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96年,秋。龙国帝都,阅兵广场。
一场史无前例的阅,兵,仪式正在举行。然而,与曾子轩另一个时空线里记忆中那些虽庄严却仍带着追赶身影的仪式截然不同,此刻驶过长街的,是足以令整个世/界屏息、让历/史错愕的力量。
湛蓝如洗的天幕下,领先掠过的是空/中/梯/队。它们并非熟悉的“八/爷”或刚刚引进的霍伊家族初代成员,而是造型凌厉、线条流畅,仿佛来自未来时空的暗灰色幽灵。它们没有垂直尾翼,机身与机翼完美融合,在阳光下几乎不反射光芒,如同天空画布上的一道道锐利剪影。它们的速度看似不快,却以一种违背空气动力学的静谧姿态悬停、转向、骤然加速,只在身后留下淡淡的、几乎不可见的尾迹。 “观众朋友们!现在飞过广场上空的是我们龙国空/军最新型的‘承影’第六代空中优势战斗机!”解说员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它具备全频谱隐身、超音速巡航、超机动性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协同作战能力。它,以及它的伙伴们,正守卫着祖国的蓝天!”
地面上,钢铁洪流滚滚向前。主战坦克不再是我们熟悉的早期型号,而是更接近未来“陆地王者”的形态:低矮的炮塔、电磁装甲的隐约轮廓、以及那根标志性的140毫米电磁轨道主炮!它们无声地行进着,只有履带压过路面的沉重摩擦声,显示着其内部蕴含的、足以撕裂任何传统装甲的毁灭性力量。紧随其后的是数字化步兵战车,以及无数造型科幻、功能各异的无人作战平台——侦察型、火力打击型、电子对抗型,它们与有人装备无缝集成,构成了一个高度智能化的陆地作战体系。
远处,通过巨大的显示屏,观礼人群看到了来自南方港口的实时画面。碧波万顷之上,一支庞大的特混舰队正在破浪航行。核心并非一艘航母,而是两艘!其中一艘是庞大的常规起降航母,舰岛简洁,甲板上停满了各式舰载机;另一艘则更为奇特,甲板平整得异乎寻常,没有传统的滑跃甲板或弹射器槽轨——那是全球首艘投入现役的电磁弹射型航母“龙京”号。它的身旁,是体型更加庞大、造型犹如未来战舰的综合补给舰和指挥舰,以及拥有双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通用垂直发射系统的万吨大驱“神盾”。水下,005、006系列攻击型和战略核潜艇已全面换代,静音性能与打击能力独步全球。
观礼台上,一位身着正装、年纪不过二十出头的男子平静地注视着这一切。他眼神深邃,看不出太多的激动,唯有嘴角一丝若有若无的、仿佛历经沧桑后的欣慰弧度。周围那些功勋卓着的老帅、目光锐利的政要,无不经过他身边时投以敬佩乃至崇敬的一瞥。
他,就是曾子轩。身体内装着一个本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灵魂,却亲手将这个古老的龙国,推向了连他最狂野的梦境都未曾抵达的高度。
(一) 陆地铁拳:从钢铁洪流到信息洪流
曾子轩带来的变革,始于陆|战1军1队,这个龙国最传统也最庞大的军1种。
他知道,未来的比拼是信息的比拼,是体系的对抗。单靠一两件先进武器,无法根本改变力量对比。因此,他提供的不仅仅是几张坦克或火炮的图纸,而是一整套跨越时代的军事思想、架构设计和关键子系统技术。
1996年的龙国陆战队,早已脱胎换骨。全队完成了机械化,并正在全面迈向信息化和智能化。
“猛虎”系列主战坦克,成为了陆战队装甲突击力量的中坚。其配备的140毫米电热化学炮(初期过渡)乃至实验性的电磁轨道炮(少量列装),赋予了它前所未有的穿甲威力。多层复合装甲夹杂着主动防御系统和实验性电磁装甲,使得它的生存能力呈指数级提升。更重要的是,每一辆“猛虎”坦克都是一个网络节点。通过“苍龙”战区级数据链系统,它们能实时共享从卫星、无人机、前线侦察兵乃至其他坦克获取的战场信息。车长面前的综合显示屏,不再是单调的光学影像,而是融合了多种传感器数据的360度战场态势图。人工智能辅助决策系统能标识威胁、推荐目标、规划路线,车组人员的工作从操作武器,更多地转向监控系统和做出最终决策。
步战兵的变化同样天翻地覆。“龙牙”单兵作战系统全面列装。不再是笨重的“未来战士”概念,而是高度集成、轻便实用的模块化装备。碳纳米管材料打造的外骨骼,让士兵可以背负上百公斤装备长时间行军作战而毫不费力。全覆盖式头盔集成了通信、夜视、热成像、信息显示乃至敌我识别功能。手中的突击步枪不再是单纯的动能武器,模块化设计允许下挂智能榴弹发射器、电磁脉冲发生器等。单兵无人机如同士兵延伸的眼睛和耳朵,随时可从前线升起,进行侦察或投放小型弹药。
集团,军一级,配属了强大的数字化炮兵旅和战术导弹旅。自行火炮普遍采用52倍口径155毫米榴弹炮,配备模块化装药和精确制导弹药,射程、精度、反应速度远超同期西方产品。更令人震撼的是,已经出现了电磁轨道炮的试验型号,其射程和弹丸速度让传统火炮望尘莫及。远程火箭炮系统(“远火”)射程覆盖300至500公里,并可发射战术弹道导弹,精度达到米级,被誉为“钢铁雨”的终极形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陆战队的天空,则由各式无人机和武装直升机主宰。“暗刃”无人攻击机、“巡天”长航时侦察无人机如同幽灵般在战场上空徘徊,随时准备发动致命一击。“武直-20”及其改进型,拥有了媲美阿帕奇的防护力和更强大的火力,成为了坦克的开罐器和步兵的噩梦。
这一切的背后,是曾子轩带来的超越时代的电子技术、材料科学(如纳米材料、复合材料)、动力技术(高能量密度电池、高效内燃机)和最关键的人工智能与网络技术。龙国陆?军,不再依靠数量优势,而是以质量、信息和体系,铸就了无可争议的陆地最强力量。
(二) 深蓝征程:航/母与大/舰的时代
曾子轩深知,没有强大的海?军,就无法保障国家的海上生命线,无法扞卫广阔的海洋权益,更无法将影响力投送到全球。他给龙国海?军规划了一条跳跃式发展的道路,绕过了西方数十年艰难的技术积累过程。
核心,自然是航空?母?舰。
“龙京”号电磁弹射型航?母(cvn-18)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满载排水量超过9万吨,采用综合电力推进系统(iep),其核心是曾子轩提供的、基于先进核反应堆(小型化、高功率)和高效能量分配管理技术的强大动力源。这使得它能够为电磁弹射器、未来可能的定向能武器以及庞大的舰体提供近乎无限的动力。四条电磁弹射器轨道,弹射效率远高于蒸汽弹射器,且能量可精密调控,既能弹射重达40吨的舰载机,也能弹射轻型的无人机,出勤率大幅提升。
它的舰载机联?队同样骇人听闻。主力是“飞鲨-b”型舰载战斗机(对标甚至超越f-35c),具备隐身能力和强大的多用途战力。此外,还有“空警-600”舰载固定翼预警机,它搭载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空中管制和早期预警能力。电子战飞机、反潜直升机、以及大量的“攻击-11”舰载无人攻击机构成了立体化的攻防体系。
护航的舰只同样耀眼。“神盾”级万吨驱逐舰(ddg-101 onwards),双波段雷达、112单元通用垂直发射系统(可发射远程防空导弹、反导拦截弹、反舰导弹、对陆攻击巡航导弹)、电磁炮(试验型号)、激光近防系统、强大的反潜能力……它单舰的战斗力就超过了九十年代某些国家整个舰队的防空能力。05型大型驱逐舰的概念,提前了近二十年出现并臻于成熟。
水下力量同样可怖。0/6型战略核潜艇静音性能极佳,搭载着射程超过公里的“巨浪-3”洲际弹道导弹(分导式多弹头),是国家核威慑的基石。05型攻击核潜艇则如同水下的幽灵杀手,静音、高速、携带着先进的线导鱼雷和潜射巡航导弹,猎杀任何敢于靠近龙国海域的不速之客。
综合补给舰、两栖攻击舰、船坞登陆舰……各种大型辅助舰艇也如雨后春笋般下水,支撑起龙国海?/军远洋作战和力量投送的能力。南海、印度洋、甚至大西洋,都开始出现龙国航?母战斗群巡航的身影。曾经需要仰望的对手,如今在面对这片深蓝时,只剩下深深的敬畏和无力感。
(三) 凌云御风:六代?机与空天一体
如果说海?军是力量的延伸,那么空?军就是力量的锋刃。曾子轩为龙国空?军直接开启了“六代机”时代,跳过了艰难的四代(俄标五代)、五代机摸索过程。
“承影”战斗机,是龙国空?军的骄傲,也是蓝星所有其他空?军力量的噩梦。它并非单一机型,而是一个家族,包括制空型、多用途型、电子战型甚至无人僚机型。其核心特征包括:
· 全向全频谱隐身: 不仅对雷达波,对红外、光学、声学探测都有极佳的隐身效果,采用自适应迷彩技术,能一定程度上改变表面颜色和图案融入背景。
· 人工智能核心: ai不仅是辅助,更是飞行员的“副大脑”,负责信息融合、战术规划、系统管理‘甚至自主操控无人僚机群。飞行员更多是决策者和指挥官。
· 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 提供从亚音速到高超音速(ax 35+)。(的无缝切换能力,具备超音速巡航和极高的燃油效率。
· 定向能武?/器: 小型化激光武器成为标准配置,用于近程防御和攻击小型目标。
· 蜂,群,协,同: 每架“承影”都可以控制多架低成本、高性能的无人僚机,形成侦察、打击、电子对抗一体化的“蜂群”。 空战模式被彻底改写。往往是敌机尚未发现目标,就已经被远距离发射的、由ai规划弹道的超远程空空导弹,或者是从无人僚机群发动的电子干扰和自杀式攻击所摧毁。
支援机种同样强大。“鲲鹏”大型战略运输机(运-20的终极进化版)载重和航程远超c-17,“雷神”空中预警机(空警-3000)搭载的量子雷达(实验性)和智能相控阵阵列,几乎能看透一切隐身手段。“影龙”高空长航时隐身无人侦察机,常年游弋在临界空间,窥视着全蓝星的动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