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6章:破碎交易与往昔回响
    冰冷的隔离舱门前,空气仿佛凝固。杨振宁的目光如同实质般压在林菲身上,那句“为了你可能还想拯救的人”像一把冰冷的锥子,刺破了她最后的心理防线。

    她知道,隐瞒或许能暂时保护那个关于陈曜的碎片信息,但激怒杨振宁的后果,可能是她无法承受的——对她自己,对可能还幸存的陈曜,甚至对眼前这个生不如死的李教授。

    挣扎只在瞬息之间。林菲深吸一口气,仿佛能吸入这走廊里冰冷的绝望,她抬起头,迎上杨振宁审视的目光,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干涩,却努力保持镇定:

    “……我确实感知到了一些别的东西。但非常模糊,我不确定那是什么。”

    杨振宁没有说话,只是微微抬了抬下巴,示意她继续。

    “在那些关于冰冷世界和搜寻意志的感知深处……我好像……捕捉到了一个……人影。”林菲斟酌着每一个词,小心翼翼地构建着半真半假的叙述,“很模糊,被包裹在很强的能量干扰中……他好像很痛苦,被束缚着……他散发出的能量波动……让我感觉有点……熟悉。”

    她没有直接点出陈曜的名字,但“熟悉”这个词,足以引起杨振宁的联想,毕竟陈曜是她公开调查的失踪案主角。

    杨振宁的眼神细微地变化了一下,锐利稍减,探究之意更浓:“熟悉?具体描述那种能量波动特征。”

    “混乱……狂暴……但又……有一种奇特的‘生命力’,和裂孔那种死寂的冰冷不一样……”林菲回忆着陈曜能力爆发时的感觉,以及样本中那丝属于他的印记,“……就像……就像之前在工厂地下,陈曜失控时的那种感觉……”她终于点出了这个名字,但语气带着不确定,仿佛只是某种猜测。

    杨振宁沉默了片刻,似乎在快速分析和判断她的话。走廊顶灯冰冷的光线照在她脸上,投下深刻的阴影。

    “所以,你认为样本能量中混杂了陈曜的‘无序’特性残留?并且,通过样本,你感知到了他可能所处的状态——被束缚,痛苦?”她的语气听不出是相信还是怀疑。

    “我不确定那是不是他,只是感觉很像……”林菲坚持着不确定的口吻,给自己留有余地,“而且那种感知非常短暂,立刻就被更强的排斥力打断了。”

    “有意思。”杨振宁缓缓踱了一步,目光再次投向隔离舱内的李教授,“李教授早期的理论认为,‘无序’与‘静默’并非绝对对立,在极高能量层级或特定条件下,可能存在某种……危险的共生或转化。你的感知,或许间接印证了这一点。陈曜的‘无序’特质,可能成为了那个冰冷意志试图理解甚至吸收我们世界能量的一个……媒介或通道。”

    她的分析听起来合乎逻辑,甚至为林菲的“发现”提供了理论支持,但这更让林菲感到不安。杨振宁似乎对李教授的理论极其熟悉,并且一直在朝着某个方向研究和验证。

    “如果……如果陈曜真的成了某种‘媒介’,我们该怎么办?”林菲顺势问道,试图获取更多信息。

    “那取决于‘收集者’对他做了什么,以及那个冰冷意志的目的。”杨振宁转过身,重新看向林菲,“你的这个‘发现’很有价值。它证实了裂孔背后的威胁并非盲目的扩散,而是具有明确目标性和策略性的。这也意味着,陈曜的存在,可能既是危机的一部分,也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钥匙之一。”

    她的话仿佛为林菲打开了一扇新的、却更加危险的思考之门。

    “从现在起,”杨振宁下令,“你的样本接触实验增加一个新目标:尝试锁定那个‘熟悉波动’的来源和状态,尽可能获取更多信息。我们需要知道陈曜的具体位置和现状。”

    “这很难,那种感知太微弱,而且会被立刻排斥……”林菲试图强调困难,避免被赋予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你的能量烙印在与样本共鸣中正在成长和适应,你会找到方法的。”杨振宁的语气不容置疑,“这是你证明自己价值、争取更好待遇的唯一途径。别忘了,你能站在这里,而不是和他一样,”她瞥了一眼隔离舱,“全靠这点价值。”

    冰冷的威胁再次袭来。

    “我……我需要时间,也需要更好的状态。这种感知消耗很大。”林菲提出条件,试图争取一些主动权和打探消息的机会,“而且,我需要知道更多关于李教授理论的信息,或许能帮助我理解感知到的东西。还有……那个受伤队员的情况,这会影响我的情绪和集中力。”

    杨振宁审视着她,似乎在衡量她话语中的真实性和讨价还价的意图。最终,她稍微缓和了语气:“可以。我会让人给你开放部分非核心的研究档案权限。至于那名队员……”

    她停顿了一下,语气难得地露出一丝真正的凝重:“他的情况很特殊。能量侵蚀损伤了大部分生理机能,常规手段无效。医疗组正在尝试一种……基于幽影结晶特性的新型稳定疗法,但风险很高。”

    幽影结晶?他们竟然在用那种危险的东西做治疗实验?林菲想起Sector-03里那可怕的东西和秦瀚的残影,心底寒意更甚。

    “走吧。”杨振宁结束了这次谈话,转身离开。林菲最后看了一眼隔离舱内毫无声息的李教授,心情沉重地跟了上去。

    接下来的几天,林菲获得了一定的“特权”。她可以访问内部数据库的一部分,主要是关于“静默”场和“无序”能量的基础理论以及一些能量频率分析的公开报告。关于李教授的核心研究、“幽影结晶”或者维度侵蚀的深度资料,依然对她封锁。

    她试图从这些基础信息中拼凑真相,但收获有限。她更多地了解了“静默”场追求极致有序和稳定,而“无序”则充满混乱和变数,两者理论上互斥,但李教授似乎一直试图找到两者间的平衡点甚至转化方式——这无疑极其危险。

    她也打听到那名重伤队员名叫雷浩,仍然处于深度昏迷中,依靠生命维持系统存活,那种所谓的“新型稳定疗法”似乎并未取得明显效果,反而让监测他的医护人员感到不安。

    在进行样本接触时,林菲开始有意识地尝试专注于搜寻陈曜的波动。她依旧小心翼翼,不敢过于深入。她偶尔能捕捉到那一丝熟悉的、痛苦的波动,但它总是被包裹在庞大的、冰冷的意志之中,转瞬即逝,无法定位。

    她体内的能量烙印在这种持续的、有目的的感知中,变得愈发敏感。她开始能更清晰地“听”到周围人的情绪“声音”——研究员的焦躁、守卫的疲惫、甚至远处隔离区内其他收容物散发的微弱恐惧或恶意。

    一天深夜,她在房间里试图翻阅资料,却心烦意乱。集中精神时,各种细微的、来自远方的情绪噪音如同潮水般涌入脑海,让她难以承受。她感到一阵剧烈的头痛,仿佛大脑被过度使用。

    就在这时,一阵极其微弱、却异常清晰的旋律片段,仿佛穿透了层层隔音屏障,飘入了她的感知中。

    那是一段……有些走调的、欢快的儿歌旋律。弹奏得很生疏,断断续续,却带着一种笨拙的、试图表达温暖的努力。

    这旋律……她听过!

    很多年前,在她还很小的时候,父亲的一个朋友来家里做客,那个总是带着温和笑容、会偷偷给她糖吃的叔叔,就曾用口琴磕磕绊绊地吹过这段旋律!

    那个人……就是李维年教授!

    这旋律来自李教授隔离舱的方向!是他?!在如此境地之下,他竟然在用这种方式……试图传递信息?!还是仅仅是精神混乱下的无意识行为?

    林菲的心脏狂跳起来。她屏住呼吸,全力运转能量烙印,试图捕捉那微弱的旋律来源和其中可能蕴含的信息。

    旋律重复了两遍,中间夹杂着一些不规则的、类似摩斯密码的敲击声……

    她集中全部精神去解读……

    敲击声很慢,很轻,似乎耗尽了演奏者全部的力气。

    翻译过来的意思是……

    【……小……心…………杨…………她…………不是…………】

    旋律和敲击声在此戛然而止,仿佛被突然切断。

    林菲僵在原地,浑身冰冷。

    小心杨?杨振宁?她不是……不是什么?!

    李教授在用最后的力量警告她!杨振宁有问题!

    但“不是”什么?不是警察?不是“特事科”的人?还是……根本不是“人”?

    巨大的恐惧和疑惑瞬间攫住了林菲。她之前对杨振宁的怀疑被证实了,但真相似乎更加骇人。

    就在这时,她的房门无声地滑开了。

    杨振宁静静地站在门口,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目光落在林菲那还残留着惊骇的脸上。

    “这么晚了,还没休息?”她的声音平静无波,“我好像听到一些……奇怪的噪音。你听到了吗?”

    林菲的血液几乎要冻结。

    她听到了?她听到了李教授传递的信息?还是仅仅感应到了能量波动?

    自己该如何回应?

    承认?还是否认?

    ---

    (待继)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