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坑之中,万籁俱静,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只大手落下,从中捞出了一具面目狰狞的尸体。
“灵魂消融,肉身异化,果然开始尸变了,只不过他的根基似乎被夺了,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散去灵身,真正踏入火元城,看着已经身死的陈永祖,姜尘第一时间将陈永祖的残魂拘了出来,此时的陈永祖虽然肉身异变,看上去三丈来高,很是骇人,但实际上只是一个空架子。
“以身为饵,怪不得陈永祖最后关头会出岔子,被我直接镇杀,若是真的和我想的一样,此次就算我不来,陈永祖最后的下场也不会好,只不过掀起的灾祸会更大一些。”
“他熔炼地宝,冲击紫府之日便是他身死之时。”
简单搜魂,得到了一下信息,姜尘进一步印证了他心中的猜想,之前他就发现了陈永祖身上的异常,如今搜魂,对比陈永祖的记忆,心中疑惑顿时开解了不少。
陈永祖谋划多年,暗中散布四象修炼之法,筛选种子,掠夺道基,补全自身,将他人当作自己的修行大药,不曾想最终自己也成为了一株大药,被人采摘了。
这样想着,姜尘大袖一挥,祭出飞剑,直接将陈永祖的尸身破开,从中取出了腐灵尸祸珠。
虽然如今的陈永祖已经成为了一个空架子,但有这件地宝在,他或许真有再次尸变的可能。
“地宝的本质确实特殊,哪怕仅仅只是自然发散的一点力量都能对我造成影响。”
运转法术护住己身,姜尘按着搜魂所得秘法,暂时将腐灵尸祸珠的力量封印,这件地宝的力量之前已经被伏火链压制,此时处理起来倒是要简单许多。
做完这一切,姜尘又将三劫伏火链收入了囊中,随着陈永祖身死,这件宝物自然就成了无主之物。
“地宝,紫府宝器,此次收获倒是不小,不过这还不是全部。”
念头转动,姜尘再次探出手掌,将一座金庐从天坑中拉了出来。
这座金庐乃是陈永祖的修行之所,本身就是一件极为难得的上品灵器,有着聚灵生元,修身养性的妙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助修士延长寿命,陈永祖能苟延残喘这么久,这座金庐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当初为了炼成这座金庐,陈永祖可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它的价值却是要比寻常上品灵器高不少,毕竟无论到了何时,寿命这个东西都是受人追捧的。
“果然不在了。”
打开金庐,目光一扫,看着那四根灵柱,姜尘知晓自己之前猜的并没有错。
此时此刻,这四根灵柱之上,象征着地、风、火三象的灵柱之上都束缚着一具尸体,浑身干瘪,血肉、神魂尽皆不存,显然是被吸干了,唯有象征水象的灵柱之上并没有什么尸体存在,有的只有一块玉简。
“多谢太平道友援手,此乃四象法衣传承,从灵术而起,直至宝术,道友或可参悟一二,另四象修行功法有异,道友最好不要修行,玄平留。”
玉简入手,相关信息浮现,姜尘的脸上露出了些许异色。
四象法衣是陈永祖成就四象道基之后衍生的伴生法术,和雾蛟的云山雾罩一样,因为没有具体传承,哪怕他搜了魂也没有得到多少有用的信息,不曾想陆玄平竟然拿出了完整的修行之法。
“四象传承颇为特殊,每一象都走的劫祸之路,如九炎真人,他修火精饲灵经,突破紫府之时,选的地宝便是火劫玉,按照常理,哪怕四象归一,同样需要以灾祸之宝来开辟紫府,铸就宝体,但事实并非如此。”
“单一一象自然顺应劫数,四象归一便该化劫为运,这才是正理,只可惜这个道理陈永祖直到死的那一刻才明白,实在是太晚了。”
“说到底,这就是传承不全的弊端,而如果我猜的不错,真正的四象传承应该是在陆玄平的手中,也唯有如此,陆玄平才能反过来算计了陈永祖。”
把玩着手中玉简,姜尘心中闪过种种念头。
根据如今的种种迹象来看,完整的四象传承品质应该极高,有一定可能已经超越了紫府层次,达到了道经的程度,价值惊人,不过此传承涉及灾祸,却是颇为古怪,贸然修行恐怕会出问题。
“我入无常宗,自有合适道经参悟,倒是没必要冒险去修持四象传承。”
一念泛起,姜尘将手中玉简收了起来。
“这金庐是陈永祖的修行之地,内有乾坤,倒是有不少宝物在,其中最有价值的自然是陈家留下的各种典籍,三阶层次的火精饲灵法就在这里。”
神识铺开,姜尘看清了金庐中的种种。
“这金庐简单祭炼一下,尽快带走。”
“尸祸珠虽然被我收拢了,但它力量外散,已经彻底扭曲了火元城这片地域,从今以后,这片地域已经不适合常人生存。”
心中念头转动,体内变化真气流转,姜尘对金庐进行了一个简单的祭炼。
做完这一切,姜尘将金庐送入到了秘境之中,并抽出了火元城中的灵脉,相比于之前得到的小灵脉,陈家这条灵脉无疑要浑厚很多。
“立国五百载,到了今天火元城和这陈家都算画上句号了。”
搜刮完毕,乘风而起,俯瞰火元城,姜尘心中泛起了些许涟漪,世事无常,命运弄人,一招不慎,一个大家族就这样灭了。
“没了祸根,火元城的尸祸之力应该很难再向外蔓延,不过就算是这样也不能大意,接下来还需要将此地化作禁地。”
体内真气流转,催动血煞真炎,姜尘洒下了漫天火雨。
片刻功夫过后,整座火元城都被点燃。
看着彻底被血色火焰笼罩的城市,姜尘不再过多停留,转身离去,以火焚城虽然治标不治本,但他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想要彻底根除灾祸,非得紫府出手不可。
而姜尘不知道的是,在火元城的上空,有人垂下目光,将这一切尽数收在了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