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342章 八旗反清
    “好!你们都欺负我!我走!”朱媺娖当即就往宫外跑。

    早知道如此,她还不如一直躲在太祖那里不回来了呢。

    先不要提其他的,至少太祖不拉苦力。

    自从协助兄长理政以来,她是吃不好睡不香,每天一睁眼就是那些破事。

    也没人告诉她当公主那么累啊。

    最关键的是,她还被自己坑。

    “拦住她!”朱慈烺可不会放弃这么好的大怨种。

    朱媺娖作为公主,怎么可能跑的过士兵,很快,士兵就拦住了朱媺娖。

    不过士兵也不敢动朱媺娖:“殿下,请回去。”

    “我就不!”朱媺娖现在就想跑,谁来都不好使。

    下一刻,朱媺娖看到了一道人影:“宪宗!宪宗救我!”

    按照惯例视察的朱见深一头问号:“怎么了?”

    朱媺娖当即哭诉:“宪宗,我累了,咱们大明也没有让公主理政的先例吧。”

    朱见深看向朱慈烺:“太祖上次是怎么和你说的?你忘了?还是说你又欠打了?”

    朱慈烺肉眼可见的恐惧了:“宪宗,孙儿没拦着媺娖,真的。”

    朱慈烺都怂了,更别说这些士兵了,赶紧让路。

    这时,朱媺娖拽了拽朱见深:“宪宗,我要去天幕空间。”

    朱见深愣了一下,不过也没说什么,当即带着朱媺娖去了天幕空间。

    “张……”

    “朱媺娖!你给本宫出来!我们打一架!”

    正在看英叔的朱媺娖一头问号:“啊?”

    看着怒气冲冲的自己,大媺娖懵逼了:“怎么了?”

    “你还好意思说!你惹父皇生气!结果父皇拿我撒气!”

    朱见深有些尴尬:“这个,朕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算了,朕有事,先走了。”

    朱见深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丫头是来寻仇的。

    这是难得的大戏,李丽质兑换了一袋瓜子:“夫君,我们看戏。”

    两个朱媺娖相差不大,张彦也有点眼晕,索性不管了。

    不久,二女不吵了。

    这让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李丽质有些意犹未尽:“唉?怎么停了?继续啊。”

    两个朱媺娖对视一眼,当即把李丽质拽了过来,按在中间:“来,好闺蜜,我们看看山村老尸。”

    “长乐公主,等下有你哭的。”

    要命了,李丽质很想逃,但是逃不掉。

    “这不公平!”李丽质很郁闷,两个人欺负她一个。

    “夫君,把小丽质偷过来,她不是说不公平嘛。”

    “你这是欺负一个还不够,想欺负两个啊。”

    大媺娖很诚实:“对啊。”

    “大可不必,别吓到小孩子。”

    张彦看三女玩的挺好,也就不打算打扰了。

    【清朝八旗军为什么要反清复明?】

    历代皇帝皆一头问号。

    清军,反清复明?这是能放在一起说的吗?

    正在鞭策朱慈烺的朱见深停手了:“啊?朕应该没看错吧?”

    朱慈烺揉了揉屁股:“宪宗,您没看错。”

    【咒水之难后,南明永历帝被缅甸活捉。】

    朱慈烺冷哼一声:“缅甸?朕要发兵灭了他!宪宗,孙儿要去调兵您看。”

    朱见深点头:“去吧,有难处就说。”

    朱慈烺松了一口气,先别管这个永历帝是谁,总之先报仇,而且他不想被鞭策了。

    【时间来到康熙元年,缅甸国王把永历帝交给了吴三桂。】

    【就在吴三桂把永历帝带到昆明后,跟随吴三桂进入云南的八旗军正蓝旗的官兵们开始搞事了。】

    【上自蒙尘,冠马尾楞鬃帽,衣屯绢大袖袍,束黄丝带,举止端庄,甲士参谒,静坐不视,奏语不答。】

    【就在这时,正蓝旗将领兀儿特认为永历帝临危不惧,是真天子。】

    【八旗将士拜呼,满兵中有蓝旗章京兀儿特者,见而大愤,曰:‘吴三桂食明厚禄,何无毫发恩乃尔!’】

    【谓其下曰:‘此真天子也,可奉之为百世功。’

    【八旗将士拜呼万岁,争去辫为号。 己酉,三桂标官谒者,犹跪拜如礼。】

    。。。。。。。

    朱元璋已经懵了,这是什么情况?

    【准备起事的八旗军试图救出永历帝,之后北上进攻汉中,联合抗清义士,举兵反清,只不过事情败露,准备起事的八旗兵全部被杀,株连的旗人多达两千。】

    【统领邵尔岱牛录下蟒出洒出,纠兵官阿尔必,岳得济,苏间色,对大拜,门都海,住厄西兔等四十余人,自称平汉王,刻印缮装。乘城演剧举事,共扈上幸汉中起义,尽杀汉中大营兵。事泄,死者二千余人。】

    【这就是明末清初的奇葩事之一,明军将领要杀南明皇帝,清朝八旗军要救出南明皇帝反清复明。】

    朱棣感觉脑子不够用了,还能这样操作?

    【实际上,这次旗人起事完全是因为八旗内部矛盾严重。】

    【万历二十一年,努尔哈赤参考女真传统制度,创立了正黄,正红,正白,正蓝四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中正黄旗和正红旗是努尔哈赤本人控制,努尔哈赤长子褚英掌管正白旗,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掌管正蓝旗。】

    【最开始,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的关系非常好,所以正蓝旗的地位也比较高。】

    【但明朝对于东北的管理方式就是提拔一个弱小的,之后收拾其他强大的,最后离间提拔起来的势力。】

    【努尔哈赤是明朝为了对付海西女真提拔起来的,那舒尔哈齐就是明朝离间的对象。】

    【很显然,明朝成功了,舒尔哈齐和努尔哈赤反目成仇了。】

    【但舒尔哈齐失败了,被努尔哈赤囚禁致死,正蓝旗也就交给了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

    【但褚英比较残暴,并且诅咒努尔哈赤,这可把努尔哈赤惹火了,直接处死了褚英。】

    【之后正蓝旗交给了努尔哈赤的第五子莽古尔泰统领。】

    【正白旗则是交给了皇太极统领。】

    【努尔哈赤自己统领的正红旗则是交给了次子代善统领。】

    【后来,随着努尔哈赤的势力不断膨胀,女真又增加了镶红旗,镶白旗,镶黄旗,镶蓝旗,八旗制度基本形成。】

    【八旗旗人的来源非常复杂,除了建州女真之外,还包括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

    【从万历十六年到崇祯十二年,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成功把女真人联合在一起了,这个联合的过程基本就是依靠武力。】

    【这也导致很多部落从心里上就不服清朝。】

    【所以八旗从形成开始就有严重的内部矛盾。】

    【八旗制度形成后,努尔哈赤本人统领两个黄旗,代善统领着两个红旗,皇太极统领正白旗。】

    【褚英长子杜度统领镶白旗,莽古尔泰统领正蓝旗,舒尔哈齐次子阿敏统领镶蓝旗。】

    【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上位,皇太极为了加强集权,就开始疯狂更换旗主。】

    【皇太极先把镶白旗抢了过来,之后又把正白旗的旗主权力交给了努尔哈赤十四子多尔衮。】

    【之后又废掉了莽古尔泰家族统领正蓝旗的资格,并把正蓝旗交给了儿子豪格。】

    【皇太极死的突然,也没决定接班人。】

    【这也导致多尔衮和豪格为了争皇位差点大打出手。】

    【最后的结果就是皇太极另一个儿子,爱新觉罗福临接班,也就是顺治皇帝。】

    【顺治朝初期,大权都在多尔衮手里,掌权后的多尔衮就开始向豪格发难,然后成功送走了豪格。】

    【正蓝旗又被交给了自己的弟弟多铎。】

    【到这里,正蓝旗一直易主,但还没完,多尔衮去世之后,顺治开始清算多尔衮。】

    【虽然没有从多铎手中拿回正蓝旗,但顺治皇帝却对蓝旗内部进行了清算,故意削弱正蓝旗的人口。】

    【从努尔哈赤开始,一直到顺治,每次八旗内部发生权力动荡时,正蓝旗就会被各种转手和清算。】

    【多铎去世后,因为正蓝旗的旗主不受皇帝待见,正蓝旗就经常被派出去干脏活累活。】

    【而且皇帝也恨不得赶紧把正蓝旗价值榨干,之后舍弃的样子。】

    【这些人本来就有很多来自其他女真部落,原本就有意见,之所以加入清朝,无非就是为了一口吃的。】

    【结果每次权力动荡,都要清算正蓝旗,所以正蓝旗就不干了。】

    【这种不满的情绪越来越严重,知道康熙元年,清朝又来了一个小皇帝。】

    【也正是这一年,正蓝旗的旗主又换人了,不管是朝堂还是正蓝旗内,到处都在进行权力交接,正蓝旗一团糟。】

    【对于早就不满的正蓝旗官兵来说,这正是起事的好机会。】

    【这也就发生了八旗军救永历皇帝反清复明的事。】

    【所以这件事和永历帝没有任何关系,这仅仅是清初高层的一次次动荡,危害到了底层旗人的利益而引发的动乱。】

    【只不过这次动乱很乱就被吴三桂平息了,之后吴三桂杀害了永历帝。】

    【凭借这次忠诚,吴三桂留在了云南,也为三藩之乱埋下了伏笔。】

    朱元璋冷哼一声:“难怪咱的兵打清朝那么容易,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同时,朱元璋也感到了生气,崇祯和南明的那些家伙也是废物,这不就是把江山拱手让人嘛。

    一想到这里,朱元璋又手痒了,看来又要去一趟明末了。

    现在的朱元璋找到了出气筒,明末的人可以随便砍,好歹查一查就有理由。

    有人欢喜有人愁,明末士绅倒霉了,但洪武朝的大臣们就高兴了,至于老朱砍的那些是谁的后代?

    对不起,死道友不死贫道。

    至于朱慈烺,即开心又伤心,就很矛盾。

    天幕空间中,李丽质是被两个朱媺娖架着看完电影的。

    “夫君,我被吓到了。”

    李丽质躲到了张彦身后,这两个家伙太欺负人了。

    “没事,我有糖。”

    安慰李丽质最好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游戏,一个是零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