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给人民群众,注进了生命的活力,县政府对各乡村,进行了规划和命名,命名三道梁为永丰乡,并设立乡政府,地址就设在韩家庄,原来的韩家庄,变成了永丰村。并任命:李志远任第一任乡长,负责落实上级指示,传达上级的命令,和筹建乡政府工作。配备的人员相继到位,各项工作都在开展。
李志远来到韩家庄,没有任何基础设施,为了开展工作,李志远和同志们商量,决定找一个临时办公地点,在找地方的过程中,李志远有意打听后,才知道金豆的情况。村里实在是没有一个适合办公的地方,废弃的韩家大院就被他们选中,他们就把暂时办公地点,定在这里。一是因为这几个窑洞正好宽敞,很适合办公条件。李志远也有一层自己的小心思,就想多少给金豆一点补偿,暗暗的帮他一把。他专门去看了金豆,看到后暗暗的替师傅和师娘流了泪。
韩家大院成为废弃,也是金玲两口的杰作。金玲在搜刮完金豆的家产后,仅留金豆一年,第二年,金玲媳妇就容不下金豆了,不给饭吃,金豆去他家,她还用擀面杖将金豆往出赶,没办法的金豆,哭着去找大伯。大伯为了解决金豆的吃饭问题,就想给另立锅灶,让自己独自生活,可金玲媳妇,嫌金豆住在一个院子碍眼,闹着要让他搬出去,窑洞也不让住。
大伯没法,只好在村边无人居住的空窑里,立了一个锅头,收拾了一个如同马槽一样,仅能睡一个人的炕,把金豆勉强安顿下来。并逼着大儿子答应,每月给金豆一斗面,来维持生计。金豆单过,可金豆蒸不了馍,三六九,大妈过去给金豆去蒸一锅馍。想吃面条,大妈也教着金豆自己学着做,勉强糊着嘴。真是自己做饭自己吃,勤快了烧口热水,懒于做饭时,就只好喝凉水,吃冷馍,真是混日子往前过。
临解放了,金玲听说要分富户的财产田地和地方,按照家产还要定成分,就和媳妇商量,不能因金豆的窑洞,让自己成为高成分,便搬回原来住的地方,装成穷人,弄个好身份。曾经辉煌一时的韩家大院,就这样被抛弃而荒弃了。
真是: 昔日辉煌今日荒,留下孤儿受凄凉。
父母若知儿今苦,何必攒钱又屯粮?
腊月天,天气寒冷,农活都停了,但落实中央的政策不能停,县政府派出工作队,下乡工作,进入三道梁的县级工作队,就是公安局政委牛大刚领队,他率领几名工作人员进驻永丰乡,展开对地方工作监督与指导。乡里也组合新的工作队,县乡两级领导分别任队长,进驻各村,分摊包点,对各村具体工作给以指导,贯彻上级政策。刚刚解放的人们,对着新形势,新的政策,如同一头雾水,不知道应该怎么做。而工作队,就像一盏明灯,指着道路,就把上级的政策、规定,给下级进行传达,并落实。打土豪,分田地,农村的土地改革将全面开始。
牛政委领着一组人员,李振汉任组长,队员小刘,工作队一行三人,直接驻进张家堡。牛政委来到张家堡,先前的乡公所,便成了临时办公地点。
工作队进村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展积极分子,借助贫苦农民的代表,成立以穷苦大众为核心的基层机构,有了基层班子,才能展开工作。
牛政委心里想,来到张家堡,人生地不熟,啥都不了解,就想到了李义一家人,必须通过李义,对张家堡有所人进行了解,做到的心中有数,他让李振汉和小刘做别的工作,他独自来到李义家。那次受伤,幸亏李义和弟妹的帮助,自己才侥幸逃过一劫,今天有机会,得去看看他们一家人,他还特地给孩子买了吃的东西,几年没见,没有礼品怎么行?
牛政委进了院子喊道:“李兄弟在吗?”
戴莲莲出门来,看见一个人,正要问时,突然认出了人,急忙应道:“大牛哥?原来是你。啥时来的?快进屋,我差点都没认出你。”
“是我,我刚来,就过来看看你和孩子,李义兄弟不在?孩子呢?没啥带的,我只给孩子带点吃的。”牛政委应道,顺手把带来的东西递给戴连连。
戴莲莲忙接着说:“你人来就行了,带啥东西?娃他大去张家堡干活,孩子在外边玩去了,你快进屋坐下说话,让我赶紧给你做饭。”
李义被哥哥李仁叫去,去给玉芝家起牛圈去了,就是把积攒牛圈里的牛粪挖出,堆沃发酵,再拉到田地里,给庄稼施肥,这就是农家肥,家里就剩戴连连和孩子们。
“你不用忙了,我们在永丰乡吃过了,最近家里怎么样?李义兄弟很忙吧?”牛政委一边回答,一边又问道。
“唉,老样子,每天起早贪黑,日子也没过好,紧巴巴的,吃了早上没晚上,幸亏能在城堡上干点活,才有口吃的。所以,天天往城堡跑。要不,都不知道要给孩子吃啥了?”戴莲莲怨声载道的说。
“这好日子,就要来了,上级让我们下来,帮助地方政府工作,进行土地改革,就是要把土地收起来,分给所有人,有了地,这农民的日子就好过了。”牛政委把他下乡的目的,当成好消息,说给了戴莲莲,就是想让她高兴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是新政府的人?真要分地了?好好好,有了地那就不愁吃了,有你在咱家也就有靠山了。”戴莲莲听了,拍手叫好,高兴的差点跳起来,做梦都想种自己的地。
“靠山谈不上,我就是代表政府,给大家公平的把地分下去,家家都能安居乐业,大家人人都能吃上饭,这就是新政府的目的。”牛政委解释说,他又转过话题:“李义兄弟不在,那我晚上来,和他说说话,想了解一下张家堡的情况。”
“行,你有事先忙,我给他说,让他等你,晚上我做好饭,等你来吃,你一定要来,你可是孩子他亲大伯,不能见外。”戴莲莲热情的说。
“好,我一定来。”牛政委看她一片真心,很热情的样子,他不能让她扫兴,爽快的答应了。
真是: 好事亲人先分享,让他心里先亮堂。
没有领头办事人,后边工作怎么上。
戴莲莲见大哥答应,就把他送到门外,看着他远去。回家后,心里想着大哥要来,那就得好好招待一番,他现在的身份可不一样,是新政府派来分地的,靠着他,就能给自己多分地,财东家地那么多,分多少,那还不是大哥一句话的事,想着这里心里乐滋滋的,赶紧去准备。
给东家干完活,天快要黑了,回到家的李义,拖着疲劳的身子,进门来,就倒在自家炕上,想躺下歇歇,干了一天活,真累坏了。
戴莲莲来到面前,笑嘻嘻看着他,李义看着媳妇,有点吃惊,心想,今天太阳往西边出来了,竟然看到媳妇的笑脸了。
往日回来,她那是爱理不理,问一句话都困难,从来都斜着眼看你,一副苦瓜脸。
李义想不理解,媳妇为何老是这样?就像谁亏欠了她许多似的,有着一肚子怨气,逮着机会向他撒气,没有机会,她也会造出机会来,总之,心中的怨气非撒不可。
李义为了少淘气,也是尽量装瘪,就是睁着眼睛也装没看见,要是多说一句话,那今天的饭就别吃了,因为气就吃饱了,他尽量照看着孩子,不招惹老婆。
心胸开阔,又有担待的女人,心中的困惑烦恼,往往被抵消在干活的当中,过后依然很有担当。既不想担待,又觉得自己特别委屈,想着所有的难过,都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女人,心理永远处在烦恼中。有着烦恼的思想,就会做着难以理解的事情,过后自己也解释不清。自己的行为,得出结果,不是自己想要的,而是往往让自己后悔的,戴莲莲就属后者。
李义看着媳妇,今天怎么就像变了个人似的露着笑脸,真有点稀奇,也真是难得,不知今天得了什么喜?还是要出什么妖?他一肚子的疑惑。
真是: 态度反常心儿焦,怀疑她要出啥妖。
长期打压平常过,笑脸让他心速跳。
戴莲莲改了以往的态度,和颜悦色的说道:“快去洗洗吃饭,我做好了饭,一会还要来客人。”
李义困惑,以往他进家门,那是冰锅冷灶,能做好饭的机会很少,哪天饭做好了,也是孩子要吃,或者老婆心情好。今天例外了,要来客人?怪不得老婆有了笑脸。仔细一想,那里来的客人,她娘家远,他们在一起,已有两个孩子了,也没见娘家有人来过,哪门的客人?竟然让老婆如此高兴?饭都提前做好了?
充满好奇心的李义,急忙问媳妇道:“谁要来吃饭?我怎么不知道?”
“还有谁?孩子他大伯来了,你没见人怎么能知道?”戴莲莲说完,急忙转身看锅里的菜去了,在她心里,别把仅有的几个鸡蛋给炒糊了。
李义一头雾水,大哥李仁,刚才在张家堡,还碰过头,也没说要来吃饭呀。何况,这些天张家堡的大小事,都是大哥里外忙碌着,吃饭也是陪着玉芝一家人,好吃的都吃不完,还来吃自家的粗萝卜淡菜?心里想着,看着老婆的背影,不由得从嘴里蹦出一句话:“发什么神经?人家在张家堡吃过 了,大哥不会来咱家吃饭。”
“我怎么不会来呀,是不是李义兄弟不欢迎我呀?你看我是不是到了?”牛大刚进门听见李义的话,就接上了话题。
李义背对着,没有看见牛大刚进门,听见说话,转过身,看清了面貌后,这才激动的上前,拉着牛大刚的手说:“原来是大刚哥来了,稀客稀客,外边冷,快炕上坐暖暖脚,大哥来,我那有不欢迎的道理?只是没想到你会来。”
牛大刚也就没有客气,直接上炕,坐在被窝里。刚来在乡公所,什么都没有,大冷的天,真有点冻人,他安排好李振汉和小刘人后,只身就来到李义家。
李义也忙着去给老婆帮忙,把准备好的饭菜,端到炕上,让大哥一边取暖,一边吃饭。
看着自家老婆,精心的做好的饭菜,也仅仅有一个鸡蛋,能端出来,别的荤菜都没有,李义有点不好意思对着牛大刚说:“不知道大哥来,你看这简单的饭菜,让大哥见笑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