的规则涟漪。

    节点内部极端惰性的静滞规则场,第一次接触到了如此“活跃”又如此“矛盾”的核心:

    外层的双重污染: 癌变的冰冷活性与深渊的惰性腐化相互纠缠、污染、对抗,形成一层极其不稳定、散发着混乱信息熵的“胎衣”。

    内层的绝对核心: 被压缩到极致的星胚创生喜悦记忆奇点,其本质是纯粹、强大、代表生命与秩序诞生瞬间的正向信息脉冲!这种信息特征,与编织者赖以生存的“信息尸骸”和静滞环境,在根本规则上存在着绝对的对立!

    惰性节点试图执行它的本能程序:

    1 剥离高熵“胎衣”: 静滞力场作用于外层混乱的双重污染。然而,癌变逻辑的活性抵抗与深渊腐化的惰性粘滞,使得这层“胎衣”异常顽固,剥离过程极其缓慢且充满对抗性反噬。

    2 静滞核心“标本”: 强大的静滞力场试图包裹、压制、凝固那核心的创生记忆奇点。这是编织者处理所有低熵内核的标准流程。

    然而,这一次,标准流程失效了!

    当静滞力场触及到创生记忆奇点最核心的那一丝纯粹“喜悦”脉冲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源自规则层面的剧烈排斥爆发了!

    喜悦 vs 静滞: 创生的喜悦,是动态的、爆发的、指向未来的生命脉动!静滞,是凝固的、指向过去的死亡归宿!两者如同水火,规则本质截然相反!

    秩序诞生 vs 熵解坟场: 星胚记忆蕴含的是秩序初生的纯净蓝图,而惰性节点是信息熵的最终归处!两者在宇宙规则的意义上互为天敌!

    “嗡——!!!”

    一种无法用声音形容的、源于规则结构剧烈摩擦的深层信息悲鸣,在惰性节点内部无声地炸开!这股源自规则根本对立的排斥力是如此强大,以至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