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3章 基辅成为了焦点
    至此,日托米尔市区里的枪声终于停了下来,宣告这座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和战略要地落入德军之手。

    阿斯卡列波夫带着两名战士向树林深处急促行进了几百米,终于听到了一个惊喜的声音:“上尉同志,您总算撤出来了。”

    紧接着托尔卡切夫从一颗大树上跳了下来,同时在周围好几名苏军战士从不同的地方站了起来,手里的枪口依然对着阿斯卡列波夫来时的方向上进行警戒。

    阿斯卡列波夫这次停下了脚步,扶着身边的一颗大树开始大口喘着粗气。这段距离他基本上是完全不顾体力地极限奔跑,深怕跑慢了最终会被追进树林的德军发现并且开枪打死。

    托尔卡切夫急忙跑上前扶住阿斯卡列波夫,并且招呼那几名苏军战士扶住另外两名同样停下来喘着粗气的战士,带着他们三个人继续向树林深处前进。

    又走了大约一百多米,树林里的光线因为树叶越来越茂密而暗了下来。此时阿斯卡列波夫这才稍微缓解了一下疲劳,对托尔卡切夫问道:“连里的其他人呢?”

    “他们都继续向东前进了,主要是因为有重伤员需要担架抬着走,所以行军的速度比较缓慢。比亚韦斯托克上士认为如果全部都留下来等着你们,会耽误向东撤退的速度。我们只要继续向这个方向持续不断地行进,过不了多久就能赶上他们。”

    阿斯卡列波夫点了点头不再说话,他并不担心比亚韦斯托克会带着一连的大部队扔下自己自行撤退,因为现在他在一连里的威望已经建立起来了,一连的战士们可能对他更加信服而是不会信服比亚韦斯托克。

    即便是一连的士兵们真的对断后的他和这几名战士不管不顾,他也同样不怕,因为他很自信一定会想出办法

    逃出生天,如果那些人不愿意在跟随自己,结局是一定会很糟糕。

    当然,此时的阿斯卡列波夫并不知道,整个第5集团军也在此时正在向第聂伯河进行大撤退。

    说是大撤退,实际上也不完全反映现实的战况。实际上,第5集团军是分成几部分在德军跟在屁股后面不停追击的情况下撤向了第聂伯河。

    皮萨列夫斯基作为一个合格的参谋长紧急制定了一个操作性相对较强的撤退计划,他要求各部队严格按照这个撤退计划进行分步撤退,同时进行层层阻击,以延缓德军的追击速度。

    因为他很清楚,如果各部队一窝蜂地向第聂伯河撤退,不预先建立几道临时的防线来迟滞德军的追击,最终这场大撤退会演变成为一场大溃逃。

    一支军队,本身就是一个战争中的组织。只有在拥有严密组织性,军队才能按部就班同时相互配合地撤退而不是逃跑。如果任何一支军队失去了组织性,那就将会变成一盘散沙,各自逃命,这样的撤退就是一场溃逃,没有组织性最终只能会被德军彻底消灭干净,能活着抵达第聂伯河岸边的人将少之又少。

    此时的第5集团军在日托米尔失守以后,被德军从正面切断成为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日托米尔以北一直到乌克兰北部与白俄罗斯交界的大沼泽地。这部分包括第127步兵师、第15步兵军的一个步兵师残部、第9筑垒地域部队的残部以及在科罗斯坚附近的第2筑垒地域部队。

    而另一部分是日托米尔以以南一直到与第26集团军右翼部队交界的第15步兵军剩余残部和已经被严重削弱的第27步兵军。

    这两部分苏军按照皮萨列夫斯基的命令分别撤向基辅以南和以北的第聂伯河沿岸。基辅作为第

    聂伯河岸边的大城市,实际上成为了第聂伯河东岸苏军防线上一个最重要的防御支点,也是德军的主要进攻目标之一。

    德军第3装甲军占领了日托米尔,同时突破了苏军第5集团军防线的捷报上报给第一装甲集群司令部以及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后,冯·龙德斯泰德元帅非常高兴。

    此时南方集团军群的部队在乌曼地区包围了苏军的两个集团军,在苏军南方面军解围失败以后,这两个集团军实际上的结局已经注定了会被完全歼灭。这个包围圈里足足有二十万人之多,这是德军在乌克兰方向上的第一个战略大胜利。

    而第3装甲军突破了苏军防线占领了日托米尔,则是第二个战略大胜利。因为德军此时可以利用日托米尔为进攻出发地,直扑乌克兰首府基辅,短短不到一百公里的距离德军突击集群就能抵达基辅城下,占领了基辅,对于德军来说无论是在政治上、在宣传上、在军事上都有着巨大的好处。这一点任何一个德军高级指挥官都能知道。

    因此,他决定将大量的德军部队投入到日托米尔方向上来,冲向基辅。当然,此时敖德萨苏军还在坚持,而占领克里木半岛的战斗还在进行,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还没有拿下。还需要一部分部队去执行这些任务。

    但是南方集团军群的主要兵力已经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以日托米尔方向作为主要进攻方向,冲向基辅。而另外一部分则是南方集团军群的主力,包括第一装甲集群和第6集团军、第17集团军。这些部队执行了最开始德军总参谋部指定的战略计划,直扑乌克兰东南部的第聂伯彼得洛夫斯克和扎波罗热。

    南方集团军群在战争开始前就被赋予了占领基辅以及顿巴斯地区和外

    高加索巴库地区的任务。主要目的是夺取苏联目前最大的煤矿以及石油产地。煤炭和石油是战争中重要的战略物资,德军虽然已经占领了欧洲绝大部分地区,但是由于美国的禁运措施,这架战争机器所需要煤炭和石油极度缺乏。

    只有将苏联的这些战略物资产地掌控在自己的手里,德国才能真正获取继续进行战争的资源,同时还能削弱苏联的抵抗意志,让苏军缺乏战略物资。另外,还需要占领克里木半岛和刻赤半岛,以防止苏军的轰炸机利用这一地区的野战机场轰炸罗马尼亚的油田。

    现在,这些目标似乎都是唾手可得,冯·龙德斯泰德元帅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由于南方集团军群是德军三个集团军群中战果最少的一个,他承受了不小的压力。中央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在战争一开始所向披靡,围歼了大量的苏军正规野战部队,战绩十分辉煌。现在他终于有了拿得出手的战绩,追上了其他两个集团军群执行战略计划的进度。

    相对于德军的节节胜利,在苏军方面,则是一片愁云。才就任西南方向总司令员没多久的布琼尼元帅望着实时更新的战况地图愁眉苦脸。

    他觉得自己被任命成为这一方向的总司令员的时间过晚了,这导致了他接手指挥的时候,战局已经完全糜烂,在没有任何补充兵力和补充技术兵器的情况下根本无力回天扭转战局。

    在乌曼被包围的第6集团军和第12集团军根本不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突围,他曾经组织过西南方面军第26集团军和南方面军的第9集团军试图为这两个集团军解围,但是解围行动一开始就陷入了困境。德军在这一方向上的力量大.大超过了他的预期,使得解围部队非但没

    有前进,反而在德军的打击下节节后退,甚至丢掉了最初的出发阵地。

    因此,乌曼包围圈里的那十几万部队最终只能会被德军歼灭,他只能期望在包围圈里的部队能够坚持战斗到最后,这样可以牵制住向第聂伯彼得洛夫斯克方向上突击的德军部队,也可以牵制住进攻克里木半岛的德军部队。

    但是西南方面军的防线被突破,日托米尔的丢失,让整个苏军在乌克兰的防线再次出现了大的缺口,这样的缺口实际上西南方面军已经无力再堵住,只能依靠紧急成立的第37集团军防御基辅。而基辅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基辅陷落,那么对于苏联民心士气的打击将是巨大的。而他个人的命运也将前途未卜。

    为此,布琼尼元帅专门给基尔波诺斯发了电报,指出西南方面军必须要守住基辅,同时,在基辅以南和以北建立的防线不能再被德军突破,让德军顺利渡过第聂伯河。

    基尔波诺斯这个方面军司令员实际上变成了守住基辅的主要责任人,收到布琼尼元帅的电报后,他也收到了来自莫斯科的电传电报。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和总参谋部在其他战线都出现严重情况的时候并没有忽略基辅的防御,在接到日托米尔失守的报告后,最高统帅专门用电传有线电报与基尔波诺斯进行了一次通话,严令西南方面军必须守住基辅,不得再次向东撤退。任何西南方面军的部队再出现向东撤退的情况,将会被严格执行军法受到审判。

    在这样高强度的压力下,基尔波诺斯不得不向斯大林保证守住基辅,不会再次撤退。

    等到这次通话结束以后,站在基尔波诺斯身边的图皮科夫以及雷科夫、布尔米斯坚科等人都明白,他们的命运和基辅捆绑在了一起。
为您推荐